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媒介即隐喻和媒介即认识论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2023-09-02 08: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 《娱乐至死》

人们感到痛苦的是不知道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 第1681期

今日豆瓣评分8.5分,12470人评论

关于书: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类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娱乐至死》想告大家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不是奥威尔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由谁写:尼尔·波兹曼(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继麦克卢汉之后世界最重要的媒介文化研究学者之一,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介生态学专业。他认为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人们实际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隐喻世界中而不自知,因此发展出了“媒介即隐喻”的理论。

1.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2.教育哲学家们认为学习是必然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个人的兴趣要让位于集体的利益。在他们看来,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说并非易事,而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年轻人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3.假消息并不意味着错误的信息,而是意味着让人产生误解的信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

《娱乐至死》这本书反对将原本严肃的话题——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以娱乐的形态包装营销。该书的目的,可以用书的开篇的一段对比叙述来阐明: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

展开全文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

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

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在《一九八四年》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

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赫胥黎和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样相信,我们正处于教育和灾难的竞赛之中,他不懈地著书强调理解媒介政治和媒介认识论的必要性。最后,他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我感受最深的是信息大爆炸时代,源源不断的信息与受众之间很少或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柯勒律治说,“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新闻都是不起作用的,至多是为我们提供一点谈资,却不能引导我们采取有益的行动。五色图书,五彩人生,愿做出对自己真实有用的取舍,周四白色思考日快乐!

编审:索菲

拒绝被娱乐吞噬,培养独立思辨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