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防坠楼、防摔伤……学校楼梯安全请一定注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生楼梯上跳远出意外 防踩踏、防坠楼、防摔伤……学校楼梯安全请一定注意!

防踩踏、防坠楼、防摔伤……学校楼梯安全请一定注意!

2024-06-28 14: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学校楼梯踩踏事故的预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校应当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预防楼梯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重点防范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保设施设备安全

学校应当确保教学楼的楼梯、通道、照明等校园设施设备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和标准。应当建立健全楼梯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教学楼的楼梯通道、护栏、扶手以及楼梯间照明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清理楼道和楼梯间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对已损坏的楼梯扶手,学校要及时加固。对损坏的楼梯间照明设施,学校要及时修复或更换,以免影响学生的安全通行。在晚间遭遇突然停电的情况下,学校应当立即启用应急照明设备,以保证楼道、楼梯的照明条件。

2. 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建立错峰通行制度

学校要严格控制每个楼层的班级数,每层一般不宜超过 4 个班级。同时,要尽可能将大班额、低年级学生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以减轻教学楼楼梯、通道的通行压力。在学生上操、集会、放学等场合,学校可适当错开学生通行的时间,实行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形成制度。

3. 张贴安全通行提示语,建立楼梯值班巡逻制度

学校应当在教学楼楼道、楼梯的墙面上张贴安全通行提示语,如“靠右慢行”“禁止打闹”等,以强化学生的安全通行意识,培养学生安全、文明的通行习惯。在学生集合时,学校不要一味求快、求整齐,要给学生的通行留出足够的时间,防止学生因通行速度过快而发生意外。在学生下课、上操、集会、放学时,学校应安排教师在楼道、楼梯处值班,负责疏导通行,维持秩序。每一个楼层的楼道、楼梯处至少应当有一名教师值班。值班教师要提醒学生慢走、不要拥挤,要及时制止学生做出的打闹、推人等危险行为,发生危险时要及时、有序地将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

4. 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安全教育

学校应当通过黑板报、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渠道,结合各地发生的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案例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防范措施。平时,学校应当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时要靠右慢行,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行走时不突然弯腰拾物或系鞋带。

5. 制定应急预案,开展疏散演练

为了提高学校处置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事故发生后救援工作得以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校还应当结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疏散演练,切实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平时防范学生因滑溜扶手、推人、奔跑等原因而引发意外事故

小申和小孙是小学同班同学。一天下午放学后,小申下楼梯时被小孙在后面推了一下,重重地摔倒在地。学校老师随即将小申送往医院治疗, 经诊断,小申伤情较重,牙脱位,颌面部挫伤。事发后不久,小申将小孙和学校起诉至法院,要求二者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等共计 4 万余元。法院经审理判决由小孙承担 70% 的责任,学校承担 30% 的责任。

中小学生生性好动,辨别力和自控力有待增强,对危险后果缺乏预判能力,常常在下楼梯时做出一些危险动作,比如爬到扶手上滑溜,推搡他人,嬉戏打闹等。而楼梯由于台阶起伏、地板坚硬,稍有不慎便容易发生摔伤事故发生。为了预防此类事故,学校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首先,要确保楼梯设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按照《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的规定,教学楼楼梯应符合下列要求: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级数不应少于3 级,且不应多于18 级;各类小学楼梯踏步的宽度不得小于 0.26 米,高度不得大于 0.15 米;各类中学楼梯踏步的宽度不得小于 0.28 米,高度不得大于 0.16 米;室内楼梯扶手高度不应低于 0.90 米,室外楼梯扶手高度不应低于 1.10 米;楼梯栏杆不得采用易于攀登的构造和花饰;杆件或花饰的镂空处净距不得大于 0.11 米;楼梯扶手上应加装防止学生溜滑的设施;等等。学校应当确保教学楼的楼梯设施符合上述安全标准。

其次,要在楼梯上设置警示标志,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应当在楼梯上的醒目位置张贴安全通行提示语,并利用班会课、下课前一分钟安全教育等多种途径,对学生开展安全上下楼梯的专题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再次,在课间和上下学时段,应当安排教职工在楼梯处值班巡逻,及时发现并制止学生做出的危险行为,预防发生意外事故。

做好教学楼楼梯的安全防护工作:

·重点防范学生上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确保教学楼楼梯设施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建立错峰通行制度。

·在楼梯醒目位置张贴安全通行提示语,建立楼梯值班巡逻制度。

·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安全教育。

·制定应急预案,开展疏散演练。

·平时还应防范学生因滑溜扶手、推人、奔跑等原因而引发意外事故。

文章来源:源创图书《学校安全管理:律师的建议清单》,雷思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原文标题为《楼梯上,应防范哪些安全事故》。

插画作者 | 七海

微信编辑 | 杨露颖

复审 | 李热爱 终审 | 张万珠

源创一品图书专营店

扫码加入社群

群内不定期有 购书优惠券掉落

联系人:胡老师

源创图书 · 以出版推动教育进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