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吴国的奠基者:孙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孙策死于何处 三国吴国的奠基者:孙策

三国吴国的奠基者:孙策

2024-01-11 06: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曹操:“猘儿难与争锋。”

袁术:“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王朗:“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

刘晔:“孙策多谋而善用兵。”

张纮:“策才略绝异,平定三郡,风行草偃。”

虞翻:“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许贡:“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于外必作世患。”

陈寿:“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

傅玄:“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雠,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

华谭:“吴武烈父子皆以英杰之才,继承大业。今以陈敏凶狡,七弟顽冗,欲蹑桓王之高踪,蹈大皇之绝轨,远度诸贤,犹当未许也。”

陆机: 武烈既没,长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发,招揽遗老,与之述业。神兵东驱,奋寡犯众,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诛叛柔服而江外厎定,饬法修师而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而江东盖多士矣。将北伐诸华,诛锄干纪,旋皇舆于夷庚,反帝座于紫闼,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天步而归旧物。戎车既次,群凶侧目,大业未就,中世而陨。

郭嘉 :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孙策之父孙坚被朱儁推荐为佐军司马攻打黄巾军,孙策与家人留在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居住。孙策十几岁时就在寿春结交名士,名声渐渐传播开了,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杰出通达。因而于寿春一见如故,便推诚相待。

中平六年(189年),孙坚前去讨伐董卓。周瑜便劝孙策携母亲弟弟移居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孙策应允。在舒县,孙策结交了很多社会上流人物,江、淮一带的名士都来投奔他。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因攻打荆州而被荆州牧刘表的部下黄祖所杀。孙策当时十七岁,将父亲孙坚葬在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后,孙策一家举家迁到江都(今属江苏省扬州市)。

孙策

初平四年(193年),守孝结束后,孙策到寿春找袁术准备讨回之前其父孙坚的旧部建功立业及为父报仇。袁术听其言语,察其举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过人之处。但要马上将孙坚旧部还给他让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于是,袁术便说:“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们,召集兵勇。”因为徐州牧陶谦非常忌惮孙策,而现在孙策的舅父吴景任丹杨太守,于是孙策就带着母亲迁居曲阿,与吕范、孙河一起投靠吴景,并依赖吴景召募到了数百人。后来讨伐泾县(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山贼祖郎,把祖郎打跑了。

兴平元年(194年),孙策带着数百人去投奔袁术。袁术这才将孙坚旧部数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还给孙策统领。 太傅马日磾持节安抚关东,在寿春以礼征召孙策,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怀义校尉。袁术麾下的大将桥蕤、张勋等都倾心敬重孙策。就连袁术也常叹息说:“如果我袁术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也可瞑目无憾了。”孙策部下有一骑兵,犯罪后为逃避责罚,逃进了袁术的军营,藏到马棚里面。孙策派人追捕,直冲袁术营中,将罪犯搜出,就地斩首。事情结束后,孙策又前往袁术处赔礼请罪。袁术说:“兵士叛变,理当惩处,有什么可请罪的呢?”从此军中更加敬畏孙策。

不过袁术为人反复无常,往往言而无信,他曾许诺让孙策任九江太守,过后却改用自己的亲信,丹阳人陈纪担任此职,孙策对此很失望。后来,袁术准备攻打徐州,向庐江(治舒县,即今安徽庐江西南)太守陆康索求三万斛军粮,陆康不给,袁术大怒。孙策以前在舒县时曾去拜访过陆康,陆康看不起孙策,只让自己的主簿接待,自己不出来相见,为此,孙策怀恨在心。袁术就派孙策去攻打陆康,并且允诺说:“之前我错用陈纪,经常后悔自己用错人了。如果这次你能抓获陆康,庐江郡就真正属于你所有了。”孙策奉命出击,拿下了庐江郡。可袁术却任用他的老部下刘勋当了庐江太守,这让孙策对袁术更为失望。

兴平元年(194年),汉献帝派刘繇担任扬州刺史,扬州过去的治所是寿春,而寿春已被袁术占领,刘繇便在孙策的舅父吴景和堂兄孙贲的协助下南渡长江,在曲阿设立了治所。这次孙策攻打庐江,刘繇忧心忡忡,因为他知道,吴景、孙贲是袁术任命的,他们又是孙策的自己人,担心他们与袁术、孙策联手吞并自己,于是就用武力逼赶他们,吴景和孙贲只好退往历阳(今安徽和县)。刘繇派部下樊能、于麋驻扎在横江津,让张英驻扎在当利口,来与袁术对抗。袁术则任用自己的老部下惠衢为扬州刺史,以吴景为督军中郎将,和孙贲一起率兵进击张英,却一连几年都未能攻克。

吴郡都尉朱治是孙坚的老部下,过去曾任孙坚的校尉,太傅马日磾在寿春的时候,任命朱治为副官,后又被任为吴郡都尉。他发现袁术政德不立,就劝说孙策趁机收取江东。于是孙策就去见袁术。孙策对袁术说:“我家旧日对江东人多有恩义,我愿带兵去帮助舅父征伐横江。横江攻克之后,我还可在当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万人。那时,我再率领他们助您平定天下,谋成大业。”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不满,但他认为,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只给他配备一千多的士卒及相应的军需品,战马几十匹,宾客中愿意跟随者几百人。

一路上不断有人来投奔孙策,等到了吴景的驻地历阳时,孙策的兵众已发展到五、六千人。孙策的母亲已先从曲阿迁来历阳,孙策又将母亲迁往阜陵居住。然后渡江转战,所向势若破竹,无人敢与他交锋,而且军令很严整,百姓们都依附他。孙策为人喜好修饰外表,善于谈笑,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对待他,没有不尽心尽力的,都愿意效死于他。

兴平二年(195年),孙策从历阳渡江,打败了刘繇。刘繇放弃丹徒西逃。于是孙策令朱治从钱塘进攻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抵抗朱治,朱治大败许贡,许贡逃走依附山贼严白虎,朱治于是代理吴郡太守的职责。

袁术在寿春得知孙策击走刘繇后,上表奏请孙策为殄寇将军,把周尚召回寿春,并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

建安元年(196年),孙策进攻会稽。王朗败溃后投降,于是会稽平定。占据会稽后,孙策将原有长吏全部更换,自己兼任会稽太守,又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另置庐陵郡,以孙贲弟弟孙辅为庐陵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人张昭、广陵人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士。同年,孙策派遣奉正都尉刘由、五官掾高承拿着孙策的奏章拜谒许都朝廷,并向朝廷进贡礼物。

孙策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占有传国玉玺正式僭越称帝,孙策给袁术写信,劝其不可,袁术不听所劝,两人于是绝交不再有往来。 同年,曹操派议郎王誧携带汉献帝的诏书给孙策,任命他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并命他与吕布、陈瑀等一起讨伐袁术。孙策觉得自己统领这么多兵马,骑都尉的职务有点低了,想得到个将军的封号。于是派人向王浦透露了这个意思,王浦当即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孙策权代明汉将军。当时,陈瑀军驻海西(今江苏东海),孙策按诏书要求,整顿兵马,要去与吕布、陈瑀会面,谋划军机,参同形势。但他率军走到钱塘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原来陈瑀想要乘机夺取孙策的地盘。他派人秘密渡江,拿着三十多个印信给丹杨、宣城、泾县、陵阳、始安、黟县、歙县等地的大帅祖郎、焦已及吴郡乌程严白虎等,让他们作内应,等孙策的部队一开拔,马上攻取他的郡县。孙策发现这一阴谋,大怒,派吕范、徐逸统兵直扑海西,大破陈瑀,俘获他的将士、妻儿等共四千多人。陈瑀往北逃奔袁绍。

建安三年(198年),孙策派徐琨赶走袁术所派的丹阳太守袁胤,平定宣城以东各地,迎接刚从袁术处回来的吴景担任丹阳太守,之后孙策亲自进攻丹阳泾县以西。他先进击陵阳(今安徽青阳县东南),擒获祖郎,又进击勇里(今安徽泾县西北),擒获自封丹阳太守的太史慈。孙策平定丹阳回师吴郡后,拜太史慈为折冲中郎将,授祖郎为门下贼曹。 这时,袁术之前任命的周瑜为居巢长,鲁肃为东郡长,但二人知袁术难成大器,在孙策平定丹阳时相继弃官渡江来投奔孙策,孙策亲往迎接周瑜,拜建威中郎将,当即给周瑜增兵二千人,马五十匹。又给周瑜鼓吹等军用乐队,兴建府院住处,所赠赐的东西在军中无人能比。 同年,孙策又向汉廷贡献礼物,规模是建安元年的两倍。汉廷任命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正准备与曹操、董承、刘璋并力讨伐刘表和强弩之末的袁术,军队已经整装待发,但是袁术却得病而死。袁术死后,袁术的部下杨弘、张勋欲投奔孙策,不料却被庐江太守刘勋截击,全体被俘。而袁术的堂弟袁胤、女婿黄猗等人,也慑于曹操的威力,不敢守卫寿春,抬着袁术的棺木,带领袁术的家小和部曲男女,到皖城投奔刘勋。孙策以谦恭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劝说刘勋攻取上缭,在刘勋成行后。孙策率军绕袭刘勋的大本营皖城,一举攻破。又在随后打败了救援刘勋的黄射(黄祖之子)。十二月八日,孙策进至黄祖屯兵的沙羡(今湖北嘉鱼县北)。刘表派侄儿刘虎和南阳人韩晞带领长矛队五千人赶来支援黄祖。十一日,孙策率领周瑜、吕范、程普、孙权、韩当、黄盖等同时进攻黄祖军,最后黄祖只身逃走,其妻妾子女共七人被孙策抓获,刘虎、韩晞并两万余部重被杀,跳水溺死者达一万余人,孙策缴获战船六千余艘,财物堆积如山。

建安五年(200年)初,孙策大败黄祖后东进豫章,驻军椒丘(江西新建县北),对虞翻说:“华歆名闻于世,但绝非我的对手。如果不早归附,将来金鼓一震,战局一开,生灵涂炭,在所难免。你先进城去,把我的意思说给他听。”虞翻领命进城,见到豫章太守华歆,陈明利害,华歆举城投降。因刘繇病故于豫章,孙策顺便将刘繇的灵柩带回归葬,并且带回其遗孤刘基等诸子,这一举动受到了王朗的来信称赞。孙策留中护军周瑜镇守巴丘,派遣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抵挡刘磐,使刘磐不敢侵扰。

这时袁绍的势力正强大,而孙策又吞并了江东,曹操已无力东顾,叹息说:“难以与他争锋了!”就打算对孙策实行安抚。于是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迎娶孙贲的女儿,用礼征召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并令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

孙策临终嘱托后事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垒相持,孙策暗中盘算袭击许都,迎取汉献帝,便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当初,孙策杀死许贡。许贡的幼子与门客逃亡到江边。建安五年四月四日,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他骑的是一匹快马,扈从骑兵被远远的甩在后面。这时忽然碰到三个人,这三人都是被孙策所杀的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孙策问:“你们是什么人?”三人回答说:“我们是韩当的士兵,在这里射鹿。”孙策说:“韩当的士兵我全部认识,从没见过你们”。说完向其中一个射箭,那个人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余下二人非常恐慌当即弯弓搭箭,向孙策射来。孙策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寻找到孙策,将刺客全部杀死。孙策伤势甚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就请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中原正在大乱之中,凭我们吴、越的兵众,三江的险固,足以观其虎斗成败。你们要好好辅佐我弟弟!”又招呼孙权,将印绶交予他,对他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到夜间孙策便去世了,享年二十六岁。孙权登基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为孙策立庙于建业朱雀桥南,后来派太子孙和前去亲祭。

陈寿:①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②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吴录》:孙将军为人,恶胜己者,若每问,当言不知,乃合意耳。如皆辨义,此必危殆。

傅玄: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雠,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

华谭:吴武烈父子皆以英杰之才,继承大业。今以陈敏凶狡,七弟顽冗,欲蹑桓王之高踪,蹈大皇之绝轨,远度诸贤,犹当未许也。

程琅:帝王亦一夫之敌耳,孙策之祸可不虑乎!

孙盛:孙氏兄弟皆明略绝群。创基立事,策之由也,自临终之日,顾命委权。夫意气之间,犹有刎颈,况天伦之笃爱,豪达之英鉴,岂吝名号於既往,违本情之至实哉?抑将远思虚盈之数,而慎其名器者乎?夫正本定名,为国之大防;杜绝疑贰,消衅之良谟。是故鲁隐矜义,终致羽父之祸;宋宣怀仁,卒有殇公之哀。皆心存小善,而不达经纶之图;求誉当年,而不思贻厥之谋。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孙氏因扰攘之际,得奋其纵横之志,业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势一则禄祚可终,情乖则祸乱尘起,安可不防微於未兆,虑难於将来?壮哉!策为首事之君,有吴开国之主;将相在列,皆其旧也,而嗣子弱劣,析薪弗荷,奉援则鲁桓、田巿之难作,崇之则与夷、子冯之祸兴。是以正名定本,使贵贱殊邈,然后国无陵肆之责,后嗣罔猜忌之嫌,群情绝异端之论,不逞杜觊觎之心;於情虽违,於事虽俭,至於括囊远图,永保维城,可谓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者也。陈氏之评,其未达乎!

庾信: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

何去非:孙策壮武,术略过于其父,又有周瑜、鲁肃之俦以辅其起。惜乎,坚之不善基也,使其不得奋于中原以竞天下。然策一举而遂收江东,为鼎足之资,使之不死,当为魏之大患。策之不得起于中原,非其智力之不逮,盖袁绍已据河北,曹公已收河南,独无隙以投之故也。以刘备之间关转战,至于白首,不获中州一块之壤以寓其足。而策乃能以敝兵千馀渡江转斗,不数岁而席卷江东,此其过备远矣。

晁补之:吴人轻而无谋,自古记之矣。孙坚、孙策皆无王霸器。坚轻骑从敌,策暂出遇仇,俱以轻败。虽赖周瑜、鲁肃辈辅权嗣立,亦权稍持重,故卒建吴国也。

范仲熊:刘景升、孙策虽天资英勇,然器轻无君人之体,所以无成。

萧常:策以孤童子,奋一旅之众,不奄旬而据有江东,其智勇谟断,绝人远矣。不幸早世,惜哉!

谢采伯:孙策、周瑜拔皖城,纳二乔,皆国色,是以师婚也。英锐豪俊之气,固足办事。毕竟有所溺,则智昏,智昏则防虑疏。策为许贡客箭伤颊,创甚,年二十六卒。

王应麟:孙坚与策,皆以轻敌陨其身。权出合肥之围,亦幸而免。

刘克庄①《长沙王墓》:霸略谁堪敌伯符,每开史册想规模。一千扫众横江去,十七成功自古无。不分老瞒称猘子,便呼公瑾作姨夫。君看末命尤奇特,指顾张昭为托孤。②《杂咏一百首·孙策》:鱼服俄离网,龙泉忽缺鋩。却将江左业,分付紫髯郎。

郝经:讨逆以孤童子,岳岳杰立,高视阔步,仗马棰以下江东,收揽豪俊,辟地建侯,有吴之基兆定矣。

高启《过二乔宅》: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

罗贯中: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毛宗岗:有父创业以遗其子者矣,未有兄创业以遗其弟者也。策无年而权有年,策无嗣而权有嗣;策也竭蹶而取之,权也安坐而享之。所以然者,何也?良由策之为策,冲锋陷阵,克敌之勇有余;雅俗坐镇,君人之度未足耳。孙策死而以帝业让之孙权,亦犹刘縯死而以帝业让之刘秀。

王懋竑:孙策创业江东,自借攻战之力,而於张昭,张纮,虞翻俱代以师友之礼,委而用之,所谓爪牙信布腹心良平,不专以武力也。

何焯:伯符以勇锐摧破刘繇王朗,然能系属士民,修其政理,遂创霸业。

易顺鼎:父兵诛卓起长沙,直取江东作帝家。小弟坐分三足鼎,大乔方称并头花。只留公瑾烧铜雀,不听虞翻谏白蛇。玉貌英雄千古少,笑他操备是蒹葭。

徐昂发:汉室曹瞒是獍枭,猘儿年少欲横挑。刀围玉帐觞公瑾,花簇珠屏舞大乔。水上神书才息焰,床头明镜旋生妖。蟠龙门外牛羊墓,荞麦粘天似雪飘。

张佩纶:嗟乎!伯符与公瑾实创江东,其意亦欲取荆州袭许都。使天老其才,以与公瑾戮力中原,天下事未可知也。

卢弼:①孙策十七岁丧父,二十六卒,十余年间建立大业,少年英万,勇锐无前,真一时豪杰之士!②文台初起,乡里少年皆愿相从。伯符年未弱冠,已交结知名,转斗江东,士民乐为致死,太史子义一见解缚。孙氏父子兄弟皆善于招致英雄,据有江东,非偶然也。

蔡东藩:①孙伯符以童稚之年,即能结交名士,奋志功名;其锐气之特达,原不在乃父下。及乞师进取,攻略江东,袁术非不加忌,卒之纵虎出柙,俾得横行。或谓术不先害策,酿成尾大不掉之弊,吾意以为策非负术,实术之不能用策,有以致之也。②暴虎冯河死亦宜,圣人垂戒不吾欺;猘儿逐鹿犹遭厄,才信躬行贵自持。

《江表传》说策悉识韩当军士,疑此为诈,便射杀一人。夫三军将士或有新附,策为大将,何能悉识?以所不识,便射杀之,非其论也,又策见杀在五年,柳城之役在十二年,《九州春秋》乖错尤甚矣。〗

〖臣松之案:《傅子》亦云曹公征柳城,将袭许。记述若斯,何其疏哉!然孙盛所讥,未为悉是。黄祖始被策破,魂气未反,(但)〔且〕刘表君臣本无兼并之志,虽在上流,何办规拟吴会?策之此举,理应先图陈登,但举兵所在,不止登而已。于时强宗骁帅,祖郎、严虎之徒,禽灭已尽,所余山越,盖何足虑?然则策之所规,未可谓之不暇也。若使策志获从,大权在手,淮、泗之间,所在皆可都,何必毕志江外,其当迁帝于扬、越哉?案《魏武纪》,武帝以建安四年已出屯官渡,乃策未死之前,久与袁绍交兵,则《国志》所云不为谬也。许贡客。无闻之小人,而能感识恩遇,临义忘生,卒然奋发,有侔古烈矣。诗云:“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贡客其有焉。〗

创甚,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广泛江之固, 【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韦昭曰:三江谓吴松江、钱塘江、浦阳江也。《吴地记》云:松江东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并松江为三江。《索隐》曰:三江按《地理志》,北江从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东北至会稽阳羡县东入海,南江从会稽吴县南东入海。故《禹贡》有北江、中江也。】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 【胡三省曰:衡所以平轻重也,争衡言分争之世,兵力所加天下大势为之轻重也。】卿不如我; 【赵一清曰:此文全用吴录,善相吾弟下尚有慎勿北渡四字,盖策之遗教,而张昭几背之何邪!】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至夜卒, 【《通鉴》建安五年四月丙午策卒,盖本虞喜:策以四月四月死之语。嘉虽先见,安能知策死于未袭许之前乎?盖时人见策临江治兵,疑其袭许,嘉料其不能为耳。】时年二十六。 【年十七丧父,十年之间建立大业,少年英迈,勇锐无前,真一时豪杰之士也,轻躁陨身享年不永,惜哉!】

〖《吴历》曰:策既被创,医言可治,当好自将护,百日勿动。策引镜自照,谓左右曰:“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椎几大奋,创皆分裂,其夜卒。〗

〖《搜神记》曰:策既杀于吉,每独坐,彷佛见吉在左右,意深恶之,颇有失常。后治创方差,而引镜自照,见吉在镜中,顾而弗见,如是再三,因扑镜大叫,创皆崩裂,须臾而死。〗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吴历》载:孙策受伤后,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以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也不能动怒。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人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怎么能建功立业呢!”奋起虎威,推几怒吼,创口迸裂。当夜死去。

《搜神记》载:孙策杀死了一个叫于吉的方士,此后,每一独坐,都感到于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恼火。这次调治箭伤刚有起色,引镜自照,又见于吉立在镜中,回头看,不见于吉,如是再三。孙策摔破镜子,奋力大吼,伤口崩裂而死。

《三国演义》诗句之孙策

江东仕女梦中人,踏破荆州并蒂春。

举众争衡寿不永,却得孙吴百年身。 

 

孙伯符

刘克庄

霸略谁堪敌伯符,每开史册想规模。

一千扫众横江去,十七成功自古无。

不分老瞒称猘子,便呼公瑾作姨夫。

君看末命尤奇特,指顾张昭为托孤。

杂咏一百首·孙策

刘克庄

鱼服俄离网,龙泉忽缺鋩。

却将江左业,分付紫髯郎。

泛富春江

陆游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

孙伯符墓下

周弼

梧叶萧萧墓草长,梦魂曾断九回肠。

空闻绛帕离章水,谁见黄旗入洛阳。

鸦噪暮园江阪迥,龙盘春戍石城荒。

赤乌不识桑田变,犹自凄凄守白杨。

泛富春江

陆游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

吴桓王

易顺鼎

父兵诛卓起长沙,直取江东作帝家。

小弟坐分三足鼎,大乔方称并头花。

只留公瑾烧铜雀,不听虞翻谏白蛇。

玉貌英雄千古少,笑他操备是蒹葭。”

城南二首次宋五嘉升韵

徐昂发

汉室曹瞒是獍枭,猘儿年少欲横挑。

刀围玉帐觞公瑾,花簇珠屏舞大乔。

水上神书才息焰,床头明镜旋生妖。

蟠龙门外牛羊墓,荞麦粘天似雪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