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藻钱氏宗谱》(贻燕堂)的发现及其现实意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宗谱意义 《江藻钱氏宗谱》(贻燕堂)的发现及其现实意义

《江藻钱氏宗谱》(贻燕堂)的发现及其现实意义

2024-07-13 01: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为江藻裔钱氏后人,我在图书馆阅读逃过劫难的大部头《江藻钱氏宗谱》(贻燕堂)时,倍感亲切。它既满足了我寻根归宗的心愿,又大力推动了停顿了八十年的续修《江藻钱氏新谱》项目的上马,发挥了重要的现实作用。

1、促成重修江藻宗谱项目的立即启动。

通过寻根探源,让沉睡在图书馆里的家谱重返故里,是子孙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作为浙江省重点的学勉中学校会会秘书长,通过小我8家的中学校友钱占法于2009年11月29日拜访了新合并而成的江藻村的支书钱伟苗宗亲,我们一见如故,他驾车送我返市区途中,向我介绍了。诸暨的钱姓企业家们曾主动表达过捐资修谱的心愿,还发自肺腑地表达了宗亲父老强烈的修谱愿望。特别受制于历史原因,江藻钱氏宗谱的老谱已荡然无存,新修宗谱项目就没有了基础,似乎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迟迟难以上马。从钱伟苗宗亲处再次获知宗亲强烈的续谱愿望后,我深受刺激,于是就抓紧了搜寻江藻钱氏老谱的行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浙大图书馆发现了一套比上图那套多12册又新20年的老谱,欣喜异常,立即向江藻宗亲通报。这个消息如一声春雷,让江藻宗亲兴奋异常,他们立即组建联谊会和修谱班子,复印老谱,筹集资金,聘请专家,又发布登记消息,于是新修江藻钱氏宗谱项目全面启动。2010年6月6日成立的诸暨钱氏联谊会为散居在江藻周围的近万钱氏修撰新谱出策出力。经过三年多努力,一部200多万字的巨著《江藻钱氏宗谱》编就,于2014年底付梓,印成两册,共1680页。2015年12月冬至日隆重举行“江藻钱氏宗谱圆谱暨钱氏宗祠落成典礼”。

2、促成祭扫祖墓遗址、修缮祠堂等工作的开展。

老谱中有始迁祖奎公墓地在江藻黄碧坞阳始山岗的文字记载和详图,按图索骥,我们很快找到了奎公的墓址。由于近六十年的祭祀缺席和自然损坏,奎公墓已荡然无存。村两委班子通过勘查遗址,作出了择日祭拜遗址的决定。江藻钱氏大祠堂,背龙山、临雁池,环境优美,系明代三进式古建筑,今残破严重,仅存主殿两间半。因被多户住宅包围,动迁不易,在镇、村两级班子支持下,决定在2013年由企业家钱治辉宗亲投资三百万元,将位于老街、曾作仓库的一处祠堂,进行修复。如今该项目已经完成,又为子孙们纪念祖先提供了一处场所。

3、促成江藻裔钱姓人士急切关心的世系之谜的及时解决。

在以往近三分之一世纪里,宗谱一度成为十分忌讳的一个名词,于是修谱工作自然在中国大陆停顿搁浅。这导致许多人不知自己的世系,不知自己的祖宗,数典忘祖,并不鲜见,这与如今讲究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的局面是不相适应的。

2011年春节,我主动邀时任上海钱镠研究会副会长(2011年底选为会长),同为诸暨籍的《新读写》杂志主编、《文汇报》高级记者、编审钱汉东,并请《吴越钱氏》主编、上海钱镠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钱宗保同赴江藻看春节社戏演出。当天下午又请支书伟苗驾车前往邻村钱池探望汉东的堂兄伯良和长辈,返回途中在村小店门前邂逅伯良称呼为叔的87岁的仁照老人。同行五人数我年长,便上前询问,老人介绍说是钱池已故族长(曾主修村钱氏宗谱)之子,并有江藻大村钱庚(民国初省参议员)来钱池时称呼其父为叔等语。经查老谱上“庚”为36世,“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钱庚就是吴越钱氏36世。再经钱宗保先生分析,又一举解决了钱汉东多年查询自己辈份无果的难题。汉东于是在新民晚报刊登《认祖归宗记》一文,记叙了此事。据了解,杭州钱镠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刚亦由此老谱核实了自己的世系。数位江藻裔钱氏联谊会负责人世系的确认,可使他们能更积极地为钱氏联谊服务,同时也为弘扬钱氏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2008年上海钱镠联谊会、上海钱镠研究会以承办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吴越文化交流”活动为契机,组织了“吴越钱氏家谱展”及“吴越钱氏谱谍文化学术研讨会”两项活动以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湖北、河南、山东等许多地方的钱氏,纷纷编撰新谱、支谱,修谱势头很好。各地钱氏宗亲呼吁由人才荟萃的上海钱氏联谊会牵头,联合国内外钱氏着手编撰《吴越钱氏总谱》(暂名)的时机正在逐步成熟中。在此大背景下,《江藻钱氏宗谱》(贻燕堂)的发现无疑为我们编撰《吴越钱氏总谱》提供了珍贵的家族文献,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此值得大书一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