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羞耻」源何而起?在法国,近一半女性为此感到困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尼泊尔女性地位 「月经羞耻」源何而起?在法国,近一半女性为此感到困扰......

「月经羞耻」源何而起?在法国,近一半女性为此感到困扰......

2023-10-02 19: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La honte : le sentiment pénible provoqué par une faute commise, par une humiliation, par la crainte du déshonneur ou du ridicule.

羞耻:一种由于犯错,受到侮辱,担心丢人,嘲笑所引发的情绪 。

Les règles : l'écoulement sanguin de la menstruation.

月经:每月女生生理上的循环周期,表现为阴道排血。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一个是心理现象, 为什么联系在一起,却成为了长久以来困扰女性的一个潜在话题?

中国网友分享了她们的经历:

不仅仅在中国,在法国甚至世界范围内, 月经羞耻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公共场所提及它时会小脸一红、转移话题,走在路上总担心身后有没有沾上红色的印记,也有 专属女生之间才懂的暗号:

图源:google.com.hk

法国一项调查显示, 58%的女性有月经羞耻的想法,42%的女性表示因此受到过来自男性的嘲笑。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 T'as tes règles ou quoi ?

在伊朗,48%的年轻女性认为月经是一种疾病;

在尼泊尔,女性在月经期间会被赶出家门,在外面住上一周才能回去;

在印度,来月经的女性被认为会污染食物;

在肯尼亚,一名14岁的女生去学校的途中来了月经,染红了裤子,来到教室后被老师当众羞辱,受不了老师这般指责,小女孩在回家途中自杀身亡;

图源:packshotmag.com

国际救助贫困组织Care发布的一个46秒的短片中就揭露了 大多数非洲女性的心酸。在短片中,一对母女正在收拾书包,一起出门,在站台处停下等候公交车。

但令人惊讶的是,只有母亲一人上了公交车,独自去到了学校,进入教室,打开了书包,翻开了课本。

结尾映入眼帘的是以下令人震惊的一行字:

Imaginez devoir attendre la ménopause pour retourner à l'école.

在非洲,一些女性只有等到绝经的那一天才能去学校。

源何而耻?

图源: Télérama.fr

奇怪的是流的都是自己身上的血,头可破,鼻血可流, 为什么月经的血在大部分人眼里是那么的难堪和羞耻呢?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宗教

图源:pokaa

在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中, 月经被视为女性不纯洁的象征。在伊斯兰教中,女性在月经期间 不能进行祷告和斋戒,如果做了的话祷告也会是无效的。

在《圣经 ·旧约》中,更是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描述,大体意思就是 经期的女性是污秽的象征,其所躺所坐之物都会受到污染,旁人更不能去触摸她们碰过的东西。

▌人类学

法国人类学家Françoise Héritier 将女性经期流的血和士兵在战场流的血进行了对比。

前者的血是 不受控制、被动的、让人痛苦的;后者的血却换来了胜利,是主动的,光荣的。

再追溯到16世纪,月经这一词在希腊语中为katamênia,意为每个月,从语言本身的角度也是采取了 隐晦的表达。

▌生理科学

图源:Télérama.fr

月经生理上的解释是:女性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变化。

也就是说卵子没有受精的情况下,子宫内膜暂时没用,所以到了一个周期就会脱落导致出血。

这样一来,大多数人将其视为 无用东西的衍生品。

▌外在环境

图源:carefrance.cn

月经这一生理话题很少在家庭和学校内公开提及和细致讲解,但 不谈不代表不存在。

所以当月经第一次如约而至的时候,女生们手足无措,家长们通常一带而过,男生们嘻嘻哈哈,这无疑加重了女生的心理暗示: 好家伙,这玩意儿提不得...

图源:pinterest

法国网友在Le monde专栏上也讲述了她们来月经时的经历:

图源:lemonde .fr

Anaïs Delva, chanteuse

“在卫生巾广告上,我们常常看到用一些 蓝色液体来代替红色血液的画面。

我还记得在浴室洗澡时看到地上滴落的血渍,我的第一反应是惊叫并且哭泣,不是因为我对自己身体上的变化感到惊讶,而是 我觉得自己弄脏了浴室,有种羞耻感。

现在我想说的是, 任何一个女孩都不应该因为这一身体上的发育感到羞耻而哭泣,是时候撕破一些骗人的面具。”

图源:lemonde .fr

Marine C., 26 ans, ingénieur à Lyon

“我第一次来月经是在圣诞节,我很自豪地跟我同学说我也跨入这一行列了。但后来发现事情远没想象的简单。

尽管我家里人在大多数的话题上都是持开放的态度,但是 月经或一些女性话题似乎就成了禁忌。当时还小,不明白为什么要把棉条或卫生巾藏进房间抽屉,而不是摆在浴室或其他显眼的地方。”

图源:lemonde .fr

Inès V., 21 ans, gendarme au Mans

“从小我父母离异,我跟着妈妈生活,她也提前给我说过月经这回事儿。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来月经那次是13岁,在父亲家里,之前从没跟他讨论过关于这方面的事,更不敢跟他说。

我翻遍了所有地方都没能找到卫生巾,最后我偷了一块抹布偷偷垫在内裤上,就这样坚持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回去,最后结果就是 血染的风采...”

休耻-我们在行动!

▌社交网络

法国在2019年1月在社交网站上发起了名为 #RespectezNosRègles#的活动,得到了50多个女权人士和组织的支持。

女权组织Les Nanas d'Paname更是通过一组照片展示了无声的抗议。她们身着白衣,下半身有着醒目的血迹,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大胆展现我们一直以来隐藏并对之保持沉默的话题:月经。

图源:information.tv5monde.com

▌Emoji语言符号

在当今社会,emoji无疑是一种新型世界通用语言,能够跨越文化和种族的界限。

在2019年emoji更新的230个新图标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小血滴,这对于打破月经禁忌是一个大的进步。

图源:rtbf.be

据英国的一个调查显示,47%的18-34岁的女性认为这一图标的出现 促进了大家对于月经这一话题的讨论和认识。

▌教育

图源:dans ma culotte.com

网络上的行动更多的是引起大家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和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打破月经羞耻禁忌的责任应该落脚到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孩子们终有一天会成为母亲、父亲,给下一代传授这一方面的知识也取决于他们从小接受教育的环境。

在法国,法律明确规定: 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年要上3场性教育的讲座。

在众多欧洲国家当中,瑞典在这方面已经遥遥领先。性教育已被纳入该国的教学大纲,孩子们从7岁就开始接触月经,避孕,男女平等主题的课程。

关于月经羞耻,你怎么看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文字:耗子格格

审编:沐橙园,Isaure

注:文章系法语人专稿。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查看“法语人”公众号(ID:fayuren123)菜单栏的转载须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