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了新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地方,如今怎样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安娜公主干红葡萄酒多少一瓶 诞生了新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地方,如今怎样了?

诞生了新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的地方,如今怎样了?

2024-07-12 02: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经过科研人员五年的努力,1983年,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在河北昌黎诞生。

▲ 经过科研攻关,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于1983年在昌黎葡萄酒厂诞生。

“北戴河”牌干红葡萄酒的诞生填补了中国干红葡萄酒的历史空白,也开创了中国葡萄酒发展的新征程。

▲ 中国第一瓶干红、第一瓶干白和第一瓶起泡型葡萄酒。

自此之后,中国葡萄酒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无论产量还是品质都有了飞速提升。

昌黎处于北纬39°的酿酒葡萄生长的黄金种植带上,这里的日照、土壤和温差与世界著名干红葡萄酒产地法国波尔多相近,是世界上最好的酿酒葡萄产区之一。

如今,这里的干红葡萄酒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葡萄酒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昌黎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干红葡萄酒城”和“东方的波尔多”。

▲ 2014年11月,昌黎葡萄酒(长城干红和长城干白)走上了APEC会议晚宴,变身“国酒”,宴请八方来宾。

走进小镇

昌黎葡萄酒的名气越来越大。

近日,小百通也来到了昌黎,为大家揭秘干红小镇的故事。

▲ 摄影 / 人民画报 郭莎莎

我们的第一站来到了秦皇岛金士国际葡萄酒庄。

酒庄由天士力控股集团投资建设,占地674亩,计划投资6.47亿元,总建筑面积达96000平方米。

初入酒庄,感觉像是进入了一座生态小城,庄园环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酒庄环境 摄影/人民画报 郭莎莎

▲ 酒庄内葡萄种植环境 摄影/人民画报 郭莎莎

在酿造葡萄酒之外,酒庄还在度假、休闲、居家养生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多维度综合利用庄园内的葡萄酒文化。

在这里,你既可以体验采摘葡萄的农趣欢乐,也可以感受葡萄酒博物馆中的文化艺术。

沿着曲折的石拱通道,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位于昌黎的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打造长城葡萄酒品牌为经营重点,有依山而建、建筑面积达1.9万平方米的亚洲第一大地下花岗岩酒窖。

地下酒窖恒温,空气湿度适中,这种条件下在橡木桶中存放葡萄酒,有利于高端葡萄酒特别是酒庄酒的成熟。

柔和的灯光下,华夏酒庄17000多只橡木桶静静地躺在酒窖里。▼

▲ 摄影 / 人民画报 郭莎莎

橡木储酒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橡木桶在储存葡萄酒的时候,可以将橡木桶本身的一些单宁(葡萄酒中所含有的一种酚类化合物)和香气物质溶解到酒里,给葡萄酒带来更加醇厚的香气。

而与此同时,葡萄酒自身也在进行熟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存,葡萄酒的口感和香气都会得到一定的升华。

发展思路

昌黎干红产业发展创造了多个“第一”,在这里合资兴建了中国第一家干红葡萄酒酿造企业,建成了第一家家庭酒堡,“昌黎葡萄酒”成为第一个获得原产地域保护的葡萄酒产品,成立了第一家葡萄酒学院研发中心,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葡萄与葡萄酒质检中心……

任何城市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昌黎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和难题。

在沿海土地成本的限制、进口酒的猛烈冲击,以及国内葡萄酒市场整体低迷的影响下,昌黎葡萄酒产业的传统经营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转变思路是关键。

河北省意识到,要把秦皇岛葡萄酒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就要突出创新的意识、思维和路径,走错位竞争的路子,把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与秦皇岛独特的城市定位结合起来,把葡萄酒与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国家首个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结合起来。

2015年4月3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这一规划纲要的出台深刻地改变了包括昌黎在内的秦皇岛大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根据规划,整个秦皇岛区域将打造“大北戴河区”首都行政教育医疗功能疏解承载区、京秦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发展示范区,以及京津冀滨海高端商务区。

而以发展红酒产业为特色的昌黎县,也确立了新时期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以全域旅游思维引领新时期昌黎葡萄酒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红酒+大旅游+大健康”产业新体系,以重大项目招商和管理创新为抓手,促进中粮华夏、贵州茅台、天津天士力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继续投资……创造具有国际标准和昌黎特色的葡萄酒生产模式和消费文化。

昌黎县在坚持绿色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

如今的昌黎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放眼望去,青山环抱,绿树成荫。

而从昌黎以红酒养生度假为引领发展健康型山地旅游经济的经验中,我们看到了城市绿色发展的新方向。

好啦,说了这么多关于葡萄酒的故事,下面小百通将为大家贴心献上品鉴葡萄酒小妙招,快来开启吧。☟

撰文 / 张晶、董翎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