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理解 浅析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浅析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

2024-07-12 15: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社会环境的因素

德国犯罪学家李斯特说:“大众的贫穷是培养犯罪的最大基础。”贫富的悬殊差异容易让一些人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和不平衡。随着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地域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流动的局面。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大城市务工,怀揣着梦想与希望,期待着多挣些钱,过上好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的人渐渐在新的城市新的环境中熟悉安定下来,于是农村中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少,更多的孩子随着父母进入到城市里面,开始去面对一个崭新的陌生的世界。随之而来的,这里面有部分孩子渐渐分化成为两个极端,有的无法融入这个崭新的繁荣世界,自卑的心理,贫穷的条件,使他们逆来顺受,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而这之中有的人,由于居住于较为混乱、条件比较差的城乡结合部等各种混杂的地带,各种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于是受这些周围人的影响,渐渐发展成一个小的集体,靠着武力欺凌别人,成就一种征服的欲望,以此来掩盖自己自卑的内心以及由悬殊的贫富差距带来的内心的不平衡感。

暴力文化的因素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此,暴力文化也在无时无刻如影随形般地侵蚀重塑青少年的心理,引领青少年们走上暴力的道路,最终使他们跌入暴力犯罪的深渊。所谓暴力文化是指透视、渲染甚至美化暴力行为的内容或形式的文化。常见的暴力文化表现形式有电视电影暴力(通过影视节目表现的暴力场面,如港台警匪片和美国犯罪片)、网络暴力(借助计算机互联网传播一些暴力信息,如教授实施暴力行为的教程贴与实施暴力后的感受贴)、游戏暴力(电子游戏或网络游戏中充斥的暴力成分,如游戏中的暴力打斗以及各种血腥的斗争场面)以及文学暴力(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中的暴力情节描写,如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容易激起正处于自我意识高涨和价值观开始确立阶段的青少年的“大侠情节”和“暴力英雄主义”),因此所谓暴力文化即主要表现于传媒暴力文化。

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通过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我们可以发现正是由于社会风气的助长加强了传媒暴力对青少年形成暴力犯罪心理的影响。“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都存在着意图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孤立的状态。因此,当人们发表意见时,总是首先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多数人相一致时,他们便积极大胆的发表意见,而当发现自己的意见处于“少数”时,往往屈服于多数而转向“沉默”,意见的表明与“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传播过程。换言之,假设在“大众对暴力媒介赞成还是反对”的舆论中,反对方的沉默造成了赞成方的实力增大,其势力的强大反过来又使更多的反对方转向沉默,于是便形成一种赞成媒介暴力的一方势力越来越强大,而反对媒介暴力的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而现实情况与这一假设正好不谋而合,大众对媒介暴力往往采取一种漠视、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沉默,使得传媒暴力在社会上更加肆虐,并造成执法上的空洞。尤其对青少年而言,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中都一律禁止青少年接触暴力文化,但在现实中都基本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对此还基本处于放任状态。虽然我国一直都限制色情和暴力内容的传播,但在实际做法上往往是限制色情不限制暴力。公众的沉默导致了法制对传媒暴力宽容度上升,法制对暴力默许大大加剧了传媒暴力对受众暴力倾向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一方面,他们精力充沛、体力旺盛、求知欲望强,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人生阅历太浅、是非观念模糊、情绪易冲动、自制力较差,盲目的模仿做出极其错误的选择,最终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青少年对社会上发生的不正确的东西和“不良信息”,缺少正确的恰当的认识方法,无法去自我筛选、自我选择,因而,对处于现实社会中的自我亦不能放弃利己的倾向和过重自我的倾向,处于复杂环境中或不良群体中时无法洁身自好,坚持正确地价值观,反而随波逐流,甘于堕落,极易受周遭暴力文化的影响。

传媒暴力可以满足青少年寻求刺激的心理需求。传媒暴力可以调节情绪,在虚幻的传媒暴力中青少年可以暂时忘记现实,发泄或转移平常被压抑的情感,逃避现实的情感冲击。传媒暴力可以满足青少年英雄角色扮演的渴望。现实社会中实现不了的英雄梦,在暴力片或暴力游戏中,演员代替他们完成英雄战胜恶魔、正义战胜邪恶的使命,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也就使得传媒暴力在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因素中占据主要因素。

其实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的成因多种多样,其影响机制也是各不相同,除上述的一些家庭、社会经济、暴力文化方面的影响因素,还有学校老师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要全社会各个角色一起通力配合,社会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干净和谐的成长环境,老师加强教育,家长加强引导,共同抑制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的形成,创造出更加融洽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社会控制的心理分析》,陆时莉,选自《青少年犯罪问题》

《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及防范分析》,曹招生,选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暴力文化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机制》,沈立春,选自《时代教育》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和人格因素辨析——以赵承熙、马加爵等大学生杀人案件为例》,金泽刚,选自《犯罪研究》

《青少年犯罪成因心理学研究新进展》,郑红丽、罗大华,选自《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1期文中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李孟芩 重庆合纵律师事务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