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抗战往事之《1937年初冬,无锡之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对无锡的印象有哪些 无锡抗战往事之《1937年初冬,无锡之殇》

无锡抗战往事之《1937年初冬,无锡之殇》

2023-12-19 07: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月16日上午,敌机开始对无锡的鸭城桥、高桥等处实施空袭,炸毁铁路一段,民船三艘,下午又对蠡湖宝界桥一带实施了轰炸。据统计,至8月底,日军先后对无锡实施轰炸16次。

9月起,轰炸频次更加密集起来。10月中旬,无锡火车站、惠山、周山浜、戚墅堰等地遭到敌机滥炸,庆丰纱厂、丽新纱厂的厂房设施被尽数炸毁,死伤无数。

惠山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之下,泥人店铺作坊严重被毁,惠山泥人行业几乎完全停顿,直到抗战后期才稍有恢复。宜兴紫砂业也因此而急剧衰弱。

11月起,敌机开始对无锡老城区的孔庙、省锡师、竞志女校、普仁医院等地进行轰炸,城区居民向四乡逃亡。当时普仁医院一位美国医生在他的日记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11月10日,日机轰炸,今天是最凶的一天了,投掷的炸弹至少有一百几十枚(140多枚),多处起火,被炸的地方有惠山、工厂以及水西门外一带。惠山的军用医院中弹,伤兵多人被炸死,工厂区内的平民死伤更是不计其数。送到医院来的平民伤员都残缺不全,惨不忍睹。12日,今天是恶魔的日子,炸弹击中了医院……医院的工作已无法进行了。”

11月23日,日寇一路从苏州沿运河进攻无锡,从白峁口登陆,一路烧杀掳掠。无锡许巷上全村二百多人被日寇机枪扫射而死,仅有一个婴儿被母亲用身子压着幸运地活了下来。当天夜里,维护无锡秩序的宪兵一团西逃,无锡遂成空城。24日,日寇在无锡城郊各乡奸淫烧杀。当天下午,日寇先头部队百数十人占领无锡城区。

11月25日,无锡沦陷。

日军一路野蛮猛进,剑指南京。江阴作为日军直捣南京的第一要塞,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国民党军队在11月27日至12月1日展开了一场江阴保卫战。这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的一次海战。不过,这场保卫战最终以中国海军第一舰队被日军全数击沉,江阴失守,日军逼近南京而告终。

“大火连烧十昼夜”,死城屈辱重建中山路

无锡沦陷后,驻扎无锡的日军首先关闭了东城门,并在此后的八年时间里,从未开启东门,随后分设24个中队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屠城行动。

1937年11月26日起,无锡城外自三里桥经北塘到老北门,从火车站到工运路,城内从老北门到三凤桥,“大火连烧十昼夜”,繁华市区建筑尽付一炬。至此,无锡主要工厂、街道、商店、主要建筑、校舍、银行、医院、戏院尽成废墟。

腥风血雪裹袭老城大街小巷,千余市民被枪杀,尸横街头。一日,老北门(控江门)城楼上,一个抗日志士被日军高吊在十字架上,两手还挂着标语“谁敢对抗大日本皇军,这就是他的榜样”。

日寇在城外农村的烧杀抢掠,更是罄竹难书,古运河中漂浮的死尸直到翌年2月还能看到。

据不完全统计,1937年11月前后初冬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无锡死于日寇暴行的人数达到14150余人,烧毁房屋65600间,全县损失财物计两亿元以上。

12月上旬,日军又纵火申新三厂、广勤纱厂,茂新一厂、申新三厂及仓库被炸,轰然一声夷为平地。

据资料记载,抗日战争沦陷区产业资产遭受损失的程度分别为:上海52%、南京80%、杭州28%、无锡64%、武汉12%、广州31%、湖北十六区22%。无锡产业损失仅次于南京,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无锡民族工商业,就此被日寇摧残殆尽。

日寇烧杀奸掠之下,但凡能逃的城区居民都逃走了,老城处处断壁残垣,几成死城。

1938年上半年起,日本侵略军已严密控制无锡城区,复兴路日本宪兵队、社桥头警备队、七尺场圆通路军特务部无锡宣抚班、中山路升平巷洋房里物资出入境管理处先后成立。日军还以军用票1:1兑中国法币,搜刮物资和农产品、粮食,日商洋行也在无锡开业,目的是渗透各行各业,达到“以华制华”的罪恶目的。

直到1938年夏日,到乡间避难的居民才陆续返回城中,从控江门(胜利门)到崇安寺寺巷口这条被烧的街道两边陆续重建房屋,道路也拓宽了,一些本地人开的商店开始恢复营业。这条道路后来被命名为“中山路”,这也是现在中山路北段的最早来历。

第二任伪县长毙命,引日军全城大搜索

无锡沦陷后,日寇占领区内都成立了伪县政府,委派伪县长及伪区、乡、镇长,同时北乡八士桥方面亦有“维持会”的组织。无锡在汪伪政权时期,八年间共有伪县长八人,分别为张揆伯、杨高伯、秦亮功、安照白、牛荫麐、杨彦斌、曹湘和张修明,都是城中的老绅士。其中第二任伪县长杨高伯的意外身亡,在锡邑曾经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杨高伯曾中过前清举人,家住南市桥上塘街39号,那原是明末东林书院领袖高攀龙的第宅。杨氏为无锡望族,坊间时有“城南杨高伯,城北杨翰西”之说,南指南上塘,北指旗杆下。自杨高伯出任伪县长后,每日坐黄包车从南市桥上塘出发,经和平桥抵达二下塘,过承贤桥(今新开河)直至三凤桥,再由寺巷口进入新县前县衙上班,两个骑着自行车、挎着驳壳枪的保镖一路随行。

初秋某日,杨高伯上班途中,行至寺巷口时忽然“呯”的一声枪响,车夫惊慌中往前一屈,杨高伯向前一俯,子弹不偏不倚正中其要害,杨高伯就此断送了卿卿性命。现场一片混乱,行刺者趁乱逃之夭夭。因杨高伯的被杀,关闭城门大事搜索了一星期,结果还是不了了之。第四任伪县长安照白与杨高伯一样,因对日军言听计从,也被游击队击毙。

与杨高伯、安照白相比,锡邑另一位人物杨荫榆,也就是杨绛的姑母,则在抗战时期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杨荫榆家住留芳声巷,早年留学西洋,是无锡最早的女留学生。上世纪20年代,她在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期间,因压制学生进步运动引发学潮而引退,并因此饱受质疑。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却是晚节彪炳。杨荫榆晚年在苏州东吴大学教日语,苏南沦陷后,她亲眼目睹日寇闯入民宅蹂躏妇女,于是挺身而出多次前往日军司令部交涉。日本军官见她日语流利,待她还比较客气,但仅是表面下令制止应付了事,但杨几次三番地前往交涉终于惹恼了日军。1938年元旦,两名日军将杨荫榆哄骗出门,行至吴门桥时,一日军对其背部开枪,另一日军一脚将她踹入河中,杨荫榆奋力挣扎,日军又连开数枪致其毙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