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俪、孙镮母女:两代才女名扬后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孙青苗余姚市那里人 杨文俪、孙镮母女:两代才女名扬后世

杨文俪、孙镮母女:两代才女名扬后世

2024-02-25 17: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

清《四库提要》载:“有明一代,以女子而工科举之文者,文俪一人而已。诗其余事也。”文中的文俪指杨文俪。

孙陞像(图片取自《余姚孙境宗谱》)

杨文俪,浙江仁和县(今杭州市)人,工部员外郎杨应獬之女,幼受诗礼之教,熟读《内则》《列女传》,且精于科举制艺,尤精于诗词曲律,深谙音韵之学,经、史、子、集、诗、文、词、曲无不精通,正因为才高和寡,迟迟没有许配。她十八岁那年,孙陞原配韩氏病逝,其二子倶幼,请她为继室。杨应獬见孙陞是忠烈之子,又满腹文采,欣然应允。第二年,杨文俪由其父任所翼州入京,与孙陞结为连理,正式成为余姚人的媳妇。从此,“姚江第一才女”的桂冠就非她莫属了。

自从嫁入孙门,杨文俪与孙陞夫唱妇和,蔚为益友。时孙陞还是举人身份,尚未出仕,一家人住在京城任指挥同知的长兄孙堪府邸。孙陞经常与朋友聚会课艺,杨文俪则“篝灯侍夜,手编录助勤也”。后来,孙陞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直至南京礼部尚书,凡其所典文学讽仪编库之事,杨文俪都“缀功补义,丽泽弘多”。

杨文俪虽然出身钱塘名门,却朴实无华、勤俭持家,上孝事姑婆,下严督儿孙,把家务安排得井然有序。孙陞共有五子一女。孙鑨、孙铤系前房韩氏所遗,孙錝、孙鑛及女儿孙镮乃杨文俪所出,幼子孙镶则是孙陞侧室所生。这六个子女小时候都由杨文俪亲自抚养,她既是慈母,又是严师,不仅授以为学之道,更教以为人之道。等到儿女们稍长,杨文俪又为他们四处延聘名师,自己则在旁督学不倦。正是在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和熏陶下,除幼子孙镶早逝外,其余四子均中进士,位列九卿。

孙鑛参加礼部会试后,曾把应试文章抄给母亲看。杨文俪含笑说:“你写的淡墨书虽可列第一(淡墨是草书的别称,考试文章只能写楷书,不准写草书,这里指的是抄件),但存在咬笔头的毛病,算不上绝品。”一个“笑”字证明她教育孩子时很慈祥、和蔼,既对儿子的得意骄傲敲了警钟,又暗示抄文章时对长辈要尊重,不可草率,可谓宽中见严。

不久,传来孙鑛考中会试第一名(会元)的消息。孙鑛很感激母亲,杨文俪却谦虚地说:“何待三迁教,传经有父兄。”这句话的意思是“用不到我去学孟母三迁,你的父亲和哥哥都能对你传授经书”。后来,孙鑛在写给朋友的信中约定,来信不可讲假话、开玩笑。因为信要先寄到母亲手上,再转给他。他还叮嘱友人千万谨慎。在这样的母教之下,孙家的子孙自然不会和坏人交友,嘴里也没有粗话、脏话。

相传,杨文俪有点男相,唇上略有髭须,但她写的诗很美,富有感情,是余姚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之一。如她所作的《月鸣夜琴》:“小堂明月夜,卷幔理丝桐。素魄千门皎,清音一院通。落霞飞指下,流水泻弦中。停曲聊延伫,高天度远鸿。”

古代妇女的生活环境很狭隘,很少在诗里写到国家大事。时有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之妻秦良玉率部勤王,轰动一时。杨文俪听闻后即作《闻征瓦氏兵至》:“传闻瓦氏勇超群,万里征来净寇氛。多少材官屯海畔,策勋反仗女将军。”

在女儿孙镮出嫁时,杨文俪又作《城南别女》,以表依依惜别之情:“迢迢向南国,五月发长安。惟念鸣环女,初令事伯鸾。心折言难尽,歌残日又阑。行行复回首,泪下不能弹。”诗中“伯鸾”即东汉梁鸿的字,借指女儿的丈夫。后来,孙镮长子吕胤昌住在外祖母家,和诸表兄弟同受学于杨文俪。明万历十一年,吕胤昌与大舅父孙鑨之子孙如法中同科进士,世人称颂:“太夫人成四子进士,而不遗其一女也。”

杨文俪一生随父、夫、子宦游四方,明万历十二年以疾卒于京师官邸,享年七十岁。一时名彦如沈一贯、王世贞、屠隆、赵南星等纷纷作文致奠,朝廷钦赐祭葬。杨文俪的遗著有《孙夫人诗集》一卷,附于孙陞《孙文恪集》后。清光绪年间,杭州藏书家丁丙又重梓印行,编入《西泠三闺秀诗》。杨文俪的事迹流传颇广,以至正史、野史、列传、家传都有记载。

(二)

孙镮是孙陞与杨文俪的独女,自幼随父母住在京城官邸。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她擅长琴棋书画,尤精于声韵曲律。正如其弟孙鑛在《寿伯姊吕太恭人七十序》中所写:“姊自髫年习书,常忆昔先夫人教姊为诗,鑛从旁听,虽不解音律,而稍辞别其意,姊启鑛良多。又姊好观史籍,从诸嫂侍先夫人商论古今豪杰事,甚有丈夫之概。”

孙镮在及笄之年离开京城,回余姚与吕本第四子吕兑成亲。在杨文俪的《城南别女》中,“南国”指余姚,而“长安”代指北京。

吕本,字汝立,号南渠,余姚南城人,明嘉靖十一年进士,历任检讨、经筵展书官、南京国子监祭酒、少詹事兼翰林学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吕兑以父荫历官中书舍人、礼部精膳司主事。父子俩都喜欢戏曲,对戏曲有着极高的欣赏水平。

宰辅第(兰江街道文化站供图)

孙镮嫁入吕家,正好与公公及丈夫的爱好相合。不久,吕兑招养一个角色齐全的戏班子,专在其父的宰辅第演戏给新婚妻子观赏。宰辅第位于余姚南城保庆路,至今尚存,为余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孙镮不仅爱好观戏,还喜欢读戏,探究戏文内容,指点演员演出。为此,她托人四处搜集古今戏曲资料,供自己阅读和研究。

孙镮的儿子吕胤昌长大成人后,在母亲的影响下,亦形成了对戏曲诗词的爱好。吕胤昌与戏曲家汤显袓、表兄孙如法为同科进士,这两人都精于声韵音律,他就经常向他们请教戏曲知识。他还与当时剧坛的重要作家屠隆等人交往,尤其与明代戏曲重要流派之一的吴江派首领沈璟交往甚密。

吕胤昌对母亲极为孝顺,为官居京时,就将母亲接到京城同住。鉴于母亲喜好听戏观剧,就招养一个戏班子带入京城官邸,日夜演出。他还常常邀请剧坛友人来家,与母亲共同观剧,研讨戏曲方面的问题。其时,余姚人在京为官者甚多,而吕家最重乡亲情谊。凡同乡县人进京,都可以随时进出吕府,不仅随意观剧听戏,还由吕府提供住宿、吃饭。孙镮为人随和,从不摆贵夫人的架子。有乡人来京,她就与他们畅谈家乡的奇闻趣事。

后来,吕胤昌任职吏部,在宰辅第东侧造新的府第,民间俗称“天官府”。孙镮回余姚省亲,就住在天官府。天官府中亦是日日演剧,锣声不绝。吕家自吕本始,子吕兑、媳孙镮,孙吕胤昌等,三代人对戏曲的共同爱好,又影响到了吕胤昌之子吕天成。

吕天成像(兰江街道文化站供图)

吕天成,字勤之,号棘津,别号郁蓝生,明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剧作家,不仅从小爱好看戏,还时常翻阅祖母孙镮收藏的古今戏曲书籍。他二十岁开始戏曲创作,所作传奇初尚绮丽,后来师从沈璟,风格为之一变,宫调字句平仄等守法甚严,一生创作大量的传奇杂剧,是晚明剧坛的多产作家,作品数量至今尚难给出精确的认定。可惜,除《齐东绝倒》8种杂剧外,余皆亡佚。

吕天成对中国戏曲最大的贡献是其戏曲论著《曲品》。《曲品》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采用品评形式评论传奇作家及作品的专著,评述元末至明万历期间的传奇作家95人,散曲作家25人,传奇、南戏、杂剧等212种,几乎囊括明万历以前重要的传奇作家和作品,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他在评论上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主张创新,反对俗套,重视舞台演出的效果和作用,对当时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和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的争论不持门户之见。后人将《曲品》与绍兴王骥德所作的《曲律》誉为“明代曲论的双璧”。

王骥德与吕天成交往二十年,曾这样评价孙镮对吕天成的影响:“而吏部太夫人孙(指孙镮),则大司马公(指孙鑛)姊氏,其于词学,故有渊源”“孙太夫人好储书,于古今剧戏,靡不购存,故勤之(指吕天成)泛澜极博”。

古代女子多因贞节等原因而出名,少有以才学而流芳百世的。而余姚的杨文俪、孙镮母女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巾帼不让须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