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一词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 因材施教出自哪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于什么时期 胎教一词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 因材施教出自哪里

胎教一词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 因材施教出自哪里

2024-06-22 23: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胎教一词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 因材施教出自哪里 2024-06-21 11:58:39 来源:天气万年历

导读:现代有胎教,古代也有,而且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胎教这个词汇,古代对于孕妇的照顾也有自己的一套体系。那么,胎教一词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呢?因材施教出自哪里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怀孕

“胎教”一词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

“胎教”一词源于我国古代。最早出现在汉朝,那时胎教的基本含义是孕妇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

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容易被孕妇情绪、言行同化,所以孕妇必须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名为胎教。《列女传》中记载太任怀周文王时讲究胎教的事例,一直被奉为胎教方面的典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孕期有关的行为、摄养、起居各方面之注意事项。

“有教无类”是谁提出来的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孔子开始创办私学,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提出:“教育的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学堂

“因材施教”出自哪里

因材施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出于《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书院是如何发展的

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废止于清,前后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北宋时,以讲学为主的书院日渐增多。南宋时随着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最著名的有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

明代最著名的有江苏无锡东林书院。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至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胎教一词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因材施教出自哪里”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