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MIUI再次公布进展, 卡顿、掉帧、耗电等问题被重点关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米和平精英90帧掉帧 小米MIUI再次公布进展, 卡顿、掉帧、耗电等问题被重点关注!

小米MIUI再次公布进展, 卡顿、掉帧、耗电等问题被重点关注!

2023-04-19 05: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这几年,小米手机的发展转变幅度可谓是非常的大,不仅在硬件上的搭配变得游刃有余,就连系统优化方面也开始进行持续性的发力。

虽然现在的手机产品在硬件和系统方面都逐渐同质化,但笔者觉得,谁能带来更强的堆料和更出色的底层优化,谁就能吸引到消费者。

而小米手机确实做到了,旗下的数字系列确实在手机市场中带来了很强的硬件参数,也冲击到了高端旗舰手机市场。

关键是系统优化方面也是一直都没有闲着,关于小米MIUI的发展速度一直都很快,特别是MIUI14推出之后,口碑也逐渐发生逆转。

要知道,手机系统是可以说是一款手机体验感的基础,所以厂商们都不遗余力要将系统做好,不停推出新功能,不停修复旧的BUG。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那么对手机厂商来说,一旦用户遇到了什么问题,也就需要进行快速优化。

为了能完成快速的优化,官方也是开展了很多的工作,其中就包括了小米MIUI进展通报小组,几乎每周都会有新的进展来袭。

面对这种情况,小米MIUI再次公布了新的进展通报,并且针对降频、掉帧、耗电等方面进行了疯狂的发力。

数据显示,部分场景应用被误报为病毒的问题已修复,同时部分机型短信无法多选删除的问题后续应该也会进行修复升级。

只不过小米10至尊纪念版V14.0.1.0.TJJCNXM版本日常使用耗电快的问题目前官方称排查没有问题,估计是电池健康度变低了。

而小米13开发版日常使用耗电快的问题还在排查的过程中,开发版和平精英闪退的问题则是需要和第三方进行沟通才可以。

由此可见,这次的更新修复确实针对多个方面进行了发力,不出意外,后续应该很快就会得到修复版本的推送。

此外,还有Redmi K50电竞版V14.0.9.0.TLJCNXM版本金铲铲之战卡顿掉帧延迟的问题,如今已经在修复的过程中。

小米11 Ultra开发版解锁后卡顿掉帧锁帧的问题已经得到了修复,估计后续会逐渐推送给大家进行使用。

Redmi K60 Pro V14.0.23.0.TMKCNXM版本屏幕断触失灵的问题也是正在进一步处理中,估计需要一些时间才能修复。

Redmi K50至尊版V14.0.8.0.TLFCNXM版本日常使用耗电快的问题则是提交的日志不够,无法判断问题。

Redmi Note12 Turbo V14.0.12.0.TMRCNXM版本日常使用耗电快的问题则是判断称没有什么异常。

其实不难看出,这次的修复重点放到了卡顿、掉帧、耗电快等问题上面,几乎没有什么功能方面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只能说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基本意味着小米MIUI接下来的发展会变得如履平地一样。

因为在功能特性上没有遇到问题之后,也就意味着用户的体验不会差,那么一旦细节上优化好之后,结果不言而喻。

所以说,当小米MIUI一次又一次的修复问题之后,基本意味着新机的使用体验口碑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了。

当然了,笔者觉得小米MIUI变化主要还是MIUI14的功劳,在同样硬件的条件下,软件升级使得手机流畅性增强,亮点就是增加了光子引擎功能。

而且多变文件夹,百变大图标,胶囊部件,让你的桌面变得更加丰富,这也是促进用户体验的关键要素了。

由此可见,在一般情况下,更新之后肯定会有更好的体验,流畅度提升,功能也增多了,修复了BUG,系统会做得更加人性化等。

那么对于米粉来说,自然不会去吐槽系统本身了,这也是很多经过长时间发力所取得的优秀表现。

最后想说的是,手机系统是一款手机生态的基础,做好之后,未来的道路也就会变得更加的平坦一些。

所以问题来了,大家在更新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呢?欢迎回复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