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令人恐惧的“宇宙闪烁”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宇宙膨胀极限的后果可能是 《三体》中令人恐惧的“宇宙闪烁”是什么?

《三体》中令人恐惧的“宇宙闪烁”是什么?

#《三体》中令人恐惧的“宇宙闪烁”是什么?|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体》中令人恐惧的“宇宙闪烁”是什么?三体人真的能制造“宇宙闪烁”吗?在科幻电影中,灭霸打了个响指带走了宇宙中半数生命,而在天文学研究中,一次“宇宙级鼓掌”就能毁天灭地……

“与我们观测的不同部分的微小不均匀不同,宇宙整体辐射背景波动是随着宇宙的膨胀,在宇宙时间尺度上缓慢变化的,以Planck卫星的精度,直到一百万年后都未必能测出这种变化,你却想在今天晚上发现它百分之五的波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整个宇宙像一个坏了的日光灯管那样闪烁!”

而且是为我闪烁,汪淼心里说。

这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的一个片段。小说主人公纳米材料科学家汪淼受到人类三体组织的建议,来到位于北京密云的天文观测站看“宇宙闪烁”。这是三体人向人类的科学家显示“神迹”,目的是阻碍人类科学进步。

什么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那么,什么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三体人真的进化了到能够控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程度吗?

天体物理学家凯蒂·麦克(Katie Mack)在科普作品《万物的终结:宇宙毁灭的5种方式》中,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及其发现过程做了科学而详尽的描述。

简单来说就是,宇宙诞生之初释放的辐射经过一百多亿光年的跋涉,正好到达我们这里,被我们探测到了,这种微波信号被叫做“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让我们从思考宇宙大爆炸发展到能够“看到”大爆炸,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的重要证据。

(这是一张整个天空的微波频率图,以莫尔韦德投影法投射在一个椭圆形上(去掉了我们银河系的辐射)。深色区域表示较冷(低频或偏红)的微波辐射,浅色区域表示较热(高频或偏蓝)的微波辐射。它们分别代表早期宇宙中比周围环境密度稍大或稍小的部分,差异程度为十万分之一。)

在《三体》中,三体人并没有真正让宇宙“闪烁”,因为影响微波辐射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是宇宙的膨胀,而这个变化的时间十分漫长,要以千万年为单位。因此,即使三体人看人类如同看虫子,他们的科技也远不能达到让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

三体人编制了使智子能够二维展开的软件。当智子二维展开时,会形成一个平面,这个平面面积大到足以包裹住地球,这个软件还可以使展开后的平面是透明的,但在宇宙背景辐射的波段上,并且透明度可以进行调节。由此,智子可以用这种障眼法随意改变人类接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信号。

研究宇宙灾难的科学家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炽热的早期宇宙的余辉。我们现在可以收集、分析和绘制一张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了解宇宙的最初时刻,以及它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长和演变的。同时,它也为研究宇宙如何走向毁灭提供帮助。

没错,一些科学家正在专门研究宇宙的终结。

我们常常看到有很多科学家在研究并向大众科普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如霍金及其名作《时间简史》,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还有一些科学家正怀着热情和“悲伤”的矛盾情绪做着宇宙毁灭方式的研究。《万物的终结》作者凯蒂·麦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她通俗幽默的科普内容也吸引了无数粉丝,推特粉丝超40万,数百万人听她讲宇宙的终结。

为什么我们总想知道故事的结局?

我们都知道宇宙有一个开端。随着大爆炸的发生,它从一种难以想象的超高密度状态发展为一颗包罗万象的宇宙火球,再到物质和能量的沸腾,然后形成从星球到黑洞的一切事物。

但每个故事都有一个结局,宇宙也不例外。在故事的最后,宇宙会发生什么?

如果说《时间简史》告诉了我们宇宙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那么,《万物的终结》则向我们“剧透”了宇宙的结局。

在《万物的终结》一书中,凯蒂·麦克以智慧和幽默,带我们领略了宇宙可能出现的五种结局:大坍缩、热寂、大撕裂、真空衰变和大反弹。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在时间尽头,正上演着一场我们能够观察到的终极宇宙暴力美学。每一种末日景象都会颠覆你的认知。

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曾说过:“我们是宇宙认识自己的途径。宇宙在我们体内,我们由星尘组成。”

凯蒂·麦克说:“我们这个物种,一方面能意识到自身极限的渺小,另一方面又有能力超越平凡的生活,进入虚空,探索宇宙最基本的奥秘。”

我们可以在《三体》这样的科幻作品中任意想象,在宇宙畅想中反思人类自身,也同样需要宇宙学科普书籍补充科学知识,在理性和科学中探索更广袤的宇宙。

关于“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厄运”,凯蒂·麦克是这样解释的:

“思考如此强大、不可阻挡而又可以用数学精确描述的过程,可能会让人病态般地着迷。能够将思绪投放到时间的最深远之处,并且拥有能条理清楚地论述它的工具,是一种智力上的奢侈。知悉一个最终的结局给了我们背景、意义,甚至希望,并允许我们自相矛盾地从琐碎的日常关注中退后一步,同时更充分地活在当下。也许这就是我们寻求的意义。”

或许,在整个可观测宇宙中可见的其他数以万亿计的星系中,存在着无数其他物种,它们有自己的文明、艺术、文化和科学研究,都在从自己的角度讲述宇宙的故事,慢慢发现自己的原始历史。

做个小游戏,亲身感受“宇宙”在自己手上“毁灭”

宇宙膨胀会一直持续下去吗?暗能量和熵怎样影响宇宙的未来?宇宙常数毁灭宇宙的原因是什么?宇宙终结之后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对于这些浩渺的问题,就连观察和研究都是极其困难的,又如何将这种大尺度天文概念通俗明了地讲出来,让没有天文学背景知识的人读懂呢?

凯蒂·麦克非常擅长使用轻松易懂的类比手法。

看过《复仇者联盟3》的人都知道,灭霸打了个响指抹除了整个宇宙一半的生命,但你知道吗?一次“鼓掌”就能够让宇宙来上一连串的毁天灭地。

在关于宇宙起源的研究中,有一种假说,叫“火源模型”。

我们的宇宙只是高维空间中的几个三维膜之一,能够穿越高维空间的只有引力。早期宇宙被两个相邻三维膜的剧烈碰撞所加热,其中一个膜包含着后来成为整个宇宙的物质。碰撞之后,这两个膜分道扬镳,慢慢地在体上彼此远离,并不断膨胀。但它们还会重逢。

火劫场景是一个循环场景,宇宙的创造和毁灭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凯蒂·麦克把火劫场景比作鼓掌。

以下内容摘自《万物的终结》第7章 “大反弹·宇宙的掌声”。因篇幅有限,做了部分删减。大家可以一边读一边用双手做动作,亲身感受“宇宙”在自己手上“毁灭”……

假设,你的左手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三维宇宙。你的右手是另一个“隐藏”的膜。首先,双掌合并,十指并拢,就像在祈祷一样。这就是宇宙创生的时刻。这是引发原始之火的碰撞。在这一时刻,两个膜都充满了密集的热等离子体,如同难以想象的炼狱,锻造着第一批原子,并携带着嗡嗡作响的等离子体波(在我们的膜上),我们随后会将其看作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波动。

现在,慢慢地将你的手分开,保持双手平行,并张开手指。膜已经在高维体上分散开来,每个膜中的空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独立冷却和膨胀。这个模型中没有暴胀阶段,只有碰撞后的稳定膨胀。它们并没有向彼此之间的体扩张,而是在各自的膜中相互平行地延伸。在我们的膜(你的左手)上,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我们无法感知自己正在远离另一个膜,但我们可以看到星系随着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的膨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宇宙变得越来越空旷,向着热寂发展。我们不知道在你的右手,即隐藏的膜上发生了什么。也许那里也有智慧生物,看着他们自己的宇宙在穿越不可见的虚空时日益空荡。也许他们有会说话的小狗。也许那是一个安静、荒凉的地方,那里的物质不知为什么一直没能学会将自己变成生命。除非我们以某种方式探测到来自隐藏的膜的引力波信号,否则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它的真实性质,或者它是否存在。

现在,让你的双手再次慢慢靠近,然后突然将它们重新并拢(拍手鼓掌)。这一场景表明,在两个膜远离并膨胀到最大限度之后,又被吸引到一起,并再次弹开。这一拍,大反弹,破坏了两个膜上的一切,终结了我们的宇宙,并创造了一个新的大爆炸。

两个宇宙都回到了炽热阶段,形成充满了等离子体的炼狱。在这个混乱的状态下,其重生的空间几乎没有丝毫曾经拥有之物的物理残余。现在分开你的双手,再做一次整个循环。再来一次。继续。一个膜世界火劫宇宙就是一连串永无休止、毁天灭地的宇宙级鼓掌。

这仅仅是宇宙可能的毁灭方式中的一种,在《万物的终结》中还有无数种宇宙真相等着你去发现。尽管我们这些渺小无助的人类没有机会影响宇宙的结局,但我们至少可以开始了解它了。

了解更多

内容简介:

凯蒂·麦克

在儿时就受到霍金及其事迹的启发,对宇宙学产生了兴趣。后来,她在这条宇宙探索之路上越走越远,如今,已经是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PI,世界著名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宇宙学和科学传播领域的首任霍金主席,也是加拿大高等研究院全球学者、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她的研究涉及暗物质、早期宇宙、星系形成、黑洞、宇宙弦及宇宙的最终命运。她还乐此不疲向大众作科普,为《卫报》《科学美国人》《对话》《时代》《宇宙》等媒体撰稿。

她讲述宇宙毁灭方式的科普书《万物的终结》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新科学家》《经济学人》《出版商周刊》等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图书,还获得了《what if?》作者兰道尔·门罗、《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卡洛·罗利、《存在主义咖啡馆》作者莎拉·贝克韦尔等科普大咖一致推荐。

《万物的终结》

作者:

【美】凯蒂·麦克 著,秦鹏 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