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普法】小学生代表学校参赛在受训时受伤,责任由谁承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生车祸保险公司赔偿标准 【以案普法】小学生代表学校参赛在受训时受伤,责任由谁承担?

【以案普法】小学生代表学校参赛在受训时受伤,责任由谁承担?

2023-04-03 03: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原告杨某为H小学2017级学生。2022年2月28日,被告H小学拟定原告杨某为代表学校参加春季运动会跳远和跑步项目的选手。2022年3月1日上午7点50分,原告杨某按照老师安排在学校“沙坑”(土质,未填充沙子)中练习跳远时,不慎摔伤。原告先后被送往当地县医院、J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支出医疗费共计12935.91元。另外,经鉴定,原告伤残等级为十级伤残,二次手术费用参照为1万元,护理期90日、营养期90日,鉴定费2860元。被告H小学在被告某财产保险公司投保了校园责任险,涉案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保险限额为每人每次50万元。

02

裁判要旨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03

裁判结果

嘉祥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二、某财产保险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给付被告H小学保险金10000元(H小学前期垫付的医疗费用)。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在代表学校参加运动会受训时受到人身损害,学生杨某、H学校各应承担的责任,以及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的规定,学校对在校未成年人学生具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未尽到职责范围内的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学校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未成年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有限,其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期间,暂时脱离了监护人的管理和保护,设立这种特别的保护机制,有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虽然法律明确规定了教育机构的教育、管理职责,但是在归责原则上不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因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相比,8至17周岁的中小学生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在意思能力、辨别能力方面发展得更加成熟,对于危险事物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对于此类纠纷,如果仍然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对于教育机构而言责任太重,不利于平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教育机构的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据此,民法典对教育机构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也就是说,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举证责任由受到伤害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及其监护人承担,不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本案中,原告在案涉事故发生时已年满12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被H小学拟定为参加运动会跳远项目的选手,并按照老师安排在学校内沙坑中练习跳远,被告H小学负有防止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发生的责任。但原告及其监护人举证证明,H小学在安排原告练习跳远时选择了未填充沙子的土质“沙坑”,该“沙坑”起不到缓冲保护作用,应当认定学校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切实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未尽到管理和安全保障义务,导致原告杨某在练习跳远时受伤,学校有过错,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同时,因被告H小学在被告某财产保险公司投保校园责任险,且涉案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校园内,法院判决对于被告H小学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由被告某财产保险公司在校园责任险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符合公平正义和经济效益的原则。

04

法官后语

学校作为学生最直接的教育和管理者,在组织未成年人学习、活动尤其是组织体育活动时,应当做到提前谋划、严密组织、合理安排,确保安全,对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尽到谨慎注意义务。如果未履行好该注意义务致使学生发生人身损害的,学校应当承担相应责任。从另一方面来讲,学校的主要义务为教育义务,以教书育人为主,对于学校的安全保护义务亦应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超出其职责范围的无限注意义务。

注意义务范围的界定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学校的各种教学、生活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存在有安全隐患是否排除,是考虑是否尽到注意义务的首要因素;

二、学校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是否制定合理明确的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对学生是否进行安全管理教育;

三、发生校园侵权过程中,学校是否及时采取合理的必要的救护措施等。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五条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完善安保设施、配备安保人员,保障未成年人在校、在园期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学校、幼儿园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防止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四条 保险人、被保险人为查明和确定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和保险标的的损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由保险人承担。

来源:嘉祥法院、山东高法

来源:嘉祥法院、山东高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