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6名师长只有他不是元帅,55年仅被授上将,晚年官至副国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师长是什么官 八路军6名师长只有他不是元帅,55年仅被授上将,晚年官至副国级

八路军6名师长只有他不是元帅,55年仅被授上将,晚年官至副国级

2023-05-20 17: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955年的军衔评定中,有一位将领革命资历深厚,是八路军6位师长之一,却只被授为上将,这个人就是萧克将军。他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全才,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奈何他没能把握机会,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幸运的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受到了党中央的重用,成为了副国级的领导干部,也不枉他对国家事业的热情付出。

萧克参加革命的时间很早,他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军事能力,土地革命时期就已经是军长级别的人物,曾受到党组织的大力表彰。长征时期更是带领先头部队出发,为后面的部队打探敌情和开路,确保大部队可以顺利转移。

但在1936年的时候,萧克受到张国焘的蛊惑,思想上出现了动摇,从而出现了错误的行为,他的革命经历就此抹上了些许污点。抗战时期,萧克身为八路军120师的副师长,在贺老总的带领下坚守陕北,为的是遏制日寇的咽喉,阻断他们的攻势。

1939年,萧克曾带领一支精锐部队在冀东执行任务,目的是钳制敌人,好让我军转守为攻,从而抓住主动权,没想到萧克屡屡战败,这支部队也被迫解散。战后党中央对此作出了结论,认为敌人确实过于强大,临时组建的队伍准备不足,难以抵挡实属正常的情况。

同时,组织上也指出萧克存在指挥不当的地方,尤其是他没能打好群众基础,以至于部队孤军奋战,后方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和供给,才会导致多次战斗失败。对此萧克也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于是被调回了延安,在军校任职。直到解放时期,他才再次走上战场,在四野任参谋长,跟随部队辗转多地战斗,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建国之后,萧克被评为上将军衔,让人感到非常意外。毕竟他当时和林帅同期,还曾和贺老总搭档,都曾是八路军师长级别的干部,但其他五位师长都被授予了元帅衔,唯有他只是上将衔。

萧克确实有着深厚的革命资历,但在个人经历方面有所不足,尤其曾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才会让他与之前的同志拉开了差距。萧克对此并不在意,他知道自己的问题,后来依旧对国家建设事业兢兢业业,之后更是一心扑在部队发展上,想让国家的军队建设更上一层楼。

没想到的是,1958年萧克的人生再次迎来了挫折,让他不得不离开了军界。当时萧克和刘帅一起建设部队,他本就是军事高材生,对这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解,按照当时的军队情况,最好的选择便是效仿苏联的军队管理模式,将解放军打造成一支更加专业、更加现代化的部队。

在这之后,部队实力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再加上后期中苏关系恶化,导致萧克和刘帅的决定受到了质疑。刘帅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批判,被迫离职,萧克和刘帅意见一致,自然也因此受到了打击,于是他只能离开部队,被调往国务院农垦部任职。之后萧克还曾受到动荡时期的波及,被迫下放到江西,直到1972年他才得以重返部队,他也终于结束了人生的磨难。

萧克将军直到晚年才得以安定,1980年他终于受到党中央的认可,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了副国级干部。他本是革命的先行者,奈何一生起起伏伏,让他的前途多次受挫,幸好他一直坚守,终于等到了光明的到来。

萧克将军对文学有着深厚的兴趣,一生中谱写了许多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的军事题材,都是他为了纪念革命,怀念战友而著。这样一位革命的有功之臣,值得我们敬仰和缅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