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及答案【含课标解读】.doc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学体育新课标试卷及答案大全 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及答案【含课标解读】.doc

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及答案【含课标解读】.doc

2024-04-16 0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2、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科学知识 )3、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4、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5、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化),评价内容应该(全面化),评价时机应该(全程化),评价主

2、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6、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 探究性实验)。7、学生是科学的学习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8、(科学探究)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9、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10、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

3、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12、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13、物质世界这部分所涉及的许多(知识)与(技能)都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在这一部分应该充分体现出其与(技术)的关系。14、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15、“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应拘泥于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要让学生

4、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16、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17、国际科学教育主要发展趋势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手、脑)结合;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采用(探究)法;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实施(写实性)评价。18、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9、基础教育是一项(明天)工程,今天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明天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

5、)及(社会质量)和(国家前途)。20、课程标准从目标上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并(养成习惯)。21、新课和标准强调用(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21、课程标准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资源、关心(科技发展)等现代(科技价值观)方面的要求。22、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23、科学启蒙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正确认识(周围世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打下基础。24、常常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

6、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5、教师要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26、小学科学的内容既要满足(社会)可持续民展需要,又要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27、在探讨公民的科学素养时,我们必须将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置于重要位置。28、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具体教学)工作;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国家对国民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提出要求,这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29、不要轻易否定和逃避孩子的(问题或怀疑),试着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你会有意外的惊喜。30、在科学探究中,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就是没有目标;(科学问题)应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

7、和(矛盾)时自己提出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教师的追问下(“逼”)出来。二、判断()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8、课程标准中对静电这部分内容提出了要求。()9、和自然教学大纲相比,标准中有关太阳和月球的内容要求从总体上看是降低了()10、低估儿童的科学学习潜能

8、比高估更可怕。()11、教学大纲的出发点是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而国家的课程方案应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各方面素质的基本要求。()12、课程标准是直接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13、教学大纲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14、教学大纲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其它环节。()15、科学探究的答案是唯一的。()16、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17、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科学素养。()18、科学素养的形成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学会。()19、教师要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20、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21、探

9、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22、科学课程的内容只需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23、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24、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无需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25、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设的过程。()26、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27、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28、科学课程的评价应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29、教学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30

10、、科学探究的重点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31、我们应在重视学生成绩评价的同时,同样重视学习机会的评价。()32、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最重要的是记住大量的知识。()33在增进科学知识方面最重要的不是记住大量知识,而是形成合理的、高质量的知识结构。()34、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三 、选择题 教学大纲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B)A、选择空间很大B、硬性的C、弹性的D、间接的2、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B)A、直接的B、指导性的C、限制较死D、控制严格3、发展学生运用数据解释问题对实验数据有怀疑时:(C)A、凭感觉判断B、随意涂改C、重复实验,重获数据D、以上方法都不可

11、行4、“科探究的内容标准框图”不包括:(D)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表达与交流D、大胆想象5、“对待科学”的具体内容标准有:(A)A、不迷信权威B、尊重证据C、想知道、爱提问D、珍爱生命6、“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C)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B、珍爱生命C、尊重证据D、选择探究的问题7、“认识科学探究”部分具体内容标准包括:(A)A、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B、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C、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问题。D、应用知识经验解释现象。8、“思考与结论”部分具体内容标准包括:(C)A、能倾听不同观点 B、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C、能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D、

12、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9、“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C)A、物体与物质B、珍爱生命C、生命的共同特征D、天气的变化10、为了便于考查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主语最好是:(B)A、教师B、学生C、家长D、不确定11、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A)A、起始阶段B、观察、实验阶段C、结束之前 D、搜集、整理信息阶段12、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D)A、搜集资料B、观察、实验C、表达与交流D、思考行动计划13、下列目标中属于科学探究目标的是(D)A、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B、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C、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D

13、、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究。四、简答1、为什么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答: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目前的“教学大纲”,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际过程。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科学课程改革是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说明科学课程改革是必要的。2、在小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任务?答:第一、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的科学兴趣。引领儿童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第三、帮助儿童

14、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第四、使儿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第五、培养儿童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3、开设小学科学课程有什么重要意义?答:第一、科学启蒙教育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第二、科学启蒙教育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三、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第四、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第五、科学启蒙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4、科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答:核心观点包括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是对小学科学课程性质的定位。既说明了这门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又是处于启蒙阶段的教学

15、。5、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表述上有哪些特点?答:(1)、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述了该学科当前改革的主要思想与理念,(2)、内容标准的每一部分除了对这一部分的核心概念有一个简单的叙述性界定外,还给出了这部分内容标准的框图。(3)、具体内容标准采用表格分块的表述方法,既可以给人以每一部分的整体感觉,又有较好的条理与分割性,容易让人看清楚,并理解。(4)、行为动词的界定。(5)、案例的示范作用。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答: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的观念。然后,要让学生懂得:“我们现在所学的科学就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近自然、欣赏自

16、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8、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2022年4

1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其中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发布,引起了许多科学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关注,相关的介绍文章陆续发表。课程标准(2022年版)继承了我国科学教育的历史经验,借鉴了世界各国的研究成果,顺应了国内外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现阶段科学教育的客观条件和实际需求,提出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2017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 年版)相比,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哪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出哪些特点?对教学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这些内容将促进教

18、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实施科学教学。一、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由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和附录七个部分组成。此外,课程标准(2022年版)还新增了以下内容:核心素养的描述及学段目标;学科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标准;教学研究与培训建议等。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特点从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整体出发,对其进行研读,可以发现不少新的特点,体现了新时代对科学教育的新要求。(一)一至九年级整体设计国家的课程方案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内容进行了整

19、体设计,打通了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要求,科学课程也不例外。这虽然有利于科学课程的整体规划和实施,但也对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教师的眼光不能只放在自己所任教的年级上,需要瞻前顾后,注重前后联系,关注学段衔接,从整体和大局的视角出发看待问题。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设计逻辑非常严密。从学段上看,课程标准(2022年版)分设一至二年级、三至四年级、五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四个学段,体现了进阶要求;从课程目标的达成来看,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素养为纲,由核心素养、学段目标、学习内容、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各要素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核心素

20、养是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的基石,也是课程培养的目标。科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科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科学观念是基础,也是实现其他核心素养的载体。它既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一些具体观念,也包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还包括用科学观念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作为素养的科学观念既包含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又包含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特别是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科学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次明确地把科学思维作为科学核心素养之一,是一个重大突破。义务教育阶段的大多数学科都非常重视思维培养,因为这是关键能力的核心。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联想与想象、重组、发散、突破定式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及其在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还要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即模型理解和模型建构、推理与论证、创新等科学思维方法。探究实践指的是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是关键能力之一,主要在于了解和探索自然、获得科学知

22、识、解决科学问题,以及开展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所有学科都应培养的共通能力,它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能力支撑。探究实践也是培养其他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概念的理解和建构,培养其刻苦坚韧的精神和毅力,提高其多方面的能力。态度责任指的是在认识科学本质及规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生所有的核心素养最终将影响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正确的价值观是核心素养的灵魂。课程标准是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设计的,体现出了教育与经济发展、人

23、才需求相适应的特点。只有掌握核心的知识,拥有学以致用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所以,由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组成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方向。(三)更加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是本次所有课程标准修订的亮点,也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重要特点。课程方案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学科的实践性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打下基础。课程标准(2022年版)淡化了四大领域的名称,隐去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凸显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科学和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强化了十三个学科

24、核心概念,旨在通过这些概念的学习,逐步形成与之相关的四个跨学科概念。强调综合性,就要加强课程内容、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间的联系,整合学科知识,统筹设计综合性课程和跨学科主题活动。学生的生活情境是综合的,而科学课程研究的是学生周围的世界,所以科学课程的内容也是综合的。这是科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重要区别。强调实践性,是为了变革育人方式。过去,教育过度注重书本学习和纸笔考试,导致学生掌握了很多知识,却缺乏应有的能力。如今,加强实践性成了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科学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它也是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其中,技术与工程的实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5、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抓手,其地位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得到了强化。学生必做的探究实践活动是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的内容,它针对实验教学的现实情况设置了最低要求,目的是促进我国实验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四)以核心概念为主体建构内容结构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炼了十三个核心概念来组织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核心概念的学习形成核心素养,这继承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思想。聚焦核心概念的学习有利于通过集中精力学习最少的知识,达到最大的效果。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建构了内容结构,如图1。图121世纪以来,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的影响,科学教育的

26、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再提倡让学生获得许多具体的科学知识,而是提倡让学生掌握核心概念。这是因为核心概念是可以迁移的,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理解周围的生活现象和事件,并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利用核心概念进行教学,有利于达到“学得少效果好”的目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还提出了科学课程的四个跨学科概念。跨学科概念的形成依赖于核心概念的学习。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概念为主线,旨在让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技术与工程实践三者实现有机整合。(五)以核心概念和学习进阶建构课程内容体系学习进阶是近年来国际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刻画的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是“对学生在一个时间跨度内学习和探究某一主题时,依

27、次进阶、逐级深化的思维方式的描述”。在较大时间跨度内(六至八年),学生在学习和研究某一概念或主题的过程中,思维是依次进阶的。“进”描述的是学生的认知发展方向,“阶”指出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并提供了对应的解决方案。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概念的进阶和学段为经线,以学科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和内容要求为纬线,构成了一个纵横交汇的内容框架,建构了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同时,每一个核心概念的学习,都有相应的学业要求、相关的教学提示和活动设计与之匹配,这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以“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这一知识点为例,进阶内容体系如表2。表2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知识点的进阶内容体系 学生的学习进阶过程

28、就像爬楼梯的过程,起点是学生在未接受教育之前的原有经验,目标是接受教育后所要达到的水平,中间过程类似于逐级上升的台阶,各个台阶象征着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能达到的不同水平。当前,通过学习进阶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实现学以致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科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六)新增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课程核心素养的要求。它以课程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进行整体刻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了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其中的学业质量标准规定了学生的学业成就

29、表现,反映了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反映了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按四个学段对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描述,呈现每个学段结束时学生的学业质量表现特征,并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描述各学段学业成就的典型表现,以该学段大多数学生的典型表现特征为依据进行整体性描述,反映不同学段素养表现特征的质性差异,为有效实施教学、评价、考试命题等提供了指导。三、基于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教学建议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学科特点,以素养为导向,改变传统的以知识导向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一)开展素养导向的教学首先,教师要确定指向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非常关键。根据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要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进行描述。以其中的案例为例,具体如下:科学观念目标不但要确定所学习的科学知识,还要关注它的应用,如通过分类对典型现象的分析,能简单描述一年四季的典型现象与主要特点,初步了解季节变化会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生活产生影响;科学思维目标要写明运用哪些科学思维方法做什么,如观察季节礼盒中的物品,通过交流、分析、归纳,概括出季节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