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中“认定”分类新旧变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审计十二个认定 《审计学》中“认定”分类新旧变化

《审计学》中“认定”分类新旧变化

2024-06-30 22: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均作出了认定,注册会计师要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就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认定。因此,认定的分类对审计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贯穿于审计实务操作整个过程。

  在原来的教材中,认定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包括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和分类5个认定,第二类是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包括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4个认定,第三类是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包括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4类认定。

  2019年审计准则修订,认定类别重新整合,原来审计准则中认定的第三类“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整合到前面两大类,将认定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关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及相关披露的认定,包括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和列报6个认定,第二类是关于期末账户余额及相关披露的认定,包括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准确性、计价和分摊、分类和列报6个认定,其中准确性、计价和分摊是1个认定。

  重新整合后,认定的分类相对来说更为简单易懂,将报表和相对应的报表附注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显得更为系统化。认定的整合虽然本质没有变化,但是涉及到了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中相关账户认定名称的变化,这对学生的学习肯定会有影响,特别是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来说,这一变化无疑是重大的。

  商学院 田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