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关于青少年职业规划的调研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对未来规划的调查问卷 一份关于青少年职业规划的调研报告

一份关于青少年职业规划的调研报告

2024-06-27 01: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调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共420人,回收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53份,有效回收率88%,样本量超过300,具有代表性及分析可行性。

总体样本中,在性别层面,男生186人,占比为52.5%,女生167人,占47.2%,男女生性别差距小,能了解到青少年男女生不同性别对职业意识和职业规划的认知情况。

在年级层面,青少年年龄阶段限定在9~16岁,因此人群覆盖五~七年级,其中五年级89人、六年级81人、七年级90人、八年级93人,各年级人数相差不大,能够了解并比较各年级的青少年职业认知情况。

(二)主要调查结果

1、青少年自我认知情况

问卷第一板块是青少年自我认知情况,包含青少年对自己性格、兴趣爱好、自身能力及自身优劣势的了解。

根据埃里克森人生八阶段理论,青少年期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时期,此时青少年对自我对周围时间有新的观察和思考,通过问卷了解青少年对自我的认知情况,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认知有清晰的了解。

(1)青少年对自身性格及兴趣爱好了解程度高,对自身能力及优劣势认知程度较低

青少年自我认知调查表 表1

2、青少年职业认知情况从表1中可得,青少年对自身性格和兴趣爱好的认知程度较高,占比达51%和46%,对自身性格和爱好非常了解,有清晰的认知,从后期的访谈和参与观察中,了解到青少年喜欢画画、喜欢冒险,需要推理逻辑性强的事物。

在涉及到自身能力及优劣势层面,青少年了解程度不高,对自能优势和能力没有较清晰的认知,不知道自身具备什么样的优势和能力,特别是在能力方面,青少年对自身能力认知程度较低。

青少年职业认知板块,包含自身期望从事的职业,了解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所需技能,工作的专业、了解各职业的渠道及想了解职业的哪些方面。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了解不同阶段青少年希望从事的职业及与职业相关各种知识的了解程度,除此之外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知识回馈。

(1)青少年期望职业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其中青少年更偏爱职业声望高,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和自由职业。

在“你期望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是什么”,选项从农牧渔林业、生产制造业、警察、医生、自由职业等17项职业,青少年根据自己的想法选出理想职业。

在353份有效问卷中,每个职业类型至少有2人以上的青少年选择,职业选择呈现多元化。

但是青少年更偏爱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认可的职业及符合年轻世代的自由职业,如教师、医生、警察、设计师等。其中12.7%的青少年未来希望从事文艺体美类,如画家、音乐家、设计师等;22.1%的青少年选择教师、医生和警察职业;9%的青少年的职业期望是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但是也有想当一部分的青少年,约11%,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想法。

(2)青少年对职业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低,仅有模糊印象和概念

青少年职业认知情况表 表2

青少年对自己未来期望从事的职业有了想象和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职业的具体内容及职业所需技能的了解程度低,对于职业的想象仍然停留在浅层次及大众印象中。

从表2得知,青少年对自己所选职业的具体内容了解程度低,一般了解占51%,不了解占22%,可知青少年对职业内容了解程度和认知程度较低。

在关于职业技能方面,青少年了解程度比职业内容稍高,但是对于职业所对应的专业,初中阶段的青少年了解较少。

(3)青少年获取职业信息渠道少,主要来自长辈的职业状况及自主搜索自身喜爱的职业

通过问卷数据得知,16.1%的青少年通过自己父母亲友的实际工作情况,了解到职业相关信息,有31.6%的青少年通过自主搜索了解自己喜欢的职业工作情况。

青少年对在获取有关职业信息的渠道少,主要集中在父辈的实际职业及自主搜索,对职业的理解程度低。

(4)青少年对于职业的期待更多集中在工作价值及工作环境

根据数据统计,有28.8%的青少年,约208人次更想了解职业的工作价值,即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13.6%的青少年关注工作环境。除此之外还包括行业前景、工作薪酬、工作福利等。

现阶段的青少年,对自身想从事的职业有了懵懂的雏形,根据父辈的职业及社会主流价值及青少年自身的独特性,知晓自己未来期待的职业,但是对于职业仅仅停留在浅层次,对于职业内容、职业技能及对应专业了解程度不高,也还有一部分青少年对未来的职业是没有想法的。

对于职业,更多的青少年关注的工作价值和工作环境,与传统的薪酬论相比,青少年在职业选择上有了新的想法和新的洞见。

3、青少年职业规划认知情况

在青少年职业规划认知方面,主要是通过问卷了解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关于目标的具体行动及未来发展规划是否清晰或有初步的计划。通过青少年的回答,了解青少年目前的学习与职业规划情况。

(1)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较为明确的目标,但是缺乏针对目标的具体行动

如图,在被调研青少年中,有84%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定下目标,包括长远目标,如中学及大学的选择,中期包括自己期末成绩应该达到什么程度,短期目标包含自己的周或月学习计划等。由此可见,此阶段的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明确的目标。

但是落到具体行动层面,目标与具体行动出现较大的差距,仅有72%的人针对自己的目标采取了一些行动。

五、调研结论与建议

1、调研结论

通过对金东区青少年职业规划意识和职业体验需求调研,了解到青少年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及职业规划认知情况,总体来说青少年自我认知水平较高,职业认知程度低,缺少职业规划认知和职业体验平台。

通过对金东区青少年职业规划意识和职业体验需求调研,了解到青少年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及职业规划认知情况,总体来说,青少年自我认知水平较高,职业认知程度低,缺少职业规划认知和职业体验平台。

1、青少年自我认知程度高,对自身特质有清晰认知,洞察自身的性格和爱好,并对自身形成了正向的评价。

但是他们无法将自身特质与优势对应,不能发掘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因此,需要延续青少年自我认知程度高的优势,聚焦于青少年个别化的优势发现和潜能发掘,引导青少年发掘自己的能力和优势特质,转“困”为“优”。

2、青少年职业认知程度低,自我特质与职业特质匹配度低,但是青少年拥有自我认知优势和正向自我评价,并且又能力有意愿了解感知职业的价值。

青少年需要真实的职业体验平台,通过真实的职业环境体验和职业模拟进行职业探索、形成以职业为中心的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能够将自身特质和职业特质进行匹配,进而能回答“我喜欢什么”和“我适合做什么”的问题。

3、青少年缺乏职业规划认知意识,但是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定有明确的目标并付诸行动。青少年处于儿童期向成人过渡的阶段,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青少年需要职业内有血有肉榜样人物的分享,看到他们身上的品质和力量,通过分享与互动,设定自我职业目标,并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2、大梦想家项目

针对青少年职业认知程度低及缺少职业规划的现状,“大梦想家”职业体验增能项目以9~15岁青少年作为服务对象,通过项目活动帮助青少年经历职业感受、职业认知、自我认知、职业探索、职业规划等几个阶段,建立职业意识,进而形成对职业的良好认知,形成自我职业定位及职业生涯规划。

(图转自刘晓、黄卓君对职业生涯的系统设计)

“大梦想家”职业体验项目是作为金华市“金保未·护未来”公益创投项目之一。

该项目以需求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为青少年搭建职业体验平台,以儿童职业体验为切入点通过职业体验营和职业故事会多空间开展职业角色模拟、行业精英人物分享、职业场所参观等活动,体验成人职业世界,帮助青少年进行职业探索、职业规划,实现青少年从对“自我”的认识转化为对“职业”的认识,从职业态度过渡到职业行动【1】。

注:[1] 刘晓, 黄卓君. 青少年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内涵、内容与实施策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23): 32-37.

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

他与 30000名青少年接触后

他得出这 10点心得...

《与青少年沟通技巧实务课》

深受好评,扫码拿下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欢迎大家来投稿呀~

社工客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