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流芳的音乐巨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开车多长时间能上路行驶 千古流芳的音乐巨人

千古流芳的音乐巨人

2024-05-29 14: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简单地把巴赫看作采用对位形式进行创作的器乐大师,或将亨德尔视为代表演奏低音风格的声乐巨匠,都是不符合事实的。

同时,断言作虔诚的宗教信徒的巴赫注重音乐创作上的主观情感,或者断言善于混迹于世俗的亨德尔的音乐创作注重客观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因为他们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也都是世俗世界的一员,他们的创作都有主观的一面也都有客观的一面,他们的作品既有声乐也有器乐,他们的创作既采用通奏低音也采用对位形式,他们甚至都擅长相同的乐器,而且他们都是管风琴的演奏高手。

即使在表面的音乐活动中,他们也不存在明显的区别,作为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合唱队队长的巴赫经常带会众在礼拜日和赎罪日演唱他的作品一一康塔塔和受难曲,独断专行的亨德尔则主要在剧院中指挥演出自己的歌剧和清唱剧。

人们对巴赫与亨德尔所做的一些表面比较虽然不完全合理,但是却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他们音乐创作的内在差别。

尽管巴赫和亨德尔都创作声乐和器乐,都采用数字低音和对位法,都是著名的乐器演奏家和声乐教师,但在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着许多差别。

他们在理解音乐的方式上存在的本质的分歧就是他们之间诸多差别的主要原因,过去,人们一般依据声乐和器乐这样两种方式理解乐音和音乐。

现代人则基本是按照器乐的方式理解音乐的,因此如果我们错误地理解了传统的复调音乐,或低估了亨德尔的歌剧作品,与器乐思想的盛行而带来的认识上的偏差有关。

我们无法对人们习惯上的认识的偏差做出科学的评估,我们需要依一种全新的方式理解音乐,声乐思想的觉醒是当代音乐的一个显著特征,并且开始逐渐消除器乐思想的影响,这与巴赫和亨德尔时代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我们可以这样说解,亨德尔是按照声乐方式理解乐音的,而巴赫则是按照器乐方式理解乐音的,亨德尔的音乐思想是传统的延续,而巴赫的音乐思想则是未来的先锋。

创作手法的不同

他们创作音乐的手法截然不同,亨德尔采用的是具有旋律主调性质的数字低音,巴赫则利用了对位复调风格,前者对后世的影响比后者更加深远。

他们的音乐创作都与历史和未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联系的方式不同,但不可否认,巴赫和亨德尔都是音乐巨匠和旷世奇才,而且他们的音乐创作风格也都多种多样,他们是音乐史上的一对不可分离的李生兄弟。

虽然巴赫和亨德尔在音乐思想上不同,但他们同样都将把在感情驱动下的力度变化作为音乐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我在前面说过,“人”可以完全由原色人声或共鸣人声代表。

依声乐方式理解乐音的作曲家必然深入生活,对人声的特点了如指掌,激发并努力增强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但是,具有深厚人性色彩的人声也可能会使音乐家们觉得根本不需要顾虑人声到底能不能真正表达一种自然的感情。

亨德尔的意大利歌剧就带有同样的风格,我们知道,数学形式在尼德兰复调音乐中的运用对于形成它的那种热情奔放的声乐曲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样,亨德尔的巧妙的情感表现技巧在他的歌剧中体现出来。

如果我们认为尼德兰音乐的数学形式过于复杂和抽象,那么我们应该批评亨德尔歌剧的纯粹技巧性的情感表现形式,如果音乐创作一味追求旋律效果就必然忽视对真实情感的表达,而且会导致剧中的人物失真,心理刻画过于简单,歌剧场景过于荒诞古怪等等。

但如果我们对其中的原因有了了解,我们就不会乱加评判,亨德尔时代的歌剧非常注重戏剧情感随旋律转化成歌曲,可对情节和角色的作用却不怎么重视了,也就是说,表现人物的命运并不是当时歌剧的重点,重点在于展示声音的戏剧效果。

亨德尔在力度支配情感的音乐创作思想指导下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技巧,并且对各种音乐形式都进行了大胆尝试,形成了一种华丽庄严的巴罗克风格。

亨德尔在 18 岁那年到了汉堡,认识了凯泽尔、马特宗和泰勒曼等人,从那时开始从事歌剧创作,在 21 岁时,亨德尔到了意大利,用短短的几年时间走遍了佛罗伦萨、罗马和那不勒斯,以其歌剧创作逐渐蜚声乐坛。

后来,他又在汉诺威逗留了一段时间,最后到了英国定居,亨德尔到达英国时,帕塞尔歌剧时代刚刚过去,意大利歌剧崭露头角,亨德尔一边担任音乐指挥与艺术总监,一边进行歌剧创作,有时还谱写一些室内乐,并且经常演奏器乐。

后来,歌剧渐渐衰落亨德尔逐渐转向清唱剧创作,促使他转移创作方向的真正原因是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一一挖掘并发挥出声音的全部潜能,亨德尔的创作实践使清唱剧发展成一种壮丽辉煌的合唱歌剧。

声部的相对独立地位已经被和声音乐彻底动摇了,相对独立的声部逐渐成为清唱剧的组合和弦声部,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是他长期追求自我表现的产物,清唱剧将声乐艺术推向了巅峰,乐音形成了组合和弦的华丽和声完全超越了旋律独唱形式。

亨德尔无愧于声乐艺术的代表,而器乐艺术方面的天才则非巴赫莫属,亨德尔是善于交际左右逢源的入世者,而巴赫则是不善交际,是出世离俗索居的隐士。

天才巴赫

巴赫就好像是一件乐器,是一架钢琴或者管风琴,甚至就是那乐音一一他构造简单但却可以包容一切和声变化。

巴赫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音乐事业中,一生都过着传统而体面的中产阶级生活,他先后担任过萨克森的管风琴师和首席小提琴手以及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的合唱队长,也许这种平淡的生活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过高的社会地位也许会对巴赫的音乐创作产生负面影响。

巴赫的生活态度可能相对严肃一些,但是不能把对待生活态度作为比较巴赫和亨德尔音乐成就的标准。对位器乐和声形式自然朴素,这就要求音乐创作者尽量减少来自外界的影响。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像后来的海顿、贝多芬、布鲁克纳、勃拉姆斯以及马勒等器乐作曲家,他们的性格大都比较孤僻。

在巴赫的音乐作品中,没有表现出亨德尔的作品中那样的强烈情感,也没有刻意追求巴罗克艺术的庄严华丽风格,他们两人以完全相反的表现形式,进行着同样充满自信、充满感情的创作。

出身于音乐世家的管风琴师兼合唱队队长的巴赫怀着深厚的宗教情感,创造出一种具有类似尼德兰音乐情感表现特征的独特音乐,亨德尔的音乐与尼德兰音乐一样也具有某种相似的特征。

但是,亨德尔热情奔放,因此他喜欢采用声乐形式,而巴赫则采用一种技巧复杂的方式来表现他深沉细腻的情感,如果我们在演奏巴赫的作品时刻意追求感情表现技巧则会误入歧途,并会显得情感的表现肤浅低俗。

巴赫没有像亨德尔那样创作大量的歌剧和清唱剧,但他的音乐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每种形式中的每部作品都堪称精品。

巴赫的主要作品有:《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 小调弥撒》《圣诞清唱剧》,5 套礼拜日教堂康塔塔(只有 200 部流传下来)等等。

此外,巴赫还创作了大量世俗康塔塔、器乐独奏曲、管弦乐组曲、歌曲、室内乐,以及大量钢琴曲和管风琴曲。

《巴赫全集》于 1900 年出版,共 59 卷本,真可谓卷峡浩瀚,巴赫的创作主要服务于宗教仪式或者其他实际生活的需要,这也是他的创作音乐风格比较正式的原因之一。

德雷斯顿的官廷演出也选用过他专为天主教堂而谱写的音乐。

巴赫也常根据自己的兴趣创作一些管风琴曲,也常常受人委托创作一些钢琴曲和室内乐学校、教堂、家庭、社交集会以及市镇庆典曲等等的现实需要是巴赫创作的原动力,他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音乐创作中,谱写出一部又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

性情孤僻,自尊自律,不善交际的巴赫绝不是一个眼界狭窄,胸无城府的人,他对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非常了解又十分欣赏,他曾经进行模仿和改编。

他非常了解乐器的构造,甚至发明出一种独特的弦乐器——五弦中提琴,最让巴赫感兴趣的却是钢琴的调音问题,我们知道,钢琴发出的音并不是精确的纯音,而是通过设定中间音高使乐音振动的差异协调起来而形成的一种符合调律的校正音。

例如,C 大调的主音C虽然与降 E大调的第六音 C稍有差异,但在使用调律乐器演奏时,表现和声的 C音却完全一样,于是,在一部作品中可以同时使用多种调律,而且每一个音都可以作多种多样的等音转换。

其实,人们一直创造一种调律体系,安德里斯·沃克米思特就是最早试用平均律的音乐家之一,巴赫将八度音阶精确地分成 12 个音程相等的半音,奠定了现代转调体系的基础,从此以后,自然音列逐渐被调律音列取代。

巴赫的感情生活虽然一直受宗教观念的深刻影响,但巴赫的宗教音乐创作只是服务于那些同社会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宗教活动,如阐发《圣经》教义和宗教节日庆祝等。

巴赫注重的是宗教活动中的生活气息,对宗教仪式本身则没有什么兴趣,因此,他的受难曲和康塔塔与传统的宗教音乐形式有一些不同之处。

巴赫只是将《圣经》作为运用歌词和音乐表现丰富情感的媒介,而且,他还善于采用简单通俗的形式表现生动活泼的戏剧场景,借助贯穿于其中的众赞歌完成音乐创作。

在巴赫的声乐作品中,即使在处理人声时也完全遵循一种器乐思想——并不是说这种声乐作品无法演唱,只是人声作为和声织体的组成部分完全融进了对位体系中,而且人声的魅力已经降到次要地位。

巴赫的合唱赋格曲,如 B小调弥撒曲《慈悲经》无愧为声乐作品中的精品,但却完全采用了器乐创作手法,同亨德尔音乐作品中环环相扣的和弦结构一样,巴赫创作赋格曲所使用的和声对位手法,也与传统声乐复调有明显的不同。

而且他的合唱作品——如受难曲和康塔塔——缺少现代人演奏时所努力表现的那种恢弘气势,确切地说,巴赫的音乐属于室内乐,那种和声结构对他音乐的魅力没有产生丝毫影响。

笔者观点

尽管我们不能对巴赫和亨德尔音乐创作形式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但是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将他们的真实面貌展现了出来,另外,我们还希望读者注意低声部在巴赫和亨德尔音乐作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低声部极大地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庄严感与条理性。

低声部成了这两个人音乐作品中的主导力量,仍然可以将和声理解为基于低音的多音组合,声部也依然可以按照旋律或对位乐句的形式进行,但是低声部已常常被当作音乐的基础。

后来,音乐结构又有了新的变化,高声部中感情激发的力度变化——形成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中根音和声效果的高声部的力度变化一一逐渐上升到了主导地位。

低声部的地位在慢慢下降,甚至现代的和声音乐也无不采用这种不断破坏和声结构,追求情感表现的音乐创作手法,这种发展趋势是不可抗拒的。

但是,巴赫和亨德尔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和声的表现力与复调的复杂性交相辉映,巴赫和亨德尔是音乐艺术内容的总代表,是一对千古流芳的音乐巨人。

参考文献

1. 巴洛克晚期的双子星座--略论亨德尔与巴赫的异同 [J] . 李荣华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 2004,第003期

2. 浅析亨德尔与巴赫的异同 [J] . 李菁 . 黄河之声 . 2019,第007期

3. 浅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以斯卡拉蒂《d小调奏鸣曲(K9)》与亨德尔《让我痛哭吧》为例 [J] . 李姝柳 . 黄河之声 . 2020,第015期

参考文献

1. 巴洛克晚期的双子星座--略论亨德尔与巴赫的异同 [J] . 李荣华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 2004,第003期

2. 浅析亨德尔与巴赫的异同 [J] . 李菁 . 黄河之声 . 2019,第007期

3. 浅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以斯卡拉蒂《d小调奏鸣曲(K9)》与亨德尔《让我痛哭吧》为例 [J] . 李姝柳 . 黄河之声 . 2020,第015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