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身高都不错,孩子会得“矮小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孩跳蹦床对身高有帮助吗女孩图片 为什么父母身高都不错,孩子会得“矮小症”?

为什么父母身高都不错,孩子会得“矮小症”?

2024-07-17 22: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什么父母身高都不错,孩子会得“矮小症”? 生活新闻来源:金陵晚报 2019年08月11日 14:23 A-A+ 二维码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微信

原标题:

  前几天,一则新闻被多家媒体转载:武汉张女士身高165厘米,丈夫身高175厘米,但两个孩子都比同龄孩子矮很多,在医院就诊后才发现是“矮小症”作祟。医生详细询问发现,姐弟俩经常熬夜玩手机,这是不长个的原因之一。遗憾的是,张女士14岁的女儿骨骺已经闭合,身高定格在150厘米,而8岁的儿子目前身高只有120厘米,正在接受生长激素治疗。对这则新闻,网友们争议纷纷,有人说“我们小时候没有手机,天天早睡早起,身高也就150厘米。”手机又躺着中枪了吗?

  身高150cm,到底算不算“矮小症”?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俊介绍,矮小症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或第3百分位数(3rd),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女孩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男孩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用百分位数值表举例,第50百分位(50th)的数值就是同种族、同性别的该年龄段儿童的平均身高,如果低于10个百分位(10th)的数值就要提高警惕,低于第3百分位(3rd)就是属于矮小,要及时就医。

  张女士的女儿骨龄已达到16岁,第3百分位(3rd)数值是149.8厘米,且结合她的病史,可以诊断为矮小症。

  同样,张女士的儿子8岁,第3百分位(3rd)数值是119.9厘米,且“个子生长特别缓慢”,也达到了矮小症的诊断标准。

  为什么父母身高都不错,孩子会得“矮小症”?

  很多家长有这样一种观念,认为爸爸妈妈个子高,孩子一定不会矮,只是“早长”或“晚长”的问题。

  对此,李俊副主任医师表示,其实孩子的身高有一个遗传公式,男孩的遗传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8厘米; 女孩的遗传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8厘米。

  从公式中可以看到,孩子的身高并不是完全靠遗传影响,实际上遗传因素只占身高的60%-70%,剩下的30%-40%是受后天因素影响。后天因素的改变可以让孩子的身高相差在正负7.5厘米的范围。

  张女士的两个孩子都有长期熬夜玩手机的习惯,这可能是他们比同龄人矮一截的主要原因。因为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有助于改善身高。而长期熬夜,错过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则会让孩子的生长受到限制。

  如何确定孩子是“晚长”还是“矮小”?

  老一辈经常说,父母个子都挺高,孩子比同龄人矮,肯定是晚长,不要急,等等再说。

  李俊副主任医师介绍,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

  不同阶段的骨头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因此,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是反映后期生长空间的可靠指标。

  骨龄需要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通常要拍摄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

  身高不理想,补点生长激素就能长高吗?

  李俊副主任医师介绍,补充生长激素的关键在于:第一,孩子个子矮,和你觉得他/她个子矮,这是两个概念,关于孩子矮这个问题你说了不算,要数据和医生说了才算数;第二,不是所有矮小症的孩子都适合补生长激素。身材矮小首先需要检测骨龄,了解骨骼发育的实际情况。如果骨龄比实际年龄大2岁及以上,排除肿瘤,可能存在性早熟,需要做性激素、性腺超声、生长激素等一系列检查。如果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2岁及以上,可能是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性矮小或生长激素缺乏等,需要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相关检查。因此,必须通过相应检查明确孩子矮小的原因,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如何治疗。

  李俊主任还强调,如果孩子的骨骼闭合了,那么打再多的生长激素也没有用,而且还可能引起肿瘤!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