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湖南省常德市下辖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安乡县人民医院各科室医生简介 安乡县(湖南省常德市下辖县)

安乡县(湖南省常德市下辖县)

2024-06-06 09: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折叠 安乡文化

安乡历史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境内发现的汤家岗新石器遗址已有7000多年历史,全国罕见。划城岗和庹家岗等一批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享誉中外。黄山头脚下西晋镇南大将军刘弘古墓,距今有1700多年。东晋名士车胤、南北朝著名山水诗人阴铿、北宋大文豪范仲淹,曾生活求学于安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彭德怀、贺龙等都到过安乡领导和进行革命实践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等都曾来过安乡视察工作。20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安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园田化”建设,筑堤修垸,被毛主席赞誉为“南有新田、北有安乡”。[7]

折叠 地名趣闻

军牧村:今焦圻镇长兴村境内,县城以北35公里。旧志载,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统兵征五溪,曾在此安营扎寨,放牧战马,故名“军牧村”。

晒甲山:今城关镇保堤庙境内,县城中心以东约2公里处。相传赵子龙(赵云)曾在此晒过铠甲而得名。

晒旗坪:今安猷乡桃花岭村境内,距县城以东约6公里。相传赵子龙曾在此晒过战旗,故得名。

保堤庙:今城关镇保堤庙村,距县城中心以东约1公里。据旧志载:明万历年间,安乡知县杨继韶在此建庙,祷求神灵保佑堤垸安宁,故得名。

鞭杆垸:今安造乡傅家村境内。在金凤当与赵寺当之间,筑堤围垸,堤形似鞭杆,故名。原是安造垸中最早的垸名。

青龙窖:今焦圻镇青龙窖村境内,松滋河中支东岸。河中有一长形脱洲,形似青龙卧伏,因得其名。

冲凤峪:今县黄山林场场部所在地,南距县城33公里。冲凤山山峪,山形似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名。

长蛇岭:今黄山头镇镜内。此岭蜿蜒盘折约1.5公里,形似长蛇扭动而得名。

金龟包:一为今安全乡高杨村境内,松滋河东支东岸,原河中有一形似乌龟的土包,雅名金龟包。另一为今安凝乡东堤村驻地,松滋河东支西岸。境内有一黄色土包,形如乌龟,雅名金龟包。

界沟:今安乡黄山头镇境内。从黄山山麓下来,此处有条溪沟直通虎渡河,后以此作为湘鄂两省的边界分界线,故得名。

折叠 生活习俗

服饰习俗

县人极讲究穿戴,尤以青年男女为最,本世纪80年代为甚。其服装、巾帽、鞋袜、首饰的款式、花色等,因时代、性别、年龄、职业和时令、区域的不同而异。本目仅记县城与农村青年男女的服饰习俗。

(一)服装清咸丰初年,城乡青年男女的服装无多大区别,男有长短之分,女为短装,上装短式,袖窄3寸。同治初年,上装长式,袖阔盈尺。光绪年间,复为咸丰款式。男以青、灰、兰色为主,女喜红、绿相配。民国时期,县城男性公职人员喜着中山装、西装,女性喜着旗袍与裙,乡村仍旧。新中国建立后,服装长短有别,并逐渐改着新式短装,城乡基本一体。60-70年代,城乡青年男女喜着军装。80年代,县城青年男女喜着流行服装,长短相间,花色翻新,乡村青年男女大多亦是。

(二)头饰清末民国时期,女性戴耳环(富户)。冬季,县城男性喜戴帽,款式杂然相存,乡村男性喜裹长头巾,黑白相间。50年代无多大变化。60年代,乡村男性裹头巾者渐少,戴帽者渐多。60-70年代,城乡男性喜戴军帽。80年代,帽式多样,县城女性遍戴耳环。

(三)脚饰本世纪50年代前,城乡青年男女均着布鞋,女青年多在鞋面绣花。60年代后,县城男女喜着凉鞋、拖鞋,且着袜,70年代末,乡村男女亦着凉鞋、拖鞋,但一般不着袜。80年代,城乡男女青年喜穿皮鞋,女青年始喜平底鞋,后多着中跟鞋、高跟鞋。

饮食习俗

县人以大米为主食,平常一日三餐,农闲季节,农村居民多吃两餐。饭食,以干饭为主,穷苦人家亦有搭吃一餐稀饭的。

县人主食素菜,辅食荤菜。上世纪70年代前,乌龟、脚鱼、狗肉极少食用。80年代则成为佳肴。佐料,以辣椒、葱、蒜、姜为主。上世纪70年代后,渐添用酱油、味精调味。

用餐时间,一般早餐八九点,中餐午后一二点,晚餐煞黑吃。

宴请宾客,极为铺排,以荤菜为主,极少素菜,少则8碗、10碗,多则12碗、18碗丰满,最忌客人将菜吃完。

平明用餐,不管人多人少,围坐一桌。但宴请宾客时,以前是8人一桌(现在是10人一桌),餐桌的的摆置、客人的就坐、出菜的顺序极为讲究。一般来说,餐桌不对大门,尊客坐上座,头道菜为杂烩,六道菜不出鱼,末道菜为汤。本世纪80年代,城镇多用园桌摆宴,10人一桌,客人不分上席下席,随意就坐。

时令饮食,有三月初三吃地米菜煮鸡蛋,五月初五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春节打粑粑。俗谓“三月三,蛇出山”,用地米菜煮蛋吃,或者煎粑粑吃,以“塌蛇埯”;吃粽子以吊屈原;粑粑团团圆圆,以贺家人团聚过新年。

居住习俗

县人喜分散居住,单家独院,极少连体建房。房屋以坐北朝南为主,格式以两间(或三间)一偏一横屋见多,极少窗户。

修建房屋,俗谓“人生三件大事”之一,极为讲究。事先请风水德行选择宅基,择准吉日动工。建房期间,不能吵架、打架,不能讲不吉利的话,要和和气气,热热闹闹。上梁果,要抛发饼,唱《撒饼子歌》、《上梁歌》、《赞梁歌》。

礼仪习俗

(一)、生诞习俗怀孕,俗谓“有喜了”,举家高兴,看重孕妇,不让孕妇干重活,不让孕妇参与诸如婚嫁、丧葬等“冲喜”的活动。

临产前,不让孕妇回娘家,以免生在娘家,俗语曰:“生不在娘家。”分娩时,由婆母或接生婆“捡生”,他人不得进入产房,连丈夫也禁于房外。生男生女,不直说。孩子哇哇落地即鸣放鞭炮,以示庆贺。据说不放鞭炮,小孩子长大后胆子小。

婴儿降生后,其父必须向亲戚“报喜”。岳家的报喜礼物为鸡、肉、蛋、酒、糖,生男备雄鸡,生女备母鸡。其他亲戚的报喜礼物为肉、蛋、酒、糖,每件礼品的数量为偶数,或1斤2两,或2斤。

婴儿降生3天“洗三”,外婆家送来“毛衣”。婴儿满月后,由娘舅接至家中小住,俗谓“出窝”。出窝时,在婴儿额头点一黑点,返回时则点一红点。[Page]婴儿满一周岁时做“周岁”,俗谓“送大祝米”。亲朋戚友前来祝贺,主家设宴款待,做周岁时,在婴儿面前放置文房四宝、算盘等物什,由婴儿抓,以测前程,谓抓俗称“抓周”。据说婴儿首先抓得什么,长大后就会干什么。婴儿降生时,如有人呼叫家里人,婴儿就没有奶吃。呼叫者须给产妇送三天饭食,以“送回奶水”。

婴儿出生后,第一个进屋的生人曰“踩生”,主家给踩生者煮“红蛋”吃。据说不这样,婴儿长大后好吃。

(二)、婚姻习俗

联婚方式:联婚方式有指腹式、童养式、加亲式、填补式、换亲式、买卖式、自由式等8种。上世纪50年代前以“老表开亲”的加亲式为最,俗语曰:“满山竹子根连根,亲上加亲亲又亲。”老表开亲又以姑舅老表居多。姑之女嫁给舅之子为妻,曰“回门亲”,舅之女如同时嫁给姑之子为妇,曰“扁担亲”。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婚姻法》贯彻实施,老表开亲渐少,至80年代基本无存。

请媒:旧时联姻,由父母包办,男家看中某家之女,即备礼物请合适人选为媒,俗谓“请媒”。俗语曰“有女千家求”,但亦有女家看中某家之男主动请媒的。

提亲:媒人受托之后,上女家说合,探视女家的意向,俗谓“提亲”。

合八字:女家表示联姻的意愿后,男女双方即请算命先生合生辰八字,八字合,联姻程序继续进行,不合则中止。

看人家:八字事符后,女家即选定日期,邀集至亲到男家去探视家境与婚姻当事人的相貌、人品,俗谓“看人家”。看人家时,男家热情招待,唯恐看不中。女家如看中人家,但接受男家的款待与馈赠,否则看完就回,婚联就此中断。

发八字:人家看成后,男家即选定黄道吉日与女家交换婚姻当事人的生辰八字,俗谓“发八字”。发八字即表示婚姻已定。发八字时,男女双方均请至亲参加,以示祝贺。

求喜:结婚为人生第一大喜事,男方提出婚期,以求女方许嫁,俗谓“求喜”。

过门:女家许嫁之后,女婿方可到女家走动,第一次上门谓“过门”。女家热情款待,俗谓“新女婿过门”,唯恐招待不周。报日:报日即男方将结婚的具体时日呈报女家。报日时,女家讲明嫁妆,提出“水礼”。

过礼:结婚日子,女单男双,单日为女家正婚日,双日为男家正婚日。男家于女家正婚日的前一天,将水礼、新娘衣物等送至女家,俗谓“过礼”。

迎亲:男家正婚日,由新郎、媒人率迎亲人员到女家迎娶新娘,俗谓“迎亲”。迎亲时,由一人携带鞭炮、糖果、香烟等物先至女家,俗曰“跑报名书”。女家于迎新人员来到之前紧闭大门,跑报名书的人如被关在门外,即朝屋内放鞭炮,丢香烟、糖果,直至门开。

送亲:陪送新娘出嫁曰“送亲”。送亲人谓“亲家”,新娘的长辈谓“老亲家”,亲娘的同辈和晚辈谓“少亲家”。“亲家”为大,男方须请对等人员相陪,俗谓“陪亲家”。亲家返回时,男家要馈送礼物,俗曰“打发”。亲家动身时,男家鸣放鞭炮,俗曰“赶亲家”。

拜堂:新娘进门后,要举行婚礼,俗谓“拜堂”,闹房:新婚之夜,亲戚朋友,不分长幼,于新房内逗乐新郎新娘,俗谓“闹房”。闹房时,各尽其兴,新郎新娘羞于闹于乐于闹。

陪十弟兄:男家在正婚日的先天晚上,备10碗酒菜一桌,邀请9名未婚青年男子伴陪新郎,俗曰“陪十弟兄”。

陪十姊妹:女家的正婚日的晚上,备10碗酒菜一桌,邀请9名未婚青年女子伴陪新娘,俗曰“俗十姊妹”。

(三)、寿辰习俗

男女老少,每逢生日必庆贺。长辈生日,子女携礼品前往祝贺,主家酒宴相待。晚辈生日,长辈亦表祝贺,或送一礼品,或添食佳肴。

小孩兴做“十岁”,青年兴做“三十六岁”,均曰“做生”。男女50岁后“做生”曰“做寿”,男做进,女做满。做寿时,大宴宾客,鸣放鞭炮。

旧时做寿时,寿星端坐高堂,晚辈三拜九叩,曰“拜寿”。

寿宴一般在上午开席,前往做寿的宾客,需在上午赶到。

(四)、丧葬习俗

据旧县志载,安乡自建县以来;丧俗葬制单一,葬法为土葬,葬式为墓葬,葬具为棺木,葬制为单身葬。大姓旺族设有墓地,余皆散葬。就人生礼仪来说,丧葬的仪式规制因死者的辈分、年龄而别。享年60岁以上的男女俗称“老父老母”,病、老而死谓“白喜事”。葬事极为讲究。因其繁琐,且多具有封建礼教与宗教迷信色彩,仅择要记之。

1、送终:养老送终谓第一大孝事。病人垂危之际,儿孙守护于前,静待仙逝。病人一死,儿孙即长跑床前,焚烧“落气纸”(3斤6两),全家举衰。继而死者净身整容,穿戴寿衣、寿鞋、寿帽,下塌,点长命灯,鸣炮发丧。

2、报丧:人死之后,孝子随即向新友报丧,即报告死讯、丧期、葬期等有关事宜。孝子登门报丧时,身穿孝服,或头戴孝帽,着草鞋,不遮天,于门外跑叩相告。

3、入殓:俗谓“装棺”、“进棺”。发丧之后,亲友纷纷前来吊唁,待死者的至亲好友到齐之后,即行入殓仪式。入殓时,先将纸灰均匀撒在棺底,铺上“盖尸被”,再将死者挹入棺内,按迎卧睡式放置,盖上“盖尸被”,解开“绊脚线”,揭除“盖脸纸”,塞紧四周,然后斜盖棺材盖。

4、封棺:出殡前,道士擎幡引孝眷绕棺三周,盖棺,封子口,钉子母钉。俗谓此时为生离死别之时,丧眷大恸,嚎丧不止,满堂悲凄。

5、出殡:俗谓“出葬”、“出柩”。启灵时,孝子杠幡抱灵,跪于稻场(门前坪地),丧夫用丧绳托起棺材,一声吆嗬,三进三退,抬至稻场,停于长凳之上,绑扎龙杠,丧家鸣放鞭炮,向外打扫灵堂。出殡队伍按序排列,一般是扛幡抱灵孝子、灵柩、孝子、其他孝眷、鼓乐班子、送葬亲友。出殡途中,鸣放鞭炮,抛丢钱纸(俗称丢买路钱)。中途歇息日“落马”,孝子跪拜。柩至墓地,绕穴三周,随即安葬。葬毕,孝子沿出殡路线返回,安置灵位,俗谓“安灵”。至此,丧事结束。

6、吊唁:俗谓“作吊”。凭吊亲友先放鞭炮,后吊唁死者,长辈看视,平辈作揖,晚辈跪拜,孝子陪吊。

7、超度:俗谓“做道场”、“做法事”。人死之后,孝子即请道士设置灵堂,超度亡灵。“法事”一般有迎神、开路、设灵、开生方、破地狱等。“法事”一般做1-7天不等,也有做“七七四十九天”的。

8、守孝:死者安葬之后,孝子要居丧,俗谓“守孝”。一般守“五七”(35天),做完“五七”为止。也有守一年的,做完“周年”结束。守孝期间,孝子不能艳装,不能饮宴,不能娱乐,以至不能外出。

折叠 风俗风情

安乡硪歌

安乡硪歌安乡硪歌《安乡硪歌》是一种独具水乡特色,在修堤打硪夯实泥土时演唱的一种民间歌曲,遍布于安乡县安福乡、安凝乡、下渔口镇、黄山头镇等八镇十二乡,一、二农场,50个居委会,258个村民委员会,村村有硪工队,组组有硪工员。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安乡人民为安居乐业,在修筑临洪大堤、夯土打硪时为统一劳动节奏,发出哼喊口令。并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演变成现在的民间歌曲《安乡硪歌》。

《安乡硪歌》名称来源于劳动工具石硪,而得其名,据史料记载,在明万历年间围堤修垸就有硪歌伴随其劳动,距今已有500多年传承历史。加之受荆楚文化的熏陶,与唐代出现的田歌、山歌、习俗歌的影响,使简单的劳动口令逐渐形成了有节奏又有旋律的劳动号子。又受宋词元曲的影响,演唱词曲又有了很大的改进,至清代、民国初《安乡硪歌》日趋成熟,由于年年修堤打硪,唱硪歌的人也越来越多,声腔也越来越美,成了修堤工地一种不可缺少的劳动文化现象。

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兴水利,修堤护垸成了各家各户的首要任务,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大堤上劳动,这样一来对安乡硪歌发展和完善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安乡硪歌》是人们在长期的集体劳动生活中、在特定的劳动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歌演唱艺术形式。一人领唱,众人帮腔。硪歌领唱者常常编唱一些反映打硪劳动生活、民间习俗、伦理道德、天文地理以及人物历史的故事和民间传说进行演唱。这些歌词与劳动人们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紧扣在一起。

安乡硪歌有两种类型。即飞硪歌和抬硪歌。飞硪、抬硪的歌词互通,同一首歌词既可用于打飞硪,也可用于抬硪。但硪歌曲调在节奏节拍及演唱风格略有不同。飞硪歌节奏舒展,音调开阔嘹亮;抬硪歌紧凑,音调结实有力。安乡硪歌分两大流派。在安乡东南方居住的人群语言音调属长沙方言,俗称南乡人。在西北部居住的人群语言音调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俗称西乡人。由于两地方言语音调特征直接作用于两地硪歌音乐的音调结构,故而形成了南乡、西乡硪歌两大流派。

《安乡硪歌》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打硪是集体性很强的体力劳动,飞硪、抬硪均由8—12人拉着石硪的绳索或抬着石硪的竹杠,一上一下的夯实泥土。为了协调动作,统一劳动节奏,产生了特殊的演唱形式一人领众人合,没有乐器伴奏,声腔的高低由领唱者自行定音。

《安乡硪歌》流传地域广泛。不仅安乡县域内家喻户晓,而且影响并流传到与安乡接壤的湖北省石首市、公安县和湖南省的澧县、津市市、南县、、汉寿、鼎城区等八个区县市。

一九五二年在荆江分洪工程中,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李先念等对此工程非常关注,调动解放军十万大军、工人四万人和十万安乡民工上工地,硪工队数以千计。荆江分洪工地硪歌冲天,极大的鼓舞了部队官兵及广大民工的士气,仅用70多天的时间荆江分洪工程即宣告落成。这一工程的落成震惊了全世界。硪歌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九五四年洪水淹没了整个安乡县境,在人民政府的帮助和各兄弟县市的支持下,一九五五年打响了兴修水利的攻坚战,几十万劳动大军上堤修垸,使硪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又使《安乡硪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安乡县文化馆的干部抓住机遇,创作出不少紧贴时代步伐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硪歌歌词,这个时期是《安乡硪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九十年代初,北京电视台来安乡进行过《安乡硪歌》的采风和报道。

2006年,被定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安乡蚌舞

安乡蚌舞是湖南省安乡县的汉族民俗舞蹈。安乡蚌舞安乡蚌舞目前在安乡以南的安德、安宏、深柳、陈家嘴、三岔河五个乡镇仍有传承,民间较为盛行。它是一种有情节的、哑剧成份较多的舞蹈。以其淳朴的生活气息,风趣生动的表演,乐观明朗的情绪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因此历久不衰。

安乡蚌舞在安乡以南的安德、安宏、深柳、陈家嘴、三岔河五个乡镇仍有传承,民间较为盛行。它是一种有情节的、哑剧成份较多的舞蹈。以其淳朴的生活气息,风趣生动的表演,乐观明朗的情绪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因此历久不衰关于《安乡蚌舞》,群众中有着几种传说:

其一,相传在南宋绍兴年间,农民领袖杨么在洞庭湖区举行起义,济贫民、杀恶人,为民除害,深受广大渔民和农民的拥护。杨么在杨旗嘴(今汉寿县城附近)训练水兵,并在此地打了一场胜仗。当地百姓们扎起蚌壳灯、虾灯、鱼灯等,载歌载舞欢庆胜利。后经历代汉族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逐渐演变成具有一定表演程式的舞蹈形式,在明末清初时还传入宫廷。

其二,传说蚌壳姑娘是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所变,一天在海滩沐浴,吕洞宾见其容貌秀丽,邪念顿生,便化作一驼背、歪嘴、跛脚的小沙弥向她调情;当小沙弥近前时,蚌姑娘便大显神通,狠狠地用蚌壳夹他的头、手、足,使他疼痛难堪而退走。不久,蚌姑遇见一英俊渔郎,顿生爱慕之情。当渔郎捉蚌时,蚌姑故意夹着他的头、手、足和他逗趣,但却不加伤害。聪明的渔郎领悟了她的心意,便用渔网将她擒获,从此二人结下了美好姻缘。

其三,说是洞庭湖畔有一渔夫,家境贫寒,年近四十尚未娶亲。一次驾船出湖,捕得一只大蚌。晚上,蚌壳张开,露出无数珍珠,照得屋内如同白昼,一位美丽的姑娘从蚌中飘然而出,便和渔夫作伴。凌晨,蚌姑对渔夫说:我是修炼千年的蚌精,念你勤劳忠厚,将珍珠留赠给你,我回水晶宫去了。说完,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渔夫。不久,传闻每夜都有一只立着的大蚌出现在湖面上,壳内闪闪发光。渔夫惊喜尤分,便将他与蚌姑邂逅相遇的情形告诉了乡亲,并拿出珍珠来证实此事。从此,人们就认为遇风蚌姑是吉祥之兆,每到年节,纷纷扮演蚌壳,以求致富和幸福,从此便有了《安乡蚌舞》。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安乡蚌舞大多数为通过舞蹈动作和哑剧表演来叙述情节。安乡蚌舞所表现的内容基本上是表现蚌姑戏谑渔翁,渔翁捕蚌未获的生活情趣的。安乡蚌舞一般为二至三人表演。由于内容的不同,所以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及不同的人物形象。除蚌姑这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以旦角妆扮的主要角色外,大多数节目都有丑扮的渔翁与摇旦妆扮的渔婆二人。

《安乡蚌舞》都有简单的情节,运用舞蹈、哑剧、手势及面部表情等表现手段,朴实而又简炼地塑造了各个富有个性的人物,它已具有民间舞剧的雏形,由于深受戏曲表演艺术的影响,因此在塑造人物上带有戏曲行当的痕迹。

《安乡蚌舞》的服饰根据不同人物,采用与戏曲行当相近的装扮。道具除桨、渔网、扇各地相同外,蚌壳形状也大都一致,只是装饰上有简有繁,有些地方的蚌壳还是透空的网状,让观众能透过蚌壳看到演员的表情及体态。

《安乡蚌舞》2008年已列为常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钦锋、刘晓芳为《安乡蚌舞》传承人。

安乡三棒鼓

安乡三棒鼓是一种以唱为主,打击乐(鼓和小锣)伴奏的汉族民间曲艺演唱形式,是明清时代出现的一个新曲种。

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安乡三棒鼓演出时,两人同台。一个掌鼓领唱,一个敲锣帮唱。由于掌鼓人用的是三根小木棒边抛棒边击鼓边领唱,故称三棒鼓。现分布在安乡县深柳镇、大鲸港镇、三岔河镇、官垱镇、安德乡等。是安乡民间比较活跃的一种民间曲艺品种。

安乡三棒鼓以打击乐鼓,小锣为主要伴奏乐器,节奏干净利落,铿锵明快。锣鼓点子称三一五三一,如:|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安乡三棒鼓唱词的句式与字数,跟天津快板一样。句式为四句一段,字数是五五七五,如:“提起三棒鼓,实在学得苦,三条裤子换面鼓,出门拜师傅”。

安乡三棒鼓过去因洞庭水乡十年九涝,收成颇少,有的艺人把它作为一种养身糊口的谋生手段,沿门乞讨演唱。解放后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棒鼓又成为汉族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四时八节的即兴创作演出外,1978年在全市民间艺术会演时,安乡县文化馆把安乡民间三棒鼓《庆丰收》搬上了舞台,获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多数艺人如安德乡的三棒鼓艺人还可以坐下来打书,如《二朵梅》、《五美图》、《三娘教子》等传统唱本,别有奇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