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崇礼特色美食有什么 科学网

科学网

2024-07-03 11: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到崇礼去看花

 

开栏语:从本周起,栏目“不厌其小”就和读者见面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在图书报道中,我们发现,每每一个局外人认定的“小”领域,走进去后,却是一个瑰丽大世界。让我们有冲动开这样一个栏目的是哪本书呢?或许是专注于渔具研究的《渔具列传》,或许是走进地下王国的《蚂蚁之美》,又或许是号称 “中国寻萤第一人”的付新华和他的图书……

滴水亦藏海,一花一世界。本栏目就以刘华杰的《崇礼野花》开篇吧。

■本报记者 温新红

 

《崇礼野花》,刘华杰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2016年盛夏中,巴西里约奥运会上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奋战夺冠之际,北京奥林匹克会议中心正以另一种形式低调迎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近些年河北张家口崇礼,以优质的滑雪场而闻名北京甚至全国。它也必将因冬奥会的缘由,而进入全世界视野之中。

和众人想法不同的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看中的是崇礼的野花,他还阐述了博物学与绿色奥运的关系(相关文章见7版《Olympic Games:披着现代性外衣的原始游戏》)。

几年时间,十多次去崇礼以及张家口其他区县,让刘华杰喜爱上这里的山山水水。崇礼有雪花,还有野花。“一季滑雪,三季观花”是他对崇礼的新定位。

恰逢冬奥会申办成功一周年,刘华杰从他拍摄的数千张照片中选出200多幅结集成《崇礼野花》,120个种基本涵盖了崇礼地区的特色草本植物,可以称作崇礼地区的一部植物博物手册。本书也成为冬奥会申办成功后第一本完整介绍崇礼的书。据悉,其姊妹篇《延庆野花》也会在最近推出。

没有想到的是,这回先是中国的哲学工作者出面迎奥运,而且角度比较特别。奥运对于中国、对于世界,或许真的不只是金牌,重要的是奥运能为普通百姓带来什么、留下什么。

路边的野花很惊艳

《中国科学报》:你第一次去崇礼是什么时候,除了野花和野草,还拍摄其他什么?对当地有什么印象?

刘华杰:2013年就到过崇礼。2015年8月冬奥会举办权获取后,我去的就更频繁了。不过,当初只是随便旅行,没想到写书。我的兴趣一直是野生植物,偶尔也拍几张风景。

很多北京人或许不是很清楚,多年来整个河北省都为北京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为了减少对北京的可能污染而主动抑制了许多大开发。如今距离北京不远的崇礼以及张家口市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一些地方可以说比想象的落后许多、贫穷许多。

冬奥会是一个机会,能够推动当旅游业的发展。我编这本书,以及《延庆野花》,目的就是为当地推荐和开发旅游资源和提供素材。游客在自然环境中观花,是符合生态旅游原则的。崇礼恰好具备这样的条件。

《中国科学报》:想请你先解释下野花怎么定义,除了冬奥会的原因,选择拍崇礼的野花还有其他原因吗?那里的野花有什么特别之处?

刘华杰:野花是指在野外自然生长的开花植物,即它们不是人工播种或栽培的。我一直在拍野花,已经十多年了。崇礼野花比较容易观察,路边就能看到许多种,而且相当惊艳。8月初崇礼的许多草坡上,满地都是翠菊、岩青兰、翠雀,非常壮观、优美。这些花都非人工种植,完全是自然演化而成的。

事实上,从地理上看,崇礼与北京延庆接近,物种相似度较高,但到崇礼更容易观察到在延庆要费很多力气登到山上才能见到的种类。崇礼的道路系统非常发达,马路边就容易见到胭脂花、箭报春、囊花鸢尾、洼瓣花、长毛银莲花、花荵、高山紫菀、蒙古黄耆、蓝花棘豆、唐松草、麻花头、香花芥、草本威灵仙等。这里还有草原天路,也就是说,到崇礼来看花,实在是很自然的事情,但科学界、文化界没有为此做足信息服务。

《中国科学报》:崇礼最有特色的植物是什么?

刘华杰:崇礼最具特色的植物是冀北翠雀花,它的学名为Delphinium siwanense,种加词siwanense的意思就是西湾子,即现在的崇礼,因此也可以称它为“崇礼翠雀”。它是在华北地区能够见到的第二种毛茛科翠雀属植物,非常漂亮,也比较罕见。

它是法国遣使会谭卫道,即大卫神父最先发现的,1862年他来华,先在北京附近采标本,后来北上到了宣化、崇礼(那时叫西湾子)。他采集到这种植物的标本,寄给法国巴黎国立自然博物馆的植物学家弗朗歇。后者于1893年发表了这个新种。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中国科学报》:我们经常会忽略身边的野花和野草,但看到你拍的花草后,感觉太漂亮了,像山丹、华北蓝盆花、高山紫菀、乳苣、麻花头、柳兰等等,不比名贵的花差,这是不是拍摄成照片的缘故?据你观察,崇礼野花有多少种?

刘华杰:这跟距离和角度肯定有关,不过它们真的非常美,我有责任用镜头展示它们的美丽、精致。我希望读者看到书里这些美丽的野花时,能有一种美的体验。进而希望有一部分人亲自到崇礼实地瞧瞧这些野花,书上看和在野地里看是感受截然不同。真花更漂亮、更生动,更能触动人们的神经。

我不确定崇礼有多少种野花,拍了至少400种。书中没有收录那么多,担心多了可能会吓到初学者。

《中国科学报》:这本书可以说是崇礼野花的图册,这与您以前的博物学书不大一样,文字量特别少,这是什么原因?

刘华杰:文字不需要多,重要的是名实对应,在网络时代有了名字这样的关键词,一切都好办。

此书目标简明,就是让人们认识一些野花,感受到它们的特别,从而生发出保护它们的意愿。近距离、不同角度地展示植物,是本书的特点之一,是想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具体的物种,关注那时的生态。

通过野花,也是让人们了解崇礼,关注将来的冬奥会,以及崇礼可持续发展的明天。这前后因果关系,看似不直接,但确实存在,细想一下就明白,为了野花的持久生存,人们会更理性一点,让奥运更绿色,让崇礼更美好。

《中国科学报》:你在“草原天路”的路边看到有人卖“二色补血草”做成的花环后,担心几年后它会在这一带绝迹,因此建议游客不要购买,只是观赏就可。不难看出,这其中体现出环保、博物学与旅游开发的矛盾。

刘华杰:博物确实未必一定通向环保,也可能导致破坏。但我们呼吁复兴的是某一类博物学,强调敬畏自然。旅游需要引导,博物学能丰富旅游生活,提升旅游品质。

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崇礼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房地产开发进入了快车道。一些人去屋空的小村庄也缓过神儿来,有的甚至活跃起来。

我编这本小书,首先是想让崇礼本地人(特别是小孩子)进一步发现家乡的美丽,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保护好自己的家乡;其次,是想用野花美的形象感动游客,希望人们能够明白,只有尊重当地习俗,不破坏当地自然资源,才能长久地,甚至永远地欣赏崇礼美丽的野花;第三是提醒有关部门,要慎重开发。为了长远利益,就不能太短视,要合法地、合乎自然生态伦理地开发。

《中国科学报》:对于非专业的初学者来说,如何学习辨识植物并坚持下去?你有什么建议?

刘华杰:其实是不是植物学家,是不是修过植物学课程,不重要。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想了解?

我关心植物完全出于兴趣,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通过持久的观察,就能了解到更多的细节。像农民,没学过植物学,但他们对身边的庄稼、花草、树木非常熟悉,可能叫不上学名,可辨识清楚是没问题的。

什么叫认识一种植物?严格讲,要在一年四季都能辨别得出,而不只是在开花时根据检索表辨别。看的植物多了,自然就可以把它们分成大类,然后再适当参考植物图鉴、植物志,学一点分类知识,进步就很快了。从1种到100种,是初级阶段,会有一些困难。认到300种时,就有能力发现植物间的许多共性,就能充分理解科、属划分的合理性。当认出1000种时,自己就有相当的判断力了,对陌生植物就可以猜测它所在的科属,能够熟练使用植物志或向专家清晰地描述其特征,甚至有可能自己准确地找到其学名。此过程,兴趣永远是重要的动力。

 

 

长毛银莲花

《中国科学报》 (2016-08-26 第6版 读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