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问(1)唐太宗之笑:见嗤后代的司马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安史之乱垮就垮在唐太宗不理朝政 晋问(1)唐太宗之笑:见嗤后代的司马氏

晋问(1)唐太宗之笑:见嗤后代的司马氏

2024-07-02 04: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司马懿父子为聚敛权力,无所不用其极。他们轮番使用欺诈和翦伐杀戮的手段,残酷地消灭一切政敌,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攻杀皇帝、族诛朝臣,甚至对一些不肯合作的布衣之流也痛下毒手的血腥事件。这类丑闻不但在当时引起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不满,而且连司马氏家族内也有人对此表示异议。

甘露五年(260年)

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政,率宫人讨伐司马昭,于宫门处被杀。百官不敢奔赴,唯有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前往,忱尸恸哭日:“杀陛下者,臣之罪。”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并请以王礼安葬曹髦,得到批准。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时,也是司马孚前往拜辞,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自制,说:“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后来,他在临终遗令中仍然表示以“魏贞士”自称,表达了“生为曹魏人,死为曹魏鬼”的决心。

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七十年后,司马氏的子孙对前辈在禅位之际的行为也甚感羞耻。《晋书》记载:王导和温峤一起谒见晋明帝司马绍,司马绍问他们中朝(东晋人对西晋的称呼)统一天下的原因是什么。王导就一一叙说晋宣帝司马懿开始创业的时候,诛灭有名望的家族,宠幸并栽培赞成自己的人,以及晋文帝司马昭晚年杀高贵乡公曹髦的事。司马绍听后,掩面伏在坐床上,羞愧万分地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晋朝天下又怎能长久呢!”

弑君失掉天下心,晋朝得国不正,是历代诟病司马氏的首要因素。每个朝代都有自身的来源:禅让、农民起义、军事政变和宫廷斗争。除了远古时期带有高风亮节意义的禅让外,后来的禅让实质上都是一种逼宫行为。刘邦、朱元璋往往被视为古代皇朝中得国最正者,在于其从平民崛起,凭借实力终结乱世,可谓顺应民心。宫廷政变是历代最不齿的得国手段,它既与平民百姓的诉求无关,手法也不够光明,纯粹是统治者内部权力的游戏。如果说司马懿和曹氏的斗争还是时明时暗、若隐若现的,司马昭弑君则彻底撕掉了遮羞布,破坏了此前延续几百年的权力更替原则。即使是再激烈的斗争,不杀前朝之君,也是一个基本原则,此原则若破,则会失去天下士人的信任,新政权的合法性也会被质疑。

在一次廷议中,大臣庾纯看不惯贾充专政自恣,怒斥道:“贾充!天下凶凶,由尔一人。”贾充反驳:“充辅佐二世,荡平巴、蜀,有何罪而天下为之凶凶?”庾纯质问:“高贵乡公何在?”表面矛盾指向贾充,贾充是杀害魏帝的直接责任人,实际上是在对王朝存在的合理性进行抨击。

晋明帝偏安江南,想起昔日祖辈经略中原之事,试图通过怀念前朝曾经的荣光,借鉴先祖的治理朝政理念,进而激励困顿中的自己。但结果是,新朝廷以开国祖先之事为耻,还对国祚绵延时间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得国不正与开国合法性的缺失,让“忠”这个维系古代社会秩序的重要元素,无法成为新政权宣扬的道统。无奈之下,晋武帝只提得提倡“以孝治天下”这个口号。

人们熟知的李密所撰的《陈情表》,可谓恳切委婉,深情动人,都说读《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陈情表》不流泪不孝,但其中也有对司马炎的吹捧之辞,进而获取不赴召而养母的机会。李密称“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即使这般,也不过只点明了以孝治国,而没提“忠”字,而时人思想中忠孝本不可割裂,上至高官,下至草民,对新皇帝和新政权的认同,很大程度上也需要“移孝作忠”的思维观念。司马氏忘记了重要一点:孝可以用来治家,但不可用来治国。缺失了“忠”,就失去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糟糕的是,司马氏忌惮自己篡权弑君的故事,再次降临在自己头上,就只好用锦衣玉食、香车宝马和美色佳人来满足群臣和勋贵的欲望。根据晋武帝的理解,既然没法占据道义的制高点,就只能用世俗利诱来收买统治集团了。当然其中也不乏他自己贪图享受的成分。

雪上加霜的是,西晋功臣是一个威望不高、声誉欠佳的集团。如晋武帝的第一号心腹贾充,“凶竖,怀奸志以拥权”,曾“抽戈犯顺”,是杀害魏帝的元凶。入晋后“无公方之操,不能正身率下,专以谄媚取容”。史书评价他“非惟魏朝之悖逆,抑亦晋室之罪人者欤”。荀勖“为正直者所疾,而获佞媚之讥”;冯紞“外骋戚施,内穷狙诈”;王沈卖主求荣,“甚为众论所非”;石苞“好色薄行”;何曾“外宽内忌”,“卑(贾)充而附之”;杨骏豺狼,“包祸心以专辅”。

在这群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品行恶劣的奸佞小人治理下,浸淫享乐、纸醉金迷、不理朝政、不顾民生,西晋王朝从权力中枢开始腐化堕落,政风日下,以至于有史以来让中原首次沦丧于异族之手,国败家亡,生灵涂炭。十六国中后赵开创者石勒将西晋的覆灭归罪于司马氏德行的缺乏,这个原因并不见得科学,但也有一定道理。

石勒讥讽道:

“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阅读 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