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存天理灭人欲的坏处 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如何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2024-07-04 12: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的这一句名言恐怕是被当前一些人士批得最厉害的了。但是你若要问那些狠批这句话的人,朱熹说的天理是指什么?人欲是指什么?恐怕他一时也很难说出清楚……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几处出处

  出处一:“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

  出处二:“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 (《四书集注·孟子》)

  出处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朱子语类》卷十三)

二、“天理” 指的是什么?

  “天”指的是什么?“理” 指的是什么?“天理” 指的是什么? 朱熹认为: “天有春夏秋冬,地有金木水火,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1] “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 [2]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2] “至于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 [3]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4] “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 [5]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 [3]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6]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1] “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 [2] “理,只是一个理。理举著,全无欠阙。且如言著仁,则都在仁上;言著诚,则都在诚上;言著忠恕,则都在忠恕上;言著忠信,则都在忠信上。只为只是这个道理,自然血脉贯通。” [2]……

  “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天理是自然之理,是万物之常理,是事物本来的规律,是社会之秩序,是人的道理、情理。“天地之心,天地之理。理是道理……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窃谓天地无心,仁便是天地之心。” [1] “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6]可见朱熹希望留存的是人的仁爱之心。

  人者,仁也。仁慈恻隐,自利利他,故名为“人”。人者,尽也。尽儒教伦常之道以敦伦,尽佛教心性之道以证心,故名为“人”。[7]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仁爱之心。这就是朱熹希望留存的“天理”。

  “理是人物同得于天者。” [8]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 [6] “存天理”就是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灭人欲” 指的是什么?

  “大而天地万物,小而起居食息,皆太极阴阳之理也。” [2] “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9]既然“天理”包含“人欲”,那么灭人欲不就是灭天理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那么朱熹要灭的人欲指的是什么呢?朱熹“存天理”是希望留存的是人的仁爱之心。那么他“灭人欲”要消灭的是什么呢?

  宋人袁采说的明白:“饮食,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求之,则为饕为馋;男女,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狎之,则为奸为淫;财物,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得之,则为盗为贼。人惟纵欲,则争端起而狱讼兴……” [10]饮食是人的自然欲望,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合道理地去追求它,就是贪吃;男女之事是人的本能欲求,是不可缺少的,如果采用不合理的手段去满足需要,那就是奸淫;财物,谁都想获得,是不可缺少的,靠非法手段取得财物,就成了盗贼。人如果只求放纵自己的欲望,那就会引起事端触犯法律……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1]朱熹也中说:“鱼与熊掌皆美味,而熊掌尤美也。” [12]鱼,我所欲是合道理的人欲,熊掌,我所欲也是合道理的人欲,舍鱼而取熊掌者还是合道理的人欲,这些都属于天理。“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9] “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 [13]合理的饮食欲望是天理,过分的要求美味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黄帝言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14]

  “天理人欲,几微之间。” [9] “凡一事便有两端:是底即天理之公,非底乃人欲之私。须事事与剖判极处,即克治扩充功夫随事著见。” [9] “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凡人不进便退也。” [9] “天理人欲常相对。” [9] “天理”与 “人欲”是相对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过分的多于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就是朱熹要灭的“人欲”。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人性,人性就是仁爱之心,但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也有动物性,就是说人有时候也有兽性。这兽性就是邪恶之心。这也是朱熹要灭的“人欲”。朱熹并不是什么欲都要灭……

  “灭人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克己省身,“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人有常言曰:心印若此印,刊刻得端正,看印在何处莫不端正;若刊刻得欹邪,看印在何处无不欹邪。故治心之学,不可不谨也。” [15] “凡徇人欲,自是危险。庄子所谓其热集火,其寒凝冰,是也。” [15] “学者须常收敛,不可恁地放荡。” [16] “人而无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 [13] “不为物欲所昏,则浑然天理矣。” [9] “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 [9]义理与客气常相胜,只看消长分数多少,为君子小人之别。义理所得渐多,则自然知得客气消散得渐少。消尽者是大贤。” [13] “人能克己,则心广体胖。仰不愧,俯不怍,其乐可知。” [13]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 “灭人欲”不是要扼杀人性,灭性欲、食欲、爱欲……更没有一点要消灭人的进取心与上进心的意思。朱熹的学说思想就是劝勉士人有进取心与上进心,劝士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进取心与上进心怎么可能治国、平天下?这人欲是指人的私欲、杂念、恶念,人类本性中带有天生的不好的地方,如贪婪、自私、虚伪、淫荡……这些都是要随时提醒自己应该消灭的。朱熹希望学者士人有自律自制力,时常格物省身,克制自己过分的私欲,成为一个不是只顾自己而是为更多人着想杰出的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7]这就是灭人欲的结果,人欲的天性是富贵容易淫,贫贱容易移,威武容易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8]这也是灭人欲的结果,人欲都是“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

四、“存天理,灭人欲”指的是什么?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11]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19]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 [6]朱熹说的“存天理” 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

  “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人欲” 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循道而行。“灭人欲”就是去恶,克己省身,修身养性。简单的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 就是去恶。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存天理,灭人欲”是对谁说的?出处一是对皇上说的,出处二、出处三都是对学者士人说的。“存天理,灭人欲”不是对平民大众说的,不属于平民、世俗文化。朱熹说的“存天理,灭人欲”是针对上层统治阶级及立志成为杰出的知经识理的男人提出的,这些人都有条件有可能沉迷于自己的欲,而忘了天理……

  儒家理学就是一门教导人做人的哲学,“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希望学者能格物穷理,正心修身,可成为一个内外兼修,才德具备杰出的人。“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修身养性,是劝导人做杰出的人高尚的人了不起的人伟大的人。“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 [16]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16] “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思想宋明理学做人哲学的经典总结,也是符合诸子百家学说放之四海不变的真理。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与儒家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0]孟子说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心,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21]及荀子说的“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22]还有法家的管子说的“行天道,出公理,则远者自亲;废天道,行私为,则子母相怨。” [23]及墨家的墨子说的“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24]等等内涵是一致的……

  道家的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5]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 [26]墨子说“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 [27]朱熹对皇帝说“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希望皇帝对百姓仁爱,不以百姓为刍狗。

  “存天理、灭人欲”是中华文明思想精髓的经典总结……

注[1]:《朱子语类》卷一注[2]:《朱子语类》卷六注[3]:《朱子语类》卷十五注[4]:《朱文公文集》答黄道夫注[5]:《朱子语类》卷一一七注[6]:《近思录》卷一注[7]:《印光大师文选》第二章注[8]:《朱子语类》卷四注[9]:《朱子语类》卷十三注[10]:《世范》卷中注[11]:《孟子》告子上注[12]:《孟子集注》注[13]:《近思录》卷五注[14]:《吕氏春秋》注[15]:《言行龟鉴 》卷二 德行门注[16]:《朱子语类》卷十二注[17]:《孟子》滕文公下注[18]:《岳阳楼记》注[19]:《荀子》性恶注[20]:《论语》颜渊注[21]:《孟子》尽心下注[22]:《荀子》修身篇注[23]:《管子》形势解注[24]:《墨子》天志上篇注[25]:《老子》第五章注[26]:《老子》第四十四章注[27]:《墨子》天志中篇

朱子及整个宋儒中“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在分辨其具体所指的含义和意义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它自身的内在学理和思维。这样才能把它的思想呈现出来。

文章在分辩“存天理,灭人欲”的时候,说得不是太清楚。实际上,朱子讲到这个观点,就不是一般地讲“天理”和“人欲”,要不要哪个的问题,而是就作为一种“制天下之事”的基本标准和准则来讲,是以“天理”(价值)为准则呢,还是以“人欲”为准则。是在这个问题上,说应当“存天理,灭人欲”。这一点,在下面这段话中表达得很清楚,但文章没有揭示出来:

“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朱子文集·延和奏札二》)

在这段话里,所谓“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就是说你用什么样的“心”来作为“制天下之事”的判断依据呢?人心中是有“天理之心”和“人欲之心”的区别的。也就是你基于天理的价值去“制天下之事”的那种思想意识,与你基于“人欲”去“制天下之事”的那种思想意识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朱子看来是“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涂判矣”。就是说,这有公私之别。出于公心去“制天下之事”,与出于私心去“制天下之事”,这是邪正之涂的分判。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实际就是公共问题要基于公义去衡量,而不能以自己的私利来衡量。所以,朱子说:“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疢,循之则其心私且邪”。

当然朱子也在如何持有天理之“公心”的修养问题上讲过这样的意思。

指出朱子是就“制天下之事”的基本价值准则来讲“存天理,灭人欲”,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真正能够分辨清楚的关键。在儒学的道统中,他是承先儒“以义制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和把其置入”心“的公私之心和理欲关系来谈论的。作为衡量事物的价值标准,那当然是要以表现为“仁义礼智信”的“天理”,而不是人的“利欲”来衡量的。这在今天也照样是这样。人可以有利欲的追求和各种利益的行动,但用来衡量利欲追求和各种利益行动的准则和价值标准,就不能是“利欲”或“人欲”。一种行为绝不是因为它是“利欲”或“人欲”下的行为所以就正当,而是以是否符合“天理”来判断和制导其是否正当。当一种利欲行为不符合天理的价值准则时,它就是必须反对的;当一种利欲行为符合天理的价值准则时,那当然也是正当的。用楼文所引的宋人袁采说来讲:“饮食,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求之,则为饕为馋;男女,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狎之,则为奸为淫;财物,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得之,则为盗为贼。人惟纵欲,则争端起而狱讼兴……” 这是很清楚的。所谓“过与不过”的问题,也只有相对于这个“制天下之事”的基本价值尺度,才是有意义和有基准的。但是,用来判断和评价事情的这个准则和价值标准本身是非“人欲”性的。用朱子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我想,这样才能把朱子这个说法分辫清楚。自戴震以来人们对这个说法有很多误解,所以需要澄清。当然,朱子那个时代的许多具体道德标准,或许确有过分之处,但这与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是两回事。这个必须分清楚。

  朱熹的体系里,对“欲”,“人欲”和“私欲”定义很严格,他的学说中,人欲=私欲。朱熹的天理,是很宏大的一种概念,可借用李约瑟的论述:“(朱熹)通过哲学的洞察和想象的惊人努力,而把人的最高伦理价值放在以非人类的自然界为背景。或者(不如说) 放在自然界整体的宏大结构(或象朱熹本人所称的万物之理) 之内的恰当位置上。根据这一观点,宇宙的本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乃是道德的,并不是因为在空间与时间之外的某处还存在着一个指导一切的道德人格神,而是因为宇宙就具有导致产生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的特性,当达到了那种组织层次时,精神价值和精神行为有可能自行显示出来。”

  多年来朱熹作漫画式的丑化,对这些的辩驳也毫无意义了。不过见过文章,国内的学者也已经开始抛开这些恶心的意识形态的东西,而从学术上对朱熹的学说作重新的探讨和评论。

朱熹的天理人欲     后世对朱熹批评最为激烈的,首推戴震。戴氏认为程朱理学将“天理”和“人欲”对立割裂开来,灭绝人欲,“以理杀人”,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对理学家的抨击,影响极大,有其合理之处。但理学家有没有以理杀人呢?陈荣捷先生的回答是理学家并没有以理杀人,也不主张禁绝人们的正常欲求。他说:

  戴震痛击理学,一则曰理学家“如有物焉”,再则曰理学家以理杀人,三则曰宋儒主张绝欲。查理学家未尝言理如有物。清朝皇帝利用理学以责人而铸成残酷大狱则有之,惟理学家未尝以理杀人也。程朱之书,不见“绝欲”之词。朱子曾谓“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然此即是“明天理,灭人欲”,不外扫除私欲以明天理,非男女饮食之欲皆灭尽也。(陈荣捷《朱子新探索》)

  朱熹所谓的“人欲”就是私欲,就是不正当的、过分的要求,朱熹所主张的,是抑制饮食男女不正当的私欲。饮食男女如得其正,便是天理而非人欲(人之私欲)。人的欲求若无节制,便流入与天理相对的人欲中去了。陈荣捷引用了大量朱熹自己的说法来证明朱熹并不主张灭绝人欲。如《朱子语类》中“人心是此身有知觉有嗜欲者,如所谓‘我欲仁’,‘从心所欲’,‘性之欲也,感于物而动’,此岂能无? 但为外物诱而至于陷溺,则为害尔。......且以饮食言之,凡饥渴而欲得饮食以充其饱且足者,皆人心也。然必有义理存焉。有可以食,有不可食。......此道心之正也。”(《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在俺看来,朱熹说的“天理”,首先是主要是指自然、社会及人类个体思维的法则或规律。朱熹说:“盖天理者,心之本然,循之其心则公而且正。”何谓“心之本然”?他说:“盖此心本自如此广大,但为物欲隔塞,故其广大有亏;本自高明,但为物欲所累,故于高明有亏。”人们如果按照“天理”进行思维,亦即按照心灵本身固有的思维规律进行思维,则“心自广大”,即人心自能反映广大的客观世界,而且“高明”透亮,清楚无误。如果不是这样,如果为物欲所“蔽塞”所“系累”,那就不能按照“天理”,亦即不能按照“心之本然”,亦即不能按照思维规律进行思维,那就会走入邪门歪道。因此,所谓“心之本然”,就是按照思维规律进行思维,实际就是保持心的理性思维作用,既不为物欲所蒙蔽,亦不为感性知觉所干扰,从而能真正格物穷理,认识事物的规律或法则。这也是西方哲人们一再在朱熹的思想中看到的伟大之处。

  “天理”,是大自然发展之规律,是社会伦理法则与道德规范,“人欲”是人类个体的欲望。在俺看来,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条普适的真理,在尽力破坏自然资源尽力破坏伦理道德的今日尤其难能可贵。虽然在这个社会,朱熹注定要被抛弃了。

 1、朱熹要灭的人欲,不是饮食男女之类的“性之欲”,而是私之欲。这一点勿庸置疑。

  朱熹的著作卷佚浩繁,普通人不会去看,看了也不会懂。这种哲学专门问题,还得听从专业人士的意见。我看过的研究朱熹的书,不论是信奉传统的新儒家,或信奉西方理念的欧美学者,或信奉马列的社科院学者们,均解释朱熹的“灭人欲”之人欲为私欲。  这个帖子里某些人可笑的话,只能显出他们的无知。

  2、灭还是克或遏,倒是个问题。按朱熹的说法,正常的饮食男女是天理,进一步的贪求则是人欲。放在今天,几万元一桌的酒席,二奶三奶甚至于N奶,是要遏制呢?还是灭掉它?

  3、朱熹不提倡禁欲,这很好理解。朱熹激烈排佛,他认为佛教的禁欲主义违反了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禁欲后最基本的人伦丧失,社会也无法存在。

  4、朱子解释孟子梁惠王篇时说好色、好货皆人之“常情”,但不能只许自己好色、好货,而非议、遏制别人的好色、好货,也就是要与民同乐,才能王天下。

  很明显,朱熹的学说相当宽容与人道,并非什么极端的道德主义。而且,这一条对于现在的中国社会、那些处于上位者们,是最好的讥讽。

  5、如何界定正常的欲和私欲,是个大问题。以我看过的各家的书,也不尽相同。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个人修养层次的问题,强调的是西方也异常注重的道德律的主体性。对于社会或者政治问题,它不具有效力。

  象李贽大力推广的《太上感应篇》里的条条框框,象康熙亲手制定的圣谕十六条之类玩意,和朱熹无关。

  陈寅恪先生的论断精彩,孟子之心,至于朱熹,已经断了千余年,他要接上去,必然师从佛家。      朱熹既然以佛之意理解儒,那么《楞严经》有一句话:“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其实是与“存天理”相通的。     我认为,朱熹的理其实分两种,一是总的理,即“形而上”之理,就是这个“妙明真心”,天下间“理只是这一个”。万物的最根本都是这个,这也是佛教所一直修证的。第二个是“形而下”的理,也就是规律、秩序、准则,是万物在世上所以存在的规则,是“形而上”的至理在不同的事物中的不同表现(造成这个不同的原因佛教称为“缘”)。朱熹的“存天理”其实是存的第一个也即最根本的理,而格物致知所格的理是格的第二个理,通过所格之理进而把握万物所共通的根本之理。     “存天理”既是修养方法也是修养目标,既然万物都是这个理,那么人我本无分别,心物其实是一元的,外面的一切我心里一样都有。因此达到了“存天理”这个修养境界之后,看万物之理无不明明白白,无有疑虑,这也是佛教“妙明真心”中“妙明”的意思,或叫“本自具足”。而到了这个时候,存天理就已经够了,根本不需要什么“灭人欲”,因为一切都已经合乎法度,不会做任何过分的事情,或是念头。这也正像佛教中的戒律一样。不然菩萨戒几千条,连动个不该动的念头都算犯戒,如果一条条去注意谁顾得过来。相似的有孔子对曾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因为曾子的修养到位,所以点拨一下就可以了。而门人问时,曾子却回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思是叫他们继续加强修养,就是回去“灭人欲”去。    而“灭人欲”只是纯粹的一种修养手段,是一种戒律。正常的饮食男女,是属于第二种理,是我们之所以存在所必需表现出来的。因为不吃饭无以延性命,不行男女之事无以繁衍后代,这都是我们之所以存在的必然道理。而“灭人欲”所戒的,只是贪欲、是私之欲。贪欲之所以为贪欲,是要将外物据为己有,这里的前提条件就是内外有别、心物二元,而这个前提就已经和“存天理”的理背道而驰。所以存天理就必须要灭人欲。      飞龙的观点我完全同意,“存天理,灭人欲”在当时只是针对上层人物而言,因为当时的下层百姓都在生存线上挣扎,所作作为根本就是为了生存(第二种理),而当时的上层社会:  1、有机会接受教育和接受各种观点,因此对他们说才有市场。  2、手上握有权力,他们动一个念头,手一挥,都要给国家造成不小的震动,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指的就是这种人,所以他们的修养上去了,大可兴国,小可修身,利人利己。  3、这些上层人物,衣食已经无忧,所以起心动念都有可能是私欲、贪欲所以灭人欲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必要的。  4、当时宋朝的上层社会生活是极其开放的。    还有就是“锦衣华食算不算人欲”,我的观点是:是!因为就算以现在的环保观点来看,一个地球根本容纳不下太多这种人,这种人的所作所为和蝗虫没什么两样。    儒家思想如果除开政治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根本就是一种纯粹靠个人自觉的哲学,修养到不到位也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各朝各代以儒学为工具来维持统治,至于它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根本就是政治上的邪恶,是那些后来的道学先生不争气,连累了老板。如果就以此来诋毁儒家,那么中世纪那些基督徒们所犯下的事难道就以此说明基督教是邪教吗?    一种思想在产生之时无论有多完美、中肯,只要表达出来,就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向和倾向性。这是因为一种哲学或学说之所以产生都是为了解决或大或小的问题和时弊,就必然要以当时的情况为对象,所以其表现出来的文字或学说都不可避免的有当时的局限。而拿一两千年后的观点去取笑当时的那些表象无疑是愚蠢的,就像我们取笑一个背对着你的武林高手一样,因为他的剑当时根本不是指着你。    对于一种学说我们要把他和当时的背景结合起来,才有可能透过这种历史的局限和偏向性,掌握它的精髓。

  “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妙啊,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天理以我的理解就是物质世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想情欲的运动规律。    虽说“一草一木昆虫之微,亦各各有理,”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万事万物所有一切的奥妙,但能够认识到人类的理和自然的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理就已经是非凡的领悟力了。    所谓的理——所谓的客观规律——归根结底就是自然之理。它指的不是某一事物某个现象的某一项特殊规律,也不是所谓普遍适用的颠扑不破的至高无上的真理。我找不到比朱夫子那句话更恰当的解释:“当然之便是理”,所有存在的、运动的都是自然的存在,也都是自然的运动。宇宙诞生,而后有银河系,继而有太阳系,原本一团混沌的太阳系中,太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彗星、卫星次第而生,尘埃落定,地球上有了水,有了生命、有了氧气,物种不断创生、绝灭、进化,最终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纲,人科中有分化出了人属的智人(现代人类),由人类又产生理性思维、社会、艺术、宗教、文化、文明……我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大套,不是做科学命题的论证,只是希望大家能按着这条线索来思考有关世界、人生和社会的问题。人因为本能好奇心的驱使总会试图探求诸如世界为什么存在、人从哪里来、我该向何处去、我在社会中应扮演怎样一个角色、我此时所存在的情景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一类莫名其妙的问题。大多数人都习惯于就事论事孤立地对待具体的问题,这样去思考其结果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能够换个角度——假如我不是人类,没有生命,甚至“我”根本就不存在……这显然是一个逻辑上的悖论,我都不存在了那思考的主体在哪儿呢?但是能不能先通融一下先别跟自己较真,索性胡闹一把,“我”就不存在了,这样的“我”对世界的观察才有可能是绝对客观的。当这个不存在的“我”漂浮在幽黑的虚空里凝望这颗脆弱的蓝色行星,想想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大概那个地球母亲跟刚刚掠过“身”边的一小块从彗尾里逃逸出来的烷烃冰粒并没有什么不同。不是么?因为那里的大地与“我”无关,在“我”看来,她还不如一头拉磨的驴,几十亿年就知道傻不棱噔地绕着那个火球转磨儿磨儿,也不吃也不睡。“我”再用无比神通的千里眼仔细观察地球上密密麻麻呶呶不休的一群自称万物灵长的东西,呵呵,什么灿烂辉煌的文明,哪有这缕太阳风来得壮观,还不如木星上的一场风暴带劲。——打住。人类不光是具有动物性、自然性,它本身就是动物、就是自然。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自然界运动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那个界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说,人类没有什么特殊的超越自然的“理”。人类的诞生、发展以至最终灭绝就是宇宙运动中一个绝对的偶然的瞬间。说绝对,是因为它独一无二——宇宙中的每一粒尘埃都是独一无二的,说偶然,是因为宇宙是无意识的它和它一切的空间、时间、物质的运动都是偶然的。这就是天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