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创意!奇怪的新意?《少女前线:云图计划》上手体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少女前线云图计划pv 有趣的创意!奇怪的新意?《少女前线:云图计划》上手体验

有趣的创意!奇怪的新意?《少女前线:云图计划》上手体验

2024-06-29 18: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其实《少女前线》主家布局的新游《云图计划》和《追放》我都比较期待,而从目前放出的资料看,《追放》的手笔更大,能体验的内容不多,这次就先聊聊《云图计划》。

这款手游的创意很有趣,它的这个棋盘设计和“技能卡”概念,很明显混血了【Roguelike】(肉鸽)与【自走棋】,这种“强强联手”理论上会比较有深度开发空间。

目前这个完成度的《云图计划》,给我感觉到的主要玩法就是“直线推图”,每个关卡都是一局自走棋,涉及到的【Roguelike】(肉鸽)概念称为“函数卡”,通关中会有“函数卡”和“随机事件”来对玩家进行局部(单体)和整体buff。

但是,“函数卡”体系单从文字看就过于复杂,而且,职业卡和类型卡的混编增加了玩家的认知难度。如果只看选卡界面,玩家很难直观体会到组合后的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这些使得“卡组”概念还需要玩家提前做一定功课,这对于硬核玩家或许提升了“知识深度”,但对于休闲玩家就极为不友好了。

由于《云图计划》的新意的确罕见,我甚至不知道要不要以标杆作品《杀戮尖塔》做对比。因为一旦牵扯到“角色抽卡”,那么,氪金与非氪金、角色的横向养成(比如编队)、角色的纵向养成(升级、升星)等这些“手游标准模型”中的“数据溢出”,将直接弱化【Roguelike】(肉鸽)元素的存在意义。

也就是说,只要角色战斗力够高就能平推过关,“函数卡”的存在就显得极为鸡肋。

而除了角色战斗力,还【强制】需要“函数卡”配合,这种“高强度游戏策略”不仅需要玩家深度学习还需要抽卡运气,这样很难讨好大众玩家。

另外,如果“函数卡”的意义大于角色意义,那么《云图计划》的抽卡机制就没什么存在基础,没有氪金点的手游很难维系长期运营。

毕竟,并不是每家手游都叫《碧蓝航线》可以卖皮肤。事实上,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碧蓝航线》的营收也有点不乐观了。

不管怎么说,《云图计划》可能只是看起来“整合”了【Roguelike】(肉鸽)与【自走棋】,再加上手游为了迎合市场不得不增加“自动战斗”(二倍速)功能,使得这款新作本质上与其他Q版放置类战斗抽卡手游并没有太多区别。

此外,游戏还有这么几个肉眼可见的隐患。

第一,就是一款挂了【少女前线】概念的手游里,出现了男性角色。

因为抽卡角色全是女性,而玩家性别可以自定义,在目前手游市场上更为常见。针对男性玩家的游戏(衍生作品)出现男性角色极容易引发争议,角色威猛了画风不对,角色娘炮了风评不对,无论如何从舆论效果看都得不偿失。所以,我觉得这款游戏如果没有男性角色反而是好事儿!

第二,是尚在测试期的游戏就有太多的氪金点

我也不知道是哪款游戏开的头,现在有太多的游戏在测试期就各种鼓励(确切的说是“引诱”)玩家氪金。你说这是游戏公司提前回收一部分研发成本倒也可以理解。但一看《云图计划》在测试期就有这么多独立蛋池,这也太不正常了,难不成是母公司的现金流出现问题了?

第三,是Q萌模型与技能动画的视觉冲突

不管是官方的宣传PV、游戏中的立绘造型、还是结算(大招)时的动画,都让人觉得这款游戏中的妹子是真不错。可游戏主线中的模型是没法凸显立绘造型的别致。

而且,Q萌模型很难通过表情、动作来全面呈现角色性格,如果角色性格在剧情中表现力丰满,但在游戏模型中彰显乏力,这种视觉概念与认知设计的冲突,不能统一会严重削弱玩家对游戏的粘性。

当然啊,这个矛盾算是目前所有非3D游戏的通病——有人会觉得无所谓,可有人会觉得很乏味。

《追放》走的是3D路线,目前看就没有《云图计划》的这类问题。

总的来说,《云图计划》展现了散爆网络具备的技术力和美术功底,立绘方面偏保守但肯定不算丑;游戏主界面有点拥挤,但各个板块的层次、形状、色彩、明暗等,都看得出是进行过反复调整的;还有悬挂全图菜单等便于玩家操作的贴心设计。

这些都能体现制作组的确想进行一些尝试性创新,但一旦有【数值氪金】而不是【外观氪金】这个底核,角色与卡牌之间的互动平衡很难把握。

从这一点看,《云图计划》的【游戏性】就很难定义。

万幸的是,游戏还在测试期,制作方有足够多的时间去研究处理大大小小的问题。我还是很期待迭代后的《云图计划》,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

同时,更期待《追放》能以更惊艳的方式登场!

最后,屏幕前各位亲爱的小伙伴,关于《少女前线》《云图计划》和《追放》,你还有什么观点想分享?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