【西方文艺理论】德意志篇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席勒游戏理论 【西方文艺理论】德意志篇④

【西方文艺理论】德意志篇④

2024-01-07 13: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不同特点和形态

2、  “游戏说”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义

3、  地位和贡献

 

生平

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德国诗人、剧作家,歌德挚友,狂飙突进运动主要人物之一,父亲是一介军医,而母亲则是面包师之女,开始在拉丁语学校读书,后来被公爵强制塞进军事学校,毕业后在步兵旅团当军医。

他和歌德是好朋友,两人对彼此的作品和文论都有很好的促进帮助。

创作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狂飙突进时期(可以粗暴理解为资产阶级激进派),178x完成《强盗》、《阴谋与爱情》,恩格斯对后者评曰:这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后来又完成《唐·卡洛斯》。

第二阶段是古典时期(可以粗暴理解为资产阶级保守派),借助《唐·卡洛斯》完成过渡以后,他转而研究历史和康德哲学,后来又在歌德介绍下去耶拿大学担任历史教授,两位大诗人在结交之后相互进步,歌德继续热情创作,席勒从唯心主义哲学中有所脱离。

古典时期的作品有《华伦斯坦》、《奥尔良的姑娘》,1803完成《威廉·退尔(瑞士国父,因为拿破仑战争对瑞士和德国造成了巨大打击,因此席勒选取了这一近似罗宾汉的形象)》,这部巨作塑造了一个反抗异族、封建势力进行爱国主义斗争的民族典型,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可惜随后,席勒就因为呕心沥血而在两年后病故。

 

1796《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关于二者起源

所谓素朴的诗是模仿自然的诗,此时诗人和自然呈现出原始和谐的素朴关系,而感伤的诗是创作者失去自然的心态所写的诗,感伤正是因其失去自然表达理想而感伤。

“诗人或是自然,或是寻求自然,前者令人和作品素朴,后者令人和作品感伤。”

不仅如此,人和自然的关系又和人性密切相关。

人的理性和感性和谐统一的时候,所见到的状态就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协调”,当二者出现矛盾和分裂的时候,表现出的状态就是追寻、失去“协调”——这个概念实际上不只是文艺学,也和文艺学、伦理学联系起来了。

关于二者区别

在席勒眼里,

素朴的诗以对现实的单纯“客观的模仿”为原则,对因果有绝对的统一

感伤的诗以“主观的沉思”为原则,因果已经不完全一致

素朴的诗用“个性”表现出“无限性”(描述【经典类型】浓缩人事,以此表现出所思所想)

感伤的诗用“理想化”表现出直接的思想的无限(直接抒情、沉思、感伤)

席勒用一个有趣的比较案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伊利亚特》中格罗库斯(特洛伊将官)和阿麦德(希腊将官)在挑战的交谈之中发现彼此的世交,就交换礼物彼此不再交锋——荷马对此平铺直叙,冷淡而忠实地记录着。

《疯狂的罗兰》中,那对相互伤害情敌,菲拉古斯(回教骑士)和芮纳尔多(雷纳德,基督教骑士)听说他们共同受难的安洁莉卡正在避难中,就言归于好同骑一匹马追寻安洁莉卡——阿里奥斯托对此却把惊艳和感动大家描绘,将主观情绪代入其中。

因此,前者表现出的就是素朴的理想化,后者则是感伤的个性化……

到这里如果各位还有所不解,那么姑且给素朴感伤换一个名字——现实主义风格和浪漫(理想)主义风格。

当然这种分类万不可按照时间硬分,古代也有注重抒情的感伤诗,近代也有注重描写的素朴派,重要的是莎士比亚和荷马的创作方法——注重现实,尽可能去描摹自然。

选取主题题材: 素朴写自然VS感伤写观念

所产生的效果: 素朴重形象VS感伤重感情

代表艺术种类: 造型的再现VS抽象的表现

对现实的态度: 愉快地描摹VS厌恶、隐遁

实际上席勒对感伤的诗的评价并不完全准确,浪漫主义并不是单纯的自伤自沉,积极热忱的作品亦有众多——不过,考虑到他是有目的地规定优劣,掺杂这样的标准并不奇怪。

 

关于二者优劣

如前文所说,席勒是希望现实主义风格战胜消极浪漫主义风格的,这点和歌德的努力是一致的,当时很多德国学者都对意大利或者法系的浪漫诗表示出了有所警惕和批判的态度,并不奇怪。

不过,从思想方面来说,人类的最终目标必须要从自然中取得进步,走上文化,走上反思,用理性来反思、感知所谓的原始天性,因此虽然席勒要坚持现实主义立场,实际上对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和发展方向还是给予了肯定的。

而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来说,二者优劣被阐述的更多:

①素朴的诗:素朴的诗优势在于,它能够看到自然(自然真实),并提炼出“真正的自然”(艺术真实)——不过,尽管取材广泛,但仍然需要提炼加工,否则就有滑入“乏味庸俗”的风险(19世纪后期的自然主义)——就是说,一旦诗人失去自己的选择,而是对现实的不加选择的描摹,“在那样一场{眼泪的筵席}之后,我们所有的感受几乎就像访问了一所医院或读了沙尔茨曼《人类苦难》一样。”席勒无不讽刺而心酸地指出。

②感伤的诗:席勒也指出了感伤的诗的优点,这实在难得,他是说,感伤的诗人这种借助精神力量,从而将一切粗糙的材料主观地“灵性化”,从而让有限的自然,变成了无限的精神,从而超出现实的某些局限性——这就是【夸张】——不过,这种方法一旦偏颇,一旦超越了想象力,就会导致内容的空虚和滥情。

经过研究和理解之后,席勒提出:素朴诗后往往是平庸无聊,感伤诗后往往是空想作品,现实主义可能沦为后期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则可能沦为空想主义和感伤主义……

 

 

关于二者结合

席勒在书信中不止一次提到过要对这两者的结合进行一次论文,但——他鸽了。

当然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些讨论材料的碎片:他看到了偏重物质的阶级的目光局限,又看到了被架在空中的阶级的无限享乐,于是他呼唤一个夹杂在“劳动”和“休息”之间的新阶级,将素朴和感伤的品质集合起来——在当时,他应该是寄希望于德意志新兴资产阶级,但是历史已经告诉我们那些商人和城市同盟最后是如何失败的,所以,很遗憾。

说来有趣,后来带导师也对这个问题有类似的描述,不过,带导师所构想的新社会是人人都能有必要的劳动和自由的休息。

 

论美

游戏说:

这是席勒比较重要的论点,是对艺术起源和本质的理论,也是对康德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席勒和康德一样,把“游戏”归结为了“摆脱一切强制的自由”,“游戏这个名词通常是用来指凡是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不是临时偶然的事,而同时又是不受外在和内在强迫的事。”

由于原文非常冗长也非常拗口,这里笔者选择优先总结出席勒的观点:

在完成生命所需的必要任务的时候,人的所作所为就是工作;而在这之后进行派遣精力的自由活动,人的所作所为就是游戏。

——美、文艺恰恰满足了这个条件,兽皮、酒器、剑鞘,随着物质发展,人们不断把多余的审美注入到原本并不具有审美意义的事物当中去。

探讨审美游戏和人的关系后,席勒的结论是:“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自由游戏,只有当人自由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当人因压力或贪婪不断收敛生存资源的时候,人只是动物,只能被动地接受自然,当人能够自由地进行审美输入输出的时候,才从自然中得以略微分开,有了观照的态度。

 

地位、贡献、局限性

1、地位

过渡康德(主观唯心)和黑格尔(客观唯心)的文艺观,并且增设了更多把人的本质对象化的问题,这就说明席勒比康德绝非机械吸收,也有更多的继承前进。

《论诗》在西方文艺理论上首次阐明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研究方法上,席勒出于改造社会的目的进行研究,还结合历史背景观,进行了逻辑性的总结。

还有就是进一步发展了康德的游戏说,揭示了美、文艺、游戏“心理自由”的内在规律,还大胆谴责资本主义的社会分裂导致的人性分裂,引起艺术的内在与和谐的大破坏,展现出了一个“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进步性,呼唤了一个新的自由理想时代的到来。

2、局限性

放弃革命选择文艺的改良主义倾向(笔者认为这恐怕并不能作为文艺观点局限性)

认为人性的分裂形成了相互对立的感性冲动和理性活动——仍然是有些抽象的人性论

康德-席勒这一线的游戏说,存在着一个脱离社会实践而把心理活动因素奉为唯一来源的问题,后来被片面放大了,在后人开发出的所谓的审美幻想说和内模仿说里,艺术活动变成了“本能的发泄”,堕入了生物社会学……

以及,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文艺学论文,对一些特征和语用上的模糊不清。

但不管怎么说,席勒的作品和论文,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吸收思考的内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