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对李鸿章认识的理解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2024-07-05 11: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近代史上,湘军和淮军是非常重要的两支军队,其诞生于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战后两支军队虽有裁减但却并未消亡。

  其中尤其是淮军,在镇压太平军过程中,即大量换装西式武器,逐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全火器化的军队。

  之后出身团练的淮军承担起了国防重任,实际上取代了八旗军和绿营军等国家正规军的作用,甚至到后来袁世凯组建北洋新军时,也是淮军留下的底子。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相比于湘军起源被研究的较多,淮军是如何诞生并发展到一定规模的研究是比较少的,本文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下淮军起源及初期发展的问题。

  一:大势所趋

  湘军、淮军的起源离不开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没有声势浩大的太平军,便不会有这些地方团练武装的兴起。

  1851年,洪秀全等人在广西金田起义,起义军之后向北进军,攻入湖南;后又沿长江而下,一路攻城略地,攻占南京后以此定都,兵力发展到数十万人。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太平军席卷长江下游后,清廷调集多地八旗军和绿营军前往镇压,但屡遭败绩;太平军偏师甚至北伐打到了天津杨柳青附近。

  无奈之下,清廷放开对地方武装的限制,让大批士绅组织团练武装对抗太平军。

  我们知道,曾国藩以湖南团练整编出了湘军;而在湘军创立并发展之时,李鸿章也在安徽泸州一带组织团练与太平军作战,但李鸿章所部规模小,影响力并不是很大。

  1858年,李鸿章转投曾国藩。当时湘军主力李续宾部在三河被全歼,精锐部队元气大伤之际,有故人来投令曾国藩极为高兴。

  此后,李鸿章在湘军幕府任职数年,这几年时间曾国藩有意磨练李鸿章的脾性,同时湘军总部的幕僚工作也使得李对军务运转极为熟悉。

  

后来李鸿章这么说:从前历佐诸帅,茫无指出归,至此如识南针,获益匪浅。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同时他也深刻知道作为一军之帅执掌部队是非常艰辛的,1862年其奏折中称:臣从国藩讨论军事数年,见其选将练兵,艰苦经营,不期旦夕之速效。

  1860年,清廷江南大营覆灭,不久后曾国藩被实授两江总督,负责对太平军统一作战。

  胡林翼向曾国藩极力推荐李鸿章负责“淮上之师”,作为剿灭太平军的一支主力。

  当时,湘军已扩充至10万人以上,军饷及作战支出极大。曾国藩想染指淮北盐场,并向清廷建议任李鸿章为两淮盐运使,但是没有得到批准。

  不过李鸿章独当一面的机会很快便来了:太平军大破清军江南大营后将兵锋指向了上海。

  当时的上海是清政府对外开放五个口岸中最大的一个,1850年代其海关税已达百万两以上,1860到1862年上海海关税每年可达300万两。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对外贸易的增多使得大量国内货物也需运至上海出口,当时清政府采取的策略是对货物收取厘金以补充军费,而上海则是“东南财赋之首”,号称“每月可筹饷六十万两之多”。

  战乱时期,兵员并不难招募,关键是军饷一定要有。没有军饷就招不到士兵,便难以激励士兵作战,同时也无力筹措粮食以及更新军队的武器装备。

  上海地区本来没有多少驻军,1860年太平军第一次进攻上海时,这里仅有江苏巡抚薛焕所率的少数清兵以及西方列强军队千余人。

  为了防止太平军攻下上海,薛焕利用上海充足的财力,大肆招兵,竟然将兵力扩充到了50000余人。

  

其兵力虽多,但多为市井无赖之徒。太平军来攻,则“辄溃”;派去进攻太平军则“偶出即回,败则从贼”。当时的外国人也很纳闷,称:皇室军队经常跟太平军沆瀣一气,一有危险就动手劫掠焚烧,然后溃败。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不久后,上海地区出现了一支由美国人华尔统率,集合了中外流氓千余人组成的洋枪队,其兵力不多,但皆使用西式武器,战斗力很强。

  不过这点人不能满足避居上海的江浙富商们要求“恢复家园”的愿望,而当湘军在安庆大胜后,这些人派出代表请求曾国藩保卫上海。

  曾国藩显然对上海充足的财赋非常上心,但是他认为关键是当地的财税必然要为自己控制才能派军,否则便是为他人做嫁衣。

  当时曾国藩已经高居两江总督之位,1860年底清廷授命其节制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巡抚、提、镇以下各官,并考察江苏、浙江巡抚能否胜任。

  浙江巡抚已经由左宗棠接任,而江苏巡抚则是在上海扩军的那位薛焕。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曾国藩趁机进言:(薛焕)每月糜饷二十余万,不能专办一路之贼,不能胜此重任。而他同时举荐李鸿章为江苏巡抚,并得到了清廷的批准。

  最初计划前往上海的是曾国藩所部湘军,当时其弟曾国荃刚招募了一批八千人的新兵,计划以其“替守安庆,而抽旧兵,先赴下游”。所带之兵“弟率万人以去”或“至少亦需八千人”。

  但是曾国荃自己却不愿前往上海,此后北京发生了慈禧太后主导的辛酉政变,曾国藩遂取消了派曾国荃前往上海的计划,转而任用李鸿章。

  前面提到,李鸿章曾在安徽合肥、庐江、巢湖一带办过团练,他后来投奔湘军后,这些团练依然存在,并与李鸿章联系密切,而且还有一定的作战经验。

  曾国藩原计划进军上海的部队由淮扬水师五千人以及令拨陆军六七千人组成;而安徽当地团练得悉李鸿章将督师赴沪的消息后,纷纷与其联络,希望建功。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李鸿章自己说:同治元年,臣督师赴沪,(张)树声号召同里敢战之士,如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周盛传等慷慨请从。

  曾国藩的湘军当时应付各大战场,其实也不容易分兵上海,在看到了李鸿章有募集淮勇的能力后便得以肯定,称“募皖北之勇,名为淮军”,时间点是1861年12月。

  二:淮军初立

  当时安徽兵勇大多为团练,并非战力强悍的湘军,因此为了帮助李鸿章组建淮军,曾国藩除帮助这些团练整训外,还拨付了部分湘军给李鸿章。

  其中最精锐一个营是曾国藩自己的亲兵营——两江总督督标亲兵营,后来又从曾国荃处拨得一营,分为正、副两营。

  曾国荃部另外将程学启部两个营划归李鸿章指挥,程为安徽人,所部原为太平军,后来投降湘军,虽历次死战,但不为曾国荃信任。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李鸿章曾派人对程学启称:吾辈皖人入湘军,终难自立,丈夫当别成一对,岂可俯仰因人。

  此外,曾国藩还划拨张遇春的春字营、李济元的建字营、新募兵林字营正、副两营、陈飞熊的熊字营、马先槐的垣字营给李鸿章,其中除建字营未能成行外,其余全部划拨成功。

  这五个营外加前面提到的亲兵两个营和程启学的两个营,一共有九个营的兵力,总兵力达4500人,占到了淮军刚成立时兵力的一大半。

  可以说初期成立的淮军,其骨干力量还是湘军组成的。

  

而由皖北团练为主编成的部队,其营制也均仿造湘军建立,所谓“定营伍之法,器械之用,悉仿湘勇章程”。

  湘军营制,主要是以基干作战单位“营”而组成的。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每个营设营官一员,分立前、后、左、右四哨;

  每哨设哨长、哨官各一员,哨官有护勇五人,此外直辖八个队:第一、五队为抬枪队;第三、七队为小枪队;第二、四、六、八队为刀矛队;队的长官为什长,刀矛队和小枪队有正勇十人,抬枪队有正勇十二人,每队及哨官护勇有伙夫一人。

  如此,每哨一共有一百零八人,四个哨一共有四百三十二人。

  此外,每个营有六个队的亲兵,其中第一、三队为劈山炮队;第五队为小枪队;第二、四、六队为刀矛队;每队什长一人,亲兵十人,伙夫一人,六队亲兵共计七十二人。

  这样每个营一共有五百零五人,除了营官及四位哨官外,共计五百人,即所谓五百人营制。

  此外,每个营雇长夫一百八十人,负责搬运劈山炮、火药、粮食等作战物资;营内另有帮办、书记、医生、工匠等人,全营人员约七百人左右,可独立承担作战任务。

  以上,劈山炮队、小枪、抬枪队所用为热兵器,其余为刀矛等冷兵器。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李鸿章称:每营五百人仅用小枪、抬枪一百二十余杆。小枪每人一杆,全营九个小枪队,每队什长及正勇十人一人一杆,共计九十九杆;抬枪八个队,每队抬枪三杆,共计二十四杆。

  所谓劈山炮者,“身只五尺,能吃半斤子、半斤群于,可致远四五里;最初供作战船用炮,后来所造既多,渐作陆战之用”,每个营装备两门劈山炮,以为重火力之用。

  至于军饷,营官月薪五十两,营办公费每月一百五十两;哨官月薪九两、哨长月薪六两、什长月薪四两八钱;亲兵、护勇月薪四两五钱、正勇月薪四两二钱、伙夫月薪三两三钱、长夫月薪三两。

  每个营每月的开支约为两千八百两左右。

  以上提到,曾国藩先后划拨给李鸿章九个营的兵力(其中程学启的开字营两营以及春字营兵员为安徽人),那么李鸿章自安徽募得的兵力有多少呢?

  其中,张树声所部为树字营、刘铭传所部为铭字营、潘鼎新所部为鼎字营、吴长庆所部为庆字营,另外还有周盛波所部。

  淮军的各项军令制度也均照搬湘军而来,因此有“湘、皖两省将卒,若出于一家然”。

  1862年,淮军各队向安庆集中,到当年三月基本成军。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上海士绅得知淮军成军的消息后,立即募集了八万两饷银,同时以十八万两白银的代价租得了七条轮船前往安庆助运淮军至沪。

  淮军前往上海的有原湘军系统的七个营以及新编的树字营、铭字营、鼎字营、庆字营,这便是日后记载的淮军抵沪的十一个营,共计五千五百人;再加上后期抵达的原湘军系统的两个营,便是后来世人所称的淮军初立的十三个营,共计六千五百人之说。

  实际上当时淮军系统的还有周盛波所部,该部不是乘船抵沪的,而是随李翰章自陆路抵达的,其部名为江苏抚标亲兵营,主要是押送马匹至沪,中途扩编一营,实有兵力一千人。

  因此淮军成军之时一共实有十五个营,共计七千五百人。

  三:鸟枪换炮

  淮军抵达上海之后,便与西方列强商讨如何抵御太平军进攻。

  但实际上西方军队并不想让自己的军队有所损伤,因此淮军抵沪的几次作战中均是以一己之力克之。

  由于太平军天京方向遭到湘军威胁很大,因此其对上海方向一时也无法集中全力应对。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西方列强当时的计划是由李鸿章划拨一部分军队,由清政府出钱,外国军官负责指挥,培训类似于华尔洋枪队(当时已更名为常胜军)那样的部队。

  李鸿章不愿将自己的淮军付之于英法,于是便将原上海驻军中划拨一千人给英国人训练,编为会字营,有正副两个营;此外分两批拨给法国六百人,称为是庞字营——这些部队皆装备洋枪洋炮。

  在与西方殖民军队及这些洋枪队的接触中,李鸿章认识到了洋枪洋炮的威力,认为:洋人火器,攻城夺垒及船上开用,实为无敌。

  但李鸿章不想自己的淮军被洋人控制,因此不可能将军队交付英法,不过他对引进西洋武器装备淮军却十分感兴趣。否则以淮军现有的装备和实力,防御上海尚且吃力,而能进剿建功则很难做到。

  1862年秋,淮军中已经拥有洋枪1000余枝,最初淮军在原有的部分营内增编使用洋枪的洋枪队,发觉其好用后,不断购买新枪。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当年11月,淮军除缴获太平军1000余枝洋枪外,另外又新购了3000余枝洋枪。随着洋枪的大量列装,增编洋枪队不再施行,而是在已有营制的基础上率先将原小枪队和抬枪队的武器替换为洋枪。

  除了使用西式武器外,西式战法和训练也引入到了淮军中。

  常胜军的华尔在与太平军作战中被击毙后,统领一职落到了英国人戈登头上;在此期间,李鸿章与英国人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常胜军中的英国军官开始在淮军中担任教习,李鸿章本人也招募洋人采办制造军火的机器或是直接采办军火。

  

此后,淮军和常胜军协同作战,但凡遇到坚城,淮军则依赖常胜军的大炮将其轰开,然后再行劫掠,所获甚多。

  1863年秋,淮军和常胜军包围了江苏省城苏州,太平军郜永宽、汪安均、周文嘉等四大将暗中投降了淮军,杀慕王谭绍光后献城投降。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李鸿章认为郜永宽等难以节制,将太平军降将全部诱杀,此后又大肆屠杀降军,是为苏州杀降事件。

  由于常胜军的戈登是确保郜永宽等人不被杀的担保人,更因为常胜军没有得到劫掠苏州的机会。戈登大怒,曾带枪去找李鸿章理论,未果。

  英国也因未能进一步将势力染指到苏州地区而感到非常不满,但是最后此事件还是不了了之,因为攻克苏州在当时是非常大的功劳,李鸿章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

  意识到李鸿章可能转而亲近其他列强后,英国人不得不与其和好,转为继续支持李鸿章和淮军。

  1864年,清军攻克常州后,常胜军被裁撤。其中精干部队和绝大多数武器为淮军所得,这是淮军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一支600人的开花炮队,李鸿章得到后,非常高兴地说:炮位三十余尊,系华尔、白齐文、戈登历年凑制,皆中国所无者,内有浙、苏弁勇,熟于施放。

  这支部队合以程学启开字营炮队,“略一简练,无坚不摧”。

  除了炮队外,常胜军还留下了枪队一千余人,另有常驻由英法分别训练的两部裁撤后的余部,外加在此基础上新招募的兵勇,这部分由英法系统培训的部队有三千余人。

  而在历时两年多的作战中,淮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原先的十五营的部队滚雪球般地扩充。

  1863年初,李鸿章抵沪仅有半年多时间,其部队已经扩充到了约60个营,30000余人;1863年6月,淮军又增加了约20个营,兵力增加到40000人;1863年10月,其兵力达到了60000余人。

  到1864年南京被曾国荃部攻克时,李鸿章的淮军已经发展到了一百四五十营,70000余人,比两年多前刚开上海时扩充了10倍左右,正式成为可与湘军并立的一大武装力量。

  这么多的兵从哪里来的呢?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第一:是从原上海驻军中选捡精锐而来;第二:派人至安徽招募新兵;第三:自太平军降军中选捡精锐,其中以安徽人优先,这第三部分是最大的来源。

  有了兵,还得有钱。

  前面提到,曾国藩派李鸿章到上海实则是看中了上海的财税。

  李鸿章到上海后施放手段,逐渐控制了当地的财税收入。其每个月海关税、厘金、捐税的收入确实可达六七十万两之巨。

  

但是李鸿章有自己的私心,其在上报时仅承认不到一半,如上报清廷时称“苏、沪税厘及藩库地了牵算,月入不足三十万”;而称淮军所耗时,则常以“半饷”之名对外搪塞。

  而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要求李鸿章以沪税支援湘军时,李鸿章则百般陈述困难,往往少发、缓发或不发,历经催促也不过应承给湘军“月款八万两”。

  实际上,这些钱大部分都投给扩充出来的淮军了,而且不光扩充兵力还换装先进的武器。

  近代中国第一支全火器化军队:李鸿章的淮军是如何创建的?

  最初洋枪仅替换营中的小枪队,一营部队洋枪不过100余枝,后来除了部分部队仍维持原编制外,其余全营均换装洋枪,另外每哨增2个炮队,全营洋枪有400余枝,另有10个炮队,火力大为增强。

  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后,湘军大部被裁撤,而几乎全部装备西式武器的淮军经过裁撤后依然还有超过100个营,5万余人,是当时中国武器最先进的一支军队。

  此后这支军队又投入了镇压捻军及多次对外作战中,成为了清晚期极为倚重的一支武装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