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 Member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孙学易网通 Group Member

Group Member

2023-08-30 01: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彭孝军精细化工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化学工程与技术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地址: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E-232室 大连理工大学,西部校区 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邮编:116024电话:0411-84986306传真:0411-84986306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简历:1962年10月出生于湖南澧县。1978-1982年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染料及中间体专业,获学士学位,随后在武汉染料厂工作,1983年考取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获博士学位,1992年在南开大学完成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后工作,回到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工作,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起任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9年起任化工学院院长,2020年起任大连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精细化工领域研究:从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形成了近红外比率荧光菁染料探针分子平台,为解决复杂体系荧光信息的定量获取提供了新方法,被国内外广泛应用;构建的耐候性喷墨打印染料产品体系,大规模产业化,为我国成为彩色喷墨打印耗材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创制的荧光探针在血液细胞分析系统的产业化应用,促进了我国在血液临床分析装备领域从空白到国际一流的跨越。发表论文35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0余项、ISO国际标准5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及4项省部级一等奖/特等奖。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8年被评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获奖:

彭孝军、段春迎、樊江莉、何成、白志平,荧光染料识别与响应调控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彭孝军、崔京南、张 蓉、樊江莉、王力成、王立军,大幅面数码喷墨染料及其应用, 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彭孝军、崔京南、张 蓉、樊江莉、王静云、杨华军,大幅面数码喷墨染料及其应用, 2005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彭孝军、崔京南、张 蓉、王力成、杨华军、钱艺超、王立军、宋大根、高云玲, 计算机彩色喷绘墨水的研制,2004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彭孝军、崔京南、张 蓉、王力成、杨希川、孙世国、高云玲、褚  欣、陈秀英,水基数码彩色喷墨打印墨水,2003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彭孝军、李东飞、吴俊中、汪栋杰、丁励、王风、聂冰、周毅、钦雷、樊江莉、孙学进、宋丰君、王力成、张华峰, 桌面打印墨盒关键技术, 2011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彭孝军、段春迎、樊江莉、何成、宋锋玲,荧光染料功能强化的基础与应用研究,2012年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段春迎、彭孝军、何成、樊江莉、宋锋玲,可视化探针材料的设计与多位点识别新机制研究,2012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季浩、彭孝军、沈日炯、姬兰琴,染料产品中的多氯联苯的测定(GB/T24165-2009),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医用染料及其应用:荧光探针,光动/光热/声动治疗光敏剂等。 数码打印用染料及信息记录材料。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显示用染料:光刻胶、光引发剂、柔性显示用偏光染料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