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里爱打人,怎样改变这样的行为,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孩子爱打人怎么处理好 孩子在幼儿园里爱打人,怎样改变这样的行为,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孩子在幼儿园里爱打人,怎样改变这样的行为,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2024-04-22 04: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文/思呈老师(原创)

孩子上幼儿园以后会出现很多种情况。而在很多家长眼中,比较强调的是关于孩子的社交问题,孩子如何交朋友,能够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在这个小集体当中会不会受欺负?但也有很多家长紧张的是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喜欢打人,在幼儿园里被当成小霸王。是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出现问题,还是因为孩子本身性格上有些问题?家长如果放任不管,孩子是不是会形成暴力性人格?这些都要由父母去考虑,所以,当孩子在幼儿园中出现或大或小事情时,爸爸妈妈总是紧张。

在孩子幼儿园时期,父母依然是孩子重点依附的对象,而在心中对父母的牵挂和依恋是无法消除的。要想让孩子有安全感。多在家里陪伴孩子,周末都带孩子出去玩耍,让孩子能够放心和安心,才能够更好地在幼儿园里生活,可是面对于孩子喜欢欺负别人的情况,父母又应该如何去解决呢?相信不管是谁家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受到了欺负,当父母的心里难免会心疼和着急,但是对于称王称霸的孩子来说,父母同样也是烦恼的。

孩子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坏毛病呢?

第一,缺少爱的家庭。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非常冷漠,父母很少和孩子交流,因此缺少了家庭温暖孩子就会封闭自己,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听话,但内心却是非常容易攻击人,因为在他的内心暴力可以保护自己。

第二,过分溺爱的家庭。

这样的家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孩子才是这个家的老大,所有的事情都会听从孩子的。而孩子在家中永远都是小太阳,备受全家人的关注,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重要的定向思维,一切都是唯我独尊的,当孩子到了幼儿园大家都是平等关系,他没有了特权,孩子一旦不开心,就会用攻击人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不满。过分的溺爱也容易让孩子成为攻击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父母的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受欺负,总是在私底下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可是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就在某种意义上只长了孩子打人的倾向,总是在表面上和别人批评着自己的孩子,说自己的孩子打人不对。可是在私底下又会给孩子一些赞许和鼓励。父母在人前和在孩子面前说的和表达的事情刚好相反。而且很多时候还会以孩子这种厉害沾沾自喜。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增长了孩子成为小霸王的风气。

第四,父母本身比较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

父母的做法直接会影响孩子,很大程度上孩子都是和父母学会的一些行为习惯,比如父母喜欢用暴力的方式处理问题。孩子则会否学着父母的样子去处理。尤其父母在孩子面前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人,孩子就认为这样的方式是正确的,所以,在幼儿园里和别人的相处模式也成为这样了。

第五,父母教育态度影响了孩子。

很多父母虽然告诉孩子很多事情不可以做,但总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动不动就打孩子,即使是孩子在幼儿园里打了其他人,父母也会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他,这岂不是在告诉孩子打骂才是正确的方式嘛,告诉孩子不可以做,父母又为什么去做呢?所以,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行为。很多这样的家长还很纳闷,自己明明教育了孩子,为什么孩子是屡教不改,因为重点在于让孩子停止打人的时候,自己还在做着打孩子的习惯。

教育孩子改掉坏习惯一定要掌握方法,不要总是一面说孩子,一面不分青红皂白的去惩罚孩子,这只能让孩子同样以强欺弱的方式去生存,同样学着用自己的情绪发泄在身边的朋友身上。家庭教育影响了孩子的未来,同样也影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好大程度上会让孩子模仿父母,而这些不好的行为也会被孩子当成榜样一样去学习,这样以来不管父母如何去教育教育都会出现失败。

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够让孩子改正自己的行为呢?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冷处理。不能够滋长孩子这种小霸王风气,同时也不能太过于冷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受不到爱,同样孩子也会用叛逆的方式去表达自己。

第一,面对惩罚,就事论事。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会以同样的事情去举例子。本来发生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却扯来了很多原来发生的事情,惩罚本身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个牢笼,用很多个负面的消息去笼罩了孩子,这可能影响了对孩子的判断,同时孩子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也是不认可的。不要把过去很久的事情拿出来去惩罚孩子,这对孩子来说是于事无补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而受到了惩罚。不要对惩罚概念比较模糊,这样没有办法让孩子真实的认识到错误,更不知道如何去改正。

第二,要掌握方法。

对幼儿园的孩子打人来说,父母可以简单的冷处理。可以适当的隔离孩子与其他孩子的相处,比如让孩子冷静一段时间才可以去幼儿园,这对孩子来说就像是剥夺了他的权利一样,孩子自然会觉得自己的处理方式是错误的。父母要学会很好的利用语言,而非暴力的形式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维护正当的权利,也能够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事情的态度。

第三,教孩子正确的处理问题。

大多数小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是因为缺少协商的技巧,没有老师或者成年人在场的情况,孩子是不会轮流玩玩具的,所以,孩子之间会出现争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打起来,要帮助孩子建立起内心的规则意识,同时教孩子如何去协商解决问题,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才不会想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动手打人。如果用商量的方式去和孩子讨论,那么也会增加孩子之间的友谊。想办法用正向的强化削弱孩子的不良行为。

第四,注意孩子生活的环境。

在小孩子的世界中很容易出现盲目崇拜,比如在电视中看到一些英雄会有救人的情况,这时也许用运用的是武力,所以,孩子就会认为动用武力是一种很英勇的表现。比如很多孩子在看到孙悟空打妖怪的时候会用金箍棒,也许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就会找来一根棍子去打小伙伴,这些行为不见得是正确的,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进行讲解,不要让孩子这种不明智的思维意识在生活中去错误运用。无意识的伤害也是伤害。而且这种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也会有深刻影响,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平时生活的环境,尽量少接触有暴力行为的东西以及媒体上的视频等等。

要让孩子学会什么样的情况才是伸张正义,什么样的情况是在乱施暴,并且告诉孩子暴力行为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提高孩子的是非分辨能力,才能让孩子懂得如何去运用自己的暴力。

爱打人绝对不是一个好习惯,父母一定要通过正向的引导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社交习惯,而且要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这才能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度过美好的童年。

我是思呈老师,专注于儿童教育,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分享,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帮到大家。有相关育儿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将为您一一解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