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细胞中巴氏小体的观察实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巴氏小体手绘图片 人类细胞中巴氏小体的观察实验

人类细胞中巴氏小体的观察实验

2024-07-01 03: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取材及制片。口腔黏膜细胞:先让受检者用水漱口数次,以尽可能去除口腔内杂物,然后用医用压舌板刮取受检者口腔颊部黏膜,将刮取物在载玻片上涂片,晾干。

毛根鞘细胞:取受检者带毛根鞘的毛发一根,放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上。在根部加一滴50%醋酸溶液,静置5min,待毛发软化后,用干净针头将根部组织刮下,去毛干,并用针头将刮下的组织均匀分开,晾干。

2.将制片置甲醇-冰醋酸(3∶1)固定液中20min。

3.将载玻片依次放入95%、70%、50%乙醇及蒸馏水中,每次2~3min。

4.置5mol/L盐酸中水解约5s。在此过程中RNA被分解,富含RNA的小体也会被硫堇染色。这一步骤十分关键,酸解不够不能除去RNA,酸解过度又会破坏DNA。

5.蒸馏水漂洗2~3次,每次10~15s。

6.硫堇染色10~20min,蒸馏水漂洗,晾干即可镜检。如染色太深则可在95%乙醇中分化30s左右,如太浅可复染。人毛根鞘细胞制片可直接用硫堇水溶液染色后,移入75%乙醇中约30s,轻轻摆动,取出晾干即可。

选择细胞核较大、染色清晰、轮廓清楚的细胞100个,统计X染色质的出现频率。X染色质位于细胞核膜的内侧,轮廓清晰呈平凸形、三角形或卵圆形,颜色为深蓝色,直径1~1.5μm。阳性涂片至少15%的细胞含X染色质,一般不超过30%~35%。来自男性的涂片偶尔也可观察到X染色质,但出现频率低于2%。

本文转载自丁香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