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有收益也有代价,要平衡利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做不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婕斯在美国的现状 对外开放有收益也有代价,要平衡利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做不到

对外开放有收益也有代价,要平衡利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做不到

2023-10-03 14: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莲花味精重新“翻红”。这个昔日味精行业的“老大”,曾饱受“味精致癌”等谣言之害,一度衰落至拍卖自家商标。巅峰时期,莲花味精曾是全国最大的味精生产与出口基地,产量居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3.4%。

商业竞争本就不是纯粹的自由市场竞争,其中涉及大量的制度、舆论等软要素,而这些软要素并不完全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也更多的对大型资本有利。作为一个自我加强的结构,完全自由市场并不会自动形成多个品牌相互竞争的格局,相反,很容易自动走向垄断。

我们现在看对外开放,当然觉得不错,因为也确实对外开放给我们带来了新技术、新组织模式、更多的资本以及更大的市场,是现代中国经济能够持续获取经济剩余的关键。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对外开放的另一面同样极为残酷。如果我们没有强有力的国家来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如果没有足够广阔的市场作为技术获取的工具,在对外开放的初期我们的诸多产业就会被风卷残云一样的击败,拥有先发优势的西方同类竞争者会用更高的效率、更强的产品、更细致的公关迅速抢占市场。事实上,如果只有单纯的对外开放而无配套措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不被干扰地挺过来。

可以支持这点判断的案例其实非常多,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面对这样的困境,而且基本上没有实际解决的能力。因此真正的对外开放之后,或者说很大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就没有闭关锁国过,能发展起来的国家少之又少。

相反的,如果有强国家能力、正确的产业政策和战略规划以及足够庞大的体量,那么一个国家就能不断在对外开放中截流技术、发展产业并实现升级。这样的情况恰恰就是中国的成功之处。中国不可能再闭关锁国,一些人对此莫名其妙的担心完全是不懂中国。

但是即便是已经相当成功的中国,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比如购买巨额美债来确保全球稳定、手中庞大的外汇无法使用、本国诸多并不差的企业被外资合并等等。这些都是代价,也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遗憾的是,中国在此之前的对外开放太过成功,以至于很多人以为只要对外开放就一定能够发展,一些领域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在于“不够开放”而不是“开放本身”。直到现实教育了很多人,美国发动了贸易战后很多中国人才开始意识到问题,危机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强的时期。

当然,特朗普发动了贸易战以及之后包括在香港特区煽动“黑暴”、美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处置、拜登政府炮制“新疆棉”等操作,也让中国很多人对美国完成了祛魅,中国对美国霸权的态度大幅度抛弃了迷信色彩,这是还原世界本身的重要部分,也将是中国重建对世界认知的基础。

也是这种外部环境的改变导致了新的国潮快速拥有新的空间,消费市场偏好出现了转型,国牌填补了中国人抛弃美国品牌形成的权利空间。今天的中国是更为自信的,对美国完成了祛魅是一个转折点。国货一定会占据本国市场更大的份额,这不会影响中国对外开放,甚至还会鼓励中国进一步开放,毕竟国牌出洋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说到底,没有完美无缺的路径选择,中国开放整体上取得了成功,但也付出了不少代价。一些人不要将对外开放看作是解决一切的办法,更不要看作是美国的“施舍”,否则极为容易流于肤浅的断言而与现实完全脱钩。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