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敢:西方学院派绘画教学成果的实例阐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画模特 张敢:西方学院派绘画教学成果的实例阐释

张敢:西方学院派绘画教学成果的实例阐释

2024-07-05 02: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张敢:西方学院派绘画教学成果的实例阐释 时间:2018-12-28 10:15:35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

导语:

重估学院派的价值:今天,随着当代艺术的繁盛,很多人将学院派视为保守、封闭的堡垒。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此次讲座是“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系列讲座第三场。讲座中,张敢教授从“学院”的定义及历史发展出发,对当代艺术与学院之间的关系做出梳理与阐释,最后对学院派绘画教学的意义进行了重估,同时也对徐悲鸿在中国美术学院教学做出的贡献做出评议。

主题:重估学院派价值—— 兼论徐悲鸿对中国美术学院教育的影响

第二部分:西方学院派绘画教学成果的实例阐释

对艺术作品的判断,其实在美术学院里面慢慢形成一个套路,这个套路是不好的。比如说弗雷亚尔提出来创意,比例、色彩、表情和构图,这个是最重要的判断依据。今天不就强调创意讲创新嘛,这个概念变了吗?一样,美术学院当时一直在提创意,中国古代壁画,中国古代宋代画院考学生怎么考,这不也强调创意嘛,深山藏古寺,出首诗你怎么画,最后入选的那个是一个小和尚在挑水,根本没画古寺,藏在里边了嘛,一个小和尚挑水里面肯定有个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等等,这样一些中国以前的创意,他们也强调创意。

所以勒布伦根据这个方法来分析普桑的作品,皮莱他出了一本书叫《画家品第》,他根据构图、表情、设计,也就是素描和色彩给画家打分,从0分到80分,其中拉斐尔和鲁本斯是最高分65分,卡拉奇是56分,勒布伦56分,提香51分,伦勃朗50分,到最后我们看雷奥纳多,就是达·芬奇才49分,米开朗基罗才37分,所以这个告诉我们其实在过去的美术学院里边,最受欢迎的既不是达·芬奇,也不是米开朗基罗,是拉斐尔。

拉斐尔受欢迎导致另外一个问题,在19世纪中叶的时候,英国会出现一个拉斐尔前派。因为在学院里面,拉斐尔的构图、拉斐尔的人物造型,包括他的色彩都是大家奉为典范的,你不那么画就不行,这导致年轻艺术家的反感,出现了拉斐尔前派,我就要到拉斐尔之前的那些艺术家,比如说波提切利的作品里面去寻找灵感。所以才会出现拉斐尔前派。

VERNET,Horace,Raphael and Pope Leo X

在这个意义上讲学院的僵化,也会导致大家的不满,这是当时维尔纳,一个法国画家的一幅作品,中间拉斐尔在这些学生的簇拥下,在画一个年轻的母子,将来画圣母,再上面是教皇利奥十世,边上冷眼旁观的就是雷奥纳多·达·芬奇,边上气呼呼的就是米开朗基罗。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学院派的概念里边,拉斐尔是最高的,而不是米开朗基罗,也不是雷奥纳多。

当然实际上很多艺术家还是愿意去表现他们,比如说米开朗基罗是另外一个画家,画的这个米开朗基罗在托欧索面前做研究,实际上确实古典艺术给一些艺术家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说这个托欧索对米开朗基罗的影响就很大,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上的这些形象,基本上可以沿着托欧索的形象在变,你们可以看人体的变化,这个形象是不是在这个角度,不同的角度看到了吗?一个雕像他围着那边360度的转,然后他就可以演化出不同的形体,人体动态,所以他确实是很善于吸收的一个艺术家。

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那些男人体,他们的面部表情来自于谁呢?眺望楼的阿波罗的形象,你们可以看到这些青年男子的肖像,其实在美术学院里面有一门课是占的时间很长的,就是衣纹课,画衣纹,衣服和身体之间的关系,这是要不断地去锤炼,不断地学习的,仔细看西方的这些学院派的绘画,在服装跟人体的关系上处理上面,他们是达到了极高水平的。他的服装跟身体是贴合的。

当然文艺复兴的时候,像阿尔贝蒂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他说你要画一个很好的人像的话,怎么办呢?你就要把人切换成裸体的,再给他穿上衣服,这样的话你才能够很好的交待衣服跟身体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的很多作品一看就是一团布冒出一只手,胳膊跟衣服之间的结构是不清晰的,大家在画照片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个问题,衣褶很乱,但是真正艺术创作的时候,他会提炼这个衣褶,有一些地方会强调,这就是跟照片不同的地方。

Garment study for a seated figure

其实西方艺术家利用照片很久了,从摄影出现以后就很多艺术家利用照片,但是这么大张旗鼓画照片还是中国的事,今天很多艺术家就画照片,画的人了无生气,这是很麻烦的,你看像雷奥纳多这样的人,他就要尝试对衣纹的处理,他了解衣纹的结构、衣纹的体积感等等,所以我们要知道学院派严格的训练,他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这个受学院冲击最大的就是行会,过去艺术家你要想成为艺术家怎么办,你要当学徒。

比如说我开了一个工作室,你就到我这儿当学徒,然后我会跟你的父母签一个合同,学徒期间的产出都是我的,这是什么情况呢?比如说一个年轻人进到我的工作室里面来,一开始你可能先打杂,干点儿零七八碎的工作,比如说研磨研磨颜料,给老师扫扫地,慢慢的不错了,开始画一些画面上不重要的部分,一些花纹、一些不重要的人物。

当时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就是达·芬奇给韦罗基奥画的小天使,韦罗基奥觉得那个背朝着天使不重要,所以他交给了雷奥纳多来画,画完了以后大家都认为那个小天使是最美的,所以韦罗基奥说从此我就不再画画了,我就交给我的学生去了,他就去做雕塑去了,当一个伟大的雕塑家。这其实就是行会受学院的冲击最大,也就是说以前是师傅带徒弟,现在有一个学院了,学生要学艺术的话有另外一个出口,所以这个漫画上也在反映,以一个拟人化出来的形象代表了学院,而这个是行会,行会里面的这些古代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受到了冲击。

巴黎的美术学院也是这样的,大家的创作绘画,到后来艺术家怎么去展出自己的作品,过去因为师傅带徒弟,师傅的工作室很有名,慢慢的委托就会找到他,雷奥纳多进入韦罗基奥工作室的时候,韦罗基奥当时接了很多工程,比如说佛罗伦萨大教堂顶上那个铜球,就是在那个时候正在做的。

后来当学院出现的时候,一个学院的学员和老师怎么来展出自己的作品,那就是在办沙龙,沙龙的出现其实是给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作品的机会。但是沙龙的这种体制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变成了一个束缚艺术家创造力的地方,因为学院的评价标准掌握在学院手里,年轻人想展出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必须符合我的标准,如果不符合,你的作品就没法展出,你就很难获得公众的认可,得不到公众的认可,当然你就卖不出去画,你就很难生存,所以沙龙掌握了很大的权力,而这种权力当它发展到一个比较强化的模式的时候,对艺术创作就会产生一些束缚和影响,这其实也是导致当时印象派一些前锋艺术家对他们比较反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1699年沙龙展

这就当时的沙龙,沙龙挂画可不像今天全国美展那样抢位置,当然也要抢位置,挂的那么均匀,那是天上地下的挂,大家可以看,从底下挂到顶上,最佳的位置当然是我们视平线的位置,一张小画挂到顶上就完了,谁也看不见,但是你能进沙龙本身就是挺好一件事情,当时就是这样的一个状况,你要进沙龙还是重要的。

当时你要进到学院的话,有很多很好的机遇,比如说像法兰西学院定期举办颁奖礼,第一批的展览是1667年的时候开始,给学生的最高奖是罗马奖,获得罗马奖的话给你一笔钱,你可以去罗马深造,为什么去罗马?当然文艺复兴最高的艺术典范就在罗马,文艺复兴盛期的作品都在罗马,那里有拉斐尔,有米开朗基罗,还有教皇收藏的古代雕塑,我们到那儿可以学很多东西。所以,另外他们在罗马建立了一个法兰西学院的分院,这是很重要的。

1666年,从罗马学成次年回来以后干嘛呢?一种你可以叫老师提交一份学徒期间表现的证书,然后就在法国的其他城镇独立开业,另外一种方式成为学院的教室,所以只有参加了大奖赛的学生才能提取申请,所以当时学员也想在学院获得升迁的机会,那你就要参加罗马大奖。

1672年的时候,罗马的法兰西学院的院长埃拉尔被任命为圣路加学院的院长,这就是刚才我说的左卡祖最早创建的那个学院,这个学院后来就被法国人给合并了,这次合并是一次非常具有象征意味的事件,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讲,法国艺术胜过了意大利艺术,也就是说从这以后,法国巴黎慢慢地成为了西方艺术世界的中心。大家要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和罗马无疑是西方艺术世界的中心,大家都跑那儿去学习绘画,17世纪到18世纪这一段,巴黎成了西方艺术世界的中心,一直领先了很长时间。

经过19世纪一直到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战以后西方世界艺术中心到了纽约,所以这个变化也可以看得出来,学院也不是一片净土或者是没有波澜的一个地方,学院里面一直存在着古今之争,尊古派就是普桑派,现代派就是鲁本斯派,普桑派强调的是素描的重要性,强调结构,强调体积,而鲁本斯派强调色彩,注重色彩。最终是以鲁本斯派的获胜为结束,那结果是什么呢?比如原来被忽视的威尼斯画派,还有弗兰德斯画派同样受到了重视。也就是说像以鲁本斯为代表的画派,大家也开始喜爱开始重视。鲁本斯的素描画的拉奥孔。

PETER PAUL RUBENS,Elevation of the cross,Antwerp Cathedral,Antwerp,Belgium,1610

普桑的作品,大家注意其实普桑的作品,古典主义,其实古典主义艺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强调结构、强调素描,比较忽视色彩,大家仔细看的话,普桑这个色彩是很简单的,红的、黄的、蓝的,几种基本色彩,没有那么多的颜色,所以大家如果看这个时期的像康德这样一些美学家,他们也都忽视色彩,说色彩不重要,包括谢林,甚至画画的很好,如果是黑白的就好了,那就是色彩不重要,为了美化一下上点儿色,这种概念到19世纪的时候慢慢被艺术家所扭转,比如说像塞尚,比如说像高更,大家都认为色彩是非常重要的表现语言,当然还有梵高这样的人,像修拉,印象派的那些艺术家都认为色彩有独特的价值。

18世纪的艺术家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在学院里边就是从洛可可风格向古典主义风格的转变,促成这种转变的原因多种多样,一个是对赫库兰尼姆的发掘,还有一个是对庞贝的发掘,都是18世纪下半叶的事情,赫库兰尼姆和庞贝是两个古罗马的城市,维苏威火山爆发的时候把这两个城市给埋了,18世纪下半叶大规模发掘,让当时的欧洲艺术家意识到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罗马艺术,罗马壁画是什么样子,这其实导致了大家对古罗马新一轮的兴趣,才出现了这样一个很重要的现象。

当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人就是温克尔曼。当时在英国也出现了学院派的这种开始的端倪,这是在18世纪的时候,我们知道在伦敦的皇家美术学院是1768年建立,当时很重要的人物,就是威廉·荷加斯。

雷诺兹是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他关于艺术的很多讲话,关于艺术的很多观点,后来汇集成了他的七次讲话,咱们中国翻译过来,他关于艺术的一些观点,他还是延续了一些学院的传统。这是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18世纪晚期时候的状态。

古典的雕塑依然是大家模仿的典范,这就是大家看到的新古典主义绘画,为什么大家的造型都来自于古希腊罗马雕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促成在英国对古罗马艺术、古希腊艺术的热爱,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埃尔金大理石,也就是巴特侬神庙上那些雕塑在英国展出,这导致了当时很多艺术家可以亲自去现场临摹这些古代的雕塑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法国的一个美术学院的状况,大家在里边可以画模特。

Greek girls picking up Pebbles by the sea,1871,Frederick Lord Leighton

英国的莱顿也是学院派的画家,我们看他从人物的服装到人物的造型,都来自于古希腊一些典范,实际上在学院里边有很多不同风格的艺术家的存在,比如说透纳,透纳的这种作品也是当时很重要的。

法国的比如说像大卫,也是法兰西艺术学院很重要的艺术家,当然他后来把这个学院给取消了,但是他的画室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艺术机构,大卫的工作室,大家在里面学画,这个人在调节光线,在英国也是这样的。这个模特在那里面摆的模特,这些人在里边进行创作。

学院派的艺术家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其实传统的艺术家都像一个导演,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要选择一整个事件的高潮来表现,你比如说贺拉斯兄弟之盟,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场景,他没有选择三兄弟跟对方的三兄弟在对决,为什么没有选择那样一个场面,这个故事包含了很多内容,除了决斗这件事之外,他其实要宣扬一种爱国主义的情绪,这种爱国主义包含了什么呢?

首先这三个人宣誓为国家效忠,像他们的父亲,他们的母亲和妹妹,通过这个表现了男子的气概和女性的柔弱,他们的妹妹跟对方三兄弟之一是恋人关系,妹妹对于自己的哥哥要跟自己的情人要去决斗感到很悲伤,这是路易十六委托大卫创作的,所以在这里边他选择这样一个事件,决斗还没有开始,但是这里边的两种不同气质的表达,最后妹妹因为为自己的情人哀伤,被自己的哥哥杀死了,因为他哥哥说,你这是为祖国的敌人而感到悲伤,是不行的,我是爱国的,把自己的妹妹杀死了,这是路易十六委托的,最后大卫又投票把路易十六给送上断头台了,所以大家说大卫这个人的立场不坚定,这件作品在罗马创作,后来运回到沙龙展出,引起了轰动,大家觉得这张作品非常的精彩,很多人来看这件作品,它成了一个沙龙艺术中间成功的典范。

在这样的一些作品里,比如说罗马的大理石复制品,这是希腊化时期的作品,也成为学院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这个姿势就是照那个姿势来的,只不过找了一个真实的人体,摆在那样的一个动态,然后来完成这样一件作品。

格罗《雅法的黑疫病人》

当时学院派里很多艺术家,比如说格罗创作的《雅法的黑疫病人》这样的一个作品,在法国像热拉尔都是学院派的代表,我们可以看看学院派的水平,这是热拉尔的《丘比特和普塞克》,人物的造型完全来自于希腊雕像,但确实你会觉得慢慢开始,这个人没有生气了,画的虽然好,但是没有生气了,所以学院派的作品确实有这个问题,但是学院里面不是一团,平静的,不断地有冲突,这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争,浪漫主义代表德拉克洛瓦,古典主义代表安格尔,两边打起来了,他们要争夺在艺术界的领导地位,比如说安格尔这样的作品,大家看看构图像什么,能找到它这个源头吗?

这样的构图完全像雅典学院的作品,其实它在构图上是非常巧妙的,拉斐尔做了很多很巧妙的构思,比如说圆拱一层一层的在缩减,到最后恰好把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圈在中间,成为画面的中心。另外,前面正好有一个开场的空间形成三角形,所以我们的视线毫无阻碍就可以看到中间的两个人物。另外,通过边上人的动态,也把我们的视线引向中间的人,人物众多,但是中心的重点是非常突出的。像这样的构图能力,完全被后来的艺术家所接受了。

到安格尔这里,其实他也接受了一些古典的传统和意义,但是在他的作品里边已经包含了浪漫主义的特点,到他晚期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安格尔的作品已经成为浪漫主义的特点,要知道浪漫主义是一种思潮,而新古典主义可以说是一种风格。为什么这么说呢?浪漫主义跟题材有关,你画什么题材决定了你是不是浪漫主义,这个题材很浪漫,但是你可以用古典主义的手法去表现一个浪漫主义的色彩,所以安格尔这个是用古典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一个异国的题材,带有很强的浪漫主义的气质。所以浪漫主义并不是一种风格,你说这个人风格是浪漫主义的,不是,他作品传达的气息是浪漫主义的。德拉克洛瓦的作品当然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

Paul Delaroche,Filippo Lippo Falling in Love with His Model

但丁,但丁的小舟也是浪漫主义,最喜欢表达的主题就是文学题材。还有一种就是传奇中的故事,你比如说德拉罗什的作品,画的Lippo和他的模特,Lippo是15世纪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大利画家,他爱上了自己的模特,他当时是一个修士,爱上了一个修女,他们生了一个非常有才气的儿子,叫Filippo Lippo,Lippo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弟子,就是波提切利。所以这是在美术史上的一段故事,他完全是浪漫的感觉,爱情,其实对于当时的教会来讲是极大的羞辱,教会当时气坏了。

德拉罗什这样的作品也有,因为当时的法国人对英国的题材特别感兴趣,英国的小说英国的故事感兴趣,这个表现的是简·格雷被杀死,简·格雷特别可怜,一个小女孩,当了十几天的女王,就被人阴谋篡位,把她砍死了,画了这样一件作品。他突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色彩,它并不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大家说实际上不是在室内进行的,而是在室外进行的行刑。所以这里返过来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就是说当我们强调重大历史题材的时候,那个历史学家介入好不好?避免了一些硬伤的出现,但是当历史学家过多地干预艺术创作的时候就成问题,关于艺术风格方面你别提意见,艺术家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别把道具完全弄错了就行了,差不多就可以了,因为艺术的创想跟历史的真实是不一样的,没有谁能还原历史,历史学家也不能把历史还原,所以像这样的一些作品都给我们提供很多启示,当然在这个过程里边,各种冲突还是在的,比如说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也不合。

这个代表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喜欢画人体,一个裸体的老头,手里拿着一个大画板,那只手拿着杖,这边是一个穿着皱皱巴巴坎肩的,拿着破刷子,穿着木套鞋的一个现实主义画家,这个就是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的争论。其实现实主义就是以库尔贝为代表的,其实他们也代表了西方艺术技艺的高峰,像他的《碎石工》画的就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关注。老人,他也曾经年轻,但是他一辈子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这个年轻人的未来就是一个老人,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艺术家的眼里,这样的一个社会制度是有问题的,他希望要改变,所以我们知道库尔贝跟普鲁东是很好,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希望通过这样一些创作来表现对社会的不公和不满,所以有的人也把这种现实主义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库尔贝《奥南的葬礼》

他用恢弘尺度表现重大事件的方式表现一个平民的葬礼,表现了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所以某种意义上讲,库尔贝在观念上是很激进的,当然他的这种激进,其实遭到了这些学院派的反感。

库退尔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者什么样的人,古典的雕塑坐在屁股底下不看,画一个竹筒,喝着廉价的葡萄酒,墙上挂一些什么破鞋子乱七八糟,破油灯等等,这就是现实主义者,根本不知道美是什么?

那美是什么呢?在学院派眼里就是这样的,布格罗的作品,确实很美,这是西蒙基金会的收藏,他表现的就是一个理想化的人体形象,当时中产阶级的趣味所欣赏的就是这样的,在中国今天如果拿出来这个也好办,肯定有很多人喜欢这样的作品,它是审美趣味慢慢的发生变化,慢慢的发生转变的一个过程。

这也是布格罗的作品,他画的这些故事表现的山林水泽女神和萨迪尔之间的调笑,其实在今天看来,确实当时有很多带有色情意味的这样一些作品,而这个满足了当时中产阶级的趣味。如果每届沙龙都展的是这样的东西的话,大家觉得烦不烦?所以学院如果一直处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所有的学院画家都画这种作品的时候,会不会招致年轻人的反感,所以学院它也是有问题的,你看它画的这个很美,但是如果大家看到的第一届沙龙,满沙龙全是这样的作品的话,那就会出问题,所以像布格罗在当年是非常红的,如日中天,他的画卖的很好,但是当他死了以后,名声一落千丈,但是这种一落千丈大家也不要把他看扁了,他毕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一个审美号声。

其实到20世纪中叶的时候,像西蒙,墨西哥的一个传媒大亨一下买了很多这样的作品,现在你要研究学院派,还得看他的作品展览,他收了很多,但是这些作品实际上是对于我们理解那个时代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你不能忽视他,就像我们今天怎么看文革时期的作品,没价值,一点意义都没有,肯定不是,那个时代也造就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而在那个时代的人,你谁也不敢说自己就是清醒的,就没干过点儿蠢事,谁也不敢这么讲,在那个时代里边,大家都是从那个过来的,所以那个时候的艺术就代表了那个时代,今天我们再去看学院派的时候,它在人类历史上就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也起过这些阻碍。

格多罗姆《角斗士》

格多罗姆画的题材角斗士,这个也是格多罗姆的作品,他做雕塑,还有一些表现近东地区,因为19世纪的时候西方开始扩张,首先进到近东,跟他相近的地方,有大量的题材表现这样的内容,所以在当时的学院里边出现了这种东方主义,跟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不是一个概念,东方主义指的是画东方题材的这样一批画家,都选择中近东的这样一些题材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

在英国像莱顿爵士他的作品也是表现的这些山林水泽女神,劳伦斯爵士画的这些作品。这是阿尔玛·台德玛,阿尔玛·台德玛也是在西蒙那儿收藏的重要的一个作品,这个表现的是当时的一个罗马皇帝,他属于很残暴的,他先招待这些人在他家里开宴会,突然从房顶上垂下大量的玫瑰花瓣,最后把这些人全部淹没窒息死了,看原作更好,他那个花瓣都是有体积有空间的,画的很有节奏,画的都非常精彩。在英国像这样的一些作品也代表了大家对文学题材的这种喜爱。这都是学院派的一些作品,大家可以看,在对人物的表现,对空间的处理这些方面的水平是很高的。但确实大家对这个题材会慢慢厌倦,看多了的话。这都是当时学院派里的画家。

这个画的是拉斐尔和他的情人,这就是拉斐尔的作品,就是他画的他情人的形象,在当时我就说过,因为对拉斐尔的推崇导致了在学院里面出现了这样的一些艺术家,对拉斐尔之前的艺术家感兴趣,也就是在英国的皇家美术学院里边出现了一批年轻人叫拉斐尔前派,他们开始不完全受拉斐尔的影响,这是但丁·加百利·罗塞蒂,米莱斯,他们开始对文学感兴趣,伯恩·琼斯也是英国学院派的一个很重要的代表,这个皮克马利翁的故事,皮克马利翁是塞浦路斯的国王,喜欢雕塑,他雕完一个美女以后,疯狂地爱上了自己的作品,当然在女神的作用下,他的雕像被复活了。

打印文章 收 藏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