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茶故事】我看安顺茶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安顺是什么城市 【黔茶故事】我看安顺茶叶

【黔茶故事】我看安顺茶叶

2024-03-04 19: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瀑布毛峰——长长的祝福”茶艺表演

安顺产好茶,安顺人也好喝茶。安顺多民族聚居的历史,也给安顺留下丰富的饮茶习俗和文化。安顺地处黔中,自古商贾聚集,好客的屯堡人将安顺绿茶与本地所产的中药材一同煎煮,熬制成“屯堡驿茶”供给客商饮用,饮用驿茶冬可御寒、夏可解暑。异于大都市的繁华,安顺城小,生活节奏慢,城内大小茶馆、茶铺林立。“下茶馆”喝茶是安顺的传统生活方式,许多安顺人会在午后,来到茶馆、茶铺,点上一杯安顺绿茶,品评茶叶好坏、玩赏花鸟、奇石,听安顺方言说书,听屯堡山歌、地戏。

肖家大坡茶园 安顺茶办提供

安顺茶,以卷曲形绿茶为主要代表。以往安顺只在春季早期采摘一芽一叶原料制作“毛峰”形绿茶。自清明至谷雨,安顺城周边茶山上,都有忙碌的身影。近年来,在贵州全省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安顺茶人也在不断探索,开始制作翠芽、毛尖、龙井一类等级更高的名优绿茶,也在夏秋季节探索红茶、黑茶、白茶的制作。

安顺茶的发展与安顺本土的屯堡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密不可分。屯堡人是明初“调北征南”的入黔江南人,屯堡人来到黔中一带,保留了许多当年的生活习俗。在这次中国历史上鲜有的汉族大迁徙中,入黔大军不但带来了军队,同时也带来了当时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江南的茶叶和茶叶生产方式。

据《续修安顺府志》中记载,“东乡二堡至石板房一带,土多砂质,宜于种茶;故山麓、园畔茶林几遍,而以诸屯所产尤为佳。农民多赖以为业,为出口大宗。”“东南乡旧州一带,茶植于邱陇之间,不碍园艺,比户有之。其产量稍逊于东乡,然制精良,色香味俱佳,茶商称为上品,销路颇广。即俗称小锅茶者是。”屯堡人将茶籽广泛种植,开展茶叶生产,时至今日,安顺市境内仍有大量古茶树存活,而附近聚居的都是屯堡人。安顺“瀑布毛峰”是贵州省五大名茶之一,为卷曲形绿茶,与中国卷曲形绿茶代表江苏“碧螺春”制作工艺如出一辙。

“安顺茶叶”早就名扬四海,早在建国以前,就有大量安顺人将安顺茶贩卖至全国各地,早期是挑着担子贩茶,后来许多人开始落地开店,定点经营。北至东三省、内蒙一带,南至两广一带。听有传言,安顺的贩茶大军号称已有十万之巨,其中又以屯堡商人为盛。

采茶 安顺茶办提供

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在谈及安顺茶时提到,1939年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西迁来到贵州,选择茶叶基础好的地点拟建立中央实验茶场。在选址过程中,最终进入讨论的两个地点,一个是今天遵义湄潭县,一个是今天安顺西秀区。最终确定迁至湄潭,是因为湄潭更靠近当年的中央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由此可见,早在建国之前,安顺出好茶的名声已经得到茶叶专家的认可。

建国之后,安顺茶的优秀品质,再次得到认可。50年代,英国“伊顿”商贸公司看中安顺茶的品质,当时的安顺政府在西秀区大西桥狗场屯村建立第一家国营茶场,而后建立“安顺外贸茶厂”,将国营茶场和周边屯堡村寨茶叶制作绿茶大量出口,贸易一直持续到70年代,为国家创汇立下汗马功劳。70年代开始,浙江茶商“背着炒茶锅”接踵而来,他们收购今安顺市西秀区一带的茶青,手工炒制龙井茶,将安顺茶制作为“西湖龙井”,运输至浙江一带销售;他们还在安顺带徒传艺,将传统“西湖龙井”炒制工艺留在安顺。

几十年后的今天,安顺西秀区一带仍然有大量技艺超群的龙井茶师傅。每到春天,在安顺各个茶场,都会有外省茶商的身影,其中尤以江苏、浙江茶商数量为巨。

春日茶山 安顺茶办提供

进入21世纪,安顺茶迎来新的春天,在当地政府和茶农协力合作下,积极响应《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安顺大力振兴茶叶产业,重点建设打造安顺名茶“瀑布毛峰”“朵贝贡茶”。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安顺“瀑布毛峰”获评“贵州省五大名茶”称号,安顺“朵贝贡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结合安顺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旅一体化”产业,推进现代化、标准化茶园建设。结合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力量,从茶园管理水平上、工艺上、生产环节上提升安顺茶品质。安顺茶叶也在逐步从过去普通的农业“产品”,变成代表安顺特色和安顺文化的“特色商品。”

如今,茶产业是安顺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产业,也是安顺现代化农业产业规划布局的重要板块。安顺茶叶,在新的历史时期,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来源:中国食品报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