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对赫舍里的感情 政治联姻下的康熙皇帝和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到底有几分真感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孝恭仁皇后的义子 康熙对赫舍里的感情 政治联姻下的康熙皇帝和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到底有几分真感情?

康熙对赫舍里的感情 政治联姻下的康熙皇帝和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到底有几分真感情?

2023-03-18 11: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康熙对赫舍里的感情 赫舍里氏皇后 历史上的康熙和赫舍里 康熙对赫舍里的感情 政治联姻下的康熙皇帝和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到底有几分真感情? 2023-03-11 18:30:19 0 评论 浏览量:1025 次

政治联姻下的康熙皇帝和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到底有几分真感情?  

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的婚姻制度中,是讲究门当户对的。也就是说,婚姻男女双方的家庭背景是相当的,这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制度中,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很多有情人,也因为这一规定而最后不能终成眷属。在普通的平民百姓中如此,更何况是拥有着巨大财力和权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家,小到一位世子、贝勒,大到王爷,甚至是皇帝,他们的另一半更是要门当户对。所以中国古代很多的皇后,她们大多都与皇帝有着或亲或疏的关系,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有着亲戚关系。这样的我们就发现,很多太后和皇后都是姑侄或者是处自同一家族的。

然而,也存在一种特殊的情况,比如当朝的大臣如果权势巨大,达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而这些重臣对于皇帝的朝廷政局又有着重要的作用时,就会出现天家与臣子联姻的现象,皇帝会迎娶臣子家中的女眷(多数为其女儿、胞妹)作为自己的后妃。其实,说实话,他们之间早说有多少感情却是也谈不上,多数还是为了政治稳定的需要。

但是,历史上有着这样一位重臣家的女眷,同样是因为政治联姻,嫁入天家。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女子,虽然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但是,她却在加入皇室时变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不仅如此,她还使得皇帝对她付出真心,得到皇帝一生的爱。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在政治联姻中获得真情的皇后。那么,这位女子是谁?她又有着怎样的人生?

年轻时的康熙皇帝

康熙对赫舍里的感情 政治联姻下的康熙皇帝和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到底有几分真感情?

孝诚仁皇后

这位传奇的女子,就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嫡妻,辅政大臣文忠公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1654.2.3-1674.6.6),也是清朝唯一一位赫舍里氏皇后。她是在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十二岁时与康熙皇帝成婚的。康熙八年生嫡长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夭折)。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诞育嫡次子胤礽时因难产崩逝,谥号“仁孝”,但是雍正元年,“仁孝”皇后因与圣祖谥号出现重字“仁”,于是改谥孝诚,其后乾隆、嘉庆年间又累加谥,全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政治联姻——十二岁加入天家

我们知道,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八岁时,因为清世祖顺治皇帝的突然驾崩(野史传为出家为僧)而继承皇位的。但是,年仅八岁的玄烨尚且无力理政。于是顺治帝在临终前任命了“辅政四大臣”——赫舍里·索尼(1601—1667)、苏克萨哈(?—1667)、钮祜禄·遏必隆(?—1673)、瓜尔佳·鳌拜(约1610—1669)辅政年幼的康熙皇帝治国。同时,顺治帝母后——康熙帝祖母孝庄文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1613—1688)辅佐年幼的康熙帝。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1640—1663)在康熙二年崩逝,因此太皇太后孝庄“垂帘听政”。

但是,辅政四大臣的内部并不和谐,一定程度上,他们“各自为政”,各自结交党朋。初年时,辅政四大臣中以索尼年长、资历居首。但是,随着索尼年老多病,辅政四大臣的内部结构开始发生变化。鳌拜的势力日益强大,他开始权倾朝野,甚至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和其他辅政大臣放在眼里。

于是,孝庄文太皇太后为了达到遏制鳌拜的目的,开始笼络索尼父子。于是,太宗、世祖两朝均在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中(孝庄太皇太后、孝惠章皇后)选择皇后的传统被打破。孝庄文太皇太后在康熙四年九月册立索尼的孙女,年仅十二岁的赫舍里氏为皇后,同时遏必隆的女儿入宫为妃。(“内大臣噶布喇女,圣祖孝诚仁皇后, 赫舍里氏, 辅政大臣、一等大臣索尼孙领侍熙四年七月,册为皇后。”《清史稿》)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我们得知这一次皇帝大婚中几个重要的细节:

纳彩——康熙皇帝亲派以内务府大臣为首、以及三位公主、三位摄政大臣的夫人、内侍、侍卫,把十匹鞍辔配备的骏马,十仗盔甲,一百匹锦缎,二百匹精美布料送到索尼府中。

大征礼(纳聘礼)——两万两黄金、一万两白银、一个金茶罐、两个银茶罐、一对银箱、一千匹锦缎、二十付马鞍、及四十匹骏马。

新后入宫——赫舍里氏乘轿进入皇宫,四位大臣夫人带领,七位大臣夫人跟随,两侧侍卫和内侍护送,皇后的随从们被恩准在通向中宫的御道上行走。

孝庄文皇后

从皇帝对赫舍里氏的聘礼(这些聘礼在当时分量很重)我们能够看出来康熙皇帝对于这场政治联姻的重视(当然,这里面也肯定有孝庄文太皇太后的授意)。

婚后生活——政治联姻下的真心

这场热闹非凡的政治联姻终于在给太皇太后、皇太后上尊号,百官见礼、群臣上表朝贺,昭告天下中结束。说实话,两个只有不到十二岁的“孩子”成为了夫妻,也许,在他们的世界中,还不知道所谓的“政治联姻”的目的,两个孩子还是两小无猜,他们的夫妻生活也在玩耍中度过。

玄烨,一个在我们看来还是小孩子的年纪,成了掌握天下权势的皇帝。父皇母后的相继崩逝,使得他不得不在这个年纪挑起天下的重担,强势的皇祖母,身边如狼似虎的大臣,堆积如山的公文以及处理不完的政事,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十几岁的孩子是如何度过这漫长的日子的。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和她同岁的皇后赫舍里来到了他的身边。

我们已经不能知道年轻的赫舍里面对着身边这个少年老成的玄烨,到底有着怎样的想法。但是通过相关史料的记载,我们知道赫舍里在做皇后的日子里面,她用自己的知书达礼和世家风范,确实做到了母仪天下,她将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我们或许可以推测,年轻的赫舍里在用自己的点滴付出和力所能及,默默地支持着以及身边的这个少年,默默地为他做着以及最大的努力。甚至是之后康熙帝铲除鳌拜时,赫舍里叔父索额图的帮衬,我们也能想象出皇后赫舍里在这之间做了多少的劝说。

就这样,在这个深宫大院中,两人年纪相仿的少年成为了结发夫妻,他们一起度过了青梅竹马的时光,一起经历了政治上的起伏。她们或许是因为政治联姻才走到一起的,但是,婚后的日子中,他们却是真心相爱的。或许很多个日日夜夜中,这对年轻的夫妻在耳畔私语时,年轻的玄烨越来越觉得身边的她温柔体贴,年轻的赫舍里也看到了他的真心、博学与果敢。于是。两个人也越走越近,或许一开始他们之间有的更多的是一种“友情”,而这时,他们有了“爱情”。

康熙八年(1669)十二月十三日,十六岁的赫舍里为康熙皇帝生下嫡长子承祜。史料记载康熙皇帝对于这位皇子是十分的疼爱(“皇后所生承祜方四岁,天性聪慧,上甚爱之”),康熙十一年(1672)二月,皇长子承祜早殇夭折。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三日,赫舍里为康熙皇帝生下了嫡次子皇二子胤礽。

这一别便是永远——瘗玉埋香

然而,年轻的赫舍里并没有能够永远的陪伴在这位青梅竹马的皇帝身边,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三日,赫舍里在生育嫡次子胤礽的时候,却遇到了难产。虽然最后赫舍里生下了健康的皇子,但是,自己却因为难产昏迷,几个时辰之后,年仅二十一岁的赫舍里在当日的申时香消玉殒,崩逝在坤宁宫。而康熙皇帝就在这短短的一天中,经历了得子、丧妻的大喜大悲。赫舍里崩逝后,康熙帝下令停朝五日,为大行皇后举行丧仪。(“十三年五月,皇后赫舍里氏崩,辍朝五日,服缟素,日三奠,内外会集服布素,朝夕哭临三日。”《清史稿》)六月二十八日,康熙皇帝为赫舍里上谥号“仁孝”。(“六月二十八日,以册谥:仁孝皇后,颁诏天下。”《清圣祖实录》)我们知道,在这之前清朝的皇后的谥号都是“孝”字开头,而康熙皇帝却为赫舍里用了“仁”,即“仁孝皇后”只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新继位的雍正皇帝为其加谥号为:仁孝恭肃正惠安和俪天襄圣皇后;雍正元年六月因“仁”字与康熙帝谥号重复,于是改谥:孝诚恭肃正惠安和俪天襄圣仁皇后;乾隆、嘉庆累加谥,全称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即“孝诚仁皇后”。

巩华城

赫舍里崩逝后,她的梓宫安放在了乾清宫,几筵、丹旐设置于乾清宫门外,阖宫素服哀悼。(“仁孝皇后崩,皇帝安梓宫于乾清宫,设几筵、丹旐于乾清宫门外之右。康熙辍朝成服,妃嫔宫人咸成服,皆素缟。”《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仁孝皇后,也成为了清朝唯一一个梓宫安于乾清宫的皇后。我们可见康熙帝对于赫舍里的感情之深。在赫舍里崩逝后,她的梓宫移至巩华城(景陵当时尚未修建)。从《清史稿》和相关史料记载:康熙帝在前后共计八十余次去往巩华城祭奠赫舍里。就算是在康熙十六年册立了第二任皇后时,康熙帝任然在这期间亲自去巩华城看望赫舍里。当年除夕,康熙帝也在巩华城陪伴赫舍里。在之后的很多年里面,康熙皇帝对于赫舍里的思念一直没有停止,每年赫舍里的忌辰时,康熙帝都会放下政事,亲去祭奠赫舍里。爱屋及乌,赫舍里的次子胤礽在两岁时就被康熙帝立为皇太子。可见康熙帝对结发之妻赫舍里的喜爱、思念与感情之深厚。

康熙帝对赫舍里氏真挚的感情是毋容置疑的,赫舍里的红颜薄命让康熙悲伤不已,她和康熙帝的青梅竹马和那段短暂而又幸福的时光在流逝的时光中,却在玄烨的心中烙下了越来越深的印记,纵使康熙帝身边有过再多的女子,赫舍里却永远都是玄烨心中最为明亮和永恒的白月光。

康熙皇帝

孝诚仁皇后

参考文献:

《清史稿》、《清圣祖实录》、《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皇帝(411)皇后(213)康熙(139)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