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用经方:小柴胡汤,特别注意:去滓再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法斗干呕 读经典用经方:小柴胡汤,特别注意:去滓再煎

读经典用经方:小柴胡汤,特别注意:去滓再煎

2023-10-12 01: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小柴胡汤在《伤寒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到400条原文中涉及到小柴胡汤的原文占了17条,其中有2条:第98条和第149条涉及小柴胡汤的禁忌。另外,小柴胡汤的煎煮方法值得特别注意:去滓再煎,现代研究证明浓缩的过程绝不是单纯为了减少药量提高药物浓度,其根本目的是在加热条件下增加某些有效成分的合成!古人的智慧绝不是某些学点现代科技知识皮毛就横加指责之人所能认识到的。原文如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胸胁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第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不渴而饮水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第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第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柴胡证,本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细,病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细,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第230条: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第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稍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第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者,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弦紧者,与小柴胡汤。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法 第394条:伤寒差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金匱要略》: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和解少阳。

方义: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本方中柴胡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使用以上方剂后,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至里,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黄芩苦寒。以养阴退热为臣。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配伍特点:柴胡苦平升散,黄芩降泄,二者配伍,为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以祛邪为主,兼补正气。邪气得解,胃气调和。 加减化裁: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清热理气宽胸;若渴,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解表;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禁忌:因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阴虚血少者忌用。 方证 1.胸胁苦满或上腹部疼痛,或胆囊部明显压痛。 2.发热或低热持续,呈寒热往来样。 3.心烦喜呕,或呕吐,口苦,默默不欲饮食。 4.脉弦,或弦细,或弦滑,或沉弦。 5.苔黄或黄白相兼,或淡黄,或黄腻。

现代临床应用

1、以胸胁苦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急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肝胆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病,均可表现为胸胁部的胀满不适。 2.发热性疾病。主要为病毒、细菌等造成的感染性发热、如感冒、急慢性扁桃体炎、结膜炎、疟疾、伤寒、妇女经期发热等。这些疾病中,有表现为寒热往来的,有表现为持续高热的,也有表现为不规则低热的,不必局限于条文。近来有人将本方用于艾滋病的治疗。 3.根据“休作有时”的方证特点,对于支气管哮喘、癫痫、心绞痛、变应性鼻炎、经前紧张综合征等反复发作性疾病可以选用本方。一些定时发作性疾病也可使用本方,如夜半咳嗽、子时哮喘、子时发热、子午时牙痛、子午卯酉时胃痛、午时瘫痪等。 4.其他分布于“少阳带”的疾病,如偏头痛、肋间神经痛、旋耳疮(耳廓湿疹)、腮腺炎、鼓膜炎(暴聋)、化脓性中耳炎、甲状腺炎、乳腺炎、腋汗以及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炎等也多有出现本方证的机会。 5.以“默默不欲饮食”为代表的情绪低落或欲望低下性疾病,也有用到本方的时候。如神经性食欲缺乏症、心因性阳痿、肠伤寒出现的表情淡漠以及默默不欲入寐的失眠症等。

可能喜欢的文章: 《小柴胡汤的临证应用》 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的区别 麻杏甘石汤合小柴胡汤证 小柴胡的功效 小柴胡颗粒的功效与作用(小柴胡颗粒功效你了解多少)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浅析 小柴胡汤医案 正柴胡、小柴胡区别感冒别随便服“小柴胡颗粒” 免责声明: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评论/图片引用),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若有侵权,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可联系用户或本站,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