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D5200的使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尼康模式转盘功能介绍 尼康D5200的使用

尼康D5200的使用

2024-06-26 14: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篇已同步到 个人博客 ,欢迎常来。

蚂蚁摄影视屏教程

1、镜头和机身主要按键介绍: 1.1、镜头和机身上的按键的熟悉 1.2、新手应该了解的知识:光圈、快门、感光度 1.3、机身和镜头的拆卸和组装(咔的一声) 1.4、VR:光学防抖(一般开启) 1.5、A/M 自动或者手动(一般设置为A) 1.6、镜头锁(有些有有些没有,旋转至18的时候开启了锁,这个锁是便于携带) 1.7、fn 自定义设定;(设置为感光ISO) menu->自定义菜单->f控制 -> 指定fn控制 —> 然后选择(自己想要的选项:ISO感光度) 调节的时候 长按 fn + 滚动轮 1.8、闪电符号: 闪光灯 1.9、对焦辅助灯 2.0、开关机拨杆 / 快门键 2.1、红点:录像 2.2、右边曝光补偿键(光圈的标识:调节光圈大小 + / — ) 2.3、info : 屏幕的开关机键 2.4、单张拍摄、连拍、自拍 2.5、显示屏取景和取景器取景 (LV方向:显示屏取景 再按下info键则显示一些信息) 反之切换 2.6、顶部转盘->模式转盘:(顺时针方向命名) P : 程序自动模式 S :快门优先 (佳能上叫tv) A : 光圈优先模式 M: 全手动模式 AUTO:全自动 闪光灯关闭 SCENE 场景模式 (夜景、室内、海滩等11种场景模式) 人像模式 风景模式 儿童照模式 运动模式 小花:微距模式 EFFECTS: 滤镜特效模式(模型效果、剪影等一些特俗的效果) 2.7、取景器 2.8、显示屏 2.9、I 键 : 尼康相机设置参数通用按钮键 ,操作方式:I —> 上下左右键 —>OK —> 需要选择的项目 —> OK确定 3.0、拨盘:调节参数 3.1、相册 3.2、上下左右 / 确认 键 (看照片的时候: 左右键切换、上下键可以显示更多的信息) 3.3、放大 和 缩小 : 查看照片 放大 (缩小:帮助菜单键,选择某个选项的时候,按下缩小键 会出现更多信息便于我们理解,灯光较 暗的时候,左下角会出现一个 ?在一直闪烁,这时候按 缩小键 则会提示你打开闪光灯进行补光 ) 3.4、menu键:一些设置

光圈 D5200 是39点对焦 曝光指示表(0的找出来的照片: 左边暗、右边亮) 屏幕指示意义:

picture

2、闪光灯:较暗就开灯 3、变焦: 旋转变焦环(调成显示屏取景、或者取景器取景) 4、连拍/自拍(抓拍: 按下上面的连拍按钮(高速:5 ;低速:3); 自拍:10秒延时自拍) 5、视频录制:可以录制 全高清视频(先切换为显示屏取景正在录制,且上面的意义:录制模式:全高清)新手用A : 光圈优先 6、光圈(用来控制进光大小): 大光圈: 人物 (视角窄); 小光圈:大场景,适合拍风景(视角大); 中间光圈调整: 按住 上面的曝光补偿 + 转动拨盘 就可以调整了 (往右边转:F后面年数字越大,光圈越小; 左边:F后面数字越来越小,光圈越来越大) 7、快门:控制进光时间 (S 和 M 模式下才可以调节)仅仅拨动拨盘就能调整: 左慢右快 高速快门:抓拍小宝宝 和运动员的 精彩瞬间 慢速快门:记录汽车尾灯拉丝 和 星空流星轨迹效果 8、感光度ISO:对光线的敏感度,P S M A 模式下都可以调整(可以设置快捷键,或者按 I键进行) 感光度越低 画面越整体越暗 画质越清楚(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推荐尽量使用低感光ISO白天推荐使用100就好;) 感光度越高 画面整体越亮 但是噪点高,画质会更粗糙)

9、对焦方式: P S A M模式下可以调整 对焦方式 : 4 种 AF - A : 自动伺服对焦 (动静对焦方式的自动切换) AF - S :单次伺服对焦(适合拍摄静止的物体) AF - C :连续伺服对焦 (适合拍摄动态的物体) 马拉松赛事 MF : 手动对焦

对焦区域:选择 派人物 拍眼睛 ,人更加有神, 在对焦区域模式里面选择 单点对焦 —> 通过上下左右键 从39个对焦点钟任意选择一个对焦点 对焦区域: 推荐使用39点对焦 + 连续对焦 ===> 更好的抓拍

10、测光模式:(P S A M模式下都可以调节) M 如何操作: I 键 —> 测光模式 —> OK —> 测光模式的选择界面

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

曝光准确的照片:避免曝光不足太暗、 曝光太足引起抓拍太亮 风景和合影, 平价测光 逆光中的人物 推荐 使用 点测光 把 需要 拍摄的物体放在中间的时候 就需要 中央重点测光

优雅的拍照姿势: 1、 双脚与双肩齐平; 2、蹲着:单膝跪地,用后胳膊肘放腿上; 3、依靠: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保养: 清洁镜头 : 用拭擦布向一个方向拭擦 换镜头: 需要 向下 换 防止灰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