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过年民俗知多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米如何还原网络设置 东北过年民俗知多少?

东北过年民俗知多少?

2024-01-25 23: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春节是一种味道,有了爸妈做的饭菜,才有了浓浓的思念味道。

那么,关于春节,东北有哪些传说和历史习俗呢?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

大年初一的传说

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

大年初一的传说

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

春节历史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东北春节风俗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初二初三满街走

……

你有听过这首童谣吗?

东北过大年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随小编一起看看

东北人的大年吧!

正月不剪头

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年三十点长寿灯

东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

俗话说“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一吃完饺子,初二就要吃面了。而且初二的面最好是用初一包饺子剩的面来做。其实寓意也很简单,这面和线的形状很像,而古代的钱都是中间有孔的硬币,得用线穿起来。所以这初二的面就是用来串初一接到的“钱”的。面条长长的,也有和顺美满之意。

吃带硬币的饺子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