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字体结构为什么上窄下宽 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

2024-01-06 09: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硬笔书法—上下结构的字教学设计课题 上下结构的字 单元 学科 书法 年级 通用版教材分析 学习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了解硬笔书法的结构,掌握结构变化的书写要领,写出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学习目标 掌握上下结构字的书写规律,体会上下结构字字体结构上的细微差别。2.培养学生对汉字初步的观察能力及审美能力。3.体验书写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重点 上下结构字写法上有规律也有差别,掌握上下结构字的书写规律难点 上下结构字的书写要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识字导入:这是什么名字啊,请同学们猜猜。2.揭露真实姓名 楚中天3.书写汉字一定要抓准结构,今天我们来学学上下结构的字 林蛋大 激趣导入,领会书写时结构的重要性。讲授新课 比一比 哪个肯字最漂亮,分析如何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在常用汉字中上下结构的字大概占到了30%左右,把这种结构类型的汉字写好,至少要弄清三个方面的问题。书法汉字密码第一,判大小,就是如何确定字头、字底的大小问题。第二、找中线,就是上下部件对正关系怎么找的问题。第三、定比例,就是确定上下部件比例关系的问题。今天就针对这三个方法来试试看能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1)判大小一个字在下笔之前就要提前做好预判,头脑中对这个字要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对于上下结构的字来说,最起码你要知道这个字上下部件的大小、宽窄关系,有什么特殊要求,只有头脑清楚,才能够支配你的手尽量按这个要求书去写出来。1.字头大小看下面。字头的大小主要看下面部件的大小,下面的部件字形大、笔画多,上面的字头就要小一些,一般称这种情况为“上收下展”。如果下面的部件比较小、笔画少,上面的字头就要写得大一些,我们称这种情况为“上展下收”,这是写好上下结构字的一个总法则。请看下图例字:字头相同,下面部件大,字头就小,下面部件小,上面字头就写大2.特殊的字头处理。有撇捺的字头,撇和捺要尽量伸展,把下面的部件全罩住,下面的部件要要写得紧凑,常见的字头主要有:春字头、八字头、人字头、父子头、折文头、大字头、癶字头,祭字头等上面为字头为撇捺的字,下面部件要写小、要紧凑3.字底的大小看上面。字底的大小主要看上面,上面的部件比较大、笔画多,则下面字头要写小,如果上面的部件比较小、笔画少,则下面的字底要写大。字底的大小变化主要看上面的部件4.特殊的字底处理。(1)当字底为儿字底、几字底、见字底时,不管上面部件大小,竖弯钩都要尽量伸展,要上紧下松。下面的竖弯钩和横折弯钩横向伸展要到位(2)当字底为四点底、心字底、皿字底时,一般上面部件要写小,属于“地载”结构,要下拖上。地载结构要上窄下宽以上是对字头字底的大小、宽窄和松紧如何判断的问题,结合自己体会,谈了一些比较粗浅的认识,还有很多不足,请各位老师斧正。判断大小只是写好上下结构字的第一步,想把字写好,对于上下结构的字来说,还必须要找准对正关系。不然写出的字不是向左歪,就是向右斜。如何把字写正,这就是下面我们要探讨的问题。(2)找中线“找中线”就是要找出这个字的上下对正关系,通过对上下结构的汉字进行分析发现,有这么几个点儿,对我们在书写时查找对正关系非常重要,他们是:点、竖、撇(撇的起笔)、叉(横竖或撇捺交叉)、口(各种方形部件的中心)、部件左右分界线。我们在书写时可以参照这几个点或线去找上下对正关系,看图标注位置。当然汉字结字千变万化,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是一般性规律,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上面我们分析了上下对正的有关情况,那有没有一个字当中出现了这几个点而没有对正的情况呢?当然有!我们看一下几个特殊的情况。这几个字上下对正的点是错位的以上这几个字比较特殊单独说一下,当上面部件为不规则部件且呈斜势时,一般下面部件为求字的整体平衡,下面部件一般靠左,类似的还有“者”字,心字底的字在书写时都是靠右的,这一点大家要记住就可以了,“岸”和“寺”也是竖竖不对正的一些特殊情况,这里不再赘述。(3) 定比例我们在书写上下结构的汉字时,一定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上下部件的高低总把握不好,特别是对一些上下部件比较多的汉字,写着写着就高了,本来是一个上下比例是1:2的字,愣是写出了2:1的效果,这样写出的字来,当然就不好看。从规范字的标准来看,上下结构的字,如果上下两个部件有比较明显的界线,上下部件的比例关系大致可分为7种,分别是:1:1、1:2、2:1、1:3、3:1、2:3、3:2,注意,这种比例关系不包括上下有穿插关系的字,如:春、奉、夺等。这些比例关系,在临帖时要大致的了解一下,带着目的去临写。课堂练习 请学生自己挑选感兴趣的例字,完成整幅作品。1. 书写 “上下结构字字帖”2.书写练习 要求:(1)按间架比例要求写满14个字 (2)写好落款课堂小结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精美绝伦,从今天上下结构字的书写中,我们已初步领略了它非凡的艺术魅力。希望同学们平时真正做到“下笔即是练字时”,一丝不苟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次作业,练字时多用心揣摩、观察,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能进步,练就一手好字、真正拥有硬笔书法才艺。板书 上下结构的字判大小找中线3.定比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写好上下结构的字硬笔书法教学教学目标1.掌握上下结构字的书写规律,体会上下结构字字体结构上的细微差别。2.培养学生对汉字初步的观察能力及审美能力。3.体验书写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新知导入学写字,要记牢。头正腰直脚放好。 三个一,要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 胸离桌边有一拳,手离笔尖要一寸。 写字歌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肯主笔谁的字最漂亮,为什么?新知讲解在常用汉字中上下结构的字大概占到了30%左右,把这种结构类型的汉字写好,至少要弄清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判大小,就是如何确定字头、字底的大小问题。第二、找中线,就是上下部件对正关系怎么找的问题。第三、定比例,就是确定上下部件比例关系的问题。新知讲解判大小一个字在下笔之前就要提前做好预判,头脑中对这个字要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对于上下结构的字来说,最起码你要知道这个字上下部件的大小、宽窄关系,有什么特殊要求,只有头脑清楚,才能够支配你的手尽量按这个要求书去写出来。1.字头大小看下面。字头的大小主要看下面部件的大小,下面的部件字形大、笔画多,上面的字头就要小一些,一般称这种情况为“上收下展”。如果下面的部件比较小、笔画少,上面的字头就要写得大一些,我们称这种情况为“上展下收”,这是写好上下结构字的一个总法则。字头相同,下面部件大,字头就小,下面部件小,上面字头就写大新知讲解新知讲解2.特殊的字头处理。有撇捺的字头,撇和捺要尽量伸展,把下面的部件全罩住,下面的部件要要写得紧凑,常见的字头主要有:春字头、八字头、人字头、父子头、折文头、大字头、癶字头,祭字头等。上面为字头为撇捺的字,下面部件要写小、要紧凑新知讲解3.字底的大小看上面。字底的大小主要看上面,上面的部件比较大、笔画多,则下面字头要写小,如果上面的部件比较小、笔画少,则下面的字底要写大。字底的大小变化主要看上面的部件新知讲解4.特殊的字底处理。(1)当字底为儿字底、几字底、见字底时,不管上面部件大小,竖弯钩都要尽量伸展,要上紧下松。下面的竖弯钩和横折弯钩横向伸展要到位下面的竖弯钩和横折弯钩横向伸展要到位新知讲解(2)当字底为四点底、心字底、皿字底时,一般上面部件要写小,属于“地载”结构,要下拖上。地载结构要上窄下宽地载结构要上窄下宽新知讲解找中线“找中线”就是要找出这个字的上下对正关系,通过对上下结构的汉字进行分析发现,有这么几个点儿,对我们在书写时查找对正关系非常重要,他们是:点、竖、撇(撇的起笔)、叉(横竖或撇捺交叉)、口(各种方形部件的中心)、部件左右分界线。我们在书写时可以参照这几个点或线去找上下对正关系,看右图标注位置。新知讲解上面分析了上下对正的有关情况,那有没有一个字当中出现了这几个点而没有对正的情况呢?当然有!我们看一下几个特殊的情况。这几个字上下对正的点是错位的新知讲解定比例我们在书写上下结构的汉字时,一定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上下部件的高低总把握不好,特别是对一些上下部件比较多的汉字,写着写着就高了,本来是一个上下比例是1:2的字,愣是写出了2:1的效果,这样写出的字来,当然就不好看。从规范字的标准来看,上下结构的字,如果上下两个部件有比较明显的界线,上下部件的比例关系大致可分为7种,分别是:1:1、1:2、2:1、1:3、3:1、2:3、3:2,注意,这种比例关系不包括上下有穿插关系的字,如:春、奉、夺等。这些比例关系,在临帖时要大致的了解一下,带着目的去临写,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课堂作业请学生自己挑选感兴趣的例字,完成整幅作品。1. 书写 “上下结构字字帖”2.书写练习 要求:(1)按间架比例要求写满14个字 (2)写好落款课堂总结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精美绝伦,从今天上下结构字的书写中,我们已初步领略了它非凡的艺术魅力。希望同学们平时真正做到“下笔即是练字时”,一丝不苟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次作业,练字时多用心揣摩、观察,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能进步,练就一手好字、真正拥有硬笔书法才艺。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