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少先队大、中、小队集体建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组织建设】少先队大、中、小队集体建设

【组织建设】少先队大、中、小队集体建设

2023-12-18 19: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少先队中队

少先队中队是少先队基层组织之一,一般以教学班为单位编成,《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规定:“中队由两个以上的小队组成,成立中队委员会,由3至7人组成。”如一个班的队员不足两个小队,可以与相近班级的队员合并成为一个中队。中队由中队委员会领导。

01

中队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中队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中队计划,组织中队活动,讨论队员的学习和品德等问题,关心和吸收儿童入队,领导队员共同建设中队集体,代表队员利益向有关部门反映队员们的愿望与要求等。

大队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并通过中队贯彻实施;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要通过中队所在的班级进行;小队的工作与活动需经中队领导、组织与发起。中队不动,全队难动;中队动,全队皆动。中队是队员生活的基本单位,中队辅导员是队员的直接指导者,队员组织生活的质量首先决定于中队组织的发展状况。

02

中队与班级的关系

少先队中队一般建在班级里,中队组织建设最为重要的是针对易于发生的班队不分、以班代队的现象,强调少先队“队味”,坚持体现少先队组织特性,积极形成少先队中队文化。

少先队组织与班级存在于同一学生群体中,为什么有了班级还要有少先队组织呢?

1

组织属性不同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国民基础教育的最一般特点:全民性、基础性、普遍性。而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它既具有儿童性的最基本的组织属性,更具有政治性的最本质的属性。

2

工作目标不同

少先队与班级有着同样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但是就其具体目标来说,两者具有不同侧重点。班级就其形成来讲,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就其教学组织的功能来说主要是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目标,而从教育管理的功能来说主要是实现建班育人,班级是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单位。

少先队组织就其教育目标来讲,它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少年儿童有爱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培养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锻炼强健体魄,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更为重要的是进行党团队相衔接的组织意识,灌输培养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相互感情。少先队组织更侧重于思想引领,重要政治情感的培养。少先队中队是少先队对队员进行思想意识教育的重要组织载体。

3

工作内容不同

班级的建立是以共同的教学活动为出发点的,为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班级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课堂规则、学习纪律、学生守则、考试规则等,加强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为了形成良好学风,提高教育质量,班级展开一系列的工作,如班集体的建设、家长工作等;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班级组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兴趣小组活动、校外活动,以促使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少先队以队章为依据,围绕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侧重思想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引导少先队员通过组织生活和集体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党团队相衔接的组织意识,进行政治启蒙和信仰启迪;围绕基本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队活动;完成队组织交给的任务,提高儿童自我要求、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因此,班级和少先队虽然同属于一个群体,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组织,两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是有差异的。班级工作是以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而少先队组织主要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组织意识等思想意识教育。

4

工作载体、工作方式不同

在班级中,班主任是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受教育者。班主任作为教育者,其工作手段一般是谈心、谈话,晨会、班会,班级管理等。

在少先队组织里,少先队员是组织的主人,队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组织各种生动有意义的活动,他们既是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又是各项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少先队辅导员主要是辅导和指导帮助队委会进行工作,组织活动,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着重培养、发展少先队员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少先队教育的手段与载体弥漫在中队建设、中队教育的一切环节,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包括建设和发挥少先队的教育阵地(中队队角、中队之窗、中队园地、黑板报、中队网页等)的教育影响,依托组织规范、组织礼仪、组织成员交往等少先队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

中队与班级相比,其全童性与教育性是一样的,但其特殊性也十分明显:一是中队有比较完备的组织性、民主性、自治性;二是中队体现少先队组织从属党团领导的政治性;三是教育方式的独特性——少先队员的主体性、教育方式的活动性与实践性、组织文化影响的弥漫性,以及教育内容教育力量广泛的社会性。班级和少先队组织因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两者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班级教育采用的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的教育方法;而少先队组织则更强调少先队员的自我教育,立足于自学、自理、自动、自律;班级教育多采用教育管理的方式,少先队更注重教育活动与文化感染。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少先队组织儿童性的基本组织属性,牢固树立主体教育观与儿童观,积极发挥少先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助手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少先队组织政治性的本质组织属性,让少先队组织围绕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履行少先队组织职能,坚持相对独立性,充分重视建设好中队,加强队组织建设,发展中队少先队文化,发挥少先队中队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要将自上而下的、由班主任负责的行政性教育组织班级,和自下而上的、由少年儿童自己学习当家作主的群众性自我教育组织——少先队中队,和谐有机地联系为一体,协调一致,真正达到学校教育和少先队教育的共同目的,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03

中队委员会例会

为履行中队委员会职能、商讨中队日常工作与活动、决定中队重要事项而定期召开的会议。中队委员会会议一般一周一次,形成制度,使队委之间经常保持思想与工作联系。会议可邀请中队辅导员出席,也可邀请小队长出席,时间、地点由中队委员会自定,具体内容为:

1

讨论制定中队工作计划;

2

商议部署中队各项活动;

3

决定表彰先进个人与集体;

4

分析、研究中队出现的热点问题或不正确的思想行为;

5

对本中队重大事情及时做出决议或决定。

开好中队委员会例会要注意:

会前把要讨论、研究的问题通知队委,使队委有所考虑和准备;

对要讨论的问题会前作认真的调查研究、听取队员的意见和建议;

会前要征求辅导员的意见,接受辅导员指导;

队委会要充分发扬民主,服从会议决议。

— END —

本期编辑 | 齐程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