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东北常见的面条鱼,无磷无刺味道鲜美,现在却捕捞不到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银鱼的烹饪方法视频讲解 60年前东北常见的面条鱼,无磷无刺味道鲜美,现在却捕捞不到了?

60年前东北常见的面条鱼,无磷无刺味道鲜美,现在却捕捞不到了?

2024-07-09 19: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银鱼,又称面条鱼,是一种体长约7-10厘米,体形细长,色泽银白,无骨无刺,肉质鲜嫩的淡水鱼类。面条鱼因其形状极似一根粗粗的面条而得名,是东北地区的特产,也是当地人的传统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和资源的减少,面条鱼已经不再是东北人日常餐桌上的常客,而成为一种珍稀而昂贵的食材,也成为一种怀旧而珍贵的回忆。

记忆中的面条鱼 记忆中的面条鱼

小银鱼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生活艰难,渔民们只能靠江水为生。这天,他们发现了一种奇怪的鱼,细长如线,银白如镜,没有骨头没有刺,只有鲜嫩的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渔民们把它们捞上来,煮了一碗,发现这些鱼就像一根根面条一样,滑溜溜的,香喷喷的,一口咬下去,鲜美无比。渔民们高兴极了,给这种鱼起了个名字,叫做面条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在丹东的鸭绿江里,小银鱼多得不得了,每到春天,它们就成群结队地游上来,准备产卵。

渔民们用网子一撒,就能撒上来一大筐,一筐筐的面条鱼,堆得像山一样。而它们也曾一度被当地人称为“最不值钱的鱼”,一斤才几毛钱,甚至有时候卖不掉,就用来喂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人几乎都有吃小银鱼的经历,尤其是老一辈的人,他们说小银鱼是他们童年的味道,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的乡愁。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晚上跟着父母去江边捕捞面条鱼。白天小银鱼藏身在水深处,不露头角,不惹是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晚上,它们才开始活跃起来,跟随着月光,向着水面游去,寻找水中漂浮的小生物饱餐一顿。渔民们也会在夜里出动,带着网或者竹筒将它们一网打尽,带回家去享用。

2009年黄河捞到一条32厘米长的银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年黄河捞到一条32厘米长的银鱼

小银鱼的烹饪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炸、煮、炒、蒸,各有各的好吃。

来不及做饭的时候,银鱼炒蛋就是最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只要准备好小银鱼、鸡蛋和一些常用的调料,就可以轻松做出来。还有银鱼蒸水蛋,蛋糕滑嫩,加上银鱼的鲜甜软糯,一口嗦进去,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事三五好友来家相聚时,一盘香酥小银鱼就是最好的下酒菜。

首先,把小银鱼洗干净,撒上盐、料酒和白胡椒粉稍微腌制入味,再把鸡蛋打开,加入面粉、淀粉、泡打粉和适量水,搅拌成糊状。起锅烧油,烧到七成热,把小银鱼裹上面糊,一条条放进油锅,中火炸到金黄酥脆,捞出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银鱼的滋味只有亲口尝过的人才知道,它们身体柔软,肉质鲜嫩,色泽如玉,香气扑鼻,一入口就化在舌尖,让人欲罢不能,和鸡蛋、豆腐、蔬菜等一起烹饪,更是相得益彰,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东北人都说,他们长大后离开家乡去了外地,就很少再吃到银鱼,但是每次回家,都会买上几斤,带回去给自己和家人吃,吃着吃着,就想起了小时候的情景,就觉得很温暖,很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小银鱼去哪了? 现在的小银鱼去哪了?

银鱼是银鱼科的统称,只生活在中国、朝鲜和日本海域,会从近海游到江河里产卵,其中长江口和黄海的银鱼最有名气。

它们的头部像一块扁平的板子,眼睛和嘴巴很大,全身都是透明的,但嘴巴里长满了一排细细的牙齿,小一点的鱼虾随便就被它啃食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的背鳍长在身体的后面,大概在身体的四分之三的地方,除了雄性银鱼的臀鳍的两边有一排大大的鳞片外,其他银鱼都是周身没有鳞片,呈透明状,死了以后,身体就变成了奶白色。

银鱼的生活方式很特别,主要在中上层水域活动,吃一些浮游生物,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就会游到深水里,钻进沙子里睡觉。每年春天海水温度5-9℃的时候,银鱼就会游到近海里,下蛋,蛋会沉到水底,慢慢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鱼的寿命很短,只有1-2年,一般半年就能长大,一岁的时候就能下蛋,下完蛋就会马上死掉。虽然它们的是生存时间并不长,但是产量却极大,每条银鱼每次大概能产下3000~6000多个卵,一岁就能长成小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鱼的种群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几次的兴衰,最为显著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那时的银鱼产量曾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每年可以达到600多吨,主要集中在长江口和黄海地区。 这一时期,面条鱼成为了东北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也成为了东北人的经济支柱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银鱼数量,也曾让邻国日本韩国十分眼馋,毕竟这两个国家也是将银鱼视作最为养生的顶级食材。

日本杂志《治疗》里就说过,这种小小的银鱼,吃了能够长寿,保持年轻。日本有一个老太太,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她爱吃银鱼,吃了一辈子,竟然活到了10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问她秘诀,她笑着说,就是吃银鱼啊,她家每顿饭都有银鱼,各种做法,各种美味,她和她家人都吃得津津有味,从不厌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不夸张的说,日本人对于银鱼的热爱可是比中国人强烈多了,它们基本每顿饭都会搭配银鱼,一些高级日料店中,也会将银鱼做成刺身,价格也是非常昂贵。

虽然日本民众顿顿吃银鱼,但实际上,银鱼在日本本土产量很低,由于日本的水域,对它们来说太苦了,淡水太少,咸水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日本的银鱼产量,跟它们的海岸线不成正比,反而很低很低。日本人想吃银鱼,就得向中国求助,从中国进口大量的银鱼,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银鱼的种群开始出现了急剧的下降,几乎要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市场上的银鱼也从几毛钱一斤猛涨到最高上百元一斤,但即使如此,却依旧是供不应求。

可是原本数量巨大的银鱼究竟去哪了呢?为何就突然没了踪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鱼消失之谜 银鱼消失之谜

银鱼的消失并不是偶然,当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逐年上升,它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破坏。

随着人类大兴水利工程,河流流量和流速都发生了变化,银鱼洄游路线和时间受到了干扰,使得其产卵地和孵化地都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蝴蝶效下,它们的生长周期和生长速度都受到了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和营养物质都增加了,水体变得的富营养化和缺氧化,在这样的水质中生存,银鱼的生存条件可想而知。

除了生活环境被破坏外,日益增长的市场的需求和利益的驱动,渔民对银鱼的捕捞强度和频率都增加了,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银鱼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都受到了破坏,银鱼的地位瞬间从普通食物变成了珍稀食材,从平凡鱼类变成了濒危鱼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一位对银鱼有着深厚感情的钓鱼爱好者说,得他小时候,每到春天,就会跟着父母去鸭绿江一起钓银鱼。那些银鱼,就像是水里的仙子,神秘而美丽,让他着迷。可是,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些银鱼了,他很想念它们。希望这种鱼儿能够重现江河,让他再次欣赏它们的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工养殖 人工养殖

面对银鱼的资源危机,人们开始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工养殖。银鱼的人工养殖是指在人工条件下,通过人工控制和干预,实现银鱼的繁殖、孵化、培育、养殖等过程,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保护野生的资源。

银鱼的人工养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日本的一些科学家和渔民开始尝试用网箱和池塘来进行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而后,中国的一些科学家和渔民也开始研究和实践银鱼的人工养殖,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银鱼养殖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由于我国的水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适宜,银鱼资源丰富,银鱼养殖的潜力很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银鱼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银鱼养殖的市场前景广阔。据了解,目前我国银鱼养殖面积已经达到20亩,年产量超过10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鱼养殖的技术门槛较低,投资成本相对较低,非常适合小型养殖户加入。只要注意种苗培育、饲料配制、水质管理、疾病防治、收获加工等,就能培育出数量多质量精的银鱼。

同时,养殖的场地也挑,池塘、网箱、水库、海水都能够进行培育。虽然不同的养殖模式有不同的优缺点,但都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和目标进行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银鱼养殖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们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市场竞争和价格波动的压力、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的要求、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需求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银鱼养殖行业需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链整合和规模化发展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有关部门也已经介入对于银鱼的保护,实施了禁渔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还能和以前样,吃上“廉价”银鱼。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