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考的100个地质名词解释,玄武柱、玄武大峡谷,冰川的地质作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峡谷的地貌解释 高考地理必考的100个地质名词解释,玄武柱、玄武大峡谷,冰川的地质作用

高考地理必考的100个地质名词解释,玄武柱、玄武大峡谷,冰川的地质作用

2024-07-15 15: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 地质学:

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及其变化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包括静力地质学、动力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经济地质学、综合地质学等方面。

2. 地貌学:

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包括气候地貌学、构造地貌学、岩石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沉积地貌学、历史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等方面。

3. 将今论古: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发生在古老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在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从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可以用来分析和推断发生在古代的地质作用和当时的古地理环境。

4.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各种作用。分为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具有地区差异性、时间长久性、现象复杂性等特点。

5. 地质营力:自然动力会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即地质作用,而引起变化的力量就是地质营力。

6. 大地水准面:指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勾画出的一个连续的封闭曲面。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称为大地球体。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陆地高度,称为绝对高度或海拔。

7. 重力异常:扣除高程与地形影响后,与理论重力值,即以大地水准面为基础计算得到的重力值,的差异。

8. 软流圈:上地幔中下部(50-250km)存在的塑性层,物质可以缓慢流动。岩浆发源地,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

9. 磁偏角:磁北线和真北线之间的夹角。

第一章:矿物

1. 矿物: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结晶矿物,还具有一定的形态。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2. 结晶质矿物:组成矿物的物质质点(离子、原子、分子)按照一定方式规则地排列成空间格子构造的矿物。

3. 隐晶质矿物:矿物晶粒极为细小,用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仅有光性反应的矿物。

4. 同质多象:外界条件(温度、压力、浓度、pH值)影响组成矿物的质点之间的排列方式,因此化学成分相同的矿物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会形成构造和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现象。

5. 类质同象:针对晶体矿物而言,矿物晶体质点被类似其它质点(半径和电价接近)代替而保持原有晶体构造类型,只稍微改变其晶格常数的现象。

6.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形成光滑面的性质。垂直于化学键的平面,最为脆弱。固有性、连续性,主要鉴定特征。

第二章:岩石

1. 岩石: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固态物质,是矿物或岩屑的集合体,有一定的结构构造和变化规律。根据其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 岩浆岩:岩浆岩是通过岩浆作用形成的,可以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3. 沉积岩: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原有岩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剥蚀作用、生物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些列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4. 变质岩:岩浆岩(正变质岩)、沉积岩(副变质岩)和变质岩(复变质岩)等原岩基础上经变质作用(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变化的作用。)形成的岩石。

5. 同化-侵染作用:岩浆与围岩的作用。同化作用是指岩浆熔解围岩,将围岩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浸染作用是指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自己原有组成。

6. 结晶分异作用: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照矿物熔点的高低依次结晶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岩石。

7. 胶结作用:沉积物孔隙水中的细小物质(溶解或悬浮)将原来松散的沉积物碎屑粘结在一起的过程。

8. 固结成岩作用:松散沉积物同多种方式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称为固结成岩作用。作用方式包括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新矿物生长。

9. 层理结构:层理是沉积岩的成层性,它是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和结构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的一种层状构造。层理的沉积岩最具特征、最基本的构造。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10. 分选性:碎屑颗粒粗细的均匀程度。是与搬运过程的条件如地势起伏搬运速度等有关的。比如分选性好,说明沉积速率慢,地势变化较均匀平坦,水流稳定等。

11. 磨圆度:碎屑颗粒棱角的磨损程度。是与搬运过程的条件如搬运时间距离经过的地理环境等有关。比如磨圆度高说明搬运距离长,在搬运中摩擦较大,可能有水的冲刷等。

12. 变质作用: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变化的作用。

13. 片理构造:岩石中片状或长条状矿物连续平行排列,形成密集的纹理。沿此片岩石容易劈开。较大定向压力并且有温度变化参与其中。

14. 混合岩化:即超深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转变的过渡性地质作用,形成混合岩。混合岩包括两部分物质,一部分是变质岩,称为基体,另一部分是外来的熔体或热液中沉淀的物质,称为脉体。

第三章:地质年代

1. 地质年代:(地球发展过程中)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包括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

2. 绝对年代:(某一)地质事件发生到今天有多少年(百万年Ma)

3. 相对年代: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4. 化石与标准化石: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和遗迹;标准化石是生存延续时间短、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多的化石种类

5. 地层:某一特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具有共同特征或属性的岩层或岩层组合的总称。

6. 地层层序律:在地层次序未被逆转的情下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可以根据一些岩层的顶面特征来判断:波痕、雨痕、泥裂等

7. 生物层序律:一古生物物种只能出现在某一段地层;地层所含生物化石越原始、越简单,地层越古老;相同时期相同环境下形成的地层具有相同化石(组合)。

8. 地层切割律:当岩浆进入围岩时,围岩先于岩浆侵入体形成,包裹体先于侵入体形成,有断层切割地层时,断层形成晚于被切割地层

第四章: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1.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力引起的是岩石圈内岩体发生位移形变的作用。

2. 地质构造:岩石或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发生变形或位移的形迹。

3. 新构造运动:新第三纪以后发生的构造运动。具有振荡性、节奏性和继承性特点。

4. 褶皱构造:成层岩石呈一系列波状弯曲但未失去其连续性的构造,是受水平力挤压的结果,其基本单位为褶曲,分为向斜和背斜两种基本形态。

5. 断层构造:岩石受力变形后,其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发生断裂所形成的构造。断层构造是构造运动的直接反映。

6. 节理:岩石受力变形后,其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发生断裂,断裂两侧没有明显位移,广泛发育,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倾角

7. 向斜:褶曲结构之一,两翼是新岩层,中间是老岩层,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但也有可能受侵蚀成为谷地。

8. 背斜:褶曲结构之一,两翼是老岩层,中间是新岩层,一般是向下凹陷的弯曲,但也有可能受侵蚀成为山岭。

9. 球形风化: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球状风化是花岗岩地段比较突出的一个不良地质现象。

10. 地槽:地壳基本结构单元之一,地槽是地壳上巨大狭长的或盆地状的沉积很深厚的活动地带。

11. 地台:地壳基本结构单元之一,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活动性较弱,平面上等轴不规则。具有双层结构:下层为基底,是褶皱带残留的部分;上层为盖层,由稳定的碳酸盐岩、砂页岩组成。两层之间呈显著角度不整合接触。

12. 大地构造:大范围以至全球范围内构造运动的作用力及其导致的地壳构造或形态。分为竖直和水平两种运动方式。

13. 板块:刚性的岩石圈分裂形成的许多巨大块体。

第五章:风化作用

1. 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温度的变化、以及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2. 物理风化:地表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亦不形成新矿物的风化作用,又称机械风化作用,分为矿物岩石差异性胀缩,冰劈作用,盐分结构的撑裂作用和层裂或卸荷作用等类型。

3. 化学风化:地表岩石在水、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变化,并形成新矿物。可以分为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等类型。

4. 差异风化:如果抵抗风化能力不一致的岩石共生在一起,则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凹入的现象。

5. 残积层:岩石风化后在原地残留的物质,即残积物,可以形成覆盖在基岩上的不连续薄壳,既风化壳;风化壳由上至下分为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层和积岩层,其中残积层疏松易碎,除石英外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基本无腐殖质。

6. 风化壳:风化产物形成的覆盖在基岩上的不连续薄壳。

7. 土壤: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风化壳的表层部分。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及生物组成。是岩石风化产物在气候、地形、时间及生物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第六章:斜坡重力地貌

1. 重力地质作用:斜坡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岩体、土体在重力/水的作用下沿斜坡向下移动的过程。形成崩塌、滑坡、土壤蠕动等斜坡重力地貌。

2. 崩塌: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以急剧骤发方式脱离基岩向坡下垮落的过程。分为山崩,崩岸,岩屑崩落等作用类型。

3. 滑坡:斜坡上的土体和岩体由于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分为均质滑坡,顺层滑坡,界面滑坡,切层滑坡等类型。

4. 蠕动:蠕动是指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和风化碎屑,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坡向下缓慢移动的现象。根据蠕动体的性质可以分为:松散层蠕动和岩体蠕动两种。

第七章:流水地质作用与流水地貌

1. 流水侵蚀作用:流水破坏地表(下垫面)并攫取地表物质的作用。

按照作用方式分为:机械冲刷和化学溶蚀作用。

按照水运动方式可分为:坡面侵蚀和沟床侵蚀。

2. 片流:大气降水或冰雪融化后在地面汇成的沿斜坡表面流动的网状细流。片流由多股细流组成,无固定流路,侵蚀范围广、侵蚀量较大,尤其是在松散碎屑物组成的斜坡。

3. 坡积物:在片流作用下被带到平缓处或坡麓地带堆积的沉积物叫坡积物。

4. 洪流:洪流是介于片流和河流之间的流水类型。a流量变化悬殊;b流速快,多湍急;c含砂量大,颗粒大小混杂,分选磨圆较差。

5. 洪积物:洪流边侵蚀沟谷、沟坡边将大量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麓地带堆积。体积小坡度大者称为洪积锥,体积大坡度小者称为洪积扇,统称洪积物。

6. 泥石流:一种特殊的洪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在暴雨、融雪期突然爆发,速度快、时间短、具有极强的侵蚀与搬运能力,属严重地质灾害。

7. 侵蚀基准面:控制河流下切深度的高度平面(下切侵蚀极限)。入海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是海平面,终极侵蚀基准面;入湖河流是湖面,地方侵蚀基准面。

8. 河床:河谷中枯水期水流占据的谷底部分称为河床。

9. 浅滩:河床底部不同规模的冲积物的堆集体。常见心滩和边滩,其中心滩可以发育成江心洲。

10. 河漫滩: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平原河流发育较普遍,山地河流发育较少。

11. 河流阶地:分布在河床两侧呈阶梯状排列的高于常年洪水位的地带,是河谷演变的产物。阶地级数由下而上依次升高,由新到老。

12. 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常由冲积扇、洪积扇构成。冲积扇是较大河流在山地与平原交接地带发生大量沉积,所形成的扇状地形;洪积扇是洪流边侵蚀沟谷、沟坡边将大量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麓地带堆积形成的体积大坡度小的地形。

13. 水系:水系是指一条干流及所属各级支流组成的河流系统。

14. 分水岭迁移:分水岭是河流之间把相邻两个水系分割开的高地。由于河流侵蚀能力的差异,分水岭在降低过程中向侵蚀能力小的一侧移动。分水岭移动方向和速率受到地质构造和侵蚀基准面的控制。

15. 河流袭夺:由于分水岭的迁移,向源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而夺取另一条位置较高河流的上游来水,增加自身流域面积,成为河流袭夺。

第八章:地下水与岩溶地貌

1. 地下水:存在于地面以下沉积物孔隙或岩石裂隙、溶穴中的水。

2. 岩溶: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及其形成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又称为喀斯特。

3. 孔隙与孔隙度:孔隙是沉积物或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孔隙度是单位体积岩石(包括孔隙体积)中孔隙所占的比例。孔隙度大小主要取决于颗粒分选程度、排列情况、形态及胶结物填充等因素。主要影响地下水的运动。

4. 溶穴与岩溶率:可溶性岩石在地下水溶蚀作用下产生的称为溶穴。岩溶率是溶穴的体积与包含溶穴在内的岩石体积之比。

5. 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的部分称为包气带,自上而下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

6. 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部分为饱水带。饱水带中岩石空隙全部被液态水占据。

7. 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潜水的表面为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其形状与地形起伏基本一致,但相对较缓。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为潜水层厚度,到地面的距离为潜水埋藏深度。潜水层不具有上层隔板,与大气圈、地表水圈密切关联,在水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九章:风成地貌

1. 风成地貌:风力对地表物质的剥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分为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和沙丘移动三种类型。

2. 雅丹地貌:即风蚀垄槽。雅丹为维吾尔语,意为陡壁的小丘。它是风蚀垄脊、风蚀沟槽、风蚀洼地的组合。通常发育在干旱地区的干涸湖底或河湖堆积阶地上,定向风沿干缩裂隙不断吹蚀,或加上暴流侵蚀,裂隙逐渐扩大,使平坦地面形成与盛行风向一致的垄脊和沟槽,相间平行排列。

3. 新月形沙丘:平面形态如新月,其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翼角,纵剖面上,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微凸而平缓,背风坡下凹而陡。常成群分布。

第十章:黄土地貌

1. 黄土:即原生黄土,指风力搬运堆积成的,以粉砂为主,质地均一,孔隙大,透水性强,垂直节理发育,无层理,有钙质结核层和古土壤层的黄色土状堆积物。

2. 次生黄土:即黄土状土,原生黄土地层再受风力以外的营力搬运,主要是洪积、坡积、冲积成因。堆积在洪积扇前缘、低阶地与冲积平原上,质地不均一,垂直节理不发育,很少夹古土壤,常具层理。

3. 潜蚀作用:地表水沿黄土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进行溶蚀和侵蚀。能够形成黄土碟,黄土陷穴,黄土井,黄土桥,黄土柱等地貌。

第十一章:冰川与冰川地貌

1. 冰川:即冰河,是地面上缓慢运动着的巨大冰体。

2. 雪线: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高度界限。

3. 冰期:气候变冷冰川发展的时期称冰期。

4.间冰期:在两个冰期之间,气候变暖冰川消退的时期叫间冰期。

5. 末次冰期:13万年~ 1万年。在第四纪最大规模的一次冰期中,全球陆地的1/3被冰川覆盖,海平面下降150米,全球气温比现在低5~7℃。

第十二章:海岸地貌

1. 海岸带:现代海洋与陆地正在相互作用的地带。

2. 波浪折射:波浪进入浅水区后,如果波浪运动方向不与等深线垂直,而与海岸斜交,就会在同一波峰线的不同点有着不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随着波浪接近海岸,整个波峰线便偏离原有的前进方向力图与海岸线平行,因而发生弯曲的现象。

3. 潮汐:海面在太阳和月球引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a潮汐的涨落(垂直运动);b水平运动,形成潮流。

4. 海蚀涯:海浪反复作用使海蚀穴(海浪卷动沙砾和石块对海岸具有很大破坏作用,装机海岸,磨蚀基岩,在岸边陡崖下部,波浪作用线附近形成呈带状继续分布的龛状凹穴)加深扩大,使上部崖岸悬空失去支撑而发生崩落,形成向海成陡斜或垂直的陡崖,成为海蚀崖。

冰岛玄武大峡谷是一处位于冰岛东部的自然奇观,它由数千根巨型的六棱形玄武岩柱组成,高度可达20米,沿着约屈尔河(Jökulsá á Dal)的两岸延伸数公里,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景观。

玄武岩柱是一种由火山岩浆冷却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当火山停止喷发后,岩浆在地表以下缓慢冷却并排出气体收缩,岩石里的矿物在缓慢冷却过程中形成大颗粒结晶,晶体界面以六边形分开,所以形成致密的玄武岩柱状节理。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例如中国的神龙林、美国的魔鬼塔、爱尔兰的巨人之路等等。

冰岛玄武大峡谷的形成历史非常悠久,据估计,它是在约7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河时期开始形成的。当时,冰岛东部有一座活跃的火山,在喷发过程中,大量的岩浆流入了约屈尔河谷,并在地表以下逐渐凝固成玄武岩柱。然而,这些玄武岩柱并没有立刻暴露出来,而是被厚厚的冰川覆盖了数百万年。

直到最近几十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水力发电站的建设,约屈尔河谷的水位下降了约25米,才使得隐藏在水下的玄武岩柱逐渐显露出来。这也使得这处原本鲜为人知的景点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和欣赏¹。目前,冰岛玄武大峡谷已经成为了冰岛东部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也是冰岛最具代表性和独特性的自然景观之一。

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是地球圈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全球范围内冰川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10%以上。冰川中储存了大量的水,全球冰川与冰盖储存的淡水资源占全球的75%,如果这些冰全部融化,将使世界洋面上升66m。

冰川

它们覆盖着大片的陆地和海洋。冰川的形成和消融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冰川思维导图

冰川的分布

冰川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区。两极地区冰川几乎覆盖整个极地,称大陆冰川,又称冰盖冰川。中、低纬度高山区冰川称山岳冰川,又称高山冰川。

冰川分布

冰川的形成

在高山和高纬地区,气候严寒,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常年积雪,当降雪的积累大于消融时,地表积雪逐年增厚,积雪逐渐变成粒雪,再由粒雪变成微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冰受自身重力作用或冰层压力作用沿斜坡缓慢运动,就形成冰川。地表经受过冰川强烈的塑造,形成一系列冰川地貌。

常年积雪区的下界成为雪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不断积雪。年降雪量小于年消融量,只能季节性积雪。雪线高度各地不一,受气温、降雪量、地形等因素影响。

雪线

成冰作用是指由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冰川冰是一种浅蓝而透明,具有塑性的多晶冰体。雪线以上的雪如果不变成冰川冰,就还是永久积雪,不是冰川。

冰川冰形成

冰川的运动

冰川看似万年不动,但冰川其实像“川”一样川流不息,冰川运动速度比河流水流流速要小得多,一年只前进数十米至数百米,即使有一些突然性的快速运动冰川,其运动速度也不及河流水流速度。冰川运动受冰川的厚度、冰川下伏地形坡度和冰川表面坡度等因素控制。冰川运动速度随季节有变化,在消融区冰川运动的趋势是夏天快,冬天慢。冰川运动速度还与冰川冰的补给量和消融量有关。

高山区冰川在其自身重量作用下克服冰体与地面以及冰体内部的摩擦阻力,从高处流向低处。大陆冰川因冰体压力作用,从冰层厚的中心部位流向冰层薄的边缘。

冰川的运动

冰川的类型

按冰川的形态、规模和所处的地形条件分:

1.山岳冰川:是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中纬和低纬高山地区。山岳冰川进一步可做以下分类:

山岳冰川示意

(1)冰斗冰川,是积聚在围椅状洼地中的冰川,由冰斗内长期积雪而成,轮廓近似于圆形,有时呈三角形。表面常呈凹形,向冰川出口处微倾,但无明显的冰舌,多分布在高山地区雪线附近,主要靠冰斗后壁发生的雪崩和冰崩补给。冰体很少向外流动,一旦积累多于消融,冰川便越过前缘流出而成漫出冰川。

冰斗冰川

(2)山谷冰川,是在谷地中呈带状分布的冰川,具有明显的冰雪积累区和消融区,补给和消融基本平衡。规模较大,长达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厚度可达几百米。山谷冰川运动速度较快,每年可达数十米乃至一、二百米。山谷冰川是山岳冰川成熟的标志,具有山岳冰川的各种特性,对周围环境有巨大影响,是冰川工作研究的重点。

山谷冰川

(3)平顶冰川,是指在平坦的山脊或山平顶面上发育的冰川。有的像白色的冰雪帽子盖在山顶上,规模较小的又称冰帽。它的特点是没有表碛,没有露出冰面的角峰崖。冰川上层是粒雪,下层是冰川冰,一般厚度不大,数量也极少。

平顶冰川

(4)山麓冰川,形成于山区,冰川经山谷达到山麓后继续向外漫流,并覆盖大片山前平原和洼地。有时,单条的山麓冰川的尾部,在山前平原上扩展成扇形,称宽尾冰川。在气候变冷,冰川前进阶段,山岳冰川能发展成山麓冰川,也能进一步发展成大陆冰川,在气候转暖冰川后退阶段,则发生相反的变化,所以,它是山岳冰川和大陆冰川的过渡类型。

山麓冰川

2.大陆冰川:是在两极地区发育的冰川,它面积广,厚度大。如冰川中心凸起形似盾形的,叫冰盾。还有一种规模更大的、表面有起伏的大陆冰体,叫冰盖。(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冰盖。)

南极大冰盖

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1、冰川的侵蚀作用

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冰川的侵蚀方式可分:挖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1)挖蚀作用:是冰川将冰床底部及两侧基岩破碎,并将破碎物掘起带走。

(2)磨蚀作用:冻结在冰川底部或边部的岩块在运动中,象锉刀一样不断研磨和刮削着谷底及两侧的基岩,不断地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其本身也同时被磨损。

冰蚀作用

2、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将刨蚀的产物以及坠落冰面的风化物一并冻结于冰体之中,像传送带一样将它带到冰川前端,为冰川搬运作用。

根据搬运物在冰川体内的不同位置,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出露于冰面的叫表碛;夹带在冰内的叫内(里)碛;在冰川底部的叫底碛;位于冰川两侧的叫侧碛;两股冰川会合则形成中碛;环绕在冰舌末端的叫终碛(前碛)。

冰川搬运示意

3、冰川的沉积作用

冰川消融以后,不同形式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冰川沉积物。冰川沉积物称为冰碛物。冰碛物具有以下特点:

(1)皆由碎屑物组成;(2)大小混杂,缺乏分选性,经常是巨大的石块和细微的泥质物的混合物;(3)碎屑物无定向排列,扁平或长条状石块可以呈直立状态;(4)无成层现象;(5)绝大部分棱角明显;(6)有的角砾表面具有磨光面或冰擦痕;(7)根据扫描电镜观察,冰碛物中的石英砂粒形态不规则,棱角尖锐。表面具有碟形洼坑,坑内有贝壳状断口及平行阶坎;(8)含有适应寒冷气候的生物化石,如寒冷型的植物孢子等。

冰碛物

此外,沉积的巨大块石称为漂砾,它有时来自很远,其岩性和附近任何基岩显著不同。已固结的冰碛物称为冰碛岩。

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示意

冰川地貌分为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三部分。

1.冰蚀地貌

冰蚀地貌示意

(1)冰斗、刃脊和角峰

冰斗:是山地冰川重要的冰蚀地貌之一,它位于冰川的源头。典型的冰斗是一个围椅状洼地,三面是陡峭的岩壁,底部是磨光的岩石斗底,向下坡有一开口,开口处常有一高起的岩槛。冰斗湖:冰川消退后,冰斗内往往积水成湖。

冰斗

随着冰斗的不断扩大,冰斗壁后退,冰斗的位置也不断向上坡移动至雪线以上。

刃脊:相邻冰斗之间的山脊形成刀刃状。

刃脊

角峰:几个冰斗后壁所交汇的山峰,峰高顶尖。

角峰

冰蚀地貌示意

(2)冰川谷和峡湾

冰川谷的横剖面形似“U”形,故称“U”形谷,也称槽谷。槽谷的两侧有明显的谷肩,谷肩以下的谷壁平直而陡立,冰川谷两侧山嘴被侵蚀削平形成冰蚀三角面。槽谷的形成是冰川下蚀和展宽的结果。冰川冰的厚度越大,下蚀力越强,有些槽谷可深达千米。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U”形谷

冰川的进退、消磨、刨蚀对地形地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峡湾便是冰川在这片大陆上的杰出作品。

峡湾

在高纬度地区,冰川可以依靠重力作用从高山一直深入海洋,厚重的冰川下滑时,在原本的谷底中刻蚀出更深的槽谷,同时也侵蚀出万仞峭壁。当冰期结束,冰川消融退却后,海水倒灌入接近海岸的峡谷中,形成了峡湾。

峡湾形成示意

(3)羊背石、冰川磨光面和冰川擦痕

羊背石:是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它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远望犹如伏地的羊群,称这些小丘为羊背石。

羊背石

羊背石的平面为椭圆形,长轴方向与冰流方向一致,朝向冰川上游的坡由于受冰川的磨蚀作用,坡面较平,坡度较缓,并有许多擦痕。冰川下游方的一坡受冰川的侵蚀作用,被挖掘得坎坷不平,坡度较陡。大陆冰川常形成规模较大的成群羊背石,山地冰川槽岩中也可形成规模较小的孤立羊背石。

在羊背石上或冰川槽谷谷壁上以及在大漂砾上常因冰川作用形成磨光面和擦痕。

羊背石磨蚀示意

当冰川搬运物是砂和粉砂时,在比较致密的岩石上,磨光面更为发育。如果冰川搬运物多是碎石,则在谷壁基岩上常刻蚀成条痕或刻槽,称为冰川擦痕。(冰川擦痕一般长数厘米至1m,深为数毫米,成钉形,擦痕的一端粗,另一端细,细的一端指向冰川下游)

2.冰碛地貌

由冰川侵蚀搬运的砂砾堆积形成的地貌,称冰碛地貌。有以下几种类型:

冰碛地貌示意

(1)冰碛丘陵

冰川消融后,原来的表碛、内碛和中碛沉落到冰川谷底,和底一起形成波状起伏的丘陵,称冰碛丘陵。

大陆冰川区的冰碛丘陵规模较大,高度可达数十米至数百米。冰碛丘陵之间的洼地透水性很低,常能积水成池。

冰碛丘陵

(2)侧碛堤

侧碛堤是由侧碛在冰川退缩以后共同堆积而成。它在冰川谷的两侧堆积成堤状,向下游方向常和冰舌前端的终碛堤相连,向上游方向可一直延伸到雪线附近。

侧碛堤

(3)中碛堤

(3)中碛堤

两条冰川汇合后,其侧碛合并成中碛,冰川融化后,在冰川谷中部沿谷地延伸方向堆积成垅状砂砾堤,称为中碛堤。

中碛堤

(4)终碛堤(尾碛堤)

当冰川的补给和消融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冰川的末端较长时期地停留在某一位置,这时由冰川上游搬运来的物质,在冰川尾端堆积成弧形的堤,称终碛堤。

终碛堤

(5)鼓丘

鼓丘是由一个基岩核心和冰砾泥组成的一种小丘,也是冰川再接近末端,对冰床中凸起基岩进行侵蚀,底碛翻越凸起的基岩时,搬运能力减弱,发生堆积而形成的。

鼓丘

3.冰水堆积地貌

冰水堆积地貌:冰川融水具有一定的侵蚀搬运能力,能将冰碛物再搬运堆积,形成冰水堆积物,在冰川边缘由冰水堆积物组成的各种地貌。

冰川堆积示意

冰砾阜阶地、冰砾阜和蛇形丘(绘图 | 李双福)

根据冰水堆积地貌的分布位置、形态特征和物质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冰水扇和外冲平原冰川的冰融水,常形成冰川河道,它可携带大量砂砾从冰川末端排出,在终碛堤的外围堆积成扇形地,叫冰水扇。

冰水扇

几个冰水扇相连就形成冰水冲积平原,又名外冲平原。

外冲平原

(2)冰水湖:冰融水流到冰川外围注地中形成冰水湖泊。

冰水湖

(3)冰砾阜阶地:在冰川两侧,由于岩壁和侧碛吸热较多,附近冰体融化较快,又由于冰川两侧冰面较中部要低,所以冰融水就汇集在这里,形成冰川两侧的冰面河流,并带来大量冰水物质。当冰川全部融化后,这些冰水物质就堆积在冰川谷的两侧,形成冰砾阜阶地。

(4)冰砾阜:是一些圆形的或不规则的小丘,由一些有层理的并经分选的细粉砂组成,通常在冰砾阜的下部有一层冰碛层,冰砾阜是冰面上小湖或小河的沉积物,在冰川消融后沉落到底床堆积而成。

冰砾阜

(5)锅穴:冰水平原上常有一种圆形洼地,深数米,直径十余米至数十米,称为锅穴。锅穴是埋在砂砾中的死冰块融化引起的塌陷而成。

锅穴

(6)蛇形丘:是一种狭长而曲折的垄岗地形,由于它蜿蜒伸展如蛇,故称蛇形丘。蛇形丘的延伸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

蛇形丘

我们脚下踩的土地,在亿万年前都曾被冰川覆盖,高山雪峰的壮美景观,更是少不了冰川力量的塑造和雕琢。冰川从未离开我们的生活,它是大自然的优秀搬运工,同时利用侵蚀和堆积的技能搬运着身边的大小岩石碎块,雕刻着多样的冰川地貌。

更多资料资源,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