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地理热点梳理,考前必看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岩浆喷出岩有哪些 2023高考地理热点梳理,考前必看系列

2023高考地理热点梳理,考前必看系列

2023-06-03 06: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梳理了2022年大事件

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与总结

这一年发生了哪些事件~

2022年国内大事件

2022.2-.4.20

2022北京冬奥会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中国勇夺9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

2022.3.21

东航MU5735航班坠机事故

(图源:新华社)

2022.4.16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教材插图事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因人物长相怪异、出现隐私部位、五星红旗呈现不准确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2022.6.1

芦山地震

2022.6.5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浩瀚太空再添一抹红#,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

(图源:人民日报)

2022.6.17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

“福建舰”成功下水,这是我国继2012年辽宁舰和2019年山东舰,第三艘航空母舰为我国的和平稳定增添了一份保障,中国正式步入三航母时代。

2022.7.21

南京玄奘寺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牌位

有网友发文称,南京玄奘寺中供奉着侵华日军战犯的牌位,随即引发大量关注。2022年7月24日,事件调查结果公布,供奉牌位者吴啊萍涉嫌犯寻衅滋事罪,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2022.7.24

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

(图源:人民日报)

2022.8.4-7

解放军“封岛”演习

中国东部战区8月4日宣布在台湾附近海域开展为期三天的军事演习。本次演习活动是针对佩洛西不顾中方的严正抗议执意窜访台湾而开展的,这是中国对美国和佩洛西发出的挑衅所做出的强硬回应。

2022.8.17

重庆山火

一群与时间赛跑的人,逆火而行!

(图源:人民日报)

2022.9.5

泸定地震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

(图源:新华社)

2022.9.10-25

杭州亚运会

第19届亚运会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的最大亮点是互联网符号“@”,它既代表了万物互联,也契合了杭州互联网之城的特征。

2022.9.23

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一审宣判

廊坊广阳区人民法院对陈继志等恶势力组织违法犯罪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陈继志数罪并罚,获刑二十四年;对其余27名被告人判处十一年至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

2022.10.16-22

二十大顺利召开

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图源:新华社)

2022.10.31

梦天与天和在轨完成交会对接

(图源:人民日报)

2022.11.29

神十五伴月发射升空

神州十四号、神州十五号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图源:人民日报)

2022.11.30

江泽民同志逝世

(图源:人民日报)

中国疫情防控进一步优化

针对当前我国主要流行的病毒变异株特点、疫情流行特征,通过对疫情形势动态的研判,对现行防控措施的成效评价,对有益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后,我国疫情防控主动作出更进一步优化。

#当下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22年国外大事件

1.俄乌冲突陷入僵持阶段

我们习惯了和平,但要记住战争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2.安倍晋三遇刺身亡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发表演讲时遭遇枪击,送医抢救后不治身亡,终年67岁。

3.佩洛西窜访台湾

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当晚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中方必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必须由美方和‘台独’分裂势力负责。”

4.英国女王去世

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出生,1952年继承王位,在位时间长达70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2022年9月8日下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堡去世,终年96岁。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她的长子、王储查尔斯继承了王位。

5、英国首相接连换人

9月6日,英国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正式卸任,伊丽莎白·特拉斯接替约翰逊成为新一任英国首相。

10月20日,任期仅45天的特拉斯宣布辞职,创下英国历任首相在位最短纪录。

10月25日,里希·苏纳克在白金汉宫正式接受任命,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

6、韩国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梨泰院万圣节庆典活动上发生踩踏事故,造成158人死亡。

7、卡塔尔世界杯

11月21日,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拉开帷幕。在决赛战场上,阿根廷队点杀法国队,梅西首夺大力神杯加冕第三代球王,令卡塔尔世界杯完美收官。

2023年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最后的冲刺阶段,

你还能做什么?

今天,一起来看看

重要的自然地理图

太阳辐射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

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能量,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电站等;另一部分是由太阳能转换产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可再生、较廉价、无污染的特性。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

太阳的一些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影响。

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各层皆有一些大规模的太阳活动。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其中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地球处于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在太阳系中,太阳正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较安全的宇宙空间。

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近地表1.5米的平均气温保持在15℃左右。离太阳很近的星球,接收的太阳辐射过强,温度过高,生命难以存在;离太阳很远的星球,温度过低,生命无法存活。且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也较适中,使地球表面的温差较小,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地球具有适宜的大气条件。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度的引力吸引了适量的大气,使大气既不易散失,又不至于过分浓厚,形成了包围地球的适宜大气层。大气层不仅给地球提供了保护,而且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今天适合生物生存的现代大气。

地球上有液态水。由于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汽。这些水汽通过火山活动等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逸出地表,汇集在低洼地,形成原始海洋。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地球表面的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物质条件。

从图中,可以看出地震波在由地表向地下传播的过程中,其传播速度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

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作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大陆部分),在这里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叫作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叫作古登堡面。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差异和变化,把地球内部由外到内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密度、温度等有较大差异。

大气,尤其是对流层中的大气,主要靠吸收地面辐射而增热,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大气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而升温,同时也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大气辐射除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以外,大部分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夜晚的气温不会太低,地表昼夜温差不会太大。总体而言,太阳支配着地球上地面和大气的能量传输过程,就全球平均而言,地面和大气大致维持在一个能量转换平衡的状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

太阳辐射在各地区的分布不均,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热量分布有差异。

如上图,其中受热多的B地区,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在高空集聚起来,使得高空大气密度增大而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受热少的A、C两地则相反,空气因冷却收缩下沉,高空大气密度减少而形成低气压,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这样,高空和近地面的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存在差异,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高空气流从B地流向A、C两地高空;近地面气流从气压较高的A、C两地流向B地,并补充B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记忆口诀:热上升、冷下沉、热低压、冷高压

冷热地区之间空气的垂直升降运动与水平运动共同构成了热力环流。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等。

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海陆风的主要原因。

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因此陆地上的气温较附近海洋高,空气受热上升;海面升温慢,海面上空的气温相对较低,空气下沉。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上空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洋,低空则又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日落后,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因此到了夜间,低空就出现与白天相反、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

左图为高空风的形成示意。在不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为低压,右为高压。

右图为近地面风的形成示意。在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为低压,右后为高压。

水循环指自然界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和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连续运动的过程。地球上各类水体通过水循环形成了一个连续而统一的整体。

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被气流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在地表流动,形成地表径流;另一部分通过下渗进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最终经江河汇集返回海洋,由此形成海陆间循环。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城镇化地区地表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水循环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城市不透水地面比重增加,城市地表蒸发和蒸腾量减少,地表径流量显著增多,而下渗补充地下水的径流量减少。

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太阳辐射是海水最主要的热源。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高低,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此外,寒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也受影响。一般来说,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不同海区的水温,低纬度高些,高纬度低些;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海水盐度一般指每千克海水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的质量,用千分数(‰)表示。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

世界各海区海水盐度分布不均匀,盐度最高的海域出现在红海,海水盐度在41‰左右,而波罗的海盐度最低,海水盐度一般为7‰~8‰。

降水量和蒸发量是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通常,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盐度偏低,反之盐度偏高。

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高纬和低纬递减,呈马鞍形分布。副热带海区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盐度最高;赤道海区虽然温度高,蒸发强烈,但降水量也大,故盐度低于副热带海区。

另外,海水盐度还受入海径流、海区封闭程度和结冰期等因素影响。有河流注入的海区盐度一般较低。结冰期盐度增高,融冰期盐度降低。

流水地貌是由地表流水作用塑造形成的。

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等方式。侵蚀指流水对河床的冲蚀及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搬运指流水携带泥沙和溶解质,以及推动砾石移动的过程;堆积指流水中侵蚀、搬运的物质最终沉积下来的过程。根据流水的作用方式,流水地貌主要有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等。

海岸地貌指海岸地带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

根据海水的作用方式,海岸地貌又可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在由岩石构成的海岸地带,波浪不断地击打、侵蚀岩壁,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海岸后退,最终形成了高耸的海蚀崖、深邃的海蚀洞、各种造型的海蚀柱等海蚀地貌。

在基岩海岸的海湾区,以及由淤泥质和砂砾质物质构成的海岸地带,由波浪、潮汐等携带的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浅水区域,形成了沙滩、沙坝、沙嘴等海积地貌。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有珊瑚礁和红树林等生物海岸,构成特殊的海岸环境。

地球陆地表面约有11%的面积被现代冰川覆盖,其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以及中低纬度的高山和高原地区。冰川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改变着这些地区的地表形态,形成多样的冰川地貌。

冰川侵蚀作用一般发生于冰川上游地区。巨大的冰川刨蚀地面,形成冰斗、刃脊、角峰、冰蚀谷(U形谷)等冰蚀地貌。

冰川的搬运能力极强,能将冰川携带的物质搬运很远的距离。冰川的沉积作用在冰川融化时才会呈现,一般发生于冰川下游地区。冰川的沉积物称为冰碛物,它的颗粒大小不一,漂砾、黏土常混杂堆积在一起,形成冰碛平原和冰碛湖。

第四纪大冰期时,亚欧和北美大陆的冰川广布,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及冰川地貌。对冰川遗迹及冰川地貌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冰川活动情况和古气候变化规律。

土壤的形成始于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物,这些风化物经过极其缓慢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过程,慢慢发育形成土壤。

影响土壤形成与演化的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等,它们共同控制着土壤的发育和土壤性质。

自然界中,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

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呈带状分布。

世界上主要有两大地震带:其一为环太平洋地震带,这里集中了世界上80%以上的浅源地震、90%以上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其二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里集中了世界上约15%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为浅源地震。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地带,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滑坡通常指斜坡上的土层或岩层,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影响滑坡活动的因素众多,大致可以归为三个:

一是不稳定的山坡形态,如较陡的坡面;

二是岩土软弱面,如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三是触发因素,如地下水、地表水、降水对岩土软弱面的润滑作用,以及地震、河流侵蚀、人工活动等对坡体稳定性的破坏。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致灾因素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可能发生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

地转偏向力对河流、洋流、大气环流等地理事象产生影响,如对河流两岸的侵蚀和沉积、季风和信风方向、台风的形成及其移动路径等产生影响。此外,地转偏向力对航空、航天等长距离飞行也会产生影响。

地表各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使各地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由此产生了地球五带。因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中纬度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四季更替现象。

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递减。根据有无太阳光线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人们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将地球表面大致分为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和南寒带五个热量带。

地球软流层中熔融状态的岩浆,是岩石的基本物质来源。地球内部的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上涌,在地壳内部或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或火成岩。

岩浆岩是岩石圈的主体,也是其他岩石的母体。岩浆在地壳内部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由于冷却缓慢,结晶充分,通常侵入岩的矿物晶体颗粒较粗。花岗岩是最常见的侵入岩。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称为喷出作用或火山活动。喷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或火山岩。由于冷却迅速,喷出岩的矿物颗粒细小,通常难形成晶体,岩石中往往有气孔。分布最广的喷出岩是色泽较深的玄武岩。大洋底部几乎全部由玄武岩构成,部分陆地也覆盖有玄武岩。印度德干高原上的一些地区,玄武岩岩层厚达3000米。

沉积岩是由疏松沉积物堆积、固结而成的岩石。人们看到的地表岩石,大多数是沉积岩,它是构成陆地表层的主要岩石。

出露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后形成各类碎屑物质。碎屑物质经流水、风等外力的搬运,在湖泊、海洋及低洼处沉积,再经过长期复杂的固结成岩作用,最终形成沉积岩。由于沉积过程是不同地质时代的碎屑物质层层叠置,沉积岩往往有明显的层状结构。沉积岩中还常保存有动植物化石,它们是地球发展历史的重要记录。

沉积岩的种类很多,有的是由砾石、砂或粉砂胶结而成的,如砾岩、砂岩;有的是由颗粒非常细小的黏土压紧固结而成的,如页岩、泥岩;有的则是经过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而成的,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岩石在保持固体状态下,受高温、高压影响,矿物的种类和成分、岩石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经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与原有岩石相比,变质岩质地致密,密度较大,颗粒定向排列,形成片理构造。有的变质岩能剥成薄片、薄板等。

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岩石可以相互转化。

岩层受挤压变形产生褶皱,一般背斜成山(a),向斜成谷(b)。经长期风化、侵蚀后,某些区域向斜成山(c),背斜成谷(d)。

当岩层受到的内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限度,岩层发生断裂,断裂面两侧的岩块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由此形成的地质构造称为断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断层景观。

全球岩石圈碎裂成若干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不同的边界类型反映着不同的运动形式,不同的运动形式会产生不同的地表景观。

出露地表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氧、二氧化碳、水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崩解破碎、化学性质改变与元素迁移现象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通常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与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风化作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基础条件。

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的作用是对立统一的。内力作用往往使地表变得凹凸不平、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则削峰填谷,使地球表面的起伏趋于平缓。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称为气团。冷暖气团相遇所形成的狭窄过渡带称为锋或锋面。锋与地面交接部分称为锋线。习惯上,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锋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

中国东部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大气在不同纬度间发生流动。

赤道地区,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空气受热不断膨胀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两极地区,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少,近地面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在北半球,赤道地区上空的气流不断地向北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高空原本向北流动的大气向右偏转,由南风逐渐变为西南风,至北纬30°附近变成西风,并在一定高度上产生大气堆积而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强大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近地面大气向南北分流。向南的气流逐渐由北风偏转为东北风,形成东北信风带;向北的气流逐渐由南风偏转为西南风,形成中纬西风带,并在北纬60°附近与极地高气压带流向低纬方向的东北风(极地东风带)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在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若不考虑海陆分布以及地表起伏状况,大气的相互补偿运动最终可以在南北半球的高、中、低纬分别形成全球性的三圈环流,产生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这种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动,就是大气环流。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在一年内也出现相应的周期性移动。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陆地水是陆地上水体的总称,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陆地水仅占水圈总水量的3.46%,但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巨大,它提供了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淡水。

除冰川外,地下水是陆地水中储量最大的水体。地下水更新缓慢、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

图a,地下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图b,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在盛行东南风影响下,南美洲秘鲁沿岸由南向北流动的海水中,表层海水逐渐偏离海岸,从而导致下层海水上泛的现象,形成上升流。

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区,信风驱使着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在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由于表层海水被风吹走,下层的冷性海水上涌补充,同时,沿岸还有来自较高纬度的寒流,使该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较低。在太平洋西部,赤道暖流堆积下沉,形成深厚的暖水层。于是,通过海—气间的热量交换,赤道太平洋的西部表层海水温度高,湿热的空气上升,到达高空后向东偏转;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低,空气冷却下沉,到达海面后向西偏转。由此,在赤道太平洋上空形成一个东西向的热力环流圈,被称为“沃克环流”。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

每隔2~7年,赤道东太平洋地区表层海水温度持续一两年异常升高,这一现象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部的气温偏高,气压低于多年平均值,而赤道太平洋西部的气温偏低,气压高于多年平均值,从而削弱了沃克环流,导致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部的南美洲地区,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相对升高,洋面上升气流活跃,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南美太平洋沿岸因上升海水减少,水中浮游生物骤减,鱼类因水温升高和食物缺乏而大量死亡,鸟类大量迁徙。赤道太平洋西部、大洋洲等地区,由于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出现干旱灾害,易引发森林火灾。

赤道太平洋地区出现的与厄尔尼诺相反的现象,称为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表现为赤道东太平洋地区表层海水的温度持续异常下降,同时伴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某些年份,当太平洋上的东南信风增强,南赤道暖流相应增强,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上升补偿流也增强,使得赤道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持续下降,水温低于正常年份。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部比一般年份更为干旱,而赤道太平洋西部受到暖性海水的增温增湿作用影响,降水比一般年份多,热带气旋数量增加,沿岸地区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中国三大自然区及内部差异

北回归线附近(北纬15°~30°)地区,受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东经20°附近的自然带

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具有随海拔变化呈带状递变的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降水、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高度有规律地变化,自然带景观也相应发生变化。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