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安徽省淮南市下辖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寿县古建筑山水图片 寿县(安徽省淮南市下辖县)

寿县(安徽省淮南市下辖县)

2024-03-17 17: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幼儿教育

幼儿园原称幼稚园。民国十九年(1930年),寿县城内丰备仓小学(今城中小学)、正阳三元街小学(今正阳第一小学),均在校内附设幼稚园。由于缺乏师资,管理经验不足,不久停办。21年,寿县基督教会所办的道华小学,校长柏佩珍(女,回族)利用校内空房办幼稚园,首届招收幼儿31名,经费由清真寺产畦田岁收租金中支付。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寿县建立人民政权,接管道华小学,改为公立城南小学,仍附设幼稚园1班,招生35名,配教员2名。1951年8月,幼稚园改称幼儿园。城南小学幼儿园改为独立建置,定名为寿县幼儿园,城南小学校长兼任园长。次年,幼儿园另辟大门于南大街,始配专职园长。

1955年秋,县人民委员会在城内北过驿巷新建园舍竣工,寿县幼儿园由南大街迁入新舍,更名为寿县城关幼儿园,实行全日制教学。新园舍占地1.6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其余为游乐场与绿化地。

1956年,城关镇红星街道办事处,兴办幼儿园1所,园址在照壁巷洪家拐北侧。入园幼儿多达120名,由两班增至4班,经费由城关镇统筹解决,县文教局给予适当补助,定园名为城关第二幼儿园。1962年精简、调整机构时,并入城关幼儿园。

1960年,国家教育部、全国妇联会发出“大力发展幼儿园”的指示。当年,全县城关街道公办、民办、农村社队集体办幼儿园普遍建立,入园幼儿总数达51402名,教养员1982名。后因“五风”(见前注)严重,经济困难,次年大都停办。

1978年,全县公办幼儿园计14班,入园幼儿620名,教养员21名。

1980年,城关状元街退休教师顾承秀(女)偕其女孙耘宜腾出自家住房办家 庭幼儿园1所,设3班,入园幼儿60余名。

1983年,县人民政府机关大院内设党政群机关联办的幼儿园1所,入园幼儿70余名,以机关干部、职工的子女为主要招收对象。现设3班,配教养员4名,经费由联办单位筹措。

1987年时,公办城关幼儿园大、中、小班共12班,在园幼儿、儿童536名,职工32名;其设备有幻灯机、幻灯柜、收录机、配音磁带、手风琴、各种运动器械、玩具等共400余件,为县内最完善的、教学质量较高的幼儿园;其教养员多系幼儿师范或中级师范毕业生,曾被全国少儿工作者协会与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先后有园长黄次西、教养员沈永华、张淠滨。

小学教育

民国17年(1928年)起,战乱停止,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寿县教育事业呈发展趋势。当时小学有两种:一是初级小学四年制,一是完全小学六年制(初级四年,高级二年)。全县共有完全小学校26所,初级小学校64所。此外,县城、正阳等地尚有义务小学校(初级)7所,招收贫苦儿童入学,其经费由地方税收中“义教附加”解决;其他小学(半日制、半工半读制)3所。

民国24年,教育部颁布《短期小学暂行规定》,要求在小学校不足的地区,先设置短期小学校,以期教育迅速普及。是年秋,寿县共办起短期小学校29所,招收学生1447名;开办中山民校2所,招收学生233名。

37年,全县有乡(镇)中心国民学校117所(含分校),在校学生17613名;保国民学校348所,在校学生20681名。除国民学校外,尚有私立小学校13所,在校学生约900名,如县城回族的务本小学,正阳关回族的清真寺小学,孙氏宗祠的敬慎小学,余氏宗祠的敦睦小学,许氏宗祠的培远小学,窑口张氏族办的大树小学,板桥邹氏族办的胜利小学,堰口乡私立的真武小学,城关基督教会所办的震华、蕴华、道华小学以及妇女半日制、平民半日制小学等。

1949年1月,寿县民主政府成立。秋,全县开始上课的有公立小学53所,在校学生2488名,教职员119名;私立小学9所,在校学生845名,教职员62名;民办初级小学82所,225班,在校学生4214名。

1952年春,全国初等教育会议提出要求:到1957年争取80%的适龄儿童入学,10年内普及小学教育。3月,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发出联合通知,民办小学经费由国家包下来。是年秋季,全县共有小学校416所,1414班,在校学生51076名,教职员工2209名。

1959年—1961年,政策失误,造成人民生活困难,国家财政匮乏,小学教育受到严重影响。1962年秋,在以调整为中心内容的八字方针指导下,停办民小,减少公办小学,整顿教师队伍,精减不合格人员;全县实有小学303所,教职员工2274人,在校学生下降至44065名。是年,文教局定寿县师范附属小学(原城南小学,今第一小学)等40所小学为重点小学。

1964年,根据国家教育部指示,农村大办耕读小学。1965年7月,县东4区划归长丰县,随之移交公办小学73所。1966年春,全县已办耕读小学179所,入学儿童64829名,连同公办全日制小学,在校学生总数为95457名。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耕读小学大多停办,大批儿童失学;公办小学基本上停课“闹革命”,学校领导人“靠边站”,接受批斗。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虽一再要求复课,但效果甚微。而“读书无用论”、“缴白卷光荣论”风靡一时,1967年—1968年间,教育事业基本上处于瘫痪、停滞状态。

1969年,省、地革命委员会通知,农村小学校全部下放到生产大队,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对公立完全小学,由公社派驻1名“政治校长”,领导该校政治思想工作,抓“斗、批、改”;城镇各小学,则由县派出工人宣传队分头进驻,搞斗、批、改。

1973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在临泉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贯彻周恩来总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是一个大政”的指示精神。会后,寿县大力发展民办小学,师资由公社遴选报县教育局审定,经费以社队自筹为主,国家对民小教师给予定额补助。

1974年,全县共有小学1691所,在校学生153305名。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公立小学仍由县教育部门管理,民办小学必须接受当地公立小学的监督与指导,县教育部门对民小教师实行轮训与考核,以提高其素质。

1978年,继续调整小学布局,撤并了部分民办小学。

1981年,开始建立学校业务档案,稳定小学教育。次年,中共寿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5年普及寿县小学教育。

1987年,全县共有小学539所,教职员工6224名,在校学生169485名,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5.3%。

中学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寿县普通中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1949年2月,寿县民主政府接管了前省立寿县中学与县立中学。根据皖北行署指示,将两校合并,成立皖北区公立寿县中学,以前县立中学为校址,县长刘伟兼任校长,方竹荪(前省立中学教师)任副校长。3月1日开学上课,设14个班,在校学生791名,教职员工29名。设于隐贤的私立寿春初级中学,仍维持原制,校长李鲲南继续留任。时该校有教职员工10名,学生3班106名。是年秋,即正阳关前淮南初级中学校址,成立六安专区公立正阳中学,孙剑鸣(司徒越)任校长,教职员工15名,在校学生3班共167名。

1950年3月,经六安行政区专员公署批准,在下塘集设立皖北区寿县中学分校,招收新生2班,配教师6名。9月,改称六安专区公立下塘初级中学,设3班。

1952年秋,将皖北公立寿县中学一分为二:以全部高中6班、初中三年级2班,迁至西大寺巷(即今寿县第一中学所在地),成立安徽省寿县中学,萧雍任校长;以其余初中一、二年级各班留在原处,改称安徽省寿县第三初级中学,傅轶群任校长。与此同时,将六安专区公立正阳中学改为安徽省寿县第一初级中学;将公立下塘初级中学改为第二初级中学;将私立寿春初级中学,改为安徽省公立寿县第四初级中学,程九峰任校长。1956年春,在瓦埠街东南新建校舍,设立安徽省寿县第五初级中学(公立),黄建国任校长。秋,六安专署通知,各中学应以地名为校名,于是改第一初中为寿县正阳初级中学;第二初中改为寿县下塘初级中学;第三初中改为寿县初级中学;第四初中改为寿县隐贤初级中学;第五初中改为寿县瓦埠初级中学。至此,寿县已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在校学生总数3674名,教职员工265名。

1958年3月,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制订的“加快速度,提高质量,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教育工作方针,作出“反掉保守思想,促进教育事业大跃进”的决议。是年秋,寿县增办初级中学14所,每区至少有1所,教职员工466人,在校学生8425名。

1962年,根据中央提出的“整顿、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寿县调整了中学布局,撤并了部分初级中学;并将正阳、下塘两校改为完全中学,增设高中班。

1965年7月,县东部的下塘、杨公、杨庙、水湖4个区划归长丰县,4区所属的各个中学也随之移交。寿县尚有完全中学2所:寿县中学、正阳中学;初级中学9所:寿县、隐贤、瓦埠、堰口、迎河、双庙、安丰、炎刘、长青。在校学生总数3488名,教职员工430名。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7月,全县各校教职员集中于县城学习中央文件,批判“封、资、修”,揭发“牛鬼蛇神”。秋,各校学生成立“红卫兵”造反组织,破“四旧”(旧思想、旧习惯、旧风俗、旧文化)、搞串联、抓“走资派”;学校领导班子相继瘫痪,教学停顿。1967年春,动乱进入高潮,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发出通知,要求学生复课闹革命,无效。1968年,废除校长制,各校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配正、副主任,“红卫兵”组织派代表参加革委会;秋,寿县中学改称寿县“五·七”中学;隐贤初中改称红旗中学。初、高中一年级新生入学,一律经由基层推荐(后,大专院校来县招生,亦以推荐为主,搞象征性考试)。9月,工人宣传队、贫下中农宣传队分别进驻城乡各中学,抓革命大批判,促恢复教学,学校秩序渐趋好转。但因极左路线的干扰,在张铁生考试交白卷而被誉为革命英雄与升学、就业一律实行基层推荐制度的影响下,一般学生学习情绪不正常,教师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讽刺揶揄现象时有发生,以致教学质量较前普遍下降。这种情况,直到1977年恢复升学考试制度,提倡尊师重教,始得到扭转。

“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提倡学工、学农,过分强调生产劳动,并以学校生产劳动情况作为评比先进的主要条件,为尽量使学生能就地参加生产劳动,于是分原校(将原校一分为二、四,如寿县中学一分为四),改农校为普通初中,各公社普办初中,增加劳动课。城镇中学生下工厂参加劳动;农村中学则校校办农场。县将原有10个中学(除“五·七”中学)分解为25个,学生回原籍公社入学;同时,增办开荒、双枣两初中;撤销石集农垦学校,分办彭城、众兴、六冲3初中;撤销老庙农垦学校,分办堰口、江黄、十字路初中;八公、三十铺、双桥等公社所办的农业中学,亦改为普通初中;其他无中学的公社,也先后办起了初中。之所以大办普通初中,旨在提高青少年入学率。国家对所有社办初中,均给予经费补助,并提供师资。因初级中学急剧增加,县内出现大办高中的势头。1970年秋,瓦埠、安丰两初中首先开设高中班;其后,正阳、隐贤、迎河、陶圩、戈店等初中也相继开设高中。部分社办初中,亦要求增设高中班。

1974年,将“五·七”中学改为寿县第一中学;将寿县师范学校迁往石集,其校址改设寿县第二中学;将寿县(城关)初级中学改为寿县第三中学,增设高中班。

1976年,全县城乡有完全中学31所,初级中学20所。另有省属国营农场办的中学3所。

1977年起,继续调整中学布局。对部分高中实行裁并。至1980年,全县计有完全中学19所;社办中学一律不设高中班。

1981年,在城北八公山麓东侧建立寿县第四中学,暂设初中班。

1983年,进一步裁并布局,调整不合理的高中班,或并入附近的完全中学,或自当年起不再招收高一新生。

1987年秋,全县计有完全中学7所,初级中学60所(内乡管初中22所),教职员工总数2574名,在校学生高中3262名,初中30074名。另有省属国营农场办的中学4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