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宣汉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宣汉县桃花乡马茂元简历 达州市宣汉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达州市宣汉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2023-12-28 00: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美丽新村“破茧而出”幸福生活“应运而生”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文章字数:2514

南坪镇花园村车厘子产业园

 

君塘镇陌上森林田园综合体

 

樊哙镇金花村产业基地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君塘镇君坝村在原有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葡萄、樱桃、枇杷、花椒、红心蜜柚等产业600多亩,还积极引进资金和项目,打造了花仙谷、陌上森林、老君洞风景区3处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点,鼓起了村民腰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一村三企’抱团发展、共建共享,实现了全域乡村旅游,带动当地群众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君坝村党总支部书记王东说,该村盘活村集体资产,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扩量与提质并重,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君坝村的产业振兴,只是宣汉县乡村振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宣汉县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产业、扮靓乡村,美丽新村“破茧而出”,幸福生活“应运而生”,为加速争创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贡献乡村振兴力量。 

  1播撒乡风文明种子注入乡村振兴“新灵魂”

  走进庙安镇八庙村,只见以“忠”“孝”“仁”“义”“礼”等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公益广告,镶嵌在乔氏农家乐的外墙上,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庙安镇八庙村党总支书记姚文太介绍,该村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工作有机融合,组织传统文化宣讲志愿者走进农家院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撒思想道德种子,着力弘扬崇尚科学、勤劳向上、绿色节俭、孝老爱亲的时代新风。 

  “几年不回来,回来就办席,办完就开溜,你说羞不羞!”这句流传在八庙村的顺口溜,道出了村民对一度风行的大操大办宴席陋习的憎恨。针对这一陈规陋习,该村紧紧抓住乡风文明“牛鼻子”,采取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方式破除陈规陋习,强力整治大操大办不正之风,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目前,该村没有发生一起违规办宴席事件。 

  近年来,宣汉县探索建立农村德治体系,创新激发群众精神动力的实践载体,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以“忠勇信义·德驻我家”为主题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倡导树立新时代乡村振兴荣辱观,引领鞭策群众讲品行、扬正气、树新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灵魂”,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2创新产业融合模式筑牢乡村振兴“新支撑”

  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达州市铭远生态林业公司创新“农业+康养”模式,在茶河镇钟坪村流转林地6730亩,按照“一核引领、多元联动”的经营发展思路,创办了一家集林下放养、产品研发、深加工水果、蔬菜和中药材种植以及乡村旅游、餐饮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内设驯养繁育区、休闲康养区等多个功能区,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就业。 

  宣汉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玉平介绍,该县创新“农业+康养”模式,依托森林资源、农村田园风光等,重点打造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茶河高峰岩铭远生态园、白马印盒山康养休闲园、毛坝天坪脆李园等森林康养示范点,全面推动农业与康养的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通过“农业+”模式助推乡村振兴的还有宣汉县南坪镇凤凰村。据凤凰村党支部书记赵小平介绍,该村村民过去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收入很少。现在,通过“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高山车厘子产业,打造高山休闲旅游度假区,成为了一个集生态农业、经济文化、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新农村,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近年来,宣汉县探索创新“农业+旅游”“农业+电商”“农业+康养”“农业+文创”等“农业+”产业融合模式,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乡村振兴筑牢强有力的“新支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3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提升乡村振兴“新颜值” 

  道路两旁,绿树掩映,鲜花点缀,干净的沥青路通往千家万户,休闲广场上村民或健身或跳舞……“现在,我们村不仅‘脏乱差’现象不见了,还建起了8000多平方米的广场,环境好了,我们生活得很开心。”宣汉县桃花镇莲寨社区居民胡宗菊喜笑颜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近年来,宣汉县坚持把乡村建设作为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实行就地资源转化利用,农业展现新姿态、农村展现新面貌、农民展现新风采。 

  如今,穿行在美丽新农村,处处感受到乡村振兴“新颜值”,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振兴输入“美丽”能量。 

  4实现美好生活愿景点燃乡村振兴“新希望” 

  “昔日‘荒山坡’,今朝‘聚宝盆’,这是浙川东西部协作结出的硕果,我是其中的受益人。”站在定海·宣汉南坪镇花园村高山车厘子产业园里,村民李吉阳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我家流转土地5亩,流转费1500元;我们夫妻俩在园区务工,收入1.2万余元;我家入股土地分红收入580元,一年共收入14080元!” 

  花园村党支部书记陈良波告诉记者,该村有241户869人,其中有土地入股人员64人,他们与村民李吉阳一样共享东西部协作助推乡村振兴结出的硕果,真正实现土地入股当“社员”、园区务工当“职员”、售卖产品当“店员”,叩开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门”。 

  这样的变化,在离南坪镇花园村60公里外的樊哙镇金花村同样出现。 

  “我村与巴山大峡谷景区毗邻,正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高山富硒富锌茶,加快乡村旅游步伐,让老百姓吃上‘旅游饭’!”金花村党支部书记扈学华介绍,该村积极探索产业振兴之路,利用“一村一项目”发展高山富硒富锌茶300亩,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宣汉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生态“绿色”丰润发展“底色”,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全面小康成果更实、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本版文图由达州日报社供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