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空间注入灵魂:图书馆空间的再造与功能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和意义有哪些 为空间注入灵魂:图书馆空间的再造与功能发展

为空间注入灵魂:图书馆空间的再造与功能发展

2024-07-05 09: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图书馆空间再造是拓展大学图书馆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

大学图书馆的传统功能过于单一,致使进馆人数逐年下降,这也是促使图书馆进行空间改造的内在原因之一。据观察,每当大型考试来临,大部分学生才会选择来图书馆自习或进行考前复习,然而平时馆内使用率并不高。这种情况体现我们当前的图书馆设置并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场所,也侧面反应出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趋于功利,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通过对大学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和优化设计,除了可以增加图书馆的吸引力,拓展其多元化的服务功能,还可以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引导学生学会时间管理和学习方法的改进,增强大学图书馆的育人功能。由此可见,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对于重新发掘图书馆的价值变得非常重要。

空间再造通过优化图书馆的内部格局,使馆内的图书资源布局更合理、场所更舒适、视觉更美观,还可以发挥图书馆空间作为综合资源的重要作用,推动空间功能的转换,变被动单一的服务为主动多元的服务,在更多时段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来到图书馆学习和交流,从而提升图书馆的利用率,拓展其服务功能。

3、图书馆空间再造符合大学生体验的现实需要

大学图书馆服务的群体主要是大学生,他们属于年轻型、知识型群体,且具有“小组活动倾向、高度依赖网络、重体验、重交流”等特征,相对于图书馆传统的阅读区域和查询区域,他们更倾向于可以自主使用的灵动空间。据美国高校调查,图书馆高使用率的区域依然是团体协作空间、个人学习空间、信息空间,以及呈现社交功能的咖啡吧、会议室、艺廊、馆藏展示区等。我国大学图书馆传统、单一的空间功能已无法满足年轻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大学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应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研究学生特点,注重学生体验,依据学生在图书馆的行为倾向,调整或增减相应空间,剔除低使用率的服务,迎合大学生需求增设新型的灵动空间,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个人和小组需求,以创新的空间服务彰显图书馆对大学生学习历程的贡献价值。

02关于我国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的思考

1、缺少调研,改造目标不够明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更新,许多大学图书馆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纷纷主动谋求对传统图书馆进行空间改造。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常因未经全面、细致的读者需求调查分析,就仓促完成了图书馆的空间再造,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这种仓促改造不但治标不治本,还浪费了资源,花了钱,费了事,却并未达到期待中的效果,没有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对图书馆的空间功能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改换和调整,在某些服务上面进行了整改,却未必代表着就是满足了广大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实际需求。

2、规划不足,未来发展考虑不周

许多大学的图书馆在规划设计学习空间时,仍以传统理念为指导,仅限于满足大学生基本的自习需求,只关注了图书馆传统的单一功能,致使空间布局设计固化、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导致一些功能设施残缺不全而难以调整,无法满足大学图书馆对于教育培训、学术研究、创新创业、小组讨论和师生交流等多元动态的服务需求,难以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使用热情,导致图书馆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3、发展缓慢,空间智慧化仍有待加强

目前,图书馆的功能日益多样化,但是自学仍然是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最常见的活动。据调查,有63%学术型研究生、64%的本科生和75%的教学型研究生都在图书馆进行自学。当前国内不少高校对图书馆的空间进行了改造,建设共享空间以供读者自学,但整体上共享空间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很多大学图书馆的共享空间只是简单地在图书馆划出一块地方,然后摆几张书桌和椅子,没有配备打印、复印和扫描服务,罕有建立了真正意义上智慧化共享空间的图书馆。

4、缺乏创新,创新空间服务有待改善

随着近年来对共享空间和“第三空间”的关注,图书馆空间的价值不断得到彰显,大学生对多元化、个性化、社交化的图书馆空间需求不断增强。然而很多大学图书馆未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能与时俱进地提供智慧图书馆、创客空间等创新空间,导致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变革进程缓慢。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应考虑开发和引进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建设智慧化的学习空间、设置主题性较强的“创客空间”等来打造充满时代感的新型图书馆服务空间,来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03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再造的建议

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服务创新的兴起,在国内大学图书馆改革中掀起了一波研究热潮,涌现出很多空间再造与创新的实例。比如中山大学“新生空间”虚拟空间设计与构建的成功经验;“双创”背景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空间再造过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空间资源重构与拓展情况等。上述案例关于国内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的研究和探索,为我国图书馆空间再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结合地方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笔者现提出几点关于图书馆学习空间再造的建议。

1、了解读者需求,明确改造目标

图书馆的工作都应以读者为中心,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空间改造前,应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等方式,切实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行为倾向提供相对应的多功能学习空间,在此基础上对图书馆学习空间进行重新设计,而不是盲目地通过引进新技术、更换旧设备、改换实体空间面貌等措施完成空间改造。

2、进行长远规划,考虑未来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读者的需求也不断变化,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改造不仅要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也要考虑未来需求,力求做到空间改造是应读者所需,空间改造后能为读者所用,在设计中考虑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和未来需求,预留一定的改造空间,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3、拓展可供学生协作学习的智慧化共享空间

共享空间原义是指公众共同享用的建筑空间,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环境的不同诉求,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往。后来共享空间的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进一步泛化,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称谓的“共享空间”,在图书馆相关研究中主要包含“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和“知识共享空间”等概念。

图书馆的功能日益多样化,但自学仍然是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最常见的功能。大学生对团队和合作的重视,对交际和情感的需求,推动图书馆改革需重点关注小组学习的学生需求。这种情况下,加强图书馆的自习功能,为大学生自习提供具有社交性质的共享空间,可以提高学生在图书馆自习的质量。可以从提供打印、复印和扫描服务入手,满足学生自习的附属需求;还可以增设彩色的、可组合分开的多功能课桌椅,方便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小组协作,满足学生的社交和协作需求。

4、增设可供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创客空间

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特征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引领着社会各领域的变革和创新,信息技术与创意创新的融合催生了蓬勃发展的“创客运动”。创客运动可以理解为“互联网+DIY”:人人都可以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利用身边的有关资源(如软件、硬件、材料、专家、伙伴等)将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快速分享给全世界。

创客空间是创客运动的载体,可以被看作人们聚集在一起,通过分享知识、共同工作(Co-Working)创造新事物的实体实验室。处于青春阶段的大学生是创客运动的主体,最有意愿、活力、热情和能力去尝试、设计、创造一些带有个人标签的创意活动。大学生图书馆的创客空间可以为创新者提供场所和工具来创建、构建、改造、创新和发明。学生拥有创意和干劲,却缺乏人脉和资金,图书馆可为其提供资源,设立创客基金,鼓励创新创意;图书馆还可为创客提供实体空间,供其构思和完成自己的创意;图书馆还可以协同其他部门帮助青年队大学生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帮助其招徕创业伙伴,为优秀项目提供孵化基地。

5、探索新型智慧空间的构建

2019年6月6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向四家企业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开始步入5G时代,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5G技术将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在全球各行各业的应用效率,必将为图书馆发展带来新的冲击。严栋(2010)基于物联网的定义和特点,提出“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认为智慧图书馆就是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交互的方式,以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

智慧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和实践路径,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和技术重要的培育基地,理应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开发和运用新科技。图书馆智慧空间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整合Web4.0技术、设备、资源、服务、环境及整个图书馆网络,由实体空间、虚拟空间、用户体验空间、信息交互空间等构成的多维自优化系统。图书馆智慧空间可以较好地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注重现实与虚拟的空间体验,在空间交互形态下,无论何人、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均能便捷、高效地获取信息和服务。提前布局智慧图书馆,将会为大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在未来的高校竞争中抢占先机。

04结 语

我国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再造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缺少调研,改造目标不够明确;规划不足,未来发展考虑不周;发展缓慢,空间智慧化仍有待加强;缺乏创新,创新空间服务有待改善等问题,如果在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再造时多了解读者需求,明确改造目标;进行长远规划,考虑未来需求;多渠道拓展可供学习协作学习共享空间;增设可供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创客空间;构建新型智慧空间等对策和建议,相信大学图书馆的学习空间会建设得越来越好。

编辑:阿黎

作者:彭文梅,严 浪

来源:肇庆学院学报

内容略有修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