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家,你真的会读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婕妤的读音是什么读 曹大家,你真的会读么?

曹大家,你真的会读么?

2024-02-29 06: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些都算不是上什么,真正影响后世的,也是她一生最大的贡献和诟病——晚年在病中编写了七章《女诫》。

说到《女诫》,其实现在可能都不怎么了解,其实它提倡妇女要有“三从之道”和“四德之仪”,强调男尊女卑思想和强调顺从。连她同时代的小姑子曹丰生都反驳《七诫》,可想而知这是本什么书了,但是近千年的封建社会它却成为了中国古代妇女的行为准则,极大地禁锢了女性的思想和自由,影响了中国历史一千多年。

其实说了这么多,今天我只要不是将她如何怎么厉害,评价她的功过。

今天主要是讨论皇帝给她的尊称“曹大家”怎么读?你可能一眼望去,这全是常见的汉字,张口肯定就是cáo dà jiā。

1. 曹读音无争议

曹乃是班昭的夫姓,古代女子出家从夫姓,不过如今华人社会早已废掉了,不过冠以夫姓在欧美还是存在着的。

2.家读gū还是jiā?

再来看看“家”,现在很多人的信息来源广,想必都知道读gū。

大家是一种尊称,宋元之际的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超妹昭……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家,今人相传读曰姑。又据皇后纪,冲帝母虞贵人,梁冀秉政,抑而不加爵号,但称大家而已。则大家者,宫中相尊之称也。”另外《康熙字典》注“家,又与姑同,大家,女之尊称。”

元朝杂剧作家秦简夫《晋陶母剪发待宾》中直接将“曹大家”写成“曹大姑”。(第一折:“守志韩门愧丈夫,世传清白是非无。治家严肃闺门整,文业堪同曹大姑。)《红楼梦》中亦是如此(出自第九十二回:“宝玉道:‘若说有才的,是曹大姑、班婕妤、蔡文姬、谢道韫诸人。’”)

可见很多人认同这里的家读作姑。

但是又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家”宜读jiā。他就是清朝古文字学家俞樾。

他的《春在堂随笔》曾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辩证。

首先他从《左传》句:“侄从其姑六年,其逋逃,归其国,而弃其家。”和《离骚》句“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推出如果读gū,那么国家室家皆因读作gū,不如读jiā的好。

其次再从唐朝章怀太子李贤所注释的《后汉书》并没有特别去注读“家”的音,可知唐初并无异读。

最后他以“官”音反证“家”的读音宜为jiā。唐宋妇人每称其姑,曰阿家,以曹大家例之,似阿家亦应读姑。然马令《南唐书.李家明传》注曰:江浙谓舅为官,谓姑为家。若家必读如姑,岂官必读如公邪?

从读gū音的二人来看,马令是江苏宜兴人,胡三省是浙江宁海人,二者均是江浙人士,则似乎有方言之嫌。

从“家”的拼法来看,《说文解字》中注:“家,居也。从宀,豭省聲。古牙切。”“豭,牡豕也。从豕叚聲。古牙切。”《唐韵》依旧是古牙切,从切音看读“gā”,不过现在很多地方依旧读gā,湖北大部分地区及湖南称外婆为“gāgā”,川南部分地区叫 “gāgā”或“gā婆”。宋朝《集韵》、元朝《韵会》及明朝《正韵》居牙切,音为加。

3.大读dài、dà还是tài?

目前对于“大”的读音是最多的,有三个读音dài、dà、tài。

从拼法来看!

《说文解字》中注:“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他達切)也。凡大之屬皆从大。徒盖切。”那就是大和太音。《唐韵》《集韵》《韵会》徒盖切,音太。《正韵》度柰切,音汏,小之对。又《广韵》《集韵》《韵会》唐佐切,音驮。可见读dài无见于韵书。

从字义来看,dà音时有敬辞的作用,比如大王、大夫、老大、有地方称父亲或叔叔等为大(dá)。

tài音时,主要是通“太”或“泰”。《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可称为太,泰山是五岳之首,可见读tài也是一种尊称。

对dài,最常见用的就是大王(dài wang),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称呼项羽就是如此;另外就是医生的古城dài fu。

所以称为班昭为dà或tài家都未必不可,称dài家似有不妥。

如果从方言来看呢?粤语读dài,客家话读tài,中原及陕西dá,合阳等地读duo,富平耀县等地读tuo。

客家人主要是中原王朝的几次动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及靖康之难),南迁的中原人糅合其当地原住民形成而来的。客家话则是中原雅言并吸收了土著语言形成的,主体仍是中古雅韵,所以tài音似乎更贴切。

综上所述读作 cáo tài gū 似乎更贴近东汉那个时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