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新: 社交时我们在干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黄村在春天时都在干什么 黄继新: 社交时我们在干什么

黄继新: 社交时我们在干什么

2024-07-14 2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互联网上有篇帖子这几天还有点火,标题挺厉害的,叫《屌丝必备——互联网十大约炮圣地》。

我为什么提这篇文章呢?因为我的网站「知乎」,一个社会化知识社区也被列了进去。当时有好多朋友@我说:“黄继新快看,知乎躺枪了。”

然后我就去看,看了以后呢?我心想着这枪躺得还挺爽的。

为什么呀,因为它是这么写「知乎」的:「知乎」是能让女性最大概率约到中国最有知识文化的精英的社区。我看完后给同事打电话,我说:“那稿子咱没给钱吧?”她说:“没有,人家是独立媒体,没提那事。”我说:“太好了!这种蒙在鼓里的幸福应该多来一点儿。”

其实,因为这个榜单而躺枪的不止是「知乎」,更是在座的诸位。因为这榜单上的这些网站和应用,你们大部分都用过,甚至用得还很频繁。我们看下在「知乎」前面都有谁,全部是大家很熟悉的名字,这些网站都是我们每天用的。

所以可见,交友已经成为今天互联网的绝对主力应用。但其实真的是吗?就真的都是交友网站吗?我们知道它们毫无疑问都有交友功能,但是我们用豆瓣真的是为交友吗?玩微博也是交友吗?包括微信真的是交友吗?或者说交友是我们真正的特别核心的一个需求吗?待会儿我再回答这个问题。

我来讲一个很常见的疑问,经常有年轻的男孩、小伙子问我一个问题,很常见的一个问题,说:“我怎么样才能追到姑娘?我怎么样才能让姑娘喜欢我?”

作为一个经历丰富的单身老男人,我说:“怎么样让姑娘喜欢你这个问题我帮不上,但是我能够给个建议,就是姑娘会对什么人有好感。”

在座的女孩会有同样的体会,在女孩眼里,很多男生都显得傻乎乎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不会夸女孩。

我想在这里做一个小的调查。在座的所有男生,在过去一年里面有谁,对身边的非女朋友的异性说过这三句话中的任何一句。只要说过一次的,可以举手,除女朋友之外的啊。其实这是很正常的话。看见你们的手了,虽然很暗也看得见。谢谢大家,可以把手放下了。这个数量超出了我的预期。谢谢你们,你们保留了人类文明的火种。

其实夸女孩是一个,尤其中国男孩很很难去做的事情。但你真的把这个过错怪到中国男孩头上也不是太公平。为什么?

一方面,中国的文化比较内敛含蓄。另外一方面,我们从小接受到的美学教育、情感教育和性教育都特别糟糕,导致很多男孩没有学会得体恰当地夸奖女性、欣赏和赞美女性。我不是来教大家把妹子哦,听起来很像,我肯定不会承认。

我很讨厌「把妹」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把女孩物化了。我希望大家能意识到一点,有很多可以向我们身边的人发出认可,发出欣赏这样的行为,我们都没有做。

回到先前我问的那个问题,交友是为什么?我们发那么多照片,写那么多心情,那么多感悟,写那么多时评,我们想要得到什么?如果想要认识新的朋友,我们希望从新的朋友身上获得什么?

其实和刚才夸女孩是一样的,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所有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当我们交友的时候,其实本质上也是做这样的事情。我们会倾向于那些我们认可的人,想跟他成为朋友。而那些和我们长期保持朋友关系的人,也毫无疑问地、无一例外地认可我们。寻求认可,才是我们今天一切社会化行为的核心动力。这个认可,如果我们回想我们的祖先,它是有渊源的。

在远古的时候,人作为高度社会化的物种,是特别希望被别人在乎,被别人看到的,你会特别害怕被别人忽视或者遗忘。你可以想见,在一个群落里面。如果你被这个群落忽视、遗忘甚至抛弃,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你有更大的可能遇到天敌,并死于非命;你有更大的可能分不到你应该分到的食物和保护;你有更少的可能去接触到足够多的异性并完成交配。

这是一只猴子,我的同事说看不清这是猴子。我告诉你猴子是人类的近亲。这是一只被它的群体所孤立的猴子。被群体孤立,意味着你可能连延续自己的基因这样一个生命的终极目标都可能达不到,孤独是危险的。

说到孤独,下面这幅画面,可能大家更有体会。很多人说,微信的创造者张小龙是中国互联网上最了解人性的人。是的,他深刻理解人对孤独的恐惧。

寻求认可是我们今天一切社会化行为的核心动力。我们可以去看,所有的细节都是在做这样的事情,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这个截屏可能很多朋友很熟悉,但我不做调查了,你们不会举手的。

女孩为什么会发八张照片,放出来漂亮的自己,各个方面的自己,有魅力的自己,为什么?

我们希望别人看见我们的魅力。

我用了一个女孩的陌陌账号的截屏,男孩也是一样。我有女性朋友也说,在陌陌之前,不可能想象我可以看见那么多的帅哥在身边,我们愿意别人认可我们。

盖楼也是一样,可能图小了点。网易的盖楼,经典。为什么参与盖楼?为什么要跑到十七楼去留下那根烟?按照那个队形,你希望在那个群体里面有安全感,你希望你成为他们的一部分,你希望看见:“诶,我和他们在一起呢,我是其中一份子。”

当然还有看起来很拧巴的寻求认可的方法。比如发你的照片给「留几手」,看起来是被黑。但是我们想一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持续地、前赴后继地把照片拿给人喷啊,其实你还是希望被别人在乎,被别人看到,你不希望被淹没在茫茫的微博的四亿用户里面。

还有流行的词,最后这两个字也是体现人们的认可。这个词是用来讽刺那些特别渴望获得自己得不到的认可的那种行为。但是说实话,我特别讨厌这两个字。为什么呢?因为反复提,反复在讲这两个字,本身也是一种渴望获得别人认可的行为。

就像我常跟朋友说,天天说别人装逼的人本身就是装逼。所以今天的社会化互联网,回想看见刚才那些熟悉的logo,就是干两件事情。因为你想要认可嘛,那我就给你认可。

一方面,我尽可能多地增加你可以获得认可的机会。另外一方面呢,我尽可能地降低别人给你提供认可的门槛。

刚刚我说了,其实夸奖别人不是一个很经常的行为,那我们就把这种事情变得经常起来,把门槛变得更低一点,变得更不经意一点。

QQ挂太阳,为什么要挂太阳?这字后面同学可能看不见,那不是最高级,我这截屏截不完。44级,你要挂2111天在线,你才能练出两个太阳三个月亮,好疯狂的举动。

为什么?因为你的名字后面有太阳,你会在你朋友的好友列表里跟别人不一样。你要怎么显示出自己不一样呢?你就在线呗,多简单,增加获得认可的机会。

微博,你有想象过一个名人,他只说过名人名言,没有写过文章吗?但是我们每天在干这样的事情。我们每个普通人,以前想要表达你想要获得认可的机会,你就表达嘛,但表达是个很难的事情。

就拿写文章来说,你要写好文章很难。微博说,文章你写不出来,短信你总会写吧。微博的140字就是短信的限制,就这么来的。用写短信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表达你自己,让别人看得见你,增加对你的认可。发什么东西都行,时评、感悟、心情、萌宠,任何一个东西,发出来都增加别人看到你,并给你认可的机会。

instagram 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刚才我说写文字是很难的,但在互联网之前,我们感觉拍照片看起来比写文字要容易一点,对吧。但其实拍出好照片是要比写好文字难得多的。大家都上过作文课,但我们很少有人会上摄影课,拍好照片很难。

instagram干什么事情呢?这个以10亿美元被FACEBOOK收购的APP,提供一组非常漂亮的滤镜,任何一个人拍出的任何一张普通的照片,加了其中随便一个滤镜,就会显得非常专业。

刚才讲增加获得认可的机会,同样地,我们都说提供认可不是一个很惯常的行为。那这些互联网产品也在不停地降低这个门槛。这个摁钮,可能有的朋友熟悉,有的朋友不太熟悉,因为在中国它不存在。FACEBOOK是互联网最伟大的网站之一,它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创造,这就是其中一个。

这个FACEBOOK的摁钮,叫like,它的中文版叫「赞」。

Like是干嘛用的呢?就是一个摁钮,你在FACEBOOK上加了好友,你加了好友以后,你的好友见天发照片,写心情,发这个发那个。你总不能每条都去评价一下。第一 ,这成本也很高。第二,说实话,咱们语言其实是很贫瘠的,我们没那么多不同的词,花里胡哨地跟你说:“哎这真好,那真不错。”那FACEBOOK说简单极了,你就给他一个「赞」就好了,对吧。发张照片,赞一下;发个心情,赞一下;说句话,赞一下。简单吧。

提供认可好容易的,微博也是。刚才我说了,微博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让人去增加获得别人认可的机会的应用,因为写微博容易嘛。但是你写了微博,你也希望别人来认可,转发就是一种认可。大家开始越来越喜欢转发。一开始还只是转发微博,后面就开始玩各种基于转发的游戏。比如「神最右」。

又是陌陌,但是另外一个界面。降低提供认可的门槛,在陌陌之前,你有任何一个可能性去看见漂亮的姑娘。但不是像超市货架一样,一排一排地在你面前,供你去欣赏,品头论足。女孩也是一样,看一堆男孩。以前你要挨个看,挨个给他们反馈。好痛苦啊,成本也很高。这个简单呀,你先看,哎这挺好的,然后进去打招呼,对方理不理你再说。

所以刚才给了几个例子了,都是在说互联网在不停地借助大家这种寻求认可的渴望,来激励大家各种互动的行为。

三年前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有一个小的集体博客。当时还有点小小的名气,叫「Apple4us」。这是一个集体博客,很多人都可以来写文章。

后来我们就觉得这个效率太低了,我们就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到好文章的创作中来,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降低这个参与的门槛,同时能够激励大家写更好的东西。不只是那十几个作者,有没有可能是十几万个甚至是是近百万个。

与此同时,我在创新工场,那时候我是投资经理,其实每天大部分时间干的事情是什么呢?到处认识有意思的人,去跟别人打听,跟别人学习。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过程,每天都在学习。这是怎么回事啊?那东西你们怎么做的呀?这个用户怎么成长的?这个点是怎么设计的呀?每天都在学。

然后我在想,其实每个跟我讲这些有意思的东西、有价值内容的人,他也没把这个当成秘密。他并不觉得说,不行,这不能告诉你,这是我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大家都挺愿意分享的。

然后我就很好奇,说你能不能把这东西分享出来,别光我一个人听见,还有好多人都可以看见。他说:“哎呀,写博客好麻烦啊。”我说写微博,他说不行太短了。

其实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都还没有放到互联网上。我们有什么方法能够激励这么多人,能把这东西放上来。

一头,我说了我们作为一个博客的运营者,我们希望更多作者加入。另外一头,作为脑子里有东西的人,我们希望和我们一样的人,都能够更容易地可以把脑子里的东西放出来。那时候,我们看见了Quora,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也许刚才我们讲的这个社会化互联网激发人们做的事情,不停地降低这个门槛让你更容易得到认可。那我们就想,这两个东西能不能联合在一起,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去降低大家,分享他们脑子里面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门槛。能不能把这个东西,能够让他不会觉得那么痛苦地,就可以很容易地讲出来。然后让那些想要听到的人,像要因此得到帮助的人,能够看见,所以就有了「知乎」。

就是我的网站,是一个问答网站,一个社会化知识社区。

他是一个医生,叫田吉顺,在杭州。他的微博名字叫「000000我是」,非常普通的微博ID。他在微博上写了将近3000条微博,现在有600个粉丝。

在一年多以前,「知乎」上有关于医患关系的讨论,大家可能有印象。那时候,有一个哈尔滨的医学生被愤怒的患者给杀死了,关于医患关系的讨论非常激烈。

他是个妇产科医生,分享了非常多关于医学的常识,还有妇产科方面的一些知识。他在「知乎」上,到今天一共回答了将近300个问题,得到了将近一万个赞同。

所以对比一下,如果说按照微博上,你有3000条微博,得到600个粉丝。那你在「知乎」上,你有300个回答。按照这个比例是不是你就差不多有60个粉丝呢?不是,有17000人关注他,这个事情让我们特别地兴奋。因为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因为这种专业的分享而得到认可。然后我们发现这种认可正在发生,这17000人还是专业的,而且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里很优秀的人给你的认可。

同样的,也是在做「知乎」之前,我们觉得不可想象在「知乎」以后,我们看到的一些变化。刚开始因为人,这个人得到认可;或者好的内容,专业的内容,得到认可。

什么叫对冲基金,看起来好死板的一个问题,维基百科上有。但是有人提出来,因为他说还是太生硬了,看不太懂。你说,什么样的人才会去跟别人解释什么叫对冲基金?对于一个对冲基金的从业者来讲,他不可能上大街上找个公共汽车站,跟人说:“哎大姐,你对冲吗?”

你在什么样的场合才可能去跟人分享这个东西?在「知乎」上。我这个截屏有意地截掉了这个回答者,只留出排名第一这个回答者的名字。

他叫陈思荣,在纽约做对冲基金的一个人。他的回答在「知乎」上拿到了一千多票。如果是对「知乎」有点了解的朋友会知道,这在「知乎」上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赞同票数字。有那么多人认可你的内容。

「知乎」还有个有趣的地方在哪儿呢,你想要回答的时候,你想讲的时候,你不知道观众在哪。而一席告诉我说:“继新,我们有观众,你来讲一讲。”

「知乎」做了类似的事情,因为我们有一个机制告诉你说,这个问题已经有1400个人关注。你回答这个问题意味着什么,我们已经有至少1400个观众等着看你的分享。

这也是一种降低认可门槛的行为。所以做「知乎」到今天,我们特别高兴地看见社会化互联网都在干同样的事情,所有的互联网站都是在尽其所能地去迎合每一个人,去寻求认可的渴望。

这个渴望是真实的,我们不用去鄙视,它就是发自于我们内心的。也许当我讲了这么多以后,大家可能接下来会花更多的时间去仔细看,还有哪些互联网产品也是在发掘我这种渴望,也是在迎合我这种需求。

感觉好像我们自己是一个被线牵着的木偶,像是我们被自己的这种渴望所引领着走的,一个很不由自主的人,好像是我们的欲望和需求在带着我们。所以我希望收尾了,我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个角色换过来。

一方面互联网,包括「知乎」所有的社会化互联网站都在试图去迎合你这种需求。但与此同时,其实你也可以看见它们也是一个一个的工具,一个一个的途径去让你获得不同的认可。

你想发照片,你想让别人知道你有魅力;你想让别人知道,你对时政有一针见血的评论;你想让大家知道你的宠物很可爱。或者你想让大家知道,你自己有非常热爱的、擅长的、或专业的东西。你可以让大家知道。你可以给别人带来帮助,你是对别人有价值的人。

所以,那么多工具可以让你去获得认可。现在重点的问题,最后留给大家的其实是抛开工具。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当我们每天在互联网上的时候,其实,我们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认可。

谢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