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宣传和普及活动持续开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宣传的方式有 文物宣传和普及活动持续开展

文物宣传和普及活动持续开展

2024-05-30 19: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物宣传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文物工作社会影响力、树立文物事业良好社会形象、推动文物事业健康发展、促进文物工作惠及民生等方面,担负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大任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物事业关注度明显提高,媒体技术和新闻业发展日新月异,推动我国文物宣传工作特别是文物新闻宣传工作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文物系统宣传力量稳步壮大。目前全国文物系统宣传工作已经具备一定力量。在机构建设方面,国家文物局自2010年9月在政策法规司组建新闻与宣传处,专门组织协调文物新闻宣传工作。全国已有3家省级文物部门设立了专门的宣传工作机构(北京、山西、陕西),有5家配备了专职宣传工作人员(北京、山西、陕西、浙江、河南),绝大多数省份明确了负责宣传的内部机构和兼职工作人员。在制度建设方面,有9家设立了新闻发言人;5家已实现新闻发布制度化(北京、山西、上海、浙江、陕西),7家不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15家组建了本辖区文物系统通讯、信息员及其联络机制;在开展宣传活动方面,有12家经常性联系文物系统以外的媒体并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其余绝大多数省份不定期联系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在舆情引导方面,有7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文物舆情监测应对工作,其中北京、河南、河北、陕西基本建立了舆情监测机制;在宣传经费方面,有6家安排了年度宣传专项经费(北京、山西、江苏、山东、陕西、新疆),其余多数省份程度不同地对部分重点宣传项目安排了经费;在新媒体建设方面,全国已有200余家文博单位开通了自己的网站,至少有500家博物馆开通了微博。2010年国家文物局政府网仅政务信息即发布近2000条,这些政务信息以其及时、权威和准确性,成为文物部门发布的最重要的“硬新闻”。该网站全年访问量2051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达5.6万人次。       综合性媒体文物工作宣传报道显著增加。近年来,纸质媒体、广电媒体和新媒体的文物工作宣传报道数量均显著增加。几乎所有的纸质媒体在新闻宣传内容上均涉及文物工作,有的还开设了与文物工作相关的专栏、专题、专版。广播媒体也加大了对文物工作的报道力度。电视媒体对文物工作的传播异军突起:中央电视台第一、二、三、四、九、十套节目均已开设与文物主题相关的固定专题栏目;国内已有10余家电视台每周固定播出文物鉴赏、收藏类节目;中央电视台和山东电视台还分别专门开通“书画”和“收藏天下”两个数字电视频道,全天候播出文物题材的专题节目。全国已有各类文化遗产专题、主题网站约1100个。文博工作有关论坛、博客、微博发展势头强劲。     文物新闻宣传方式不断丰富。一是策划专题宣传逐步成为常态。国家文物局和全国各地文物部门在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汶川和玉树震后文物抢救保护、博物馆免费开放、大遗址保护等重点工作中,通过组织中央和各地媒体实地采访,形成了持续不断的宣传热潮。仅2011年,国家文物局就组织中央媒体开展了6个专题实地采访报道,产生良好社会反响。二是向新闻媒体提供信息、稿件成为习惯。主题宣传与日常消息报道相呼应的“全天候”宣传格局在全国文物系统渐成气候。三是电视直播、网络在线访谈等全新宣传方式逐步引入。近年来开展的考古和重要文博活动现场直播,国家文物局领导和部分省级文物部门领导接受网络在线访谈等形式,提高了宣传时效性和影响力。四是借助其他活动开展文物宣传。如北京、上海、陕西分别借力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欧亚论坛等本地开展的重大活动宣传文博事业,文物宣传工作“主动进攻”的态势初步显现。       文物宣传品牌效应逐步彰显。近年来,全国文物系统依托文博节庆活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文物宣传热潮。一是发挥传统宣传优势。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和国际古迹遗址日期间,各地文物部门和众多文博单位纷纷推出重要展览、发放宣传册页、市民文物知识咨询讲座、学术论坛,以及文物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多种活动。二是节庆日主场城市活动“阵地战”声势越来越大。2009年以来,先后以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政府名义在杭州、苏州、济宁、郑州举办了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吉林、黑龙江、安徽黄山等的地方特色主场城市活动也纷纷登场;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在重庆、广州和沈阳先后亮相;而无锡论坛成为国际古迹遗址日主场城市活动的一种形式;重庆文化遗产宣传月、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新疆“文物保护宣传周”等活动则是对文博节庆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三是每年定期形成“宣传季”,以品牌引领高潮。在节庆活动中,全国各地都广泛邀请中央和地方媒体踊跃参加,成为一年中文物领域媒体宣传报道最为集中的季节。以4.18国际古迹遗址日、5.18国际博物馆日和6月第二个周六的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为主轴的全国性“文化遗产宣传季”概念逐步被公众接受,文物宣传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为在“十二五”期间加大文物博物馆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专门设立了“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工程”重大项目,在文物博物馆基本知识、文物保护常识、文物博物馆法律法规宣传等方面,通过一系列具体宣传项目的实施,引领、促进和带动全国特别是重点地区逐步形成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热潮,在城市和乡村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文化遗产在民众心目中应有的尊严,使广大民众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心存崇敬,使文物保护和科学利用成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行动。     2011年6月10日,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工程在山东兖州正式启动。各项工作开展顺利,稳步推进。(文 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