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资源变资产!徽州古村落蝶变焕新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家乡村落的蝶变调查报告 沉睡的资源变资产!徽州古村落蝶变焕新颜

沉睡的资源变资产!徽州古村落蝶变焕新颜

2024-02-03 10: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在中央主题教育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程中,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组织下,《金融时报》记者深入安徽省黄山市、滁州市、淮南市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一线探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地方实践。调研发现,在安徽省,各地因地制宜,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在金融的支持助力下,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南宋著名诗人赵师秀的《徽州》一诗,道出了徽州的山川秀色。徽州山川秀美,物产富饶,历史文化悠久。作为徽文化的发祥地,黄山市内古村落星罗棋布,依山傍水,粉墙黛瓦,引来众多游客在此间流连忘返。

西溪南古村落被掩映在丰乐河两岸遮天蔽日的枫杨林之中。

西溪南村内,沿河多家民居被改建成民宿。

走进西溪南村,石桥、汀步、木桥横穿于湿地溪流之上。清流绿树,石阶古村,仿佛童话中的“绿野仙踪”。漫步在村子里,记者发现沿河遍布着风格各异、由不同主体经营的民宿,民宿都由民居改造而来,环境清幽别致,不少民宿门口还挂着“AAA级信用民宿”的标牌。整个村子干净整洁,交通便利,不时有景区游览车送来新的客人办理入住。

不同于南屏、宏村、呈坎、西递等众多知名的徽州村落,西溪南村是近年来才逐渐为众多游客所认识。据当地银行工作人员介绍,是黄山市“村落徽州”项目让古村落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三变”思路破解发展困境

灵山村内,河道正在重新建设,一旁村民背着背篓走过石板桥。

“黄山市面临着工业上没有形成产业链,农业上相对分散的情况,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是一个相对富民的产业,在地方经济带动方面仍存在不足。怎么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这其实是我们多年业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徽商银行黄山分行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讲述了该项目的意义。

据了解,黄山市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尤其是经营性收入很不平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将现有资源资产充分整合利用。例如在临河村,村民的收入以自家种植蔬菜为主要来源,不少老旧民居闲置、土地零散,没有得到良好的合理利用。

如何将“资源变资产”,发挥闲置资产资源的效益,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村落徽州”系列项目就是徽州区创新探索出的一条结合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新路。

王婧 摄

2022年4月,徽州区与农发行黄山市分行先行试点“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一期总投资4.77亿元,其中农发行黄山市分行授信3.8亿元,利用政策性金融资本助力徽州区浪漫乡村发展有限公司(徽州区国有企业浪漫红文旅集团全资子公司)打造艺“蔬”临河、生态坑上、康养蜀源、红色石岗等 4个主题品牌徽州村落,成为“国企运营村庄”的“村落徽州”绿色金融模式的开端。

“‘村落徽州’的资金,简单来说,就是要把一些沉睡的资源激活、盘活,把一些好的资源利用好。”浪漫红文旅集团总经理罗建中对记者表示。例如,在临河村,通过按照国有企业浪漫乡村发展公司持股60%、村集体持股40%比例设置建立“强村公司”,将原来闲置的土地、民居等可利用经营的乡村资产资源评估入股,作为村集体资本确权进入强村公司,并引入社会资本,从村集体、合作社等主体手中流转闲置或低效的林地、建设用地等,集中开发特色蔬菜种植园、民宿、乡村文旅研学体验等项目。一方面将闲置的乡村资产盘活,变为运营资本,另一方面结合各个村落的资源禀赋发展产业品牌,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比如临河村就以蔬菜产业为特色,强村公司立足于此,丰富蔬菜产业业态,发展文旅研学基地;而西溪南村以运营民宿为主,为当地村民创造就业岗位30余个,带动村集体增收100万元以上。

就这样,抽象的“村落徽州”品牌成为了一个个具象的强村富民产品,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黄山经验。

“三资联动”“四方共赢”

浪漫红文旅集团总经理罗建中向记者介绍灵山村保护项目规划

在“村落徽州”项目的实施中,形成了国有企业运营乡村“384”工作法,即统筹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社会资本3个资本,做实上下联动、业态策划、村庄规划、项目导入、产业植入、品牌营销、形象提升、人才培育8个环节,实现群众致富、集体增收、国资增值和社会共赢的四方皆赢效果。

“坚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社会资本协同发力,可以很好地解决‘村落徽州’建设资本运作、资源利用、资产管理等方面难题。”罗建中表示。项目建设中,“三资联动”引来了强村富民的“金融活水”,形成了农村资产资源进场交易、各类经营主体合作参与乡村开发经营的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政府投入乡村建设与设施使用效益,解决乡村发展运营中资金不足的难题。

项目前期,村摸排建档,全面梳理资源禀赋,评估确权,深挖集体资本潜力。之后,明确国有资本主导,按照国有资本持股60%、集体资本持股40%比例设置强村公司,打通国有资本进入乡村的渠道,也盘活了集体所有的闲置乡村资源。强村公司借助金融之力,通过整合规划、投融资建设、智慧管理等关键环节,做好项目前期建设。初见规模后,吸引社会资本入驻,真正实现项目的市场化运营。

“这些项目投入资金大、时间长、回报慢,资金提供方回报率较低,在前期社会资本都不愿意进入。他们希望相关方先把基础工作做好,然后再由他们来运营。”农业发展银行黄山分行客户部高级主管凌飞对记者表示,必须由长期限、低成本的政策性资金先入场,支持做好乡村建设前期投资。

但要提升集体收入,必须通过市场化运营。“市场逻辑才是我们走这条路是否正确的唯一评判标准。”罗建中说:“通过我们国有资金的进驻,设置强村公司,做好基础建设,现在村民的观念改变了,要一起把村子经营好,社会资本也变的有信心了。”据悉,浪漫红文旅集团“打捆”招募“合伙人”,吸引社会资本近10亿元,已签订了广东圣丰集团里塘度假村项目等几份框架协议。

在数里外的灵山村,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艳阳下劳作,抓紧开展梳理梯田、三线下地、加固建筑等村落建设工作。村中主街部分建筑已修葺完善,原来村里的一座祠堂正做内部装潢,将被改建成为一间书局。书局旁的一间民居属于社会资本所有,“老板看到村子建设后,决定也将其改造为一间咖啡馆,很快将会动工。”据罗建中介绍,这里未来将建成集高端民宿、餐饮文创、书局咖啡、米酒制作等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度假休闲区,计划与更多社会资本签订运营协议。

依山傍河,灵山村与临河村都只是近年来黄山市进行古村落改造与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的小小缩影。

据了解,黄山市拥有310处国家级传统村落、492处省级传统村落、4072处历史建筑,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安徽首位。随着“村落徽州”项目的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不断凸显,今年6月,黄山市政府印发《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市级层面成立项目深化推广工作专班,全面推动项目推广。

乡村振兴“徽州样板”

在记者看来,“村落徽州”项目将徽州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与丰富农业新业态、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有机结合,以企带农,正是从“三变”模式工作思路出发,实现了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未来还将要实现“农民变股东”的目标。

项目运用系统思维、市场逻辑探索解决乡村发展“有面子无里子、有输血无造血、有想法无办法”的长期问题。聚焦提升资源利用效益、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运用市场化方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深度挖掘整合农村分散闲置资源,引入资金等要素投入,加快乡村经济要素流通,以国有经济带动村集体经济,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助力建设乡村振兴。

“村落徽州”项目优势明显,但在落地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实际挑战。千村万落,如何建立差异化优势?投资巨大,如何控制和降低风险?乡村振兴项目期限长,如何确保项目的资金回报和可持续性?

在采访中,《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监管、企业、金融机构多方协同,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和方法创新。

“发展乡村振兴,不能只做眼前的事情。”罗建中告诉记者,在运营过程中,我们会针对村庄的产业特点、文化特征、基础配套来甄别不同村落适合的业态,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业态走,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实现错位竞争,避免发展同质化。农业银行黄山分行副行长丁亮告诉记者,当地金融支持还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思路,以村落为聚点,串珠成链,让项目效益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和人居环境改善,形成良好的循环。

为了规避风险,项目还采用了“运营前置”的方法,在确定好村落规划之后,前期进行试运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解决,以规避直接大量投入造成的项目风险。据农发行安徽分行副行长周喜凯介绍,银行机构在前期会充分调研,从金融视角筛选项目,注重第一还款来源,并通过由另一家国企提供担保等增信措施,更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实现项目的商业可持续。“从项目评估和当前运营情况来看,政府平台公司整合资源做整村管理后,这类产品可以形成自身的现金流自平衡和封闭管理。”徽商银行黄山分行副行长韩炜表示,下一步需要注重推动规划落实。”

监管方面也鼓励创新,在评估是否项目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不触碰监管红线得前提下,通过适度提高不良容忍度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乡村振兴领域。

“‘村落徽州’项目将农村居住环境提升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在带动公益项目的同时也以经济项目平衡收入支出,带来了长久的发展活力,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黄山监管分局分管负责人胡尔来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村落徽州”项目贷模式现已推广到黄山市所有区县及邻近的老徽州地区。截至目前,农发行已批准该类项目7个、贷款金额30亿元、投放13.33亿元。徽商银行也已在黄山市范围内授信项目6个共24.6亿元;已实现投放4个项目共9.13亿元。

不仅在徽州,在歙县、在休宁、在祁门、在黟县,众多自然环境优美的徽州古村落,在金融助力下正在经历一场“蝶变”,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依托“古村落”的地方特色优势资源,纵深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产业振兴,皖南多地正在努力探索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原标题:《沉睡的资源变资产!徽州古村落蝶变焕新颜》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