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肾炎,肌酐高,能治好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孩子得肾炎一辈子毁了吗能治好吗 间质性肾炎,肌酐高,能治好吗?

间质性肾炎,肌酐高,能治好吗?

2024-07-04 04: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杜冰 肾上线

大部分的肾友,是肾小球疾病的患者,比如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紫癜肾炎、FSGS、狼疮肾炎,损伤部位主要发生在肾小球,可以继发不同程度的肾小管间质损伤。

不过,今天肾上线要说的,是另外一种肾病类型---间质性肾炎。这类肾病一发病,主要表现就是血肌酐高,肌酐一两百、三四百、六七百者比比皆是。

我们接下来就详细介绍它。

什么是间质性肾炎?

肾脏的主要功能单位是肾小球和肾小管。医生经常把肾小管和肾间质放在一起说,因为它们位置挨在一起,往往不能“独善其身”。因此,间质性肾炎又称为“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这种肾病,它病变累及的部位主要是肾间质和肾小管,而肾小球损伤很轻,或者是没损伤。

做肾穿刺的话,可以看到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不同程度的肾小管变性这些病理表现。

间质性肾炎的症状?

因为间质性肾炎患者,损伤的主要部位,跟肾小球疾病患者不一样,所以在临床表现上也会和普通肾炎患者不同。

通常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血尿、蛋白尿比较突出,而间质性肾炎患者血尿、蛋白尿表现得比较轻微,或者完全没有,主要以血肌酐异常升高为主。

患者往往一来看病,肌酐就高,有的人高得不多,100多的样子,有的则到了肾功能不全,200、300,甚至是肾衰竭的地步,高到700,800。

可能还会伴有全身过敏反应,发热、皮疹、关节痛。

做尿检,还可以看到无尿路感染但尿中有白细胞、白细胞管型,低比重尿、没有糖尿病但尿中有糖等表现。

间质性肾炎是怎么得的?

大部分间质性肾炎的患者,主要就是吃了某种药物比如,各种抗生素、止痛药(布洛芬、塞来昔布等)、PPI(奥美拉唑)等,或者接触某些毒物,或者是感染了某些病菌,这些致病因素继发身体的免疫反应后,导致间质损伤。

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自身免疫的疾病,比如狼疮、干燥综合征等。

当然也有些间质性肾炎病因不明确,不知道怎么得的。

间质性肾炎能治好吗?

不同患者预后差异很大,有治好的,也有治疗效果不好的。得分病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程度、患者发现和治疗是否及时,慢性化损伤程度。

如果发现晚,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耽误了,就诊时肌酐高的时间较长(大于3周),肾穿刺看到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这些慢性化程度比较重,提示病变已经偏慢性化了,恢复的可能性比较低。

怎么治?

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与最近使用药物有关,这种情况,立马停用可疑的药物。如果肌酐升高的程度不是很严重的话,在停用药物后的3-7天内,不用特殊治疗,肾功能自动恢复,肌酐下降。

如果是考虑感染引起,那就得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

已经停了可疑的药,3-7天肌酐还是没恢复,或者一开始肌酐升高的程度比较严重,需及时肾活检,及早治疗。

治疗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比如泼尼松)。

大部分人会因为激素治疗在1-2周内,会观察到肾功能明显好转。部分患者,还会用到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也可能对肾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如果治疗观察6周还是没有起色,活检提示病变已经慢性化程度重的话,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效果差,积极治疗的意义不大,恢复的可能性小,转为慢性肾病方面的对症治疗。

日常保养,避免滥用药物是关键

总的说来,大部分间质性肾炎是因为某些药物诱发的过敏反应,引发了机体对肾脏间质的炎症反应,通常表现为血肌酐的升高。

如果是在住院期间,因为治疗原因用了某些药,比如抗生素、PPI、复方磺胺甲噁唑等,而引起的肌酐突然升高,因为在医生的监护下可以得到快速的处理,停药和激素治疗后大部分人都会恢复到原来的肾功能。

但是如果在平常生活中,随随便便的感冒的时候服用抗生素(阿莫西林、青霉素、头孢),胃疼的时候用PPI(奥美拉唑),还有最容易被滥用的抗炎解热镇痛的NSAIDS药物:阿司匹林、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引起血肌酐升高,除非比较严重,一般不会有什么感觉,没发现、没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持续性的慢性肾损伤。

所以广大肾友们一定要切记,要想保肾,就不能随随便便吃药,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保健品、天然中草药,不然吃坏了肾,可就得不偿失了!

好了,这期的内容就到这了,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Uptodate-Treatment of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Uptodate-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of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