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隐藏在鄢陵民间的古乐余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寻幽探微 筹,隐藏在鄢陵民间的古乐余响

筹,隐藏在鄢陵民间的古乐余响

2023-09-20 08: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筹,隐藏在鄢陵民间的古乐余响

好文章记得要分享哦

在种类繁多的民族吹奏乐器中,为人们所熟知的大抵是笛、唢呐、箫、笙、葫芦丝等。其实,还有一种单管类吹奏乐器,形状十分像笛,而渊源极其古远,这就是“筹”。2006年10月9日,我省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筹”音乐位列其中。“筹”是什么?它是怎么出现的?曾经有过怎样的繁华,又是如何淡出人们视野的呢?日前,记者就此展开了深入探访。

在种类繁多的民族吹奏乐器中,为人们所熟知的大抵是笛、唢呐、箫、笙、葫芦丝等。其实,还有一种单管类吹奏乐器,形状十分像笛,而渊源极其古远,这就是“筹”。2006年10月9日,我省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筹”音乐位列其中。“筹”是什么?它是怎么出现的?曾经有过怎样的繁华,又是如何淡出人们视野的呢?日前,记者就此展开了深入探访。

乐器,通过声音符号传递某种语言或情绪。

在中国民乐中,每一种乐器都有自己的“性格”。譬如笛,它是亮丽的,吹奏出的音乐清脆嘹亮,传递着喜悦、悠闲、进取的信息。箫是清冷的,吹奏出的音乐空旷落寞,顾影伤神,是孤独的避世者。还有一种古乐器,则介于笛、箫之间。它雅俗共赏,以韵取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它的名字你知道吗?它叫做“筹”。

古老音乐遗落民间

10月17日上午,在鄢陵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驱车前往马坊乡前彪岗村寻找“筹”的传承人张善坤,试图揭开古乐器“筹”的神秘“面纱”。

在前彪岗村村南占地10多亩的广福寺内,几座建筑巍峨耸立,飞檐雕画,一派古朴、肃穆的景象。院内疯长的荒草和各式建筑墙壁的斑驳,仿佛述说着寺庙的古老历史。“这里就是古乐器‘筹’在鄢陵县的发源地。”随行的文化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筹”在这里更早的传人张福生道士就生活在这个寺院内。令人遗憾的是,几个月前,享年87岁的张福生老人带着未能将“筹”音乐繁荣、发扬的遗憾与世长辞。而今,在鄢陵县能吹奏“筹”的只有张福生的徒弟张善坤。

站在广福寺内,记者回想起1年前采访张福生时的情景,满头银发、面目清瘦、精神矍铄的张福生再次浮现在记者眼前。

时年86岁高龄的道士张福生道号永静,是伙君道十八世传人。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均为道士,且精通寺庙音乐,尤擅“筹”的演奏。张福生于1919年生于尉氏县,自幼入道教,熟读四书五经,文武兼备,集儒、道、佛三教于一身,并随父亲学会了“筹”的演奏技法。

1939年,黄河决堤,他随父亲流落到鄢陵县境内,后在马坊乡的广福寺安顿下来,娶妻生子,并主持着广福寺的法事。这一住就是60多年,而随他“住”下来的还有珍贵的“筹”艺术。他每次受邀偕弟子出门做道场时,都会吹奏起玄妙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肃穆、神秘的道场氛围。

“筹”是寺庙音乐中的主要乐器,起源于开封大相国寺,至今极为罕见。它形似竹笛,长约46厘米,直径约3厘米。“筹”身共有9孔,下端的2个是调音孔,吹奏时竖持,将上端置于口,右斜约45度角,故民间俗称为“斜吹”。“筹”的音色介于笛、箫之间,兼有笛的清脆明亮与箫的悠扬婉转,还可通过吹口角度的变化调节音调。“筹”与高亢、明亮的管搭配在一起,音色和谐优美。张福生可熟练吹奏30多个道教曲牌,不管是欢快、活泼的《小开门》、《隔巴草》,还是悠长、恬静的《伴妆台》、《三宝赞》,既有宗教音乐的幽深、神秘,又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有好多年都没听到‘筹’的声音了。”广福寺附近一张姓老汉告诉记者,张福生年轻时在当地名气很大,谁家有了红白喜事都愿请他去。他经常带领弟子组成乐队,在方圆十里八乡公开演出,还经常到尉氏和扶沟一带演出,深受百姓欢迎。

张福生1957年持“筹”参加河南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演奏二等奖;1958年获许昌地区文艺会演演奏一等奖;1959年获许昌地区音乐舞蹈演奏二等奖;1984年获河南省第五届民间音乐舞蹈演奏一等奖,其本人也被授予“挖掘整理奖”,并荣获“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称号。

吹管乐器 “筹”是源头

在当地村民的指点下,记者在广福寺南的一个板材加工厂内找到了张善坤的家,他正在外面忙着收购树木。其妻在屋内一个盒子中找到了被张善坤珍藏的“筹”。仔细端详这种神秘的乐器,外形与竹笛和箫相似。令人想不到的是,这种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吹器,竟干系着中国吹管乐器的源头,成为中国笛、箫类单管乐器的祖制形式在民间的一种孑遗。

据介绍,“筹”名称的由来,有一个说法是因吹奏技艺甚难掌握而为“愁”,后演变为“筹”。毋庸置疑,“筹”音乐是华夏文明长河中久已为人忽略却又最终没有湮灭的一个乐种。早在北魏(公元386年—534年)时期,“筹”就已经进入上层的宫廷乐队之中(河南巩义石窟中浮雕《帝后礼佛图》有证)。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时期,开封市铁塔的琉璃砖上出现了吹“筹”人的形象,表明此时“筹”音乐已经流入民间。

许昌“筹”音乐从清朝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已有记载,至今有近200年的历史,经历了民国时佛、道、民间音乐大融合。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筹”音乐处于隐形期,改革开放以后为复苏期。“筹”乐器所蕴含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随着河南省舞阳市贾湖村新石器遗址的骨笛出土而日益彰显。1985年前后,在对贾湖村新石器遗址的连续6次考古发掘中,总共出土了20余支用鹤类翅骨制成的多音孔骨管乐器,经碳14及树轮校正测定,认为是距今八九千年的遗器。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批骨管乐器的吹口竟然与我市“筹”乐器的吹口如出一辙,吹法亦然。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音乐界的重视,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对这种神秘的吹奏乐器进行寻幽探微的研究。尽管没有更古远的文献佐证,但深隐民间的吹“筹”绝技就此逐渐显现于世。“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骨笛,很可能就是‘筹’的渊源。”曾多次专访张福生和张善坤师徒、调查整理“筹”音乐的许昌市音乐家协会原主席王文亭说。

“筹”乐器多为竹制单管,有膜孔,采取斜吹的方式。由于“筹”为直管,中空且上下贯通,需要气息量大,并通过吹口角度的变化来调节音调,因此吹奏难度甚高。“筹”音乐伴随寺庙活动产生、发展。由于历史原因,许昌的“筹”音乐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曲目丰富,主要分为佛乐、道乐和民间音乐三大类。目前普查到的近20首“筹”曲中,佛教音乐的“筹”曲有《傍妆台》、《油葫芦》、《皈依佛》等,道教的“筹”曲有《魏调》、《三清偈》、《起午更》等,民间的小曲有《大开门》、《尺工合》、《山坡羊》、《月儿高》等。随着寺庙活动的减少,“筹”音乐大部分见于各种民俗礼仪中,如殡葬、婚嫁、祝寿、寻根祭祖和节日庆典活动。以“筹”为主的乐队演奏形式非常严谨,在行进中,以法铃、炉为首导进,按照管、笛、笙、箫等旋律性乐器和木鱼、碰钟、手鼓、手镲、云锣等节奏性乐器为先后,依次排为纵队,不仅体现出宗教凝重、神秘、肃穆的风格,也融入了喜庆、欢快的民间乡土气息。

发展才是 最好继承

为了亲耳聆听一下“筹”的古老音韵,17日11时30分,记者带着从他家里拿的“筹”驱车几十里,在柏梁镇的林家村找到了正在忙碌的张善坤。

见到记者,52岁的张善坤放下手中的活儿,现场向记者讲解起“筹”的吹奏方式及其音乐特点。只见他用一双粗大的手握住“筹”,将上端斜置于唇边,吸一口气后用力吹奏起来。随着他手指欢快的跳跃,浑厚、婉转、悠长的旋律从这根竹制的“筹”管中飘出来,萦绕在农家小院的上空。一曲吹罢,记者拿过“筹”学着张善坤的样子放在唇边,用力试吹,但费了很大力气也未能把它吹响。“吹‘筹’主要靠丹田之气,一般人很难吹响。”看着记者费力的样子,张善坤笑着告诉记者:“‘筹’没有唢呐的笛哨,只是一根两端透气的通管,很难吹奏,而‘筹’的乐谱也是由师傅口传心授而来的。”张善坤从10多岁就跟着师傅张福生学习吹“筹”,靠着音乐天赋和勤学苦练才学会了吹“筹”的技艺。而今,他不但会吹奏师傅教授的《大开门》、《尺工合》、《山坡羊》等曲牌,还会吹奏流行乐曲。说罢,他为记者当场吹奏了一曲《十五的月亮》。附近正在吃饭的村民们听到这美妙的旋律后,纷纷放下饭碗跑来看稀奇。当听说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在吹奏时,村民们均表示“没听说过”。在大伙儿的要求下,张善坤站在院中再次吹奏起来。一曲刚罢,几位村民拍手叫好,并称赞道:“这真是个好东西!”

记者发现,张善坤在吹奏的过程中吸气、换气的声音很明显。“这主要是长时间没练的原因,如果连续练上10多天就不会有这种现象了。”张善坤有些惭愧地说。自从学会“筹”的吹奏技法后,他也曾多次到外地参加演出,但因吹“筹”并没有为他带来经济效益和改善其命运而几欲放弃。近几年来,他由于忙于生意而无暇专心研究“筹”的技艺,“筹”乐器也被束之高阁。

“‘筹’音乐是祖辈留下的宝贵文化,作为群众艺术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抢救它、开发它,无论如何,不能眼睁睁地任其被岁月的风尘埋没、流失!”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市一批音乐艺术专家、学者就开始对“筹”音乐寄予关注,并寻访搜集了一系列珍贵的历史资料。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许昌市音乐家协会原主席王文亭就是其中的热心人之一。他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把它当做文物陈列起来,而应是在保持其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群众的审美情趣来进行改进,开发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元素,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传承。去年,由王文亭指导,宋军根据“筹”的曲牌,新创作了“筹”曲《古刹春阳》。在第九届河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古刹春阳》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质朴大气的舞台风格及细腻流畅的表演风格,一举夺得金奖,从而使这种古老的艺术在新的时代重焕风采。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我市文化部门已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且正在努力培养“筹”音乐人才,意欲组建一支完整的“筹”演奏乐队。除张善坤外,市群艺馆还着力培养竹笛演奏员、21岁的薛小光主攻“筹”音乐。我市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怀着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珍爱之情,潜心调查“筹”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研究“筹”音乐的音律、音频、音色、音量,开展了调式及吹奏技法的探讨,继续挖掘整理“筹”音乐曲牌。他们还计划建立“筹”音乐培训基地,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多创造演出机会,使“筹”音乐发扬光大。如果这个步伐坚实而又迅速,不久的将来,我市的“筹”音乐一定会被打造成为国家级的文化品牌!

(注:因该文采写于2006年,相关图片缺失,所配图片均为网络资料图片)

展开全文

乐器,通过声音符号传递某种语言或情绪。

在中国民乐中,每一种乐器都有自己的“性格”。譬如笛,它是亮丽的,吹奏出的音乐清脆嘹亮,传递着喜悦、悠闲、进取的信息。箫是清冷的,吹奏出的音乐空旷落寞,顾影伤神,是孤独的避世者。还有一种古乐器,则介于笛、箫之间。它雅俗共赏,以韵取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它的名字你知道吗?它叫做“筹”。

古老音乐遗落民间

10月17日上午,在鄢陵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驱车前往马坊乡前彪岗村寻找“筹”的传承人张善坤,试图揭开古乐器“筹”的神秘“面纱”。

在前彪岗村村南占地10多亩的广福寺内,几座建筑巍峨耸立,飞檐雕画,一派古朴、肃穆的景象。院内疯长的荒草和各式建筑墙壁的斑驳,仿佛述说着寺庙的古老历史。“这里就是古乐器‘筹’在鄢陵县的发源地。”随行的文化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筹”在这里更早的传人张福生道士就生活在这个寺院内。令人遗憾的是,几个月前,享年87岁的张福生老人带着未能将“筹”音乐繁荣、发扬的遗憾与世长辞。而今,在鄢陵县能吹奏“筹”的只有张福生的徒弟张善坤。

站在广福寺内,记者回想起1年前采访张福生时的情景,满头银发、面目清瘦、精神矍铄的张福生再次浮现在记者眼前。

时年86岁高龄的道士张福生道号永静,是伙君道十八世传人。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均为道士,且精通寺庙音乐,尤擅“筹”的演奏。张福生于1919年生于尉氏县,自幼入道教,熟读四书五经,文武兼备,集儒、道、佛三教于一身,并随父亲学会了“筹”的演奏技法。

1939年,黄河决堤,他随父亲流落到鄢陵县境内,后在马坊乡的广福寺安顿下来,娶妻生子,并主持着广福寺的法事。这一住就是60多年,而随他“住”下来的还有珍贵的“筹”艺术。他每次受邀偕弟子出门做道场时,都会吹奏起玄妙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肃穆、神秘的道场氛围。

“筹”是寺庙音乐中的主要乐器,起源于开封大相国寺,至今极为罕见。它形似竹笛,长约46厘米,直径约3厘米。“筹”身共有9孔,下端的2个是调音孔,吹奏时竖持,将上端置于口,右斜约45度角,故民间俗称为“斜吹”。“筹”的音色介于笛、箫之间,兼有笛的清脆明亮与箫的悠扬婉转,还可通过吹口角度的变化调节音调。“筹”与高亢、明亮的管搭配在一起,音色和谐优美。张福生可熟练吹奏30多个道教曲牌,不管是欢快、活泼的《小开门》、《隔巴草》,还是悠长、恬静的《伴妆台》、《三宝赞》,既有宗教音乐的幽深、神秘,又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有好多年都没听到‘筹’的声音了。”广福寺附近一张姓老汉告诉记者,张福生年轻时在当地名气很大,谁家有了红白喜事都愿请他去。他经常带领弟子组成乐队,在方圆十里八乡公开演出,还经常到尉氏和扶沟一带演出,深受百姓欢迎。

张福生1957年持“筹”参加河南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演奏二等奖;1958年获许昌地区文艺会演演奏一等奖;1959年获许昌地区音乐舞蹈演奏二等奖;1984年获河南省第五届民间音乐舞蹈演奏一等奖,其本人也被授予“挖掘整理奖”,并荣获“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称号。

吹管乐器 “筹”是源头

在当地村民的指点下,记者在广福寺南的一个板材加工厂内找到了张善坤的家,他正在外面忙着收购树木。其妻在屋内一个盒子中找到了被张善坤珍藏的“筹”。仔细端详这种神秘的乐器,外形与竹笛和箫相似。令人想不到的是,这种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吹器,竟干系着中国吹管乐器的源头,成为中国笛、箫类单管乐器的祖制形式在民间的一种孑遗。

据介绍,“筹”名称的由来,有一个说法是因吹奏技艺甚难掌握而为“愁”,后演变为“筹”。毋庸置疑,“筹”音乐是华夏文明长河中久已为人忽略却又最终没有湮灭的一个乐种。早在北魏(公元386年—534年)时期,“筹”就已经进入上层的宫廷乐队之中(河南巩义石窟中浮雕《帝后礼佛图》有证)。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时期,开封市铁塔的琉璃砖上出现了吹“筹”人的形象,表明此时“筹”音乐已经流入民间。

许昌“筹”音乐从清朝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已有记载,至今有近200年的历史,经历了民国时佛、道、民间音乐大融合。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筹”音乐处于隐形期,改革开放以后为复苏期。“筹”乐器所蕴含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随着河南省舞阳市贾湖村新石器遗址的骨笛出土而日益彰显。1985年前后,在对贾湖村新石器遗址的连续6次考古发掘中,总共出土了20余支用鹤类翅骨制成的多音孔骨管乐器,经碳14及树轮校正测定,认为是距今八九千年的遗器。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批骨管乐器的吹口竟然与我市“筹”乐器的吹口如出一辙,吹法亦然。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音乐界的重视,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对这种神秘的吹奏乐器进行寻幽探微的研究。尽管没有更古远的文献佐证,但深隐民间的吹“筹”绝技就此逐渐显现于世。“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骨笛,很可能就是‘筹’的渊源。”曾多次专访张福生和张善坤师徒、调查整理“筹”音乐的许昌市音乐家协会原主席王文亭说。

“筹”乐器多为竹制单管,有膜孔,采取斜吹的方式。由于“筹”为直管,中空且上下贯通,需要气息量大,并通过吹口角度的变化来调节音调,因此吹奏难度甚高。“筹”音乐伴随寺庙活动产生、发展。由于历史原因,许昌的“筹”音乐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曲目丰富,主要分为佛乐、道乐和民间音乐三大类。目前普查到的近20首“筹”曲中,佛教音乐的“筹”曲有《傍妆台》、《油葫芦》、《皈依佛》等,道教的“筹”曲有《魏调》、《三清偈》、《起午更》等,民间的小曲有《大开门》、《尺工合》、《山坡羊》、《月儿高》等。随着寺庙活动的减少,“筹”音乐大部分见于各种民俗礼仪中,如殡葬、婚嫁、祝寿、寻根祭祖和节日庆典活动。以“筹”为主的乐队演奏形式非常严谨,在行进中,以法铃、炉为首导进,按照管、笛、笙、箫等旋律性乐器和木鱼、碰钟、手鼓、手镲、云锣等节奏性乐器为先后,依次排为纵队,不仅体现出宗教凝重、神秘、肃穆的风格,也融入了喜庆、欢快的民间乡土气息。

发展才是 最好继承

为了亲耳聆听一下“筹”的古老音韵,17日11时30分,记者带着从他家里拿的“筹”驱车几十里,在柏梁镇的林家村找到了正在忙碌的张善坤。

见到记者,52岁的张善坤放下手中的活儿,现场向记者讲解起“筹”的吹奏方式及其音乐特点。只见他用一双粗大的手握住“筹”,将上端斜置于唇边,吸一口气后用力吹奏起来。随着他手指欢快的跳跃,浑厚、婉转、悠长的旋律从这根竹制的“筹”管中飘出来,萦绕在农家小院的上空。一曲吹罢,记者拿过“筹”学着张善坤的样子放在唇边,用力试吹,但费了很大力气也未能把它吹响。“吹‘筹’主要靠丹田之气,一般人很难吹响。”看着记者费力的样子,张善坤笑着告诉记者:“‘筹’没有唢呐的笛哨,只是一根两端透气的通管,很难吹奏,而‘筹’的乐谱也是由师傅口传心授而来的。”张善坤从10多岁就跟着师傅张福生学习吹“筹”,靠着音乐天赋和勤学苦练才学会了吹“筹”的技艺。而今,他不但会吹奏师傅教授的《大开门》、《尺工合》、《山坡羊》等曲牌,还会吹奏流行乐曲。说罢,他为记者当场吹奏了一曲《十五的月亮》。附近正在吃饭的村民们听到这美妙的旋律后,纷纷放下饭碗跑来看稀奇。当听说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在吹奏时,村民们均表示“没听说过”。在大伙儿的要求下,张善坤站在院中再次吹奏起来。一曲刚罢,几位村民拍手叫好,并称赞道:“这真是个好东西!”

记者发现,张善坤在吹奏的过程中吸气、换气的声音很明显。“这主要是长时间没练的原因,如果连续练上10多天就不会有这种现象了。”张善坤有些惭愧地说。自从学会“筹”的吹奏技法后,他也曾多次到外地参加演出,但因吹“筹”并没有为他带来经济效益和改善其命运而几欲放弃。近几年来,他由于忙于生意而无暇专心研究“筹”的技艺,“筹”乐器也被束之高阁。

“‘筹’音乐是祖辈留下的宝贵文化,作为群众艺术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抢救它、开发它,无论如何,不能眼睁睁地任其被岁月的风尘埋没、流失!”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市一批音乐艺术专家、学者就开始对“筹”音乐寄予关注,并寻访搜集了一系列珍贵的历史资料。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许昌市音乐家协会原主席王文亭就是其中的热心人之一。他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把它当做文物陈列起来,而应是在保持其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群众的审美情趣来进行改进,开发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元素,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传承。去年,由王文亭指导,宋军根据“筹”的曲牌,新创作了“筹”曲《古刹春阳》。在第九届河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古刹春阳》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质朴大气的舞台风格及细腻流畅的表演风格,一举夺得金奖,从而使这种古老的艺术在新的时代重焕风采。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我市文化部门已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且正在努力培养“筹”音乐人才,意欲组建一支完整的“筹”演奏乐队。除张善坤外,市群艺馆还着力培养竹笛演奏员、21岁的薛小光主攻“筹”音乐。我市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怀着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珍爱之情,潜心调查“筹”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研究“筹”音乐的音律、音频、音色、音量,开展了调式及吹奏技法的探讨,继续挖掘整理“筹”音乐曲牌。他们还计划建立“筹”音乐培训基地,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多创造演出机会,使“筹”音乐发扬光大。如果这个步伐坚实而又迅速,不久的将来,我市的“筹”音乐一定会被打造成为国家级的文化品牌!

(注:因该文采写于2006年,相关图片缺失,所配图片均为网络资料图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